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招標采購風險控制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摘要]文章通過對高校招標采購過程的分析,找出招標采購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誘發風險的不利因素,探索招標采購過程中風險防控的切實可行路徑,以期為規范權力監督和制約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的經濟管理水平,提高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益。
[關鍵詞]高校;招標采購;風險防控;對策
招標采購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是應用技術、經濟的方法和市場經濟競爭機制的作用,有組織開展的一種擇優成交的方式。通過招標采購活動,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它包含兩個方面,即招標和投標,招標是相對于投標而言的,招標就是在貨物、工程和服務的采購行為中,招標人通過事先公布的采購內容、采購要求以及技術參數等相關信息,吸引眾多的投標人按照同等條件進行平等競爭,招標組織機構按照規定的程序并組織技術、經濟和法律等方面的專家,對眾多的投標人進行綜合評審,從中擇優選定項目中標人的行為過程。招標工作的實質是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最優的貨物、工程和服務。招標采購最早應用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因此也叫政府采購。
招標采購形式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在招標采購方面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規范制度,相對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政府采購工作起步較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漸建立和完善,我國開始推廣完善政府采購相關工作。1996年開始在上海試點,1998年逐步擴大試點范圍,2000年全國范圍全面實行,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時間了。在此期間,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府采購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如《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政府采購招標管理暫行辦法》等,2000年1月1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2003年1月1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工作逐步納入到法制化的軌道。由于我國高校辦學資金主要來自國家財政,是政府資金主要使用部門之一,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高校逐步開始引入招標采購機制。時至今日,招標采購工作已成為各高校物資采購、工程建設施工以及信息咨詢服務等方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風險控制對高校招標采購工作的必要性
(一)我國內控制度建設的需要
2014年開始,財政部先后頒布施行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關于加強政府采購活動內部控制管理的指導意見》等相關規定,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采購行為,構建規范透明、公平競爭、監督到位、嚴格問責的招標采購工作機制,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將內控管理貫穿于招標采購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不斷提高招標采購活動的組織管理水平和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規避招標采購活動日趨復雜的不規范行為的迫切需要
受利益驅動以及市場經濟變化莫測的復雜情況,利益的鏈條與觸角已深入到高校招標采購活動中。而大多數高校具體負責招標采購工作的人員只有1-2人,往往是從受理立項申請→編制招標文件→招標公告→資格預審→開標、評標→中標通知→簽訂采購合同,均經同一人之手,不相容崗位未能有效分離,[1]因此,存在很大的腐敗風險。具體表現在:標書制作上具有傾向性,隱含技術陷阱,為投標人圍標、中標創造條件;校方代表直接參與評標過程,為投標方賄賂評委提供了條件;與投標人私下泄露標底,為其順利中標提供方便,等等。
(三)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
我國招標采購工作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各項規章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已具有規范性、透明性、公正性、競爭性的特點。但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和招標采購工作的不斷深入,招標采購過程中的各種風險點逐漸顯現。因此,以加強防控為目標,切實筑牢廉政風險的“防護堤”,是防范廉政風險的關鍵。同時,國家不斷推進的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壓態勢,也要求高校對招標采購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規避,建立健全相關機制,以防患于未然。這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要求,是保持高校純潔性、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基于以上分析,有必要對招標采購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進行研究和探討,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對各風險點進行研究,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范招標采購經濟活動中的風險。
