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財務管理目標論文范文

財務管理目標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財務管理目標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財務管理目標論文

第1篇

(1)激勵和約束作用。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調動組成企業的各經濟利益主體參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積極主動性,激勵其為自覺完成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而奮斗。同時會對企業內部各經濟利益主體的經濟行為予以約束,使之符合社會主義國家的要求和整體利益。

(2)指導和評價作用。企業的一切財務管理行為和活動都以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作為行動指南,促使企業不斷降低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提高投資報酬和資金使用效率

(3)橋梁作用。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溝通財務管理理論與財務管理實踐的橋梁,有利于財務管理理論更好地為實踐服務。

2關于財務管理目標的主要觀點

(1)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該觀點強調應站在股東的立場來考慮問題,認為股東是企業的所有者,其投資的價值在于它能給所有者帶來未來報酬。在股份經濟條件下,股東財富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兩方面來決定,因此股東財富最大化也最終體現為股票價格。股價的高低代表了投資大眾對公司價值的客觀評價,反映了資本和獲利之間的關系,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時間以及每股盈余的風險。

(2)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如果將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僅歸結為股東的目標,而忽視其他相關利益主體,必然導致矛盾沖突,最終損害企業的價值。如果把企業的財富比做一塊蛋糕,這塊蛋糕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分屬于企業契約關系的各方——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等等。企業財富總額一定時,各方利益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當企業的財富增加后,利益各方都會較好地得到滿足。財務管理目標是這些利益集團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協的結果。從這一意義上講,企業應將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并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3)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化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與投入資本之比的最大化。經濟附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簡稱EVA)是公司營運利潤與資本成本的差值,是企業在某個特定年份中營利抵償資本機會成本的指標。經濟增加值(EVA)=EBIT×(1-T)-Kw×C,其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T為所得稅稅率;Kw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C為企業投入的平均資本。經濟附加值率=EVA/C,反映了投入每一單位資本帶來的經濟附加值。在C一定的情況下,EVA越大,說明資本運作效率越高,就越能吸引資本的投入,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與EVA成正比,與K、C成反比。企業經濟增加值只有在風險和報酬達到較好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

(4)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指企業在產品、技術方面的不斷創新,不斷為適應市場需要而發展壯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企業發展戰略決策的核心。若一個企業不能長期的保持本身所具有的生命活力,不能使自己的產品、技術、處于不斷創新之中,那么,這個企業的投資效益就會降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資本的可持續有效增值,在這一過程的延續中企業才不斷發展壯大。

(5)資本配置最優化。新經濟的出現促使資本要素范圍擴大,要求財務管理的資源配置功能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不僅為實現財務優化配置資源提供了可能,也將逐步地消除信息的不對稱,使資本配置最優化能集中體現各相關人的利益。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和理財環境下,可調節財務目標的部分標準。在企業發展期,考慮到智力資本的風險性和投資回報期長的特點,以物質資本的籌集和資本收益作為衡量資本優化配置的主要指標;在企業成熟期,物質資源已較為雄厚,智力資本的比重尤為重要。

3對各種財務管理目標現實狀況的評價

(1)股東財富最大化與我國目前國情不協調。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的短期行為,目標容易量化易于考核,但股東財富最大化只表明企業應該怎樣進行財務管理,不反映企業是如何制訂投資籌資決策。股東財富最大化的明顯缺陷是: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股票價格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財目標是不合理的。另外,股東財富最大化單純從股東利益出發,而實際企業中還存在著許多方面的財務關系人,他們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與追求。單純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太片面。

(2)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和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這兩個財務目標采用具體指標來量化評價標準,雖在實踐中易于操作,但采用單純的數量指標,不能體現財務管理目標的全面性,不能很好地調動企業相關利益各方的積極性,喪失了效率的特征。

(3)資本配置最優化過于抽象。新經濟條件下,資本配置最優化的概念本身過于抽象,在企業具體經營中的操作性較差。

4我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及其現實意義

(1)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符合我國的國情。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國企業應更注重員工的實際利益和各項應有的權利;更加注重協調各方的利益;更加強調社會財富的積累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另外,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尚處于弱式有效的狀態,如果片面強調股東財富最大化,則會導致企業行為短期化,風險增大。

(2)企業價值最大化符合我國當前的產權制度,利于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目前的產權制度結構具有多元化、分散性的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將成為整個社會群體中緊密相聯的一員。因此要求企業必須兼顧產權主體利益和其他關系人利益。企業價值最大化旨在把體現企業整個經營成果價值的蛋糕做大,保證利益關系人各方應分得的份額,符合產權制度的內在要求。

