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領導在季節造林綠化大會的發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市秋冬造林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安排部署秋冬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建設工作,動員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時機,迅速行動,盡快掀起秋冬造林和林業產業建設高潮,推動全市山林經濟快速發展和造林綠化工作再上新臺階。上午,與會同志參觀了漢濱區瀛湖鎮瀛天核桃產業園區、龍舟苗木花卉觀光園區和鯉魚山造林整地現場。會上,漢濱區政府、旬陽縣政府和市人大辦、市交通局分別就林業園區建設、秋冬造林會戰、部門幫扶造林綠化等工作作了交流發言,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先講五點意見,一會兒,崔書記還要做重要講話,請同志們認真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一、上半年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建設工作簡要回顧
今年以來,我市林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市三次黨代會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美好”建設目標,按照循環發展要求,積極調整工作思路,轉變發展方式,以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和山林經濟發展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林業,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造林綠化成績顯著。上半年,全市完成各類造林綠化32.3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7.37萬畝,飛播造林11萬畝,封山育林4.01萬畝;新育苗1.23萬畝;完成千里綠色長廊建設185.92公里,造林面積9.43萬畝;漢江綠化治理造林2.16萬畝;春季全民義務植樹745.8萬株。完成造林任務占省年度考核目標51萬畝的63.5%,占省廳下達造林任務41萬畝的78.9%。在去冬今春嚴重干旱的不利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特別是中心城市綠化和春季義務植樹工作,呈現出早安排、早行動、規模大、高標準、嚴要求的特點。為了推進生態建設,市政府多次專題研究造林綠化工作,去年12月31日郭青市長就主持會議,專門聽取林業工作情況匯報,提出“一年植五年的樹,一代人造三代人的林”的要求;今春2月10日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春季造林綠化工作,市政府下發了《市2012年綠化實施方案》,市雙創指揮部依據《方案》制定了《關于推進2012年造林綠化工作的安排意見》和《市2012年造林綠化督查考核辦法》,市綠化辦下發了《關于2012年全民義務植樹工作安排意見》、《關于認真抓好城區周邊造林綠化管護工作的通知》,對城區周邊造林綠化和幫扶單位造林管護工作作了周密安排部署。3月6日市政府召開了全市春季全民義務植樹動員大會,邀請中央部委領導出席會議并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市上幾大班子主要領導,縣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市直各部門領導都帶頭參加義務植樹,強勢啟動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工作?!?.12植樹節”后郭市長又親自帶隊與其他五名市級領導一道對中心城區和各縣區造林綠化工作進行了實地檢查。各縣區也在3月12日前陸續召開了有各大班子領導、機關干部和群眾代表參加的植樹造林動員會,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植樹造林活動。4月11日,市政府在石泉縣召開了全市造林綠化工作現場會議,郭市長親自主持并做重要講話,提出下一階段工作要求,對造林綠化和現代林業示范園區建設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縣區突出中心城區、九縣城和20個重點鎮栽大樹、大栽樹。市林業局、住建局、水利局、公路局、高新區管委會、交建集團、高速集團等各職能部門和企業集團公司按照《市2012年綠化實施方案》積極組織實施各自承擔的造林綠化任務,共計高標準造林3000畝,栽植各類大規格樹木12000余株,各類灌木苗木90000余株,投入資金1.62億。市直各綠化幫扶單位積極在各幫扶點開展補植補造、憮育管護工作,中心城市周邊山體綠化成效明顯,大道、高新區、鯉魚山山直觀直坡面面貌一新。
(二)產業園區建設取得突破。為推進現代林業發展,市委、市政府決定以發展山林經濟、實現興林富民為主題,以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產業示范園區建設為抓手,研究制定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山林經濟的意見》,印發了《市山林經濟發展規劃》、《市2012年山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和《市現代農業百園建設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明確了全市林業主導產業、區域布局、目標任務。確定今后五年內全市建設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園區42個,其中:2011年已啟動建設20個,2012年推進建設22個,建設精品示范園區8個,目前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建設進展順利。
