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林業法論文范文

林業法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林業法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林業法論文

第1篇

1.綜合的進行森林培育首先,在營林造林過程中采用植苗培育更新法進行植樹造林;其次,大力保護天然森林,促進其自我進行更新;最后,封山育林更新法,從目前的發展情形來看,積極的開展培育活動,采用植苗更新的方法進行森林資源培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得客觀的成績。

2.平整土地,選取樹種首先,做好清理工作。在造林過程中,應該將造林區域內的雜物要及時的清理出去,尤其是在翻墾土地過程中。清理時,主要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主要分為整體清理、塊狀清理和帶狀清理。清理的方法也分為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化學藥劑清理等幾種方式。對于第一種清理方式來說,主要是利用人工的方式對造林區域內的灌木從和雜草進行清理,在清理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配合機械清理開展工作。當造林區域內的雜物清理完畢之后應該將其統一的收集起來,然后用火燒或者化學藥劑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其次,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的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兩種。全面整地就是對造林區域的土地進行全面的翻墾,這種整地方式主要適合那些地勢比較平坦的區域,對于山地和地勢不平坦的區域不適合。山地和不平整的土地主要適合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塊狀整地和帶狀整地。其中帶狀整地主要是呈現長條狀的形式對土地進行翻耕。在山區地區進行帶狀整地的方法主要有水平帶狀整地、水平階整地、水平溝整地等幾種方式。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進行帶狀整地的方式主要有犁溝整地、帶狀整地和高壟整地等幾種方式。而塊狀整地主要是呈現塊狀的方式對造林土地進行翻墾的整地方式。

二、造林方法探析

1.播種造林法這種造林方法與我們農業種植過程中的播種十分的相似,就是在已經平整好的造林區域內將樹種撒播到土壤中,然后進行相應的灌溉工作。這種造林方法比較簡單,省時省力,不需要太多的步驟,但是這種造林方法對樹種的要求比較高,要求樹種的來源豐富,顆粒比較大。在播種過程中,樹種的成活率一直是播種造林法的弊端。同時,采用播種造林法對地勢的要求也比較高,要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因此,在選擇使用這種播種方法之前一定要對造林的區域進行全面的考察,根據不同的地勢選擇合適的樹種進行播種。同時,還應該考慮到氣候對樹種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山區撒播比較好,在播種過程中不能離農業種植區域太近,在播種過程中主要的播種方式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和散播等幾種方式。

2.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在造林過程中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造林方法。這種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樹木的根、莖等部位作為樹苗進行造林。這種造林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經濟,并且能夠有效的保證種植的成活率。在種植的初期,只要合理的對其進行灌溉,基本上都能夠保證樹木的成活率。然而這種早林峰方式只適合那些相同樹種進行造林,造林的樹種比較單一。而從其他地方移植過來的樹種成活率相對比較低,這這種問題也成為了分殖造林法比較大的缺陷。因此,我們在營林造林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掌握新的造林技術和方法,從而為營林造林提供全新的途徑和方法。

3.植苗造林法除了上述的造林方法之外,還有植苗造林法,這種造林方式主要是將培育成活的樹苗移植到種植的區域內,這種造林方法能夠有效地保證樹苗的成活率。在造林過程中,提前將培育好的樹苗從培育的地區運輸到造林的區域內。在運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樹苗的根部,樹苗的根部應該保留一定的土壤快,并對其進行固定。這種造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造林的效率,但是這種造林方式后期的撫育工作比較大,同時成本也比較高,在選擇采用哪種造林方式時,應該綜合考慮資金、人工和造林區域,從而選擇合適的造林方法,切實提高林業資源。

三、結語

第2篇

1.1林業資源的優勢分析我國竹類資源十分的豐富。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竹林面積700萬hm2,約占整個世界的1/3,這為相關的竹材和竹制品的發展提空了廣闊的空間。我國的松香產量也處于世界的首位,林業在解決城鄉居民就業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目前林業產業已經成為了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2我國林業資源存在的劣勢分析歷史上我國的林業資源遭受過極大的破壞,森林資源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形式,且森林的面積也在不斷的減小,森林的分布不夠均勻的情況也比較嚴重,林木的質量相對比較低。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林業和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2幾種比較典型的造林方法分析

