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安全專業人才的培育闡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筑安全學科建設人才需求分析
建筑安全專業是融合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學的交叉學科。2007年,徐州工程學院開始在土木工程專業下設置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方向,專門培養面向建筑行業安全管理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員,以專業方向建設帶動建筑安全學科建設的探索。作為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其師資人才需求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亟需學科領軍人才發揮引領作用
建筑安全專業學科建設必須轉變以往“寬口徑”、“大安全”專業建設的傳統理念,突出建筑行業安全管理的需求和特色,這種學科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客觀上要求遴選或引進專業基礎扎實、科研能力突出并具備專業建設經驗的中青年骨干擔任學科領軍人物,從而凝練學科方向,規劃學科基地建設,帶領專業學科隊伍形成科研、教學團隊,以團隊優勢實現建筑安全學科的有序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的次序推進。
(二)堅持教學和科研師資并重發展的思路
教學和科研是高校建筑安全學科建設的兩大驅動力。一方面,專業化的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是改變現有師資缺乏和師資主要來源于單一的土木工程學科現狀的必然要求,也是面向應用的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的主要任務;另一方面,提高師資隊伍科研能力和水平,是通過科研反哺教學,提升學科定位,由教學型院校向教學科研型院校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建筑安全學科師資隊伍建設,必須立足于教學和教學研究,切實推進師資人才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研究團隊的培育,走兼顧教學和科研的雙動力發展的道路。
(三)對面向實踐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突出
建筑安全是典型的應用型學科,建筑行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既懂安全技術又通安全管理的專業化人員,這種現實需求倒促使校培養的建筑安全專業畢業生必須與工作崗位無縫對接,要求本學科從事教學工作和科學研究的教師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能夠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充分結合,以復合型師資人才為骨干培養應用型、面向工程實踐的學生。綜上所述,建筑安全學科建設需要高水平的領軍人才帶動教學科研團隊推進學科發展,對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和實踐經驗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二、建筑安全學科師資人才建設的SWOT分析
建筑安全學科建設需要以師資人才隊伍建設為前提和起點,徐州工程學院作為一所面向應用的地方院校,在地方支持、產業發展、研究支撐的政產學研結合發展的總體框架下,其建筑安全學科師資人才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可以采用SWOT技術進行分析。SWOT是戰略分析的經典工具,可以幫助組織匹配內外部資源,從而制定發揮優勢、規避劣勢、抓住機會、迎接挑戰的策略,是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建筑安全學科師資人才建設內部資源分析
1優勢(Strengths)(1)前期積累。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方向已開辦五年,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的同時,也為建筑安全學科師資人才建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學科建設思路和方法。(2)學科規劃。學校對“建筑安全專業學科建設”項目進行了立項,并將此作為“十二五”的重點工作進行推進,致力于建立基于土木工程的專業性強的安全工程學科建筑安全專業,體現出學校對該專業方向高度重視,為師資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政策和資源支持。(3)科研支撐。目前,建筑安全學科建設所依托的土木工程專業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科技支撐計劃及省部級課題,逐步形成了建筑行業技術及管理理論與應用研究的科研平臺和科技創新團隊。(4)師資儲備。土木工程學院已經形成了教授、副教授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所占比例超過70%,形成年齡和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2劣勢(Weaknesses)(1)缺少安全專業師資。由于尚未建立建筑安全專業,因此,現有專業方向的任課教師都從事土木工程專業,沒有專門從事安全工程的專業師資,與開辦建筑安全專業的師資需求不相匹配。(2)安全工程實驗室有待完善。盡管土木工程學院已建立起土木工程實訓中心,下設4個專門實驗室,但尚未建立針對建筑安全工程的專業實驗室,阻礙了學生實踐和科研實驗的實施。
(二)建筑安全學科師資人才建設外部環境分析