一是園區建設強力推進。規劃建設的42個示范園區核心區建設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其中,市上重點抓好的8個精品示范園區,規劃建園面積30440畝,2011年啟動建設的4個精品示范園區基本建成。2012年啟動建設的4個精品示范園區也初具規模,共計流轉土地12920畝,實施高標準造林12690畝。全市累計流轉土地23600畝,建設茶園29220畝、干鮮果基地7000畝、木本藥材3000畝,發展花卉苗圃1950畝,培植大樹5000棵,培育各類綠化苗木200萬株,累計完成投資1.48億元。
二是區域特色逐步顯現。圍繞綠化苗木、林下種養、富硒茶飲、特色林果、蠶桑絲綢、山林休閑六大產業,突出發展重點,分區域布局,全市已規劃建設富硒茶飲生態觀光示范園區15個,特色林果示范園區11個,苗木花卉示范園區6個,木本藥材油料4個,桑-豬-沼-禽林下種養循環經濟示范園區5個,生態旅游產業園區1個。各縣區結合區域特點大力推進“一縣一業”產業發展。
三是建設質量明顯提高。各縣區和建設業主在綜合考慮資源優勢、基礎配套、技術支撐和物流加工的基礎上,高標準編制園區發展規劃,積極發展循環產業,延伸園區產業鏈條。市、縣區林業部門主動為園區建設實施項目捆綁,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供技術服務,大力推廣良種良法,不斷提升園區建設科技含量,努力為園區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條件。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林業工作存在的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一些干部群眾對現代林業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固守于傳統觀念、傳統做法;二是林地流轉慢、園區業主實力不強、項目融資不暢;三是無論是造林綠化,還是林業產業建設,縣區之間、鎮辦之間進展很不平衡,整體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綠化資金籌措不理想,影響重點區域綠化規劃的順利實施。這些問題都有待于今后認真研究解決。
二、順應發展形勢,實現“四個轉變”,積極發展現代林業多山多林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林業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我市林業在長期的發展中,經歷了從伐木毀林造地到有節制的限制性采伐,再到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生態建設的轉變,不同時期林業發展表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征。近年來,隨著國家林業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特別是退耕還林和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林業發展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當前,單就林業抓林業、就生態抓生態的林業傳統發展方式已無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模式已成為林業發展的至梏。在林業發展的重大轉型時期,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順時應勢,迅速轉變觀念,調整發展思路,以推進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為總要求,加快現代林業發展,努力實現林業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
(一)推進大林業、小產業向培育大資源、發展大產業、創建大品牌轉變。我市林地面積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81.6%,林地廣闊。雖然是林業大市,但資源不優、產業不強、品牌不響的問題十分突出,產業化水平低,功能單一,缺乏優勢品牌,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強。在科學發展、循環發展和美好建設的大背景下,特別是面對我市農村經濟發展不足、群眾增收緩慢的嚴峻現實,科學開發山林資源、積極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顯得迫切而重要。我們一定要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思路,加快推進大林業、小產業向培育大資源、發展大產業、創建大品牌轉變。既注重培育大林業、大資源,擴張資源總量,增強后續發展能力,又堅持生態建設與產業建設相結合,大力發展山林經濟,向山林要效益,促進林業轉型,林農增收,使林業成為我市循環發展和建設美好的又一張響亮名片。
(二)推進大生態、大綠化向突出重點區域、實施身邊增綠、推動共建共享轉變。生態建設是林業工作的重要任務,長期以來,我市按照中省統一部署,狠抓以綠化造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為重點的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了顯著成效,植被快速恢復,生態持續向好,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9.9%,并以年均1個百分點的速度穩步提高。但在林業生態建設上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方面,一些縣區和鎮辦創辦了不少領導綠化點,但堅持不夠,“年年造林不見林”的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另一方面,林業生態建設整體水平不平衡,山區綠地覆蓋率很高,城鎮及川道人口密集區十分薄弱。隨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政府生態建設,生存環境改善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們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盡力滿足人民群眾追求新生活的新需要。