2.1播種造林法播種造林法,也被稱作是直播造林法,主要是將林木的種子播種在林地實施造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在于減少了育種這個環節,相對來講比較簡單好操作。但是這種播種方法對于土壤的問題和濕度都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只有符合播種造林法的基本條件,才能夠采取此種方法看來實施造林,這樣才可以保障有比較高的成活率。2.2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中的干、枝和根等作為造林的材料直接開展造林的一種方法。這種造林的方式極大的縮減了育種的實踐,工作也比較簡單,但是對于林木的自身有著比較高的要求,通過情況下多采取的是營養性的紙條來進行造林,這類植物大部分都是木本植物。

2.3植苗造林法除了上述的一些方法之外,植苗造林的方法比較普遍,一般主要采取的是一年生的實生苗進行造林。這種方法比較多見,并且適用性也比較強,是目前很多地區都采取的一種造林方法。

3小結

第3篇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義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的領導之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想聯合國提交一份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在報告里提出了我們應致力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并且對可持續發展作了明確的定義:既滿足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能力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指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而自然條件的優劣往往又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

二、林業的定義及目前我國林業的發展狀況

所謂林業,是為進行森林經營組織起來的,以進行木材、林產品生產和保護性資源經營并以后者為基礎的基礎產業和公益事業。森林經營包括森林的采伐與更新、森林保護(含病蟲害防治與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撫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動。

我國的林業發展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第一個階段是林業的初期發展階段,(1949-1978),即傳統林業發展階段。這是為國家工業化提供積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過程。第二階段是林業發展的探索階段(1978-1992),這一時期的核心活動是在集體林區和其它非國有林區進行“林業三定”:穩定山權、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但由于對改革的目標認識不足,林業改革的進展,遠遠落后于其它部門,迄今未走出一條可行之路。第三階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環發大會和國際林業轉軌的發展態勢以及我國環境惡化的現狀的影響,我國的林業邁向新的發展之路,但這一過程很漫長。特別是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一般說林區多在山區,而這些地區也是經濟上最貧困的地區。因此,基于經濟的誘惑,各地破壞性掠奪式采伐利用仍時常發生。這一時期的林業的發展必須落實到林業的科學經營上。否則,再像過去幾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經營,最終將葬送林業的發展。這也就提出了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經營模式。

三、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及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環境發展大會上提出的,這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到各個方面,我國也已把此定為國策之一。當前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和判定林業可持續經營的標準和指標體系,我國的林業工作者也參與了這一活動,有關方面也提出了標準和66項指標,對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

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涵義,實質表現在三個方面:⑴經濟能力,即能源、資源、資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長率,人均收入、資源儲量、資本可替代性等;⑵社會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質、公共意識、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會公平性、社會穩定性、體制合理性等;生態支持力,即生態自我調節力、生態還原力、資源承載力、環境資源等。

(二)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我覺得主要應作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依靠科技發展林業。我認為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發展,因為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經濟的發展和對資源與環境的再發展能力的保護。那么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證資源與環境的發展力,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依靠科技來發展經濟,改變傳統的以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因此,在林業發展上,實施科技興林,不斷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1)建立林業科技創新體制,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核心、以效益為目的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以促進林業生產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數字林業”的概念,即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動林業經營和管理的精確化、科學化,加快實現林業的現代化。

(2)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堅持科研成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指導林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科研與生產建設脫節的問題。要鼓勵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承包、技術轉讓、技術服務、聯合開發、創辦經濟實體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

