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移動支付市場現狀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從當前現狀來看我國的移動支付業務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其產業鏈結構已經初步形成,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移動支付業務也給運營商以及相關企業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擁有手機用戶已經超過8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移動支付業務背后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通過對當前移動支付業務進行全面地分析可以更為妥善、準確地把握支付業務的走向,這對于我國的通訊行業乃至整個通訊市場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移動支付發展現狀分析
從法律層面上來看我國移動支付業務依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在業務操作方面也不具備統一的操作規范,這也就給移動支付業務的實際運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風險,同時也讓該業務承擔了法律風險。針對上述情況我國出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在《辦法》中有部分內容對移動支付業務進行了規范并且實行了牌照管理制度。在這個背景下第三方移動支付業務也獲取了中央財政的認可,當然國務院也規定央企不能對非主營業務進行投資,而銀監會方面對于移動支付業務也出臺了嚴格的限制標準。換句話說運營商要開展移動支付業務就必須要與銀行協作,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移動支付業務的風險。
從技術層面來看由于我國的移動支付業務還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還沒有形成技術體系,但從技術形式上來看主要分為三種即RFID-SIM、SIM-pass以及NFC。當前我國通訊產業事實上是壟斷行業,國內三家運營商分別為電信、移動以及聯通,三家運營商各具優勢。移動進入移動通訊行業最早,其用戶資源最多,根基較厚;電信以寬帶固話業務為支撐向移動通訊業務擴展,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聯通近年來則憑借著3g業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市場占有率也在不斷提升。以上三種移動支付技術也被國內三大運營商各自使用,聯通依托于NFC,移動則使用RF-SIM,電信則靠SIM-pass所支撐。當然以上三種技術各具特點,NFC技術最為成熟,但是需要投入較大的維護成本以及構建成本;SIM-pass適用范圍較廣,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是信號卻不如NFC穩定;RFID-SIM相對于其他兩種技術還處于發展期,在頻段兼容方面還有待完善。
從市場環境來看移動支付業務已經初具規模,這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程度,同時運營商與金融機構也形成了一定的合作關系使得移動支付業務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在這種情形下運營商與金融機構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聯盟并發揮了協同效應。另外移動支付業務的應用面已經十分廣泛,在公交、地鐵、商業等基礎服務行業都出現了不同類型的移動支付業務,這也就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移動支付平臺,給廣大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從投資角度來看移動支付業務雖然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以及經濟效益,但是前期成本投入規模十分龐大,從研發到設備到運營都需要高昂的費用,這也給運營商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壓力。那么從經濟實力來看三大運營商中聯通相對于其他兩家運營商存在著一定的弱勢,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移動支付業務的展開。
如今隨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下放以及通訊市場的開放,移動支付業務的競爭也越來越大,這個市場在開放的過程中也將變得越來越成熟并且移動支付業務也將朝著多元化、全面化發展。與此同時虛擬運營商給傳統的三大運營商也帶來了一定的市場沖擊,這對于三大運營商而言將會是極大的考驗。
二、我國移動支付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行業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移動支付業務也將得到新的發展趨勢,具體如下:(1)遠程支付與近場支付相互融合。相對而言遠程支付起步較早并已經逐漸成熟,其安全性也較高,而近場支付則起步較晚。在未來遠程支付將會與近場支付充分融合起來,在近場支付芯片上會將會出現遠程支付加載,從而形成一體化的移動支付業務。(2)移動支付產業將會出現迅猛增長態勢。從過去1年來看,我國的移動支付業務經濟產值大概在6000億美元左右,這也預示著我國的移動支付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在智能手機以及智能終端設備數量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移動支付業務的承載面也在不斷擴充。在這種新型商業環境下用戶數量以及支付金額將達到空前的規模。(3)移動支付業務標準將形成統一化。為了讓移動支付業務得以順利的展開就需要制定統一化的業務標準,這也將使得產業鏈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而支付的安全性與可考性也將得到提升。(4)移動支付平臺開放程度將進一步擴大。在行業標準逐步統一的情況下移動支付平臺必然會呈現出開放態勢且開放程度也將不斷擴大,這也就讓移動支付擁有了全新的定位,各種新的商業模式也將不斷出現,合作模式也將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
三、結語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移動支付業務必然存在著極大的發展空間,在移動支付的推動下整個市場也將迎來新的局面,這將是我國通訊產業前行的巨大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崔媛媛.移動支付業務現狀與發展分析[J].移動通信,2011,(06).
