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中心建筑設計研究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書籍閱讀——學習社交
“學習是一種靜態的、獨立的活動,這一理念已經過時了。”
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學校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從接受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的轉變。在傳統的接受性學習中,教師機械性的輸出,學生被動性的接受,學習偏向于淺層次的理解和簡單的應用,其接受的知識基本上局限于書本。在這個學習系統中,教師是學習的主體,他設定了學習目標,控制了學習過程,并且確立了評價方式。與此相對應,學生的課外學習基本局限于查找相關資料和完成教師設定的學習目標。所以在接受性學習的理念下,學生和學校對圖書館類建筑的需求就是滿足借閱資料和日常閱讀的需求。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自己確立學習目標、自己選擇學習方式或策略、自己控制學習過程以及自己評價學習結果等方式來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的研究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的西方學界,其理論的核心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應該是教師的講授,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在與他人的協商、對話、交流和溝通中,通過主動的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該理論強調學生是學習主體地位,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而教師僅僅是起到幫助、引導、和促進的作用;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強調知識在學習社交活動中的主動建構(如圖3中場景所示)。從教育界的實際情況來看,國家實施“985”工程的實質就是為了培養具有自主性、創造性的人才。經過這些年的實踐,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建設,學生科研的主體已不再局限于研究生,本科高年級的同學已經有機會參與到科研當中去;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習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學習方式的轉變必然導致使用者對于學習空間的要求的改變,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建筑功能和定位要進行適當調整。
作為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建筑主體,學習中心的設計宗旨,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的知識建構。它應該成為一種面向未來的學習聚落,從建筑的層面把學習行為擴展為學習社交,人們可以在一起學習討論,甚至吃飯、喝咖啡,以此來激發不同學科思想的接觸和碰撞。與此相適應的,學習中心的設計應該滿足以下條件:
2.1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這里的學習資源不僅僅指紙質的圖文資料,也包括數字化資料。藏書量是衡量圖書館類建筑的重要指標,高校學習中心應該有一定數量的館藏圖書,能滿足基礎性學科的需求。例如勞力士學習中心,擁有約50萬冊藏書,是歐洲最大的科學圖書館,可以同時容納860名學生在此借閱書籍。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建設已經成為高校的圖書館發展重點,許多高校已經建成了數字化信息資源中心,擁有數量龐大的電子資源,極大地滿足學生對于最新學術資料的需求,能有效的幫助學生了解最新學術動態。
2.2為學生提供閱讀、交流學習的空間場所現在的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有日常閱讀和學習的空間,但根據筆者調查,一半左右的沒有提供能進行討論交流的學習空間。交流學習空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自主性學習的建筑主體,能夠盡行自由交流的學習空間應該是學習中心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將傳統的閱覽室分成安靜區和討論區。安靜區采用開架閱覽的方式,供個人學習和查閱資料。討論區與安靜區相對隔離,放置不同規格的學習桌,形成一種可以自由交流的學習空間;同時分割出大小不等的學習討論室,方便學生進行小組性的科研活動。例如擁有2萬平方米交流空間的勞力士學習中心(圖4),通過14個尺度不同的小光廳以及樓板和屋頂的界定,創造出舒適多元的交流學習空間——丘陵般的空間由于具有極佳眺望視野,將其用作學習和餐飲空間;圖書閱覽部分提供了10個尺寸不同的小房間供使用者討論和交流。直接將普通閱覽室設計為可以進行討論的有聲閱覽室,也是一種可以采用的方式,如伊利諾伊大學本科生圖書館的地下一層,就允許學生在此閱覽室中進行有聲討論,很受學生們的歡迎。
2.3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靠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求助于館員。學習中心應該配有各類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的人員,如一般參考咨詢館員、學科館員、lT專家,甚至可以配備論文寫作指導員。
2.4優越的環境設計優越的環境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環境的營造應該從整體出發,從學習中心的選址、總體布局到功能劃分,從形體設計到內部裝飾,以及對光線、空氣、色彩的控制,力爭創造一個淡雅寧靜、整潔有序的學習環境。扎哈•哈迪德設計的維也納經貿大學圖書館和學習中心(圖5、圖6)雖然是一座解構主義味道濃厚的建筑,但其在環境設計中做足了文章。通過線性的場地分割,形成形態豐富的室外空間;將建筑外立面的直線線條向內部延伸,利用其流動的走向產生彎曲和分離,形成了形狀自由的內部中央公共廣場。整個建筑無論外部還是內部,都充滿著詩意的浪漫,塑造了獨一無二的學習環境。
2.5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學習者的學習內容中含有大量的視頻、動畫、虛擬現實等元素,因此學習中心應該提供足夠的信息技術設施。公共學習區域配備高速網絡、高性能電腦、打印機、掃描儀、刻錄機等終端設施,小團體學習區可配備投影儀、語音設備、平板電腦等。檢索區域應該配備先進的書目搜索設備,能夠最大限度的方便學生查找相應的圖文資料。
2.6其他相應的服務設施如果條件允許,學習中心可以考慮配備一些學習周邊的服務設施或空間,例如設置書店,方便學生購買自己感興趣的著作和學習資料;配備能提供簡單快餐和各種飲品的餐飲區域,使學生免于在學習中心和食堂之間的奔波,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和節省時間。完善的周邊配套服務,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方便。
3結束語
使用者的需求決定了建筑的形態。作為一種全新的建筑,雖然國外已經有學習中心的建成實例,國內的圖書館情報學、教育學、信息技術等領域也有相關的研究成果,但建筑界的探索還處于初始階段,至今沒有實例。充滿活力的學術氛圍和優美的校園景觀,是大學校園帶給人們的最為普遍的印象。作為豐富大學生課余學習活動的載體,一個最能夠反映校園人文精神的場所,高校學習中心是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的橋梁,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大學校園的人性化建設,使其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進而提升我國高校的教育質量。
作者:宋瑞琪朱宇恒單位:浙江大學建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