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體育服務的SWOT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問題提出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題。陜北作為革命老區,在社會主體趨勢的影響下,注重品質體育文化創新,努力提高政府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已成為延安市體育文化改革的基本趨勢。2016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出臺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加快建設水平較高、內容完備、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逐步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在地域、城鄉和人群間的均等化。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示范區建設,制定結構合理、內容明確、符合實際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體系[1]。就此更加明確了延安市政府在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時要轉變工作方式,為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提供科學、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切合實際解決公共服務問題。也說明居民不再滿足于公共體育鍛煉那種簡單的服務,而從多方面、多層次地對公共體育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延安市政府作為公共體育服務載體,需要明確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抓住機遇,應對多元化挑戰。
2.1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的優勢分析
2.1.1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是時代必然趨勢在2016年8月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沒有民族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2]。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群眾是政府履行社會職能的根本所在,也是政府工作的價值和靈魂所在。開展群眾競技體育活動,社區體育活動等,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資源,提供更好的條件,及時給予社會群體幫助是黨賦予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務,是黨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2.1.2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是實踐的必然需要政府政治地位突出,組織機構健全,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能夠快速有效地整合社會力量,為延安市民間體育團體、協會等組織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延安市政府在領導力和凝聚力方面占有優勢,尤其在應對一些突出問題時能起到適當的緩解作用,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公共區域服務供給不足、不均等化引起的矛盾。這是因為當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快速進步,互聯網+背景下快速崛起的群體消費多樣化對延安市政府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參與公共體育服務已成為歷史發展的趨勢和必然要求,只有參與到潮流中才能使政府工作“透明化”,改變以往的模式,煥發生機與活力。
2.2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的劣勢
延安市政府作為聯系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群眾的紐帶,在公共體育服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新時期我國的社會環境、社會組織相對復雜的情況下,如何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面臨許多問題和困難。
2.2.1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困境一方面,市政府提供公共體育服務來源以省級撥款供給為主要途徑,表現為供給不足的單一模式。省級撥款雖然整體數目較大,但分配到市區的資金較少,難以形成良性資金循環,所以難以建立長期的公共體育服務機制。另一方面,政府作為監管公共體育服務的有關部門,雖然在引導、組織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公共體育服務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和決策力,但延安市體育社會團體、協會在組織結構和實際運作方面存在突出問題,例如社會人員流動較快、人員培養流失快及服務周期相對較短等主要因素,導致政府在整合體育人力資源方面,面臨巨大困難。
2.2.2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延安市政府將公共體育服務治理作為主要整改方向,但實際上許多公共體育服務團體的規模不大、質量不高,也未對長期參與的大眾志愿者有合理的激勵措施,使得公共區域的影響力沒有深入人心,造成社會服務體系建立職能的不完善,政府可以通過制定法規、政策扶持等措施,促使社會大眾自我參與公共體育服務的熱情不斷提高。
2.3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的機遇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公共體育服務立足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生存、發展的需求是延安市政府改革的主要核心理念。
2.3.1推行公共體育服務建設,優化服務改革延安市政府作為提供公共體育的主辦方,在公共體育服務府作為主體,只有拓展和創新服務渠道,以積極協商、合作等方式改變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足的現狀。市、縣(區)級政府應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場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使其在服務群眾方面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2.3.2健身計劃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在推行全民健身計劃、建設健康中國的進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現階段延安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了整體提高,但全民健身現狀和效果與我國國民體質標準仍存在較大差異。而公共體育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內容之一,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提高公共體育產品質量,支持全民參與體育文化活動,營造體育文化氛圍,確保全民健身、建設健康中國計劃的有效執行。
2.4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的挑戰
一些國家和地區公共體育服務理論早已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延安市公共體育服務理論尚處于研究階段,提供公共體育服務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少。(1)延安市公共體育服務理論的建立需要從多方向、多思維、多角度、多層次的現狀和群眾的需求方向深入調查。延安市政府關于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建設、發展規劃,應遵循市場價值取向和目標評價體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2)延安市公共體育服務的研究成果中宏觀和微觀研究成果較少。研究的深度和寬度需要進一步拓展,應加強實地調研、走訪反饋等論證方法。
3結束語
延安市提供公共體育服務要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開展工作中要認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握自身優勢,抓住發展機遇,認清延安市政府發展公共體育服務的劣勢,加強政府隊伍建設才能不斷地吸引群眾參與,從而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正確引導和推動延安市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凱,喬澤波.城鄉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制度約束與創新[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37(4):6~11.
[2]沈威.高校共青團改革中的職能定位及問題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01).
[3]湯際瀾.謝正陽.基層基本公共體育服務現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3(11):13~16.
[4]王超.體育公共服務基本理論及供求現狀[J].湖北體育科技,2017(09).
[5]彭國華.農村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困境與對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6,32(5):36~39.
[6]劉園園.共青團參與社會公共服務供給:比較優勢與能力再造[J].改革與開放,2010(03).
[7]王占坤,陳華偉,唐聞捷.21世紀初以來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研究回顧與展望:基于文獻計量學和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109
作者:樊蕾 單位:延安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