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公共心理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關于心理學成績的性別差異
在注意力上,男生注意力分散,穩定性較差,上課容易走神;女生則比男生更容易保持并集中注意力,上課聽講更認真,學習效果更好,因而成績也更高。在學習意志力上,中國受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較深,在部分人中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潛意識里使男生得到的社會支持比女生多,從而造成男生產生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會導致男生產生惰性而沒有女生學習刻苦,一遇到學習困難便選擇逃避不能堅持,從而學習成績也不如女生。其三,不同性別師范生的特點也可能影響到其學習成績。在大多數師范院校中,女生明顯多于男生,這樣也造成女生面臨更多的同性競爭,學習壓力使得她們比男生更加努力,以獲得更多的成就。而男生平時感受到的學習壓力比女生小,通常只是追求考試不“掛科”,學習競爭性較弱。同時,由于當前師范男生比師范女生的職業選擇更加廣泛,即使在應聘教師時,男教師也比女教師更受歡迎,這就造成師范女生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而學業成績是以后工作的重要基礎,師范女生會比師范男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備考,以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上述的研究結果表明,文理科師范生的公共心理學成績存在顯著差異,文科師范生的公共心理學成績顯著高于理科師范生。究其原因:其一,在學科性質上公共心理學這門課程更偏文科性質,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大多都是對一般理論進行簡單介紹,無論是平時考試還是期末考試,都需要學生進行機械式記憶,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的考查非常少。由于文科師范生在高中的政治和歷史的學習中,涉及許多理論概念和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因而對公共心理學這類理論性課程的學習更加得心應手。而理科師范生比較擅長數理邏輯和實踐應用,在公共心理學這門課的初級學習中處于劣勢,因而成績不如文科師范生理想。其二,在學習動機和興趣特點上,理科生大多重視對一門技術的實際操作和掌握,對于一門偏理論的課程,大多數理科生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目的只是為了不“掛科”,因而缺乏學習興趣,沒有追求高分的動力。而文科生喜歡“咬文嚼字”,對心理學基礎課程的理解更加深透,對這門課也更加感興趣,因此學習效果更好。同時,大多數高等師范院校都以社會科學類學科見長,很多理工性質專業的學生都是調劑到自己所學專業的,部分學生不喜歡調劑的專業,因此對學習有抵觸情緒,學習動機低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理科學生成績的差異。其三,傳統觀念和答題習慣的差異也可能對文理科學生學習成績造成影響。在傳統觀念上,理科生被賦予更多實踐操作性要求,大多數理科生不以分數論英雄,而更多關注實踐操作中的表現;而文科生實踐操作較少,只能靠分數來證明自己優秀。這種觀念經過長期積累,已經在學生的頭腦中沉淀下來,并且在無形中影響著他們的學習行為。在答題習慣上,理科生在答題時較少考慮條理性,很少做到分點闡述,大多是“一氣呵成”;而文科生在高中的政治和歷史考試中,養成了關于很多分點答題的習慣,在這方面有一定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文理科學生公共心理學成績的差異。
二、教學啟示
現階段高校的教學和考試從某種程度上說更適合女生和文科生,尤其是對公共理論課的考查,一般都是教師勾畫重點后讓學生去機械識記,很難考查到學生的真實水平。這種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等教育的發展,造成許多學生高分低能,這是值得人們深刻反思的。首先,學校應該建立科學規范的考試評估體系,制定出更加多樣化和客觀化的評價標準,以能更準確地反映學生學習水平。由于男生和女生、文科生和理科生在認知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學習差異化,因此教學評價應考慮是否能真實地反映各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適當引入實踐類或理論應用類考試內容,改變傳統書面閉卷的考試形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對知識查漏補缺,不斷成長進步,方能培養出更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其次,應該改進教學方法,根據文理科性質和學生性別差異實行差異化教學。對于文科生來說,適當引入實踐操作內容,鼓勵學生把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而對于理科生,則加強理論基礎的學習,同時注意應用更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加理論教學的趣味性。在性別差異方面,遵循性別互補原則,使男女生都能夠發揮智力特色。根據男女生學習特點,提出不同要求,引導女生進行更多的抽象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的訓練,同時針對男生進行形象思維和注意力的訓練。在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注重調動男生和理科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第三,根據師范男女生和文理科生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認知的調整。一方面,引導師范男生逐漸改變只追求不“掛科”的思想,使他們認識到學習成績的重要性,端正學習動機,保持適度壓力,增強學習競爭力,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另一方面,對于理科生來說,要轉變“理科生在理論課的學習上不如文科生”的傳統觀念,樹立學習信心,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同樣可以取得好成績;同時,要認識到教育理論課的重要性,培養對理論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師范女生和文科生也要認識到成績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平時也要注意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之中,進行綜合能力訓練,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第四,培養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克服學習過程中的畏難心理。一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幫助學生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另一方面,由于大學課程和高中課程有所不同,許多課程都是第一次接觸,難免會產生畏難心理甚至厭學情緒,因此教師要注意及時疏導和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快樂地學習。
三、結語
2.現行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分析與評估回到本文目錄
現行的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并不是一個統一的課程體系,各高等師范學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學體系,但這些課程體系的內容與結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對象進行分析與評估。