關鍵詞:第三方 移動支付 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c)-0089-02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因此產生電子支付的需求也急劇增長,伴隨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逐漸擺脫臺式機和筆記本等PC設備,在移動中完成更多消費、交易和支付行為,從而移動支付模式也越來越普遍。
1 第三方移動支付
從字面上來分析,第三方移動支付包括兩個概念。一是第三方支付,二是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基于互聯網,提供線上(互聯網)和線下(電話及手機)支付渠道,完成從用戶到商戶的在線幣支付、資金清算、查詢統計等系列過程的一種支付方式。移動支付也稱為手機支付,就是允許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該文研究的是第三方移動支付,即第三方支付與移動支付的交集,它是由第三方電子支付廠商提供的移動支付服務,具有第三方平臺特性,也具有移動支付特性。
2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現狀
2.1 用戶多,交易額大
根據CNNIC2016年第3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占我國網民數量的92.5%,由此可見,手機在上網設備中占主導地位。在手機網民中,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用戶的規模達4.54億,占網民使用率的64.1%,手機支付已經是大多數網民使用支付的一種方式。
根據Analysys的我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達59 703億元,環比增長5.34%。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巨大,隨著用戶習慣的養成,智能手機及4G網絡的普及,第三方移動支付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2.2 市場格局穩定
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目前,第三方移動支付主要由支付寶、財付通兩大第三平臺占據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更多的參與者將會加入該市場,但由于用戶量、用戶習慣、政策法規等因素的影響,新進入市場的參與者很難對現有運營者產生影響或威脅,故對于整體競爭格局影響不大。
2.3 競爭與合作并存
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第三方移動支付的服務功能越來越豐富,服務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從其覆蓋面來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業務在很大層面上與銀行發生交叉,某些服務功能甚至替代了銀行。這決定了第三方移動支付與銀行之間存在著競爭。同時,兩者又存在著合作。一方面,第三方移動支付機構畢竟不是金融機構,它無法真正替代銀行,銀行在整個移動支付的過程中擔當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銀行需要通過第三方移動支付機構拓展自身在移動市場的業務,提高業務效率和質量。兩者取長補短,共同盈利,促進整個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騰飛。
3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發展前景
3.1 向線下支付發展
移動支付的習慣難以發生改變。只要消費者形成了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習慣,商家即使需要給付一定的支付成本情況下,也愿意接受移動支付的交易形式。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創新,移動支付接入線下支付的場景變得豐富,線下支付的巨大前景吸引著眾多商家涌入。在征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線下支付的POS機交易數據中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可以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產生新的服務和價值。因此,支付寶和騰訊積極擴大其移動支付的應用范圍,與各大零售商建立伙伴關系,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3.2 服務和產品向多元化趨勢發展
金融的最根本功能是支付清算。解決了支付,各種資金配置活動就能展開。第三方支付平臺企業都極具有創新精神,它們在服務和產品創新方面比銀行都更為多元化。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會在其功能和服務上不斷革新,將會帶動新一輪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浪潮。
4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4.1 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也是讓許多消費者仍然對移動支付存在疑慮的主要原因。安全問題存在于整個支付的流程當中。首先是缺乏安全管理機構,安全保障的技術需要提高。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保障技術并不是真正的獨立的第三方CA認證,存在安全隱患。其次是消費者的支付設備安全問題。智能手機是第三方移動支付的主機設備,手機病毒、手機木馬以及手機軟件自身存在的漏洞等,造成支付的安全隱患。最后是支付環境的安全問題。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特性是快速便捷。為了達到便捷的目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簡化了支付過程中的認證手段,這無疑也降低了安全性能。同時,消費者的安全意識薄弱,我國對個人信息、隱私保護也存在缺失,造成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安全風險更加突出。