特別是市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美好”的宏偉藍圖,并把“生態”作為建設“美好”的首要支撐,以生態文明水平的不斷提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因此,新時期林業生態建設要在繼續鞏固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面上生態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切實轉變林業生態建設重點,積極推進林業綠化建設向重點區域綠化和實施群眾身邊增綠轉變,推動共建共享,讓林業建設服務于人民群眾生存環境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充分發揮林業生態的社會效益。要突出抓好公路、鐵路、江河沿線和城鎮、社區、景區周邊山體水岸等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區域綠化美化工作,集中力量實施身邊增綠工程,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態共建中共享生態文明成果。
(三)推進林業發展方式由傳統經營模式向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轉變。發展現代林業,其實質就是要提高林業的市場化、專業化和集約化水平。一要推進主體市場化。我市林業生產的傳統烙印很深,不僅主體分散,而且效益低下,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要求?,F代林業首先是業主林業,必須徹底轉變觀念,改變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積極培育市場經營主體,依靠市場經營主體實現生產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林業產業發展。要積極推進林業資源流轉,整合生產要素,包裝林業產業項目,制定優惠政策,狠抓招商引資,吸引工商企業、產業大戶、經濟能人領辦、創辦產業實體,依靠工商資本注入和多元化投入促進林業資源大開發。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社,切實壯大專業合作社實力,提高組織化水平和市場應對能力。二要推進基地園區化。要選擇優勢區域,集中優勢林業資源,對林業產業實施園區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洜I。要以規劃的42個林業產業園區為載體,以項目為支撐,通過現代林業園區的發展,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三要推進經營集約化?,F代林業不是普遍撒網、廣種薄收,而是因地制宜,突出比較效益,選擇優勢項目,主攻優勢產業,加強產業配套,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區域發展方面,要堅持“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集中力量突出綠化苗木、林下種養、富硒茶飲、特色林果、蠶桑絲綢、山林休閑等重點林業產業,規模發展,集約經營,板塊推進。四要推進加工系列化。要以工業化的理念指導林業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在抓好產業基地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龍頭企業培育和林產品精深加工,加快林業商品系列化開發,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五要推進產業一體化。過去林業產業是單純的原料生產,有原料、無加工,有山貨、無市場,產業體系不完整。新型林業一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流通體系,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形成“一三相融、接二連三”復合業態,加快推進產業一體化發展。要切實搞好農產品質量監測,主打富硒山珍品牌,全面提升我市林產品知名度。
(四)推進林業產業服務方式由注重落實任務、生態管護向注重規劃引導、強化科技支撐和深化體制改革轉變。新時期林業工作對我們提出了新需要、新要求,我們不僅要調整工作思路,更要盡快轉變服務方式,推進政府工作由單純地抓任務落實、生態建設向加強規劃指導、推進產業發展、強化科技服務和林權制度改革轉變,增強林業發展的活力。一要加強現代林業規劃引導。堅持規劃先行,按照“大林業、大產業、大生態”的思路,把林業放在全局發展的戰略高度,科學制定綠化治理、植樹造林和山林經濟發展規劃。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現代林業發展。二要強化科技支撐。堅持科技興林,加強林業適用技術培訓推廣,促進科技在造林、綠化、育林、林業產業建設上的廣泛運用。要積極與科研院校開展技術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推進林業產業技術攻關和林業新產品研發,不斷提高林業科技貢獻份額。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林業現代化裝備水平,增強林業科技服務能力。三要繼續深化林權制度改革。以促進林業市場化經營和盤活林業資源為目標,積極推進林地產權流動,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山林經濟開發,為現代林業發展注入活力。
三、按照現代林業要求,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山林經濟
發展山林經濟是市政府依據市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落實循環發展戰略,建設美好,促進農業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戰略選擇。發展山林經濟,就是要按照現代林業要求,運用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工業生產組織方式,以林業園區建設為載體,積極推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
