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電腦設計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電腦圖形設計課程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通常偏重于軟件的操作教學,先介紹軟件的使用,再演示講解某個實例,學生習慣性的將操作步驟背下來或記錄下來,然后依據步驟做出實例,這樣的教程僅可以考察學生學習的態度,卻很難說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藝術設計專業后續創作中不可能反復使用課堂教學中的實例,所以,硬記步驟是根本達不到知新的效果的。藝術設計專業電腦圖形設計課程教學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在于教師,教學方法選擇單一,不多變;教學內容設置枯燥,實例采用不新穎,過時、激發不起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二、突出藝術設計專業特色電腦圖形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措施
針對當前藝術設計專業電腦圖形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急需對電腦圖形設計課程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提高教學水平。教師是整個課程的指揮者,正確理解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方案目標,切實使電腦圖形設計課程教學在傳授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他作能力,將專業知識貫穿于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使學生在耳聞目睹中學會用電腦完成設計想法的實現。
1.實例教學法
通過實例教學,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是先進行實踐再探索理論,然后將理論聯系實踐,再通過實踐檢驗理論,最后再將理論總結用于指導同類實踐。實例教學法可分四步教學:第一步選擇案例,案例選擇的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對當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第二步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要點在于與所講知識點的貼近程度;第三步是案例演示,作為教師應在備課過程中將涉及案例至少預先操作3遍,在多遍操作中對操作順序、操作捷徑、錯誤可能產生的原因等進行掌握,以免在課堂演示中對錯誤的糾正影響學生的理解;第四步是同類案例實踐,舉一反三對深入理解知識點及溫故知新。例如:針對“圖層”內容的講解,在選擇案例時可以選擇“奧運五環”LOGO,學生對“奧運五環”這個LOGO非常熟悉,因此在運用這個實例講解“圖層”各知識點時,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迫切想知道運用軟件制作的方法,教師再將軟件制作要點與涉及工具進行提示,給出基本思路,使學生心中有數,躍躍欲試地嘗試完成,在制作過程中,如出現大面積的對于某個知識的不懂,教師再適當提示,讓學生能夠完成。完成后,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演示其它解決方案,使學生豁然開朗,同時對知識點理解的更為透徹,真正感受到了即使做出來了,也未必是最佳方案,真的是學無止境,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求解的欲望,提高探索、鉆研學習的興趣。在熟練操作“奧運五環”這個實例后,對“圖層”操作要領使用達到真正了解掌握的目的,趁熱打鐵再布置舉一反三的實例,便宜如“太極八卦圖”等,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又有所挑戰,以能檢驗教學效果的同時,對同學們的努力給予了肯定,真正達到了觸類旁通。
2.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適用于不同階段熟練和鞏固知識點。在電腦圖形設計課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任務設置:
2.1依據重點、難點任務設置。
章節教學抓重點解難點,巧設問題,設置有助于掌握重難點知識的任務,要求學生帶著要完成的任務、要解決的問題認真學習、努力實踐。任務的創設應圍繞課程的基本結構、重點難點,學生的實際掌握和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在電腦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安排,以各章節教學內容中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為主,根據重難點進行階段任務設置,布置的任務可以是教材中的實例,獨立思考、操作完成。例如:電腦圖形設計課程中第二章節的任務設置可以制作聯想標志、工商銀行標志、奧迪標志等一些幾何LOGL。
2.2小結性任務設置。
章節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對知識點進行小結性的任務設置,檢驗當前階段教、學效果,及時發現問題,對個別知識點進行補充。這一階段,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綜合性的做些簡單的應用案例,例如學生感興趣的平面宣傳單、廣告牌、雜志封面、或是動畫場景……通過所學,得以實踐,展示成就感的同時,可能會遇到困難,有針對性的研究、探索完成任務,學與用無形地得到體會。
2.3總結性任務設置。
在這一階段中,知識點講解基本完成,從工具使用的角度來講,學生可以完成簡單實的綜合實例制作,知識點的鞏固與熟練運用需要提高。在總結性任務設置方面,主要以命題設計為主,根據命題進行構思、創作。這個過程中,學生思考、動手、實踐,對已掌握的知識運用得心應手,當然也會遇到困難,比如工具的深入使用,技巧的配合,發現問題解決困難,無形中的進步,使得知識和“創作”經驗都有所提高。根據學生掌握程的不同,教師可以因材施教有意識地對掌握程度強的同學設置相對復雜的任務,讓學生分工協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針對任務完成的效果,及時總結,及時鼓勵,及時提出新的建議,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操作習慣引導法
