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傳統村落遺存特點研究范文

傳統村落遺存特點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村落遺存特點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統村落遺存特點研究

《南方建筑雜志》2016年第一期

摘要

梅州地處韓江上游,清末頻繁的水運往來,促使梅州的客家傳統村落格局發生了轉變。這些傳統村落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類:靠近水運碼頭的村落、農業發達地區的村落和山區村落。靠近水運樞紐的村落除了從事傳統農業外,還有大量村民從事商業活動;在航運支線附近的村落,地勢相對平坦,水網密集,適于農業生產,一般保持著耕讀傳家的傳統;遠在山區的村落交通不便,適于耕作的土地也十分有限,大多靠出售山貨、出賣體力勞動為生。三種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決定了村落的經濟發展水平,前兩種村落一般經濟較為發達,最后一種山區型村落經濟相對落后。不同的經濟水平對村落形態的形成、建筑風格和建造質量都產生了一定影響。文章以韓江上游及其支流為主要研究線索,研究韓江上游梅州傳統村落的物質遺存特點,希望能為梅州地區存在的大量明清傳統村落保護提供一個可行的研究思路。

關鍵詞

韓江;梅州;傳統村落;

梅州幾乎可以算作一個純客家地區,同時又是個僑鄉。清末以來,越來越嚴重的耕地不足迫使梅州的客家人下南洋尋找生活的出路。這兩個因素對梅州的傳統村落和鄉土建筑產生了重要影響。閩、贛、粵三省交界這一帶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本營,然而由于五嶺的阻隔,在各地定居的客家人并無頻繁的往來,這也使得福建、江西和廣東的客家鄉土建筑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特點。梅州地處韓江上游,對水路交通的依賴,使得梅州同潮汕地區產生了密切的聯系。從梅州下南洋,一般從松口圩鎮坐船沿梅潭河順流而下(梅州到汕頭的水路途徑之一),在三河壩匯入韓江,到達汕梅州盛產的各種山貨和木材也通過韓江運到下游的潮汕地區進行交換,潮汕地區的私鹽和一些外來物產則逆流而上,到梅州地區銷售。這種人和物的交流、交換使得梅州與潮汕地區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系,對兩地文化的相互滲透提供了有利條件(圖1)。梅州地區的客家傳統村落以圍龍屋為最顯著的特點。圍龍屋的占地規模很大,有幾十個至上百個房間組成,它是大家族集體聚居的集合型住宅,中軸線上布置有堂屋,是祭祖的地方,兩側布置橫屋,是居住用房。圍龍屋前面有半月形水塘,堂屋后有半圓形、隆起的“化胎”[9],化胎后面有馬蹄形的圍屋,圍屋后有風水林。圍龍屋的個體完整性很強,它們彼此不相鄰,保持著較大的距離,屋與屋之間是農田,沒有街巷空間。這種松散的格局形成了開闊的村落景觀特點。清末,大規模的下南洋活動和與潮汕地區頻繁的物資交換,都對梅州地區的客家傳統村落格局和建筑風格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的深度,視村落與水運碼頭的區位遠近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緊鄰水運碼頭的村落受到商業文明的影響較大,村民除了從事傳統的農業勞動外,也有大量經商和下南洋的,這些人的思想開放度高,帶回了大量外來的建筑風格。同時,由于土地資源有限,這些村落空間也逐漸從松散向密集化發展。離水運碼頭有一定距離,且地勢平坦的村落,大多仍然保持著傳統的農耕生活。這些地方具有得天獨厚的耕作優勢,是客家傳統村落格局發育最完整的片區。梅州地區還分布著大量的山區,在這些交通不便的山區里也存在著大量客家村落,這些傳統村落受地形所限,大多沿等高線布局,分布十分狹長,鄉土建筑的質量也不高。

1水運碼頭周邊的傳統村落

梅江、梅潭河和汀江這三條河流是韓江上游主要的支流,它們在大埔縣三河鎮匯合后稱為韓江。沿著這三條主要的支流和韓江干流,曾經分布著一些客家人下南洋的大碼頭,如松口鎮的火船碼頭、三河鎮匯城碼頭和大麻碼頭。繁忙的貿易商品往來影響了碼頭周邊的村落,這些村落的村民除了從事傳統的這三條河流兩岸的傳統村落除了從事傳統農業外,也有大量村民從事商業活動,可以說這些傳統村落是梅州地區較早逐漸擺脫農業束縛,開始萌發商業文明的村莊。這些傳統村落大多分布在河道沿岸的灘涂平地上,具有多姓氏雜居的族群特點。受到商業文明的影響,這些村莊既保留了客家人重視家族傳承的特點,又對外來姓氏和外來文化具有較高的接納度。反映在村落物質空間的聚居形式上,常常是一個不大的村落有著七八個,乃至十幾個姓氏。這些不同的家族混居在一起,在物質空間上沒有明確的家族劃分,客家傳統村落以家族聚居的聚落特點在這里的體現十分微弱(圖3)。