二、高校招標采購活動風險防控存在的問題
高校物資采購工作是保證高校教學、科研、教輔、行政以及后勤管理等方面工作正常運轉的可靠保障,根據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相關規定,凡是納入政府采購范疇的貨物、工程以及服務等均需采用招標形式進行,在高校主要涉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采購、教輔部門、行政后勤部門辦公設備、辦公家具、學生桌椅、宿舍床品、校舍維修改造、基本建設工程以及各類有償服務等方面內容,政府采購工作涉及范圍廣,涉及資金量大。近年來,盡管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和經濟活動的合規性從總體上得到不斷提升,但是,高校內部仍存在管理制度設計不完善,實際執行不到位,監督走過場等問題,其中,招標采購工作也不例外。
(一)高校對招標采購風險防控工作重視不夠,風險防范意識不強
首先是單位領導對招標采購工作存在的風險重視不夠,意識淡薄,部分領導仍就保持著原來的思想觀念。其次是從事招標采購的工作人員對日常招標采購工作中的風險防范意識不強,通常是只顧忙于常規的事務性工作,缺乏應有的防范意識,在招標采購各環節中不按照規程操作,或者個別事項考慮不周,存在疏漏,由此導致供應商鉆孔子,造成圍標、惡意中標等現象的發生。
(二)高校招標采購風險防控制度建設不完善,落實不到位
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第三十二條到三十九,對政府采購業務控制進行明確規定。其中:第三十二條規定: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政府采購預算與計劃管理、政府采購活動管理、驗收管理等政府采購內部管理制度。此外,還對不同崗位的職責權限、不同環節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項目驗收管理、業務質疑投訴答復管理、業務檔案管理、涉密項目安全保密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據調查,各高校僅僅是參照上級部門下發的文件搬過來,制定了招標采購管理暫行辦法和物資設備及低值易耗品采購管理辦法,從宏觀上對招標采購工作做了規定,沒有很好地結合招標采購各環節的實際情況進行規范,規章制度停留在紙面上,落實不到位。導致約束力不強,沒有可操作性。因制度缺失,不利于內控工作的展開,從而有助于舞弊行為的發生。
(三)高校從事招標采購的專業人員匱乏,業務能力和素質參差不齊
招標采購工作是一項面向市場、政策性強、涉及范圍廣、專業化水平要求極高的工作。[2]尤其是專業性比較強的高技術含量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工程量核定等相關內容,更需要有專業人士來把關。經項目組調查,實際情況是許多高校從事招標采購的工作人員不僅人數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從不同崗位上轉行過來的,有的還一身兼多職,受自身專業條件的限制,以及個人修養和職業道德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從事招標工作的人員業務能力和素質參差不齊。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形色色的供應商,復雜的外部環境,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出現為了個人的利益或者小集體的利益發生違規操作的現象,給國家和單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四)高校招標采購廉政風險防控監督工作流于形式
高校招標采購風險防控監督體系不健全、不完善,審計部門、紀檢監察部門沒有針對招標采購工作的具體監督措施,校務公開工作做的不夠徹底,廉政風險防控因素沒有在招標采購制度中有效體現,沒有在招標采購活動的具體業務中有效發揮,招標采購廉政風險防控監督工作流于形式,從而導致監督的缺位。針對以上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現象,項目組通過對高校招標采購全過程的分析,從中找出各環節可能存在的誘發風險的不利因素。結合國家、省、市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政策、制度和規定,探索在招標采購過程中風險防控的切實可行路徑,為規范權力監督和制約提供良好的體制保證。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經濟管理水平,提高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高校招標采購風險防控對策
(一)強化招標采購風險防控意識
招標采購風險防控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是維護招標采購當事人合法權益,構建規范透明、公平競爭、監督到位、嚴格問責的招標采購工作機制,是使招標采購工作在“陽光下”運行的重要保障。強化風險防控意識要分三個層次進行,首先是強化單位領導層的意識,單位領導層應將招標采購風險防控工作給予高度重視,領導層往往具有重要的決策權,也是不法供應商尋租的主要對象。因此,領導層應首先做到對招標采購工作的敏感事項不插手、不暗示、不關照,不給某些人設租、尋租創造條件,為基層工作人員樹立榜樣;其次是強化單位審計、紀檢監察部門的意識,明確招標采購工作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點,對風險點做到督查到位,執紀問責到位;最后是強化工作人員的意識,通過開展警示教育、廉政談話的形式提高工作人員的廉政風險防范意識。
(二)建立高校招標采購各環節風險防控機制
以規章制度來約束人性和權力,加強招標采購工作程序化、規范化、透明化,形成有效制衡的招標采購內控機制。具體包括:
第一,采購預算編制科學合理。項目申請部門預算編制應科學合理,編制前需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詳細了解產品的市場價格和質量,力求準確,不能以概算代替預算,要“應編盡編”,做到“無預算不采購”。不得超標準采購和重復配置,本著勤儉節約、物有所值的原則編制采購預算。
第二,明晰采購主體責任,采購人需對采購執行結果負責;嚴格依法采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規章制度的規定開展政府采購活動,落實采購主體的相關職責。采購人不得違反規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變相指定貨物的品牌、服務的供應商、工程的施工方。對達到公開招標數額標準以上的采購項目,應當公開招標。
第三,規范采購需求,采購人要編制好采購需求,對采購項目完成的時間、技術參數、服務等要求充分考慮,并對采購文件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強化招標采購內部流程控制。明確招標采購工作負責部門、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業務相關部門在采購活動中的崗位責任,分別設置項目需求確認、項目組織評審、項目合同簽訂、項目驗收等不相容崗位,杜絕權利濫用。
第五,加強招標采購檔案資料保管。在組織實施招標采購項目活動中形成的原始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如招標文件、投標文件、評標文件、合同文本、驗收證明等。同時對采購業務中形成的相關資料如:圖紙、影像、光盤等不同媒質載體的記錄正本也要進行妥善保管,以備查閱。
第六,加強合同管理。采購人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簽訂采購合同,不得向供應商提出超出采購文件以外的任何要求作為簽訂合同的附加條件,不得與中標單位簽訂違背采購文件以及有損單位利益的協議和附加條款。
第七,加強項目驗收環節的管理。采購人應當重視采購合同的履約驗收,履約驗收是保證采購項目品質的最后一道關卡。《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明確規定,采購人或采購機構應當按照政府采購合同規定的技術、服務、安全標準組織對供應商履約情況進行實質性驗收。當涉及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驗收時應當邀請服務對象參與并出具意見,驗收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告。因此,單位應該按照合同約定進行采購項目履約驗收,啟動資產、財務、審計、紀檢、專家及用戶單位等部門參與聯合驗收,嚴禁出現所采購的產品以次充好、偷梁換柱等現象的發生。第八,加強采購信息公開的管理。采購文件、采購公告、中標、成交結果公告、以及更正事項、采購合同等采購信息的,應在對外公開的網站上進行,同時還要規范信息的時限,明確信息內容,增強招標采購公開的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使招標采購工作在“陽光”下運行。
(三)加大招標采購工作人員素質的教育培養力度
從事高校招標采購工作的人員要面對不同的需求主體,既要滿足具體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又要符合招標采購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還要面對諸多供應商的各種利益述求和誘惑,如何準確把握政策、高效率高效益地利用好資金,如何處理好廉政風險,是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亟需思考的問題。而風險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員素質低下,因此,要想降低風險,就要從加強人員隊伍建設開始,從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開始。具體包括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職業道德等。首先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引導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招標采購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最后,就是加強招標采購人員的職業道德的提升,從職業理想、信念、態度、品質、責任、良心等諸多方面進行培養和教育。
(四)建立常態化的監督管理機制及問責機制
發揮高校內部審計、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作用,實施有效的問責追責機制,明確有多大的“權”就擔多大的“責”,增強招標采購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營造陽光行權,規范用權的工作氛圍。對照招標采購法律、法規、規章及制度規定,對招標采購各流程、環節、崗位存在的風險點進行梳理,劃分風險等級,建立風險防控管理臺帳。加大采購信息公開力度,以公開促監督,以監督促規范。根據招標采購業務流程及職責權限,實行崗位分離,建立相互制衡的監督機制。對關鍵崗位進行重點監督和定期輪崗,對重要環節由兩人以上共同辦理。從而杜絕尋租腐敗的發生,以常態化的監督和問責為實現采購目標和實現物有所值提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國兵.廉政風險防控視角下的高校廉政制度建設[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3,(12).
[2]鬫風.淺談高校實施政府采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0,(6).
[3]蔣先映.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范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6,(10).
作者:李秀英 單位:哈爾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