安全隱患嚴重影響著用戶對第三方移動支付的信任,導致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習慣和文化難以形成。要消除安全隱患,則需要加強整個支付流程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其次要加強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從自身使用的支付設備、軟件,到自身的個人信息,都要有安全防范的意識。
4.2 利益分配問題
第三方移動支付主要參與者包括銀行、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商家等,其涉及的環節比較多,從而形成一條巨大的產業鏈。產業鏈中成員之間互相協調,實現了第三方移動支付。目前,在整個產業鏈中,各成員都希望成為移動支付的主導,統一的行業標準尚未達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尚未形成,明確的權責分擔機制尚未建立,導致整個產業鏈內的業務重疊,資源浪費,惡性競爭,使整個行業發展緩慢。
銀行、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和商家只有彼此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加強產業鏈協作,各成員充分整合業務模式,充分發揮核心能力,共享資源,優勢互補才能推動移動支付業務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各個環節的共贏。
4.3 金融監管問題
第三方移動支付滿足客戶的需求,但第三方移動支付沒有明確的金融界定和業務性質,可以在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體系外進行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貨幣債權。這對我國的移動金融帶來不確定因素。一旦發生金融風險,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隨著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各式各樣的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及其他問題就會凸顯。這些問題不能僅僅靠市場自身調節處理,需要金融的監管及預防。然而,我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的金融監管機制不完善,政策指導和監督沒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第三方移動支付產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風險控制和監督管理較為復雜,需要完善移動支付領域的立法監督,加強對第三方移動支付企業的監管,規范監管措施,促進第三方移動支付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建友.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的現狀、問題及監管建議[J].金融會計,2006(7):32-34.
[2] 莫淑.移動支付市場現狀和發展分析[Z].2012.
[3] 柯新生.網上支付與結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4] 丁輝.消費者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安徽大學,2014.
(訊)“未來5至10年,移動互聯網會逐步取代PC互聯網,那么移動支付也會取代PC支付?!泵鎸Ξ斍暗谌街Ц妒袌霰籔C支付橫行的現狀,錢袋寶執行董事孫江濤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移動支付規模不斷擴大過程中,還將為行業相關企業提供更多的創新機會。
易觀智庫日前的《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11》顯示,2011年移動支付用戶有望達到2.2億戶,市場收入規模將增長78.8%,達到52.4億元,2013年則有望突破200億元,達到235.1億元。龐大的數據也表明了未來手機支付市場前景不可限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服務正逐漸由PC轉移到手機終端。在移動支付領域,銀行、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互聯網門戶和大型商業企業都在加緊布局。
然而,目前移動支付市場相對PC支付市場的規模較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消費者對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存在顧慮。孫江濤認為,“中國是跳過信用卡時代直接進入了電子支付時代,目前中國的電子支付市場并不比歐美市場落后,并不是說中國的移動支付技術更先進,而是中國的移動支付模式并非完全依靠信用支付?!彼f,中國對金融創新的監管比較嚴格,從技術創新上也不會存在太多復雜的衍生品,可以把風險控制到最小。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擁有超9億的手機用戶規模,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使得移動支付的發展前景為各界所看好。因此,移動支付市場也成為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爭奪的“香餑餑”。面對競爭,孫江濤表示,未來幾年,錢袋寶仍然堅持在移動支付平臺上提供一些細分的產品和服務,主要以大額支付為主,小額支付為輔。而合作伙伴仍將以銀行為主,同時也會與一些省級運營商合作。(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