在建筑單體特征上,這些半農半商村落的傳統建筑逐漸向小而精致發展,這也體現出在商業文化的影響下,這些村莊從傳統客家的大家族聚居向小家族獨立生活轉變,建筑遺存主要以清朝晚期和民國時期為主。傳統客家建筑遺存以堂橫屋和圍龍屋為主,堂橫屋一般是三堂兩橫的形式,圍龍屋常有三堂兩橫一圍龍和三堂四橫一圍龍兩種平面形式。民國時期的建筑遺存大多為南洋建筑風格,裝飾題材和建筑材料都源自東南亞地區,這些南洋建筑大多是下南洋的華僑發達后回家鄉建設的。這些傳統村落除了建筑遺存以外,還留下了許多當時村民從事商業活動的見證。例如在大黃村,不長的河岸線上分布著3個規模不大的碼頭,每個碼頭都有一對河伯公婆保佑村民往來經商旅途平安,在較大的一個碼頭上還有一座民國時期修建的涼亭供在此等候渡船的村民休息。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些半農半商的傳統村落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村民雖未完全脫離農業生產,但已經不需要靠天吃飯,以韓江為依托的商業文明對村莊的聚居形式、單體建筑的特征、以及構筑物要素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2農業發達地區的傳統村落

以耕讀傳家為特點的梅州傳統村落是梅州地區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傳統村落類型。耕讀文化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鄉村文化,在梅州地區得到了極好的傳承和體現,在這些傳統村落極為重視教育,至今仍有在村里極有影響力的鄉賢。這些以耕讀傳家為特點的鄉村大多分布在農業相對發達的平原地區,這里雖不是航運干線,但水網密集為對外交通和農業灌溉提供了便利條件,優越的農業條件為讀書取士造就了物質基礎。這些傳統村落大多還遺存著清代傳下來的夾桿石,上面記錄著村里的讀書人獲得功名的情況。

這些以耕讀傳家為特點的村落保留了客家人最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最典型的村落形態特點。以大埔縣北塘村為例,該村主要有三個姓氏:楊姓、張姓、曹姓、黃姓,這四個姓氏雖然同處一村,卻有各自的家族領地,雖無實體邊界,由于家族血緣形成的無形邊界卻十分清晰(圖4)。在聚落形態上,這類傳統村落一般以每個姓氏最老的圍龍屋為發展核心,各個姓氏沿圍龍屋外圍呈扇形擴展。仍以北塘村為例,最早在該村定居的曹姓老屋繼述堂建于明代,它前有禾平和半月形水塘,繼述堂東西兩側和背后陸續建起了后世子孫的房舍。稍晚一些搬來北塘村的楊氏就更為明顯,最早的志事堂和它周邊的謙受堂、濟美樓都是清代建筑,再向外圍一點的崇德堂、繼志堂等則是民國時期修建的,在這一圈層以外,分布著更晚時期的一些傳統建筑,它們體量較早期建筑小一些,逐漸向山坡上發展最終形成了如今的村落形態。最初是圍繞一個或幾個發展核心為中心的組團式發展,隨著家族的壯大,逐漸形成了沿等高線或河道帶狀布局的形態,為優先發展農業,最平坦富饒的土地一般作為農田,房屋則建在靠近山腳的緩坡上,一般最老的祖屋位置最佳,后世子孫的房屋在祖屋周邊向山坡上發展。這些布局特點體現了客家人重視農業耕作,尊重祖先、重視家族與血脈傳承的特點。