(3)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一要加強森林生態系統的研究,開展森林生態系統的監測;二要抓好良種壯苗和樹種結構調整,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良種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術,盡快提升木材工業總體技術水平,增加木材和林產品的經濟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2、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調整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物質保證。在第一產業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豐產林、竹林和名特優新經濟林建設;在第二產業方面,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促進以低層次原料加工向高層次綜合精深加工轉變的步伐;在第三產業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業、花卉業的發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帶三”的策略,調整生產力布局,淘汰落后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重組,解決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調整林產工業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發展優勢產品,努力開拓木材林產品的新用途,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解決林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調整企業布局和資產結構,實施大集團、大公司發展戰略,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和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3、注重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綜合評價

(1)林業的生態效益

就我理解,林業的生態效益是指林業的發展所帶來的生態方面的正面影響。“人們普遍認識到,森林兼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等三種效益,其生態效益價值遠遠大于其經濟價值。”林業的發展可以帶來三種效益,在這三種效益中,經濟效益往往最先受到關注,但我們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況下,生態價值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有著密切的聯系,林業的生態效益可以創造經濟效益。以下的這個表格可以看出這一結論:

(2)林業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二者之間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關系。在忽視生態環境而過度追求經濟增長時期,盡管當期的經濟增長速度相當快,但后期的經濟發展卻受到了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而增長環境惡化的巨大報復,使得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或萎縮。在既重視經濟效益又注重生態效益的時期,不僅當期的經濟快速發展,而且后期的經濟增長也能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當然,我們應注意,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極的注重,而是積極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極的注重,即單純注重生態環境而放棄必要的經濟增長,那么,終究會因沒有必要的經濟增長而導致經濟效益滑坡,缺乏強有力的經濟實力支撐會使得生態環境保護失去現實意義或物質基礎。有學者提出“生態效益經濟”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

生態效益經濟是在以生態環境系統良性循環約束條件下的追求經濟效益總量較大化的社會再生產活動。它包括以下五層意義:

其一,生態效益經濟是一種講求社會生產力發展速度和總量的社會再生產活動。其二,生態效益經濟是一種追求經濟效益總量較大化的社會再生產活動。其三,生態效益經濟是一種以保持環境系統良性循環為約束條件的社會再生產活動。其四,生態效益經濟是一種以綠色產業為重要支柱的社會再生產活動。其五,生態效益經濟是一種經濟增長、經濟效益、生態環境三者之間相互協調和有機統一的社會再生產活動。

從以上的生態效益經濟的定義和涵義我們可以看出,首先,生態效益經濟的落腳點在“經濟”上,它追求的是一種經濟效益,它“講求社會生產力發展速度和總量”,它“追求經濟效益總量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種“再生產活動”,它“以保持環境系統良性循環為約束條件”、“以綠色產業為重要支柱”。

(3)注重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實踐中的對策

這些年來,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各地在實踐中采取了各種對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①林農結合式。應用和推廣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成果,采用科學的生產、管理方法,以林為主,林農結合,多種經營,逐步建成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林業發展模式。大力推廣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兼備的生態經濟兼作。如實行林草間作、林藥間作、喬灌混交等種植模式,最終使退耕還林成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收入的良機,同時實現了生態和經濟效益的綜合效果。

②造林規模化。從提高生態效應、景觀效果、經濟效益出發,成片造林力度明顯加大,。片林建設以發展苗木基地、經濟果林、速生豐產林等經濟型林地為主。

③造林多樣化。采用多樣化的以林養林方式,有的以發展苗木養林,有的以發展林木加工養林,有的以發展經濟果林養林。農民還采取林苗結合、林禽結合、林菜結合、林果結合等方式,提高林地產出和經濟收益。

四、建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機制

以上關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集中從政策制度層面進行了理解和闡釋。我們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證和監督執行機制。以下將簡單地從現存法律中關于林業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體現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進行評述。

(一)我國法律中關于林業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體現我們目前關于林業的單行法主要有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

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種就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發揮森林儲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提供林產品的作用,是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目的。在總則中,第5條規定“林業建設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偏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的方針。”第11條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這些規定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國法律對林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關注。