1機會(Opportunities)(1)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學校建設。徐州工程學院地處建筑大省江蘇省,學校和學科建設得到了江蘇省和徐州市政府及教育和建筑行業主管部門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通過大力實施“引智工程”等,為人才引進和師資人才培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同時,江蘇省建筑安全與設備管理協會出資在徐州工程學院設立了“博愛”建筑安全獎勵基金,以支持專業的發展。徐州市城鄉建設局與徐州工程學院共建建筑安全實驗室,努力打造面向建筑生產安全的教學科研平臺,為培養專業人才服務。(2)產學研培養模式得到普遍認可。對于應用型地方院校,通過校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辦學模式得到了院校和企業的一致認可,徐州工程學院已與多家建筑企業建立起聯合培養、工程實訓和學生實習等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極大地促進了理論研究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的提升,為師資人才培育提供了實踐平臺。(3)安全專業就業前景看好。建筑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及從業人員安全意識的普遍提高,安全管理規范性的增強,使得江蘇省乃至全國對建筑安全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呈現持續穩定增長的趨勢,較高的就業率可以為學科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從而推動師資隊伍規模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2威脅(threats)(1)高校間人才資源爭奪競爭激烈。人才是高校發展的動力源泉的觀念已經成為高校學科建設方針制定的共識,江蘇省內各高校均出臺各種政策和優惠條件,積極吸引高水平人才,這種競爭加大了人才引進的難度和人才的流動性,而地處非省會城市的地方院校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占優勢。(2)招生規模受到限制。盡管建筑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方向就業形勢良好,但由于辦學時間較短,目前的招生規模仍有較大局限性,客觀上阻礙了學科建設規模擴大和學科影響力的提升,不利于師資隊伍的快速壯大。
(三)SWOT分析矩陣
通過對徐州工程學院建筑安全學科師資人才培育的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的分析,影響師資人才培育的關鍵因素得以識別,將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按照因果關系進行匹配即可建立SWOT分析矩陣并得出競爭策略,如表1所示。
三、建筑安全學科人才梯隊建設模式及路徑
(一)人才梯隊建設模式
基于師資人才建設SWOT分析矩陣得出的競爭策略,結合徐州工程學院對建筑安全學科建設的規劃和布局,可以建立該學科師資人才梯隊建設模式(如圖1所示)。(1)圍繞學科建設目標,發揮領軍人才作用。師資人才梯隊構建以建筑安全學科建設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學術領軍人才的能力優勢,形成教學和科研團隊,發揮團隊競爭和創新優勢。(2)促進教學、科研和實踐良性互動,培育復合型人才。通過建筑安全學科“政產學研”建設模式的推進,促進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團隊的進化,貫徹“智力引進和內部培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針,以工程實踐帶動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3)創建學歷、年齡層次構成合理的人才梯隊,實現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注重中青年骨干的培養,保持高學歷、高職稱師資的合理比例,打造面向應用型的學科建設團隊。
(二)人才梯隊建設路徑
為實現建筑安全學科建設目標,實施人才梯隊建設策略,必須進行科學的路徑選擇。(1)揚長避短,筑巢引鳳,引進緊缺人才充實師資隊伍。充分利用江蘇省及徐州市引智優惠條件,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解決后顧之憂,吸引有能力、有影響力的人才到校工作,為學術平臺建設和學術團隊建設創建寬松的政策環境,從而解決專業化人才緊缺問題。(2)內部挖潛,良性競爭,遴選高水平人才承擔重要任務。在現有師資儲備基礎上,通過建立競爭機制和科學的績效考核,選拔教學和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師,給予開展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的軟硬件支持,激勵年輕教師成長為業務骨干,促進現有師資水平的提高。(3)面向實踐,開放辦學,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人才培育。利用江蘇省建筑行業的先發優勢,繼續深化學校與企業開展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教師掛職鍛煉及橫向科研課題合作等形式的共建模式,以工程實踐帶動理論研究轉化效率的提高和教學內容的優化。(4)集思廣益,多管齊下,建立多渠道激勵措施增強團隊向心力。在完善薪酬體系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常態化的進修和訪學制度,為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做到在適度提高師資待遇的基礎上,以情感留人,形成師資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形成師資團隊美譽度和影響力的提升。
四、結論
建筑安全學科建設的推進順應了學科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工程實踐的迫切需求。師資人才隊伍的培育是決定學科建設水平的關鍵因素。通過對建筑安全學科師資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采用SWOT分析技術建立了學科建設的師資人才培育策略分析矩陣。通過建立梯隊式的具有可持續性的師資人才隊伍,孕育適應學科建設需要的教學科研團隊,面向工程實踐培養應用型建筑安全技術及管理人才。
作者:李雁李寧殷惠光姜慧單位:徐州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中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