(3)企業價值最大化符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企業價值最大化不再只強調企業當前的微觀經濟利益,更注重微觀經濟利益與宏觀經濟利益協調一致;更講求信譽,注重企業形象的塑造與宣傳,更注重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保持企業銷售收入長期穩定增長。

(4)企業價值最大化克服了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缺陷,最大程度地實現了股東利益。在企業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股東的權利必須受到其他關系人權利的制約。只有在各方的參與和努力下,才有可能將體現企業經營成果價值的蛋糕做大。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要求股東在追求自己財富的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必須同時考慮其他關系人的價值也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程干祥.企業理財目標新探[J].財會月刊,2001,(20).

[2]楊超,何進日.新經濟下企業財務目標淺論[J].財會月刊,2001,(8).

[3]孫錚,吳茜.經濟增加值:盛譽下的思索[J].會計研究,2003,(3).

[4]湯谷良,王化成.企業財務管理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論文關鍵詞:財務管理目標;經濟增加值EVA;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

第2篇

關鍵詞:產權理論財務管理目標現實選擇

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基于企業理論的選擇,企業理論的核心是產權問題。只有在產權基礎上明晰所有權結構及其影響,才能對財務管理目標作出理性的選擇。現代企業理論中,在所有權結構影響企業效率的關系中有兩個主要的學術派別:一是目前仍占主體地位的新古典產權學派,他們主張企業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應由出資者單方面享有;二是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利益相關者學派,他們站在新古典產權學派的對立面,反對"出資者至上主義"的觀點,主張企業所有權應由出資者、債權人、員工、消費者等眾多的利益相關者分享。與前者相對應的財務管理目標有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與后者相對應的財務管理目標有利益相關者最大化、相關利益最大化等。本文試從產權角度進行分析,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提出一個切合現實的選擇。

一、新古典產權學派及財務管理目標

新古典產權學派關于企業所有權結構的認識,在阿爾欽和德姆塞茨(Alchin&H.Demsets,1972)、曼內(Manne,1965)、詹森和麥克林(Jensen&Meckling,1976)、哈特(Hart,1995)和張維迎(1999)等人的論著中得到了較充分的體現。雖然這些學者研究企業所有權問題的視角有所不同,但在三個帶有根本性問題的認識上,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第一,他們都認為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最重要的目標,因而企業的最終控制權應該由最具有追逐利潤動機的人擁有;第二,在具體的企業所有權安排中,出資者不僅是唯一的剩余索取者,而且應該掌握企業重大決策的審批權和關鍵性的人事安排;第三,在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的關系中,他們認為二者對應是有效率的企業所有權結構的基本要求。

從新古典產權學派衍生出的財務管理目標的觀點有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大化等。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論側重于新古典產權派別中追逐利潤動機的論述,并以之作為財務活動的終極目標。它要求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的財務活動具有高度的相關性,企業通過自身的財務活動能夠影響和控制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以此為目標還易于衡量、易于控制。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較全面地體現了新古典產權學派的理論特征,對二者內涵的界定,國內財務學界有諸多表述,有的認為二者名異實同,內涵一致,有的認為二者各具特征,層次各異。美國學者HaimLevy和MarsharlSarnat(1990)曾對此不同表述方法作了專門研究,通過嚴密的數學證明論述了這二種"最大化"的表述實質就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國內學者余緒纓(1996)也認為兩者實質是一致的。本文也持此觀點。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突出了出資人的地位,強調了出資人對企業剩余產品的索取權,并且認為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的統一是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必要保證。

