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轉型升級動員會書記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黨委、人民政府召開全區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動員會,主席出席會議并在會上作重要講話。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全市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動員大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動員會議精神,部署我市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工作。等一會兒,俊康市長還要對此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先談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吸取教訓,增強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期間,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三個同步”發展理念,全面實施“二次創業”,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在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年均增速14.6%,全市工業總量三年翻一番的情況下,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得到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成績,促進了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了“經濟升級,城市轉型”步伐。
(一)樹立“三個同步”的科學理念,推動科學發展觀的化、具體化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科學發展的理念,就不會有科學發展的行動和舉措。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先在思想上加快轉變,在理念上先人一步。進入期間,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具體實踐中,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本市實際結合起來,提出了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宜居城市與國民經濟同步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提高的“三個同步”發展理念,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與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構建和諧社會和生態宜居城市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同步實施,期間,先后制定10多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文件規范企業環境行為,堅持按照《環境保護法》關于“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要求,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政府和企業投入500多億元,用于環境治理和節能減排的生態環境建設。通過采取一系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的措施,今天的,既有聲名遠播的強大工業,又有“山清水秀地干凈”的城市美譽;既有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又有開明開放、創新創業的現代精神;既有美輪美奐、日新月異的大氣城市,又有多姿多彩、風情濃郁的美麗鄉村,真正實現了由單一的工業城市向生產生活生態聯動、宜人宜居宜業和諧的生態宜居城市轉型的華麗轉身。實踐證明,“三個同步”發展理念,是科學發展觀在的地方化和具體化,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想支撐和強勁動力。
(二)提升“山清水秀地干凈”的城市品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我們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改善城市生態與創造宜居環境擺到越來越突出的位置,致力建設適宜人居的城市環境和生態先進市,進一步提升了“山清水秀地干凈”的城市品牌形象,加快了由傳統生產型城市向現代宜居型城市的轉型。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6%,38家重點能耗企業節能141.6萬噸標準煤。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繼續保持全區第一、全國領先,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高。生態建設不斷加強,深入實施“碧水藍天”工程、城鄉清潔工程、家園綠美工程、綠滿龍城工程,柳江河飲用水保護河段繼續保持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水質進一步提高。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9%,比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如今,一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大氣美觀、環境改善的新形象,正逐步在人們的心目中確立起來。在中國社科院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城市環境舒適度、城市自然環境優美度分別位居全國第九位和第十位。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十大美麗城市”、“中國經濟科學發展十佳城市”、“中國最具創新力十佳城市”和“中國節能減排二十佳城市”等多項榮譽,這些都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高度肯定,體現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三個同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無愧于總理“山清水秀地干凈”的贊譽。
(三)堅持“經濟升級,城市轉型”的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升級、城市轉型”是我市近年來探索的適合的發展道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的具體體現,是推動實現最根本轉變的新路子,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深入實施“二次創業”,繼續推進經濟向更高層級升級、城市向更深層次轉型。近年來,我們堅持把“二次創業”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載體和抓手,把“經濟升級,城市轉型”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方向和目標,積極探索以自主創新和生態保護為標志的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并緊緊圍繞“三年四千億、工業再翻番”戰略目標,啟動實施“十大工業結構調整工程”,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進自主創新,促進“兩化融合”,全市工業產業呈現經濟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增長速度平穩較快、運行質量逐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50億元,增長20.1%,產值超10億元以上企業達25家,超億元企業達325家。“創新調整、產業升級,三年四千億、工業再翻番”戰略成為新形勢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依托。同時,我們堅持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載體,大力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戰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升級;以大力推動傳統生產性服務業和傳統商貿服務業向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商貿服務業轉型為切入點,優化服務業結構,推動了現代服務業升級。這些轉型不僅為經濟升級插上了翅膀,而且也將成為節能減排、改善環境質量的助推器,成為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建設生態城市的風向標。實踐告訴我們,只要用新的理念深化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用新的思路謀劃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未來,環境保護和優化經濟發展就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四)吸取龍江河鎘污染事件的教訓,增強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自覺性
今年1月份,河池市龍江河發生鎘污染,直接影響到我市的生態環境和群眾生活質量。自1月18日凌晨接到河池市通報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應急指揮部,啟動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Ⅲ級響應,并在黨委、政府和環保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下,在環保部專家的指導下,采取多項措施確保市民飲用水安全,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向市民相關信息,確保社會穩定,確保取水口的水質達標,確保超標水不出、不出,保障下游特別是粵港澳地區的飲水安全。經過1個多月的全力處置,目前龍江河全線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標準,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已解除。龍江河鎘污染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緣起重金屬企業排放鎘污染物,給的環境保護工作敲響了警鐘,說明了調結構、轉方式、走科學發展道路的極端重要性。為吸取該事件帶來的深刻教訓,嚴防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黨委、政府決心利用環境倒逼機制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我們要積極響應黨委、人民政府的號召,既要充分認識這些年我們在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又要吸取龍江河鎘污染事件的深刻教訓,增強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自覺性,鞏固堅持“三個同步”、“二次創業、經濟升級、城市轉型”戰略的成果,實現科學發展、全面發展,建設“五美五好”。
二、深入貫徹動員會議精神,進一步認識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重要意義
2月24日,黨委、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決定》,還將陸續印發《決定》的30多個配套工作方案。2月27日上午,黨委、人民政府召開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動員會。會議號召全區上下汲取龍江河鎘污染事件教訓,舉一反三,化危為機,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紀律,打一場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戰,確保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兩不誤”、“雙促進”,為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這次會議的召開充分體現了黨委、人民政府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表達了黨委、人民政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科學發展的堅定決心。我們要站在全面的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打好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重大意義。