從現行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內容來看,闡述心理學基本理論的內容十分詳盡,而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性內容則非常單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十分嚴重。其具體表現為“三多三少”的現象,即對心理學概念、原理進行哲學式的闡述多,對心理學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闡述的少;對一般意義的心理現象進行描述的知識多,對教育活動中心理現象進行解釋、診斷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識少;要求學生對心理學的概念、原理進行闡述多,要求學生運用心理學原理解決教育活動中的實踐問題的技能訓練少。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師范生解決教育、進行工作中心理學問題能力的培養。
現行公共心理學課程內容陳舊,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方面,現行教材中的有些內容,與教育、教學工作關系甚遠,對教育、教學工作沒有實際的指導價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緊密結合教育實踐而進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學觀念,沒有被吸收進教材。
從教材的結構來看,現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學理論為主線方式進行編寫?,F行課程體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等心理學分支學科理論,而心理學每一分支學科理論又自成體系。以心理學的相關分支學科的理論為主線編寫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條塊分割”的現象。這種編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師范生掌握心理學理論體系,但是,師范生所學的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心理學知識則支離破碎,不能形成以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為核心的、完善的認知結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實用性,妨礙了師范生形成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能力。
現行教材多以理論為先導,引入教育、教學實踐的內容。這實際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學實際適合理論的學習,而不是使心理學通論適合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解決。這難免使人有一種“削足適履”的感覺,也限制師范生公共心理學課堂學習中的思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師范生學習高師公共心理學的積極性。
由此可見,現行的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不是一個優化的課程體系,難以適應面向21世紀的社會對高師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加以改變。
3.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優化回到本文目錄
根據面向21世紀高師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對現行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分析與評估,筆者認為,要建立優化的高師公共心理學的課程體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以師范生確立面向21世紀的心理學觀念為目標,優化課程有關心理學理論的內容。在現行課程體系中許多內容涉及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心理學觀念問題,例如發揮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觀念、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觀念、依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與個性特點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觀念,等等。這些內容對幫助師范生確立面向21世紀的心理學觀念有一定的作用。對這些內容要加以提煉并予以保留。同時,面向21世紀,師范生還應確立學會學習的觀念、學會創造的觀念、學會生存的觀念等。這一些在現行教材中并沒有涉及到,應該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確的要求。
第二,以培養師范生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年齡為最終目標,加強課程中有關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的內容。由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心理問題的十分復雜,要求高師公共心理學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高師公共心理學只能主要地對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學問題的解決提供指導,同時,還要讓師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師公共心理學教材之外獲得心理學的指導。具體來說,有三項任務:首先,高師公共心理學必須揭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學的最一般規律,如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學生學習的規律、學生個性形成的規律等。這是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依據。一方面,要堅決刪除現行教材中對教育、教學工作沒有實際的指導價值的內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與教育、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如關于學習不良的研究、關于問題行為的研究等。其次,要強化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學問題的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師范生掌握解決心理學問題的技能技巧。在編寫教材時,應減少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的內容,加強對教育、教學活動中典型的心理現象的解釋、診斷和控制的內容,提高對心理學概念、原理闡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學要應提供可能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影響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學的背景知識,讓師范生學會確定心理學問題所涉及的領域,以便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從相應的心理學著作及心理學專家那里獲得心理學的幫助。
把心理學應用到企業政工工作當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員工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在企業政工工作中,主要運用的心理指導方法有引導法、暗示療法、系統脫敏法、森田療法、集體治療等等。