對財務管理目標的評析應從其依賴的產權理論基礎入手。在對新古典產權學派關于企業所有權結構的認識中可以看出,該學派觀點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在實踐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只要將企業的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賦予古典企業的出資人或股份公司的股東,那么,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或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目標及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的對應,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而且對一家企業而言,出資者或股東的身份是最容易確定的,并不需要付出太高的成本。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出資者單方面享有企業所有權的觀點,并不符合所有權結構發展變化的現實。非人力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分享企業所有權的制度安排,已經被很多企業認可并付諸實施。如員工結構報酬制度,按照新古典產權學派的觀點,雇員應該獲取"固定工資",雇主獲取全部剩余收益,但現實中許多企業對雇員實行的都是"基本工資+獎金"的結構報酬制度;再如高層管理人員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在新古典產權學派看來,最有效率的企業所有權結構莫過于出資者與經營者的合一,而在股份公司中,不僅所有者與經營者的職能已經分開,而且不少公司為了激勵經理人員兼顧企業的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實行了股權或期權?畝嘣だ疲案卟愎芾砣嗽庇氤鱟收吖餐魅∈S嗟鬧貧勸才牛揮秩韁骯こ止杉蘋昀床喚鱸諼鞣焦冶冉狹饜校諼夜駁玫攪私峽斕胤⒄梗換褂校勻宋鏡墓芾硭枷胍焉釗肴誦模綰渭だ憊げ斡刖霾吆凸芾恚魏未唇ㄍ漚嶁韉奈幕肪車任侍猓丫鵒似笠導頤塹墓惴汗刈ⅰV種質率當礱鰨諳質檔鈉笠抵校滌釁笠凳S嗨魅∪ê褪S囁刂迫ǖ鬧魈澹喚黿鍪淺鱟嗜嘶蜆啥笠倒芾砣嗽薄⒁話閽憊ず推淥嫦喙卣咄斡肓蘇廡┤ɡ姆窒恚傭晌跋觳莆窆芾砟勘甑睦婕擰R覽滌諦鹿諾洳ㄑ傻墓啥聘蛔畬蠡莆衲勘暌脖厝皇艿較質堤粽劍紫齲雎粵訟喙乩婕哦云笠凳S嗨魅∪ㄓ朧S囁刂迫ǖ囊螅謐試磁渲蒙轄隹悸橇斯啥睦娑鍪恿似淥嫦喙卣叩惱P枰約胺僑死嗟淖試捶窒碇魈宓男枰環峽沙中⒄溝囊螅黃浯危啥聘蛔畬蠡墓鄣闥非蟮氖塹ゴ康?quot;經濟效率",以企業資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東財富增長來作為評判優劣的標準,難免不會導致外部不經濟,導致資源環境的破壞;再次,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人本管理已成為客觀要求,而股東財富最大化與利潤最大化也必然與"人本財務觀念"相沖突。

二、利益相關者學派的理論與財務管理目標

利益相關者學派反對出資者是企業的最終所有者,強調企業的所有權應由出資者、債權人、職工、供應商、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共同分享。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M.布萊爾(Blair,1999)、我國的楊瑞龍和周業安(2000)等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利益者產權理論,其主要觀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反對從剩余權利分配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認為將公司的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賦予股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他們認為股東缺乏足夠的力量去控制經理人員和防止公司資源的濫用,來自接管市場的壓力也會導致經理人員的短視行為;第二,與新古典產權學派強調以股東收益最大化為企業目標不同,主張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學者強調公司的目標是為社會創造財富。布萊爾說,"這種認為公司在最大化股東回報之外還應該擁有部分社會目標的觀點畢竟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了,而且還使那些率先思考公司治理問題的人對于公司的目標問題形成了一種新的認識,這一新的觀點即是:公司的存在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第三,利益相關者學派認為股東以外的利益相關者,特別是公司的職工可能是比股東更有效的公司監管者。他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是因為股東分散可能導致"搭便車"行為盛行,從而使單個股東失去了監管企業經營者?畝Γ歡且蛭芏嗤獠抗啥⒉渙私餛笠檔哪誆啃畔ⅲ蚨詡喙蓯保渤3Wゲ蛔∥侍獾墓丶O嚳矗切┚哂泄咀ㄓ沒寄艿鬧骯ぃ捎謁塹睦嬗肫笠檔木⑾⑾喙兀宜欽莆樟私隙嗟鈉笠的誆啃畔ⅲ蚨盟羌喙芄鏡腦誦鋅贍蓯且恢指玫難瘛?BR>在財務領域,由利益相關者學派衍生的財務管理目標稱為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或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等。二者僅為提法不同,內涵并無差別。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的觀點認為:企業的所有權主體并不僅僅是股東,而應拓展為出資者、債權人、員工、供應商與用戶等利益相關者共同享有。企業的財務行為與財務關系應圍繞著相關利益集團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開,并最終達到利益相關者權益增加的目的。它考慮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率,還有社會效益目標的實現。這樣,企業的理財活動均衡各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要求,既考慮了出資人的利益,又兼顧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既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又體現可持續發展財務的特征。利益相關者理論關于有效率的所有權結構的解釋很符合企業所有權結構的演變。但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可操作性卻又無法得到保證。第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觀點雖然從表面上看有利于協調出資者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利于調動企業各方面的積極性,但是,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企業的根本價值在于為社會創造財富,而盈利是企業得以創造財富和不斷擴張的前提。賺取利潤是企業最重要的目標,其他相關者的利益只有在企業盈利的情況下才能得以保證。第二,利益相關者理論反對出資者單方享有企業剩余索取權與剩余控制權的制度安排,強調企業所有權應由利益相關者共同分享。但在利益相關者身份確定與利益相關度的測量方面,將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究竟誰是利益相關者?每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相關度有多大?這些問題通常是難以回答的。