(1)存盤習慣:
隨時保存文件的習慣非常重要,電腦突然死機、電源斷電等意外情況都會導致工作學習成果丟失,隨時保存,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文件。
(2)使用快捷鍵習慣:
快捷鍵是鍵盤、鼠標同時操作完成效果的方法。通常情況下左手負責鍵盤,右手負責鼠標,左右手同時工作,能夠快速提高操作速度。實際工作中尤其是優秀的設計師、繪圖員,大量操作通過鍵盤完成,速度證明能力的同時也向人們展示著專業的內涵,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快捷鍵操作習慣不但能為后續專業學習提供技術支持,尤其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4.總結教學法
總結可謂是一個習慣。老師對知識點有小結,對課程有總結,目的是將重難點內容強化記憶。在中國教育教學方法中,學生的主動性較弱,死記硬背知識點,學習習慣被動,注意培養學生的總結習慣,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熟悉方法、掌握技巧形成總結的方法,融會貫通,更好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不斷前行。
三、結語
1.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首先,開設速寫課程,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很多用人企業把藝術素養作為職業競爭的一種考評。藝術素養中的手繪功底更是企業用人的一桿標尺。無論中外,速寫所承載的一個主要功能—幫助畫家實現從“臆想”到最終作品“創作意圖”的呈現。它的目的是為創作做準備素材,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描繪對象的能力,以幫助其真實表現客觀物象。在這個過程中,速寫無疑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它是藝術家們汲取創作靈感,快速、準確地形成最終視覺效果的造型基礎,同時速寫是幫助藝術家們觀察事物的最佳途徑。其次,很多就業單位認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師,如果不具備藝術素養,不具備快速把概念視覺化的能力,就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因此,在高職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開設速寫課程,為行業企業培養合格畢業生,無論對學生、對專業還是社會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拓寬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渠道
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來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高職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速寫課程的開設,不僅體現了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宗旨,更有利于學生職業競爭力的提升。高職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既要求學生具有靈活的思維,又要求電腦軟件的熟練,更需要學生具備隨手、任意都可以把設計作品視覺化的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未來市場需要大量思維活躍、懂審美、懂電腦技能的人才。這種“寬口徑”開設速寫課程,有利于社會的需求,有利于高職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拓寬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渠道。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開設速寫課程出現的問題
1.速寫課程定位不準確
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環節,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高職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開設速寫課程,由于屬于藝術設計專業的“新”課程,缺少可以借鑒的授課“模版”,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忽略了速寫是為專業課程服務的理念,造成速寫課程與專業課程在教學內容上的銜接不夠準確。缺乏銜接的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勢必會影響該專業的健康發展。
2.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能滿足教學需求
隨著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適合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引進適合高職電腦藝術設計專業速寫教學適合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是專業發展的關鍵途徑。目前,速寫課程的授課教師基本都是美術教育專業教師擔任,缺乏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整體的認識,授課方式仍舊是傳統教學方式的沿襲,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在速寫課程中運用適合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對速寫課程的興趣,達到教學目標,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速寫課程授課教師需要改革的核心。
