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品設計的實踐與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美術大觀雜志》2015年第一期
一、設計的走向
設計的責任是將藝術的感性和機械的理性充分結合起來更好地為大眾服務。人們喜歡好的設計,但設計卻沒有明顯好與不好的界線,因個人需求的不同對設計的標準也不盡相同。而設計師總想把好的設計呈獻現給大眾,但又因人們對設計選擇的標準不一而舉棋不定。所以我們應該有統一的設計準則和審美標準。好的設計是與眾不同的、首創的、打破原有規則建立新概念的。比如,蘋果手機的創新,它就重新定義了手機的鍵盤。好的設計是讓產品變得好用美觀,不單指功能實用方面,還有心理上的享受。產品銷售要面對市場消費者,必須具有使用功能。使用功能與心理享受并重是產品的標準。心理的享受更多指的是使用該產品的樂趣。這也是如今眾多名牌公司產品最主要的特點。
優良的產品必須同時具備使用功能和美感,產品中的美觀主要在細節中得到體現。無論如何消費者更喜歡具有美感的產品,只有做到視覺和細節的處理達到美感的產品才會脫穎而出,獲得大眾的認可。易讀性是優良產品所必須擁有的,不言自明表達出產品的使用功能和應用方法。人們喜歡簡潔,而簡潔并不是簡單和少的意思,對大眾而言,簡潔就是視覺達到極致與操作便捷的統一。對設計師而言,要創造一個簡潔的產品必須要打破原來的結構,創造出新的構造和新技術來滿足新產品簡潔外觀的需求。
好的設計不突兀,要把空間留給用戶,而不是讓它成為裝飾品和藝術品。人是設計的主題,一切設計離開主題都是沒有必要的、可笑的。好的設計是誠實的、經濟實用的,不浮夸和追求奢侈。不要浮夸產品本身使用功能的強大,也不要承諾實現不了的功能去欺騙消費者。誠實對設計師和消費都是所必須的,誠實可以使雙方建立一種和睦相處的關系。好的設計是耐久的,不追求一時的潮流,因為經典比潮流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無論是哪個設計時代的設計都受到當時“經濟”條件的制約,不只是受到成本和生產技術的限制,也是一種對經典持久的選擇。
好的設計是注重細節的,細節決定成敗,任何細節都值得深思熟慮。細節能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個性,讓產品擁有靈魂,充滿生命力。好的設計要有社會責任感。設計師要對社會充滿責任感,保護環境、減少資源的浪費也是設計所必須考慮的要素。好的設計是極簡的。設計師必須遵循力求簡約的設計理念。至純,至簡,至美。
二、理性設計—實踐—發展是永恒的
風靡世界的蘋果公司可以稱得上是對現代主義設計和后現代主義設計的融會貫通,它繼承了現代主義的理性創造又順應了后現代主義設計對個性的追求。通過簡潔的造型來強調產品的合理性和功能性,功能與美相兼顧。將藝術的感性和大規模機械生產的理性結合在一起,面向大眾。注重功能性又力求形體和功能的完美結合。從蘋果的設計理念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思考,他們糾正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嚴肅性,讓設計師接受科技和時尚,堅持功能良好是產品的生命力,也融入后現代主義的個人表現力,為產品添加樂趣,給予產品靈魂和生命。當我們環視設計大師留下的藝術遺產時,可以清晰地看出設計給我們帶來的遠遠不只是那些偉大的設計,還給予我們不息的動力,使我們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審視過往并指引未來。
設計沒有區域、語言、民族之分,因為設計是一個理性歸納的過程,在清除花哨枝節的感性中創造出來。設計可以在交融中前進。蘋果公司的設計理念給了我們滿意的答案,功能和藝術美是可以兼顧的。應該打破現代設計的冰冷無趣,讓設計充滿樂趣,貼近人們的生活。產品設計力求完美。完美是所有的事物都渴望達到但又苛刻和不可能存在的境界,但是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追求。產品設計無論是功能的實用上還是造型的至美上都追求完美,同時設計也應是充滿樂趣的,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微笑。
設計要服務于大眾,而不是只為實現設計師的個人價值和富人享受而存在。無論是從產品的功能角度和審美情趣上,設計的初衷都是要去服務大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種審美思潮和創造不斷翻新,設計師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告訴大眾,他們需要什么并滿足他們。設計還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材料的浪費和環境破壞對于設計師來說是可恥的,這也不符合設計耐久可持性的原則。設計沒有必要去嘩眾取寵。只有理性設計—實踐—發展才是永恒的。
作者:李鑫單位:華僑大學美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