因而,可操作性的缺乏將使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目標成為現實的跛行者。追求多元目標的隱患是企業可能喪失生存與發展的基本保障;企業的財務活動圍繞利益相關者而展開,但利益相關主體的模糊定義必然導致財務關系的含混,利益相關度的測量也難以尋求一個成熟而準確的標準。

三、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由上可見,股東財富最大化由于過分強調出資者的利益,無法解釋企業分享制日趨發展的現實,也無法適應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需要;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從企業財務活動應圍繞利益相關者服務的多元化目標出發,在理論上有較好的解釋,但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難以逾越的缺陷,結合二者,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應是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它的內涵是處于均衡狀態的出資者權益與其他利益相關者權益的共同發展,從而達到企業或企業財務管理在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上保持平衡。

從產權理論角度可以推出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目標的邏輯過程。首先,從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產權特征看,非人力資本如機器、廠房、資金等。不僅易于觀察和度量,而且具有可抵押性,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可以通過非人力資本的抵押來顯示自己的信譽;而人力資本如人的知識、技術、能力等不經過使用過程,通常難以被準確觀察和認可,而且人力資本與其主體天然不可分割的特性又決定了人力資本是不能抵押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產權特征的這些差異,決定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在企業初建時能夠獲取全部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此時,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必然目標。其次,人力資本難于觀察的產權特征雖然在企業初創時使其所有者處于信息劣勢地位,但是,在企業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人力資本所有者又會因此而處于信息優勢地位。具體地說,雖然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產權差異決定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在初始締約時成為雇主,而人力資本所有者成為雇員,但是,一旦雇傭關系確立以后,雇員又可能反過來運用人力資本難以被監察的信息優勢,損害雇主的利益。所以,為了激發雇員的工作熱情,最大限度地挖掘雇員人力資本的潛力,雇主從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發,也不可能獨享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相反,他們可能通過分享的方式使雇員的個人收益與企業的利潤掛鉤,并鼓勵雇員參與多種形式的管理與決策。此時,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必然要兼顧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利益相關者的權益要求必然對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作出影響和修正。那么,這種修正的幅度如何呢?主要由兩點決定:一方面,非人力資本所有者作為最初的既得利益者,在所有權動態調整的過程中,仍然會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出讓所有權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這種分權能否為他帶來效用與財富的增加,如果雇員對分權的要求達到雇主對企業失去控制的情況下,雇主可能采取關閉企業的策略。可見企業的財務活動必須兼顧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但出資者的權益要求仍占主導與決定的地位。因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必然選擇是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

這種目標的關鍵還在于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權益均衡點的度量,從以上的邏輯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出資者對其權益的讓渡是以其總體效用的增加為目的的,如果分權導致了其總體效用下降,出資者必然采取策略應對直至關閉企業,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權益都將受損;因而,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均衡點由股東的邊際效用來決定,其邊際效用為正值,呈下降趨勢,并以零為極限,從這個側面,也同樣說明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應是股東主導下的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美]阿爾欽、德姆塞茨:《生產、信息成本與經濟組織》(M)(中譯本1999),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176頁

[2][美]O.哈特:《企業、合同與財務結構》(M)(中譯本1998),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美]瑪格麗特.M.布萊爾:《所有權與控制》(M)(中譯本1999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4]張維迎:《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楊瑞龍、周業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6]周首華、陸正飛、湯谷良:《現代財務理論前沿專題》(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7]李心合:《知識經濟與財務創新》(J),北京:《會計研究》,2000,(10)

[8]JensenMichaelandWilliamMeckling:"The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ial

Economics,1976,305-360.

[9]LuigiZingales:"InSearchofNewFoundations"(J),TheJournalofFinance,2000,VOL.