3.教學素材(教材)的缺乏
學校的第一產品是課程,課程的質量如何直接與教材有關。高職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由于辦學歷史短,缺乏經驗和基礎條件,同一個教師在同一個專業所上的同一門課中,所選用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由于教師的教學意圖難以通過書面教材得以徹底貫徹,因而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學生的審美和藝術觀還沒有成熟,再加上缺少統一的專業教材引導,更由于地域的差別和在校生進校時專業水平的差距,校本教材的編寫,迫在眉睫。
三、高職院校電腦藝術設計專業開設速寫課程的對策
(1)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起點。首先,讓速寫課程結合本專業相對應的專業課程來進行學習,為專業課程進行服務。如在圖形創意課程中的思維培養,用一個概念的發射性特征進行思維訓練時,可以在第二次重構中,讓學生進行圖形的繪制。如果學生感到無法完成此任務,那就引入傳統速寫的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速寫繪畫技巧,再進行傳統速寫與設計速寫的結合,在此過程中,要結合鋼筆畫、插畫、卡通畫、兒童畫等畫種的特點,進行創造意義上的造型語言訓練,從而轉變學生原有的繪畫觀念與表達形式,樹立整體觀察意識,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提高審美與藝術修養。
(2)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的引入,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引入新的適合本專業學生的新的教學模式,如“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在課堂講授中,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3.“雙師型”教師的塑造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院校建構合理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是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健康發展的前提、是速寫課程教學質量優略的關鍵。只有具備雙師素質的專任教師來進行速寫教學,才能為行業企業培養出優秀的設計師。授課教師要具備“雙師型”,一方面讓現有速寫課程專任教師到培訓院校學習前沿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打開教師創新思維;另一方面,專任教師應該深入企業,多了解設計速寫在企業里的具體應用和參與企業研發新產品,使專任教師具備雙師素質。
4.校本教材的開發
教材的編寫,凝聚了無數全國各院校專家學者和富有教學經驗的精英教師的心血。考慮到地域的不同、進校時學生程度的不同,針對于適合本區域、本學院、本專業的高職的校本教材的編寫,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設計速寫教材的編寫,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基礎篇。可以用傳統的速寫教材作為基礎;第二部分,方法篇;主要是傳統速寫與設計速寫的融合及方法;第三部分,提高篇;主要有一些適合各專業課需要案例;第四部分,應用篇;主要是設計速寫在各專業課中的應用。
四、結語
教學目的、要求:1.通過獨立閱讀課文,初步了解電腦的功能和用途。
2.使學生掌握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進一步理解電腦如何“管家”,激勵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難點:1.指導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電腦的用途。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明白電腦“管家”工作的初步原理。
教學準備:一臺電腦。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揭題審題,檢查預習1.板書課題:《電腦“管家”》。
2.審題:什么叫電腦?為什么叫電腦為“管家”呢?它管什么?怎么管呢?學了這篇說明文,我們就會懂得關于電腦的許多知識。
3.檢查預習情況:①作者重點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引導學生從電腦的功能、電腦如何“管家”、電腦的用途這幾方面理解。)②了解學生在預習中掌握了哪些不懂的詞句。(模擬、數據、操縱、履行、貯存等。)③師生討論部分疑難。(如:終端機、神經中樞和電腦的工作原理等。)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分為幾段?
2.引導討論,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電腦的特點和功能。第二段(第2—13自然段):電腦如何“管家”。第三段(第14自然段):電腦真是個忠實可靠的“管家”。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1.讀懂第一段。①默讀,思考:電腦有哪些功能。②明白“不僅……還……”句式表達的意思。
2.讀懂第二段。①電腦能當“管家”,“我”相信嗎?“我”是怎么弄明白的?自由讀第二段,并分組討論以下四個問題:A.終端機怎樣辦理客人的住店手續?B.餐廳里,客人為什么吃完飯不付錢?C.終端機和主機是怎樣聯系的?D.電腦系統的神經中樞有什么功能?②集體討論,理解電腦如何分步“管家”。
3.讀懂第三段。①齊讀,理解電腦的“忠實可靠”、“不知疲倦”。②為什么說電腦是忠實可靠的“管家”?
四、再讀課文,概括中心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作者通過寫在北京長城飯店的見聞,介紹了電子計算機是怎樣幫助這家飯店“管家”的,說明電腦不僅能代人做許多事,而且忠實可靠,不知疲倦。)2.作者是怎樣表達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