(一)引導法。引導法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方法引導企業員工主動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讓其精神愉悅、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從而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各種引導法中,拓展訓練是各個企業政工工作當中最常用的引導方法。拓展訓練的內容比較豐富,生動而有效,具體的拓展訓練項目主要包括信任背摔、攀天梯、高空單杠、三人九足等。通過開展拓展訓練,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員工克服心理恐懼,磨練戰勝困難的意志,發掘自身的潛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企業員工參與集體的意識,增進企業員工之間的感情,從而營造一個更和諧的企業工作環境,提高企業政工工作的質量和企業的生產效率。
(二)暗示療法。“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發射?!卑凳警煼ㄖ傅檬抢谜Z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使被治療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積極暗示的影響,解除其心理壓力,消除心理疾病癥狀。在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當中,可以利用言語、眼神、表情、姿態等暗示方法,啟發引導員工發揮自我意識的調節能力,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完善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例如,有些新來的員工,由于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積極主動地和人交流,在公司中總是放不開自己,內心充滿對陌生地方的恐懼。針對員工的這種情況,企業政工干部可以組織一些老員工積極主動地和其交流,通過言語、姿態的暗示,讓其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從而逐漸消除他對企業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使其更加和諧地融入企業員工隊伍當中來。
(三)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主要是通過各種方法、手段,誘導求職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焦慮、恐懼的情景,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慌的目的。在企業政工工作當中,對于那些在工作中存在恐懼感的員工,就可以使用系統脫敏的方法。例如,在企業當中,有些員工由于一些個人經歷,對于公司布置的一些任務存在恐懼感,每次一碰到這種類型的工作任務,就不自覺地恐懼起來,不能很好地完成這項工作。針對員工的這種情況,企業政工干部可以通過逐步聊天的方式,幫助員工消除恐懼感:首先聊一些不涉及該任務類型的輕松話題,然后逐步地在聊天中增加與該類工作相關的話題。通過一段時間的談話,逐步加深該員工對此類工作任務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消除其恐懼感,恢復工作的常態。
二、把心理學應用到企業政工工作當中的重要意義
企業政工最主要的任務是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員工思想朝著多元化方向不斷發展,這就導致企業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為了更好地做好企業政工工作,企業政工干部要把心理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政工工作當中,以人為本,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進一步科學化,從而為企業更好地發展做好基礎工作。
(一)把心理學應用到企業政工工作當中,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企業員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企業員工,企業員工的行為是受文化、道德、思想、觀念、意志、情感、個性等共同支配的,其中尤其受心理因素影響最大。他們心理情感的變化決定了他們行為的變化,因此企業政工干部要把心理學知識和原理應用到企業的政工工作當中,運用心理教育、心理咨詢等各種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深入地了解企業員工的心理狀況,從而更好地指導政工干部的政工工作,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運用心理學知識和規律指導企業政工工作,與傳統“領導命令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同的,它具有平等性、啟發性、易接受性等特點。它通過關心、尊重企業員工的心理活動規律,滿足企業員工多層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更加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員工的心理問題,從而促進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營造一個和諧的企業工作氛圍,促進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把心理學應用到企業政工工作當中,有助于促進企業員工的自我完善。企業政工工作的內容之一就是幫助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在企業政工工作中運用心理學知識,一方面可以促進企業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會最大程度促進企業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首先,對于企業政工干部來說,他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員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做好這項工作之前,他們要具有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政治素質。企業政工干部的工作多是和企業員工打交道的,工作內容繁雜,工作形式多樣,因此他們面臨著很大的思想壓力,思想波動也很大。通過學習心理學理論知識和心理學咨詢知識,可以幫助政工干部分析自身壓力的來源,找出化解壓力的方法,從而減輕政工干部的工作壓力,使他們更好地工作。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還能幫助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從而更好的做好對企業員工的政工工作。其次,對于企業員工來說,通過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能夠幫助企業員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更好地揚長避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通過心理咨詢,可以幫助企業員工解決心理問題,減輕工作壓力;通過心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思想覺悟,完善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并轉化到自己的實際行動當中,提高工作效率??偟膩碚f,把心理學應用到企業政工工作當中,有助于促進企業員工的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三)把心理學應用到企業政工工作當中,有助于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由于企業員工的個性特點、氣質類型、性格特征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開展政工工作的時候,只有針對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政工工作效果。心理學本身就強調不同人的個性特征,根據不同個體的不同氣質、性格、興趣,有針對性地分析其心理特點。因此把心理學知識運用到企業政工工作當中,可以根據不同氣質類型的心理活動強度,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通過合理情緒療法理論、人際交往黃金規則理論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