第3篇

根據現有資料,對于財務管理目標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潤最大化

即假定在企業的投資預期收益確定的情況下,財務管理行為將朝著有利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向發展。這一目標是從19世紀初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淵源是亞當?斯密的企業利潤最大化理論。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潤是企業積累的源泉,利潤最大化使企業經營資本有了可靠的來源;另一方面,利潤最大化在滿足業主增加私人財富的同時,也使社會財富達到最大化。但是利潤最大化目標在實踐中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它的目標概念的含義是模糊的,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也沒有考慮風險,有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行為如忽視產品開發、人才開發、生活福利設施等。

2.凈現值最大化

20世紀40年代末,西方財務界開始關注資本在企業內部的有效分配,以及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隨著1951年喬爾•迪安的《資本預算》的出版,財務界開始討論如何在各類資產間分配財物資源,以提高現金流動的凈現值。如果一個企業所有各投資項目的凈現值最大,企業的凈收益就會最大。資本才能真正得以最大化增值。因此凈現值最大化被視為當時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這一目標考慮了時間價值對資本增值效果的影響,顯然優于利潤最大化目標,但并為從根本上克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陷。

3.每股收益最大化

20世紀60年代,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漸完善,股份制企業的不斷發展,每股收益最大化逐漸成為西方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這一目標在科學上更進了一步,因為這里的“收益額”有時間概念,且“每股”又有投入資本概念,它是一定時間內單位投入資本所獲收益額,充分體現了資本投入與資本增值之間的比例關系,但這一目標,一是未能體現資本投入所面臨的風險。二是沒有考慮企業股利方針對股票市價的影響。如果企業的目標只是為了每股收益最大,企業就決不會支付股利。

4.股東財富最大化

這是近幾年西方財務管理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股東財富最大化是用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計量的,它考慮了風險因素。因為,風險的高低,會對股票價格產生重要影響;也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管是目前利潤還是預期未來的利潤對股票價格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股東創辦企業的目的是擴大財富。他們是企業的所有者,其投資的價值在于它能給所有者帶來未來報酬,包括取得股利和出售股權換取現金。在股份經濟條件下,股東財富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兩方面來決定,因此股東財富最大化也最終體現為股票價格。

5.企業價值最大化

所謂企業價值就是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取決于企業潛在和未來的獲利能力。企業價值最大化充分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價值和通貨膨脹價值對企業資產的影響,克服了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這一目標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社會資金通常流向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的企業或行業,有利于實現社會效益最大。

6.所有者財富最大化

該觀點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應表述為所有者財富最大化”。在我國國有經濟改革中,所有者的概念已為眾人接納,對股份制企業來說,股東即為企業的所有者,對非股份制企業來說,企業的投資者即為企業的所有者。所有者對企業評價的標準主要是自身財富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增值,因此所有者財富最大化必然成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它不僅符合非所有者之外的企業經濟當事人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個社會的利益。

7.資金運動合理化

該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是實現企業資金運動合理化。資金運動合理化就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出發點,通過對企業的籌資、投資、耗費、收入、分配等各環節的控制和企業各種資產形態的有效管理,使資金運動達到一個相對適應和合理的狀態。它的基本內容是實現企業資金流動性、安全性和贏利性的科學統一和協調。該觀點的缺陷在于:一是目標本身不能直接量化,例如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目標的表達都是量化的財務管理目標,資金運動最優化目標很難具體量化。二是資金運動是企業籌資、投資、分配等一系列行為過程,資金運動最優化就是企業財務過程的最優化,仍沒有回答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什么。

8.EVA最大化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當具有系統性、相關性、操作性和效率性,同時提出了滿足以上四個財務管理目標特征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化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與投入資本之比的最大化。EVA考慮了企業所有投入資本的成本,有利于經營者千方百計提高資金營運效果,并授予經營者更大的靈活機動權;EVA最大化的實質是企業的經濟利潤最大化,也是權衡了經營者利益下的股東財富最大化。但是,該觀點的不足之處是:過分注重EVA易使企業忽視與其他契約關系的主體利益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特级毛片www| 国产91伦子系列沙发午睡|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免费毛片| 日本午夜大片a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再深点灬好舒服灬太大了添|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777奇米四色米奇影院在线播放| 好男人资源在线手机免费|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护士撩起裙子让你桶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真精华布衣3d1234正版图2020/015|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女人让男人直接桶|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日本年轻的继坶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波多野结衣日本电影|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天堂8在线天堂bt|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观看美女 |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