(一)明確山林經濟發展重點。山林經濟怎么搞?搞什么?就是要堅持現代林業主線,走“基地園區化,經營集約化,加工系列化,產業一體化”之路,堅持“一縣一業”,實施重點突破。市政府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大力發展山林經濟的意見》和《市山林經濟發展規劃》、《市山林經濟2012年發展實施方案》,要求要突出綠化苗木、林下種養、富硒茶飲、特色林果、蠶桑絲綢、休閑旅游六大重點。在此基礎上,還組織人力專門編制了茶葉和核桃兩個林產品發展專項規劃,強調主攻基地建設,加強市場化經營,以實現茶葉、核桃兩個產業的率先突破。各縣區要在市上山林經濟發展規劃的指導下,突出“一縣一業”,確定自己的發展重點和突破口,實現點的突破和面的推進。
(二)加大山林經濟扶持力度。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惠農政策,省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生產的財政支持力度,確定對驗收達到省級農業園區標準的現代農業園區給予500萬元的獎補資金扶持。市財政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山林經濟發展,要求各縣區財政每年也要拿出不少于400萬元的財政資金用于扶持山林經濟發展。明確要求市、縣區財政扶持資金主要用于農產品加工、儲運流通企業貸款貼息、基礎設施配套和農資、種苗、科技扶持等。各縣區要盡快研究確定配套措施,整合農業發展項目,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引導和調動能人、大戶、企業等社會工商資本投資山林經濟開發,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
(三)加強園區建設組織領導。按照規劃先行、產業配套、龍頭引領、政策支持、服務跟進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林業產業園區建設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市、縣區、鎮(辦)三級政府領導包抓現代林業產業園區建設工作機制。市級各部門都要結合各自職能,加強對山林經濟發展的支持服務工作,主動圍繞山林產業建設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各產業主管部門要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分年度實施方案,合力推進。為了加強對現代林業示范園區建設的指導和服務,市上已將市級重點示范園區建設落實到各包抓責任部門和責任領導,并把山林經濟發展納入市對縣區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年度重點工作考核內容,予以考核獎懲。各縣區也要按照一個園區“組建一個工作班子、落實一名領導掛帥、明確一個業主承建、安排一個部門包抓、建立一套工作機制”的要求,落實工作責任,加快推進。縣區、鎮(辦)政府要圍繞園區建設,突出抓好土地流轉,為山林經濟園區建設創造有利條件。要全力抓好市、縣區、鎮(辦)三級山林經濟示范體系建設,加大示范園區培育力度,積極爭創省級示范園區,力促全市山林經濟快速發展。
(四)分類指導打造精品示范園區。今年啟動建設的42個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園,要突出重點,保證8個以上園區建成精品示范園區。對去年啟動、推進較快的15個園區,要加快建設進度,年底前全部完成核心園區基地建設,明年達到市級示范園區標準。凡沒有落實園區建設業主的,都要盡快完成園區規劃設計,搞好土地流轉,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保證下半年全部啟動建設。市上“百園建設”方案已明確了現代林業園區建設標準,市林業局要對各縣區林業產業園區建設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凡園區建設推進力度大、成效好的,都要給予傾斜支持。工作推進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并與項目資金扶持掛鉤。要建立園區建設“末位淘汰制”,對列入當年園區建設計劃,精品園區建設考核名列末位、啟動建設園區考核排名倒數三位的,要及時清退出建設計劃,取消項目扶持。各縣區政府和林業部門一定要認真執行現代林業園區建設標準,幫助建設業主按照“設計科學、產業完整、要素聚集、技術領先、管理規范、效益顯著”的要求和七項具體建設標準,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現代林業園區。
四、堅持共建共享,奮力實施身邊增綠工程
造林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主題,也是全社會的“生存工程”、“發展工程”“和諧工程”。為此,我們要大抓造林綠化、提升綠化檔次、發展現代林業、壯大林業產業,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打造好、改善好,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發展好。要圍繞全年造林綠化51萬畝的考核目標,按照《市2012年綠化實施方案》要求,加大林業項目爭取力度,依托國家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長防林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繼續大力實施漢江綠化治理、千里綠色長廊建設,突出“三沿三周邊”重點區域,堅持政府主導、市縣(區)聯動、部門包抓、突出重點、建管并重、講求實效,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和群眾積極參與,實行共建共享,全力搞好身邊增綠工程建設。各縣區政府要迅速對秋冬造林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強化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分管領導要具體組織實施。要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制,夯實工作任務,明確工作進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機制。要把秋冬造林綠化與“雙創”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借力發力,強勢推進。