在建筑單體特征上,這些以耕讀傳家為特點的梅州傳統村落大多保留了梅州地區最為傳統的圍龍屋。早期的圍龍屋舉高較低、房屋建筑質量較差,清代中晚期的圍龍屋則變得高大明亮,規模也較大,常常出現兩、三層圍龍,例如興寧上長嶺村的烏坭圍、梅縣僑鄉村的蘭馨堂。在裝飾特點上,位于不同文化區域的村落表現出各不相同的特征:大埔縣傳統圍龍屋的主要木構件上出現了潮汕文化中海洋主題的裝飾符號,而興寧地區的傳統圍龍屋則較為質樸、較少裝飾。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除了傳統的圍龍屋以外這些村子還存在南洋建筑。梅州作為典型的僑鄉,華僑發達后回鄉建房的現象十分普遍,他們除了帶回南洋的建筑材料,還帶回來南洋建筑風格。然而,與商業發到地區的南洋建筑不同,這些農耕文化發達地區的南洋建筑更多的保留了客家傳統建筑的特點,尤其是在平面布局上,基本采用了堂橫屋和枕頭屋兩種形式,僅在裝飾母題上采用了南洋的形式。這里的人們靠辛勤的農業勞動換來了富足的生活,他們強烈的依附并熱愛著自己的土地,這種對于土地極高的依賴性使得他們對客家文化中重視家族傳承、尊重祖先的傳統認同度角極高。這些文化上的特點反映到物質空間,就表現為大規模的家族聚居、規模宏大的圍龍屋或圍樓。

3山區的傳統村落

梅州的大地理呈北高南低的走勢,由于五嶺的阻隔,在地理空間上與中原地區顯然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梅州北部大部分為山區,這些地區由于交通不便、缺少耕地,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雖有河流水網,但大多不能通航,起伏的地形也使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十分困難,因此歷來便是經濟落后地區。這些傳統村落雖然處于韓江流域范圍,但是由于水網不發達,常常是翻山越嶺、靠肩扛手挑到較遠的碼頭下南洋或進行商品交換。居住在山區的客家人多靠出賣體力為生,例如平遠縣的纖夫至今在梅州的老人口里都十分著名。這些山區的傳統村落分布在梅州北部,除具有梅州本土客家特點外,部分村落還表現出贛閩客家村落的建筑特點,在蕉嶺、和大埔縣都出現了三四層的夯土圍樓,其中以大埔縣的花萼樓最為著名。在文化特點上,它們表現出更為原始的客家文化特點,從目前的建筑遺存看,這些客家村落是梅州地區最為依賴家族力量的。這主要是由于這些村落分布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需要凝聚家族的集體力量最終才能戰勝自然,頑強的生存下去。

在聚落形態上,山區的村落一般呈狹長的帶狀形態,常常是一個村落綿延幾公里,這種形態是與自然妥協的結果。這些傳統村落除了遵從地形分布外,還表現出家族聚居的特點,雖然由于地形的限制,很難出現大規模的血緣聚落,家族還是在盡可能的范圍內表現出了聚居的趨勢(圖5)。在建筑單體特征上,山區的梅州傳統村落表現出比較單純的客家傳統建筑特征,較少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建筑類型上主要有圍龍屋、堂橫屋、杠屋和枕頭屋,根據村莊所在的地形不同,建筑規模差異較大,然而大部分傳統建筑都以實用為主,較少裝飾,風格質樸。綜上所述,梅州北部山區的客家傳統村落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保持了較早期梅州客家村落的特點,可以說是早期客家村落的典型。

4結語

本文將梅州的傳統村落劃分成三種類型,基本上是循著韓江為線索,按照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結合梅州傳統的行政區劃進行劃分的。需要承認的是,這種分類方式并非完美。比如,每個片區的交界地帶都會存在一些難以明確歸類的傳統村落。對于這些傳統村落,我們需要加強它們與兩邊腹地的典型村落對比研究,這不但會使各自特點都更為突顯,也會使梅州地區的傳統村落研究更加完善。從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出發,對梅州的傳統村落進行分類比較研究,便于我們明確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梅州客家村落之間存在的差異,為梅州地區存在的大量明清傳統村落保護提供一個可行的研究思路。

作者:周麗娜 羅德胤 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拔擦拔擦8x华人免费久久|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 国产大尺度吃奶无遮无挡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337p人体欧洲人体亚| 夜爽爽爽爽爽影院|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国产a级黄色毛片| 韩国18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女人被男人桶得好爽免费视频| 午夜影视在线观看| 调教15小男生gay脱裤子|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AV羞羞漫画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高铁上要了很多次|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 动漫h肉yin文| 美女被奶乳羞羞漫画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