(一)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一時的增長、一時的效益,決不能以犧牲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代價追求所謂的快速發展。要以科學發展、全面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正確處理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關系,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始終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切實把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融合起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將生態環境蘊含的經濟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走一條優化產業結構與生態發展、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多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
將環境保護的“倒逼機制”傳導到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上來,能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今后發展上,要進一步認識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僅局限于產業結構、需求結構、投入結構的調整轉變,更是經濟發展理念、思路、方法與工作方式的深刻變革。必須要轉變發展理念,絕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得快速發展,絕不能以擴大社會矛盾為代價求得快速發展,絕不能以增加歷史欠賬為代價求得快速發展;必須繼續解放思想,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這些認識,不僅是對市區,對于六縣同樣是適用的;不僅是對政府,對于企業同樣都是必須始終堅持的。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換取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三)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迫切需要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總書記告誡全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經濟發展必須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當前,人民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映強烈,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的愿望十分迫切,我們只有把保護環境作為愛民、利民、為民的實際行動,把綠水青山留給子孫后代,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睡上安穩的覺,才能使群眾對黨和政府充滿信心,使黨和政府的工作贏得民心。為此,必須下最大的決心、以最大的魄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人民群眾、為子孫后代留下湛藍的天、碧綠的水、清新的空氣、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深入貫徹動員會議精神,扎實抓好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重點工作
一會兒,俊康市長將具體部署我市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工作任務,在此,我就不重復講了。這里強調三點:
(一)嚴密組織,加強領導,堅決打好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
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既是現實緊迫的工作,又是長期艱巨的任務。能否打贏這場攻堅戰,關鍵在于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要通過倒逼機制逼出一種新的觀念,逼出一種好的成效,逼出一種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今天,與會的都是市領導和各縣區、各部門、企業的領導,抓好此項工作,一定要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完善機制、抓好落實,推動全社會理解、支持、參與產業轉型升級,打好這場攻堅戰,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嚴肅排查,重點整治,扎實打好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
全市上下要密切配合,統一部署、統一組織、統一行動,做到全方位、全覆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迅速全面地開展地毯式大排查,重點開展有色金屬企業環境風險和安全隱患排查,開展電解錳、電鍍等其他涉重金屬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和安全隱患排查,開展煤礦及非煤礦山安全隱患排查,開展制糖、淀粉、酒精企業環境風險排查,開展造紙企業環境風險與安全隱患排查,開展危險化學品生產、運輸、經營、使用、儲存環境風險和安全隱患排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隱患排查,開展核輻射環境風險和安全隱患排查,開展建材、電力企業污染及安全隱患排查,開展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環境污染排查,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及上游地區環境污染隱患排查,徹底找出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根據排查情況,對有問題的企業,或限期整改,或責令關停,堅決把污染和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嚴格監管,科學引導,有效抓好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
我們要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風險紅線控制,提高行業和企業的準入門檻;加強資源整合,大力推動涉重金屬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提高礦山綜合開發治理水平,促進可持續發展;加強規劃引導,大力推動資源集中地區科學發展;全面提升糖業、造紙、化工等行業發展水平,推進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加快工業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牢固樹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加快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執法監管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全面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水資源管理和城鎮備用水源建設,確保城鄉生產生活用水安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堅決從嚴懲處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違紀違法行為,以這次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四、關于近期幾項工作
全國人大會議和全國政協會議將開幕。借此機會,對我市在全國“兩會”期間及近期的重點工作強調幾點:
(一)著力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
今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我們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異成績來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一要圍繞打好經濟質量升級戰役、城鄉統籌升級戰役,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構筑特色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加快汽車城建設,緊緊圍繞“三年四千億、工業再翻番”戰略目標,深入推進“十大工業結構調整工程”、大力實施“十大農業工程”、“十大商貿工程”和“十大旅游工程”等一系列“十大工程”,以調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以轉方式凝聚發展后勁,為全年工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開好頭,起好步,確保全市經濟平穩運行,奪取第一季度“開門紅”。二要抓好今年早春的農業生產。抓好春耕備耕工作,禁止損害農民利益現象發生,抓好農民科技培訓、惠農政策宣傳、生產保障服務,加強農產品調運和產銷銜接,掀起早春農田水利建設高潮,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二)著力推動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向縱深發展
按照黨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我們正在進行“解放思想、趕超跨越,聚集人氣、做大城市”大討論活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把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與學習貫徹黨代會、市第黨代會、市委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把大討論活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精心組織,妥善安排,使黨代會、全會精神貫穿到活動的全過程,確保整個活動順利圓滿,取得實效。
(三)著力抓好維穩工作
今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全國“兩會”又召開在即,維穩工作責任重于泰山,要深入推進新一輪平安建設,落實各級黨政領導“一崗雙責”,推動基層平安創建全覆蓋。強化“大調解”機制建設,健全群眾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切實抓好信訪工作,提高源頭治理能力,有效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完善現代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為全國“兩會”創造良好社會環境,以良好的社會環境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按照“有情、用心、創新”民生工作六字要訣,深入實施“十大民生改善工程”、“農民人均純收入倍增工程”,辦好10件為民辦的實事,抓好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開展好和諧建設在基層活動,開展好感恩教育活動,更加務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百姓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積極構建美好共建、發展成果共享、城鄉居民共有的“民生模式”。
同志們,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以最大的決心、最有力的手腕、最嚴格的紀律,堅決打贏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行走在春天的田野上,收獲在秋天的懷抱中,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八大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