各級林業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搞好組織協調、工作指導、督促檢查、考核驗收、技術服務等工作。住建、交通、水利、鐵路、高速公路集團公司等部門、企業都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各自承擔的造林綠化工作。發改、財政、國土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積極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要廣泛發動各界群眾,積極營造“三八林”、“青年林”,迅速掀起秋冬造林高潮。各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重點進行典型引導和經驗推廣,努力形成一個比干勁、求速度、賽質量的濃郁氛圍。通過大規模綠化造林,推動公路鐵路沿線、漢江沿岸及中心城市、9個縣城、重點鎮及周邊山體水岸綠化,努力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提升綠化品味,把建設成為綠樹成蔭、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生態宜居之地,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統籌協調、循環發展之路。
五、立足當前,全力抓好秋冬造林綠化工作
當前正值秋冬造林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把握時機,集中領導、集中時間、集中勞力,迅速掀起造林高潮,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整地挖坑任務,加強幼林撫育管護,確保全面完成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建設任務。
(一)突出工作重點。今年全市秋冬造林要突出中心城區、9縣城、20個重點鎮及周邊山體水岸和漢江、鐵路、公路沿線,突出山林經濟發展和現代林業園區建設。各縣區要對照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和現代林業產業發展要求,突出抓好以園區建設為重點的規模造林和產業建園工作。市林業局、水利局、住建局、公路局要按照市政府印發的《市2012年造林綠化方案》,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完成好各自承擔的造林綠化任務,尚未落實造林地塊的要抓緊協調解決,保證秋冬造林綠化工作全面鋪開。
(二)嚴把建設質量。建設生態,既要擴大綠化總量,更要注重提升綠化檔次和質量。今年秋冬造林要在狠抓工程質量上下功夫,著力提高質量標準,注重工程規模效益。林業部門要科學規劃設計,落實施工指導,加強施工監督,保證整地和撫育管護質量。要抓住“坑、苗、水、土、管”五個關鍵環節,采取“大坑大苗、一次成林”的工程措施,切實做到挖坑不合格不回填,苗木不合格不上山,栽植不合格不驗收,成活率達不到標準不計算造林面積,確保栽一株活一株、造一塊成一塊。現代林業園區建設要認真搞好規劃設計,集中有限項目資金,實施擇優扶持、動態管理,做到扶持一處,見效一處。
(三)堅持抓點示范。多年的工作實踐證明,黨政領導抓點示范,是造林綠化工作攻堅克難的重要措施。我市自2004年起,已連續八年實行縣區委書記、縣區長和市縣林業局長包抓綠化示范點責任制,8年來,抓點示范375處,核實造林合格面積67861.7畝,獎補兌現面積47719畝,市級財政用于獎補兌現的資金達477.19萬元。通過領導抓點示范,攻克了大批造林綠化重點、難點區域,樹立了造林綠化樣板,帶動了全市造林綠化工作的廣泛深入開展。許多縣區的造林綠化示范點已成為當地人民群眾休閑和旅游靚點,如石泉的北辰公園、漢陰龍崗園林、旬陽太極城公園、白河繡屏山公園、嵐皋耳扒山公園、漢濱鐵嶺關等。今年要繼續堅持縣區黨政府主要領導和林業局長包抓造林綠化示范點的做法,每個示范點必須高標準完成工程造林100—300畝。所有領導包抓造林綠化示范抓點都要結合林業園區建設,突出發展茶葉和核桃兩個主導產業來開展。各包抓領導必須親自掛帥抓園區建設,親自選點和指導規劃,親自參加園區造林整地和工程造林,努力把包抓示范點建成精品示范林。需要強調提出的是,年終檢查驗收時,對于只掛虛名,只求面積不講質量而沒有示范作用的領導包抓點,一律不予確認兌現獎補,還要進行通報批評。
(四)強化撫育管護。造林地撫育管護是林業建設的關鍵所在,關系造林綠化的成果鞏固和工作成敗。這些年,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資金拮據的狀況下,堅持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投入精力、傾注心血,先后實施了領導抓點、漢江綠化和城區周邊造林等林業工程,這些成果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如果現在輕視管護或不抓管理,必將給國家和人民造成極大的損失和浪費。俗語講,“三分造林七分管、林業才能大發展”。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務必要把撫育管理放在與工程造林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步考慮、同步安排、同步檢查,推動各管護責任主體抓好撫育管護工作,促進造林地塊早成林、早郁閉、早投產、早見益。市直各幫扶單位,今年已全部轉入幼林撫育管護期,要按照會戰要求,組織本單位干部職工,進一步抓好幫扶點的補植補造和松土、鋤草、施肥、擴盤,一定要堅持“一年造林,四年管護,一包五年”和“五年達到郁閉成林”的目標要求。凡是五年期滿,經檢查驗收,達不到郁閉成林標準的,幫扶單位不得撤出,繼續開展幫扶工作,直到達到驗收標準為止。
同志們,造林綠化、發展林業產業是一項促進和諧發展,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發展工程。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行動起來,緊緊抓住秋冬造林的有利時機,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全面完成秋冬造林和林業產業建園任務,為建設美好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