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美術教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新課標的不斷推進,美術教育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真正發揮美育的教育價值和功能。該文探究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美術教學方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初中生不同于小學生或者大學生,其不僅好奇心較強,而且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各種事物的看法都有獨特之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正確引導他們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的發展,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讓學生真正發現美術的魅力與價值。
一、采取靈活多變的情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的動力。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美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采取多元的教學方式,而情境教學模式就是常用到的教學方式之一。在采取情境教學方式時,教師應合理地設計情境,因為其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和教學的實際效果。合理的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美術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升美術素養。如,在山水畫課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經典、適宜的山水畫作品,并將其制作成幻燈片或者視頻等,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使學生切實地感受到山水畫的特點和魅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每幅作品的歷史背景展開想象,然后分組討論,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最后,教師再講解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引導學生發現作品的美,切實欣賞作品的魅力,感受山水畫的奇妙之處和自然界的美麗,學會追求美好的生活。
二、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美,培養學生的審美價值觀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美術教學的過程就是讓學生不斷發現美的過程。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引導他們發現作品或者生活中事物的美。教師要設身處地地融入學生的生活,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觀察事物,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學生的真實情感,正確地引導學生觀察事物,發現它的美。初中生的性格比較敏感,且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教師對其引導時一定要考慮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逐漸發現生活的美,感受美術的魅力,并將自己的切身感受用美術的方式表達出來。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到的水作為觀察對象引導學生發現美。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水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利用美術中的線條表現水的形態特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利用美術語言增強對水的感受。接著,教師讓學生相互對比創作的作品,彼此溝通,發現各自的不同,進而豐富想象力,在發現和感受作品的過程中逐漸體會美術帶來的喜悅與美感。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的形式,配上動聽的流水音樂,讓學生安靜地傾聽與欣賞作品,進一步升華學生對水的情感,使其切實地感受水的美好,并激發其用美術將水表達出來的熱情。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只有通過評價,教師才能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癥下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效率。每名學生的個性具有較大的差異,如,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外向,教師采取批評的方式指導學生比較有效;而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敏感,教師應采取鼓勵的評價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在切實了解每位學生性格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不同且合理的評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美術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體會到學習美術所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進而對美術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評價體系要科學合理,而且要多元化,教師一般應多采取表揚、鼓勵的方式,盡量避免批評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一定要去除個人情緒,可以將所有學生的作品進行分類,在某種類型的作品中抽出幾幅比較典型的作品進行評價,讓學生取長補短,在學習美術過程中突破自我,完成學習目標。
結語:
初中美術教學應堅持素質教育,創新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合理地引導學生學習美術,采用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而提升其審美能力,實現良好的美術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永麗.試論當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美術教學要點.新課程(中學),2015(7).
[2]邱長華.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思考與探索.新課程(下),2017(2).
[3]劉春定.新課程下初中美術教學的要求與對策.美術教育研究,2015(24).
[4]李海鶯.試論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美術教學.學周刊,2016(14).
作者:李夏雨 單位:廣東吳川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