在第二章“森林的經營管理”中的第14條建立森林資源檔案制度、16條政府制定林業的發展計劃、18條占用林地時的處理;第三章“森林保護”和第四章“植樹造林”都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實施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同樣也體現了這一思想。

(二)對我國現存林業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國已經設立的林業法律制度的完整性、嚴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則、履行程序、實現方式、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制度內容上有遺漏、空白、不明確之處。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補充和和完善:

(1)首先,重新確立林業立法思路。我國的林業立法,沒有全面反映生態規律的要求,沒有真正貫徹生態優先、保護資源的立法思想,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立法的先進經驗,實行環境保護優先原則。在生態利益與經濟利益及其他利益發生沖突時,優先考慮生態利益。

(2)立法原則的創新。

a、尊重和體現生態規律的原則。林業立法充分地考慮森林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運行規律,重視生態平衡理論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發展規律,尊重自然和生態規律。

b、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原則。林業立法應當充分地考慮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所必需的生態環境與森林資源條件,考慮地球環境與森林資源的保護。

c、突出生態利益與經濟利益協調平衡的原則,在進行林業行政立法時,注重林業的生態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我們應當將森林生態環境損益分析立法和對法律規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別運用到對森林開發行為的預測、評價、管理以及擬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設計與分析之中,作為指導法律以及確定法律規范的理論基礎。以真正通過立法實現社會、經濟、環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綜合發揮。

(3)在執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一是必須實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控制森林資源過量消耗,健全管理機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須加強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轉,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和總量控制制度,嚴懲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違法犯罪行為。三是必須認真執行憑證運輸木材制度,嚴格對木材經營加工單位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運輸證的領取、保管、發行和統計報告制度。四是必須堅持依法治林,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抓好林業法律、法規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將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置于法律、法規的約束之中,加強基層執法隊伍的建設,實現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

(4)在監測方面,要進一步加強綜合監測體系建設,實現對森林資源與林業狀況的綜合監測。要以森林資源監測為主體,整合現有監測資源,擴展監測內容,建立健全全國森林資源與林業狀況綜合監測體系,實現對森林資源和林業狀況的綜合監測和評價。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采取有力的措施,實現對森林資源的監測和林業經營的管理。要依靠科技進步,建立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為林業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提供平臺,全面提高森林資源監測的科技含量和監測成果的時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強森林資源監測和分析的基礎上,建立重大突發森林資源破壞事件的預警和應急系統,有效防范重大突發森林資源破壞事件的發生和發展。

(5)在訴訟方面,我國資源狀況的嚴重問題和資源訴訟的特殊性聯系起來,建立專門的資源訴訟法院。“在我國,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礦業法院等專業法院已經存在,這表明資源訴訟的專門化已經優先例和經驗可循。”所以基于森林資源的特殊性與重要性,我國也應設立森林法院。

(6)在法律責任方面,應建立健全法律責任制度。法律責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國法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徒法不足以自行”,“無懲罰即無救濟”都說明了法律責任體系在整個法律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國的森林立法中,這方面的問題也比較的明顯,我們應當建立完善的法律責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發揮其效用,從而達到對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林業經營的管理。

參考文獻:

①蔡守秋等著《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法制建設》,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②金瑞林:《環境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③金瑞林、汪勁:《20世紀環境法學研究評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④原田尚彥著、于敏譯《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⑤陳泉生:《環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⑥張美華、葉謙吉:《可持續生態林業補償問題分析》載于《林業經濟問題》,2000年10月第5期。

⑦黃河亮、陳欽:《林業可持續利用管理問題初探》,載于《林業經濟問題》,1999年第4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青娱乐欧美视频| 老司机久久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灭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樱花草视频www| 十七岁高清在线观看|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男人进女人下面全黄大色视频|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91精品国产一区|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弄| 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王色| 日本24小时www|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玩乡下小处雏女免费视频|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 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免费片| 99re最新这里只有精品| 妖精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男孩子和男孩子做到哭泰国|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图片高清| 久久午夜国产电影|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老板轻点好痛好涨嗯啊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堂|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