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病房護理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減少負壓病房人員出入次數,1小時內聯系醫院后勤人員在病房內設立電話,便于負壓病房內醫護人員與外面的聯系,也保證了物品的及時補充。同時將外面病區的移動電腦系統借入負壓病房,便于醫生及時下達醫囑,護士及時處理及做好記錄和觀察。
2護理管理
2.1成立專科小組該患者是本院首例H7N9病例,因此在管理及工作中經驗不足,特邀預防感染科及在非典和H1N1護理工作中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擔任指導工作,在負壓病房建立2小時內抽調在我科重癥監護室工作的護士6人組成專科小組,小組成員根據APN排班模式進行專人護理,工作時間設定為5~6小時[3],避免護理人員不至于心理壓力過大和疲勞的問題。
2.2協調與醫院其他科室的工作[4]確保各部門緊密配合,相互協調,溝通協作。2.2.1與配送部門做好溝通工作標本的配送一定要及時,同時配送標本的過程中注意做好防護工作。2.2.2與會診醫生、放射科、B超室人員做好宣教出入負壓病房必須做好自身防護。2.2.3與其他科室護長做好交接工作對護理部從其他科室調配的人員,及時進行工作交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2.2.4做好家屬的溝通和宣教工作強調隔離防護的重要性,病人病情危重不設陪人及限制探視。
2.3設立專人專項負責,確保治療及各項物品供應。2.3.1指定負壓病房組長負壓病房組長由年資高,能力強同時有重癥監護經驗的護士擔任,負責病人的治療、護理以及病房管理。2.3.2專人負責物品的供應定時檢查負壓病房物品、防護用品,及時補充。2.3.3病區護士長負責隔離病區病房管理和質量質控護長負責評估、檢查、指導患者的護理質量,加強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強調隔離防護原則。
2.4專科管理2.4.1護理查房負壓病房開放2小時內,由病區護長、科護長、護理部主任組織查房,及時了解病人的病情、負壓病房的情況等,提出改進和措施,保證負壓病房的正常運行。比如緩沖區防護物品要放置有序,需新增物品放置柜,放置柜要求標示清楚,隔離衣、鞋套、口罩等分類放置,便于取用。病人病情較重需要動態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檢測生命體征、出入量等。負壓病房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大,醫院后勤工作要保證醫護人員營養。2.4.2修訂完善制度和流程根據衛計委關于印發《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在負壓病房開放、人員到位后制定《負壓病房消毒隔離制度》、《負壓病房醫務人員防護流程》、完善負壓病房交接班制度、醫療廢物用品處理制度、各班工作職責、H7N9護理常規等,使護理人員工作有章可循[5]。2.4.3專科培訓第一時間對進入負壓病房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包括:疾病的治療原則、病情觀察、護理注意事項,消毒隔離方面:穿脫隔離衣的方法、標本采集和送檢的注意事項、病人糞便等醫療廢物的處理方法等。防護原則和穿脫隔離衣等操作規程上墻,確保每個醫護人員都能掌握。2.4.4緊跟醫生查房和會診專家意見,及時調整護理措施。與病區主任及主管醫生加強溝通,了解病人最新病情進展及治療方案。
2.5做好醫務人員和家屬的心理疏導2.5.1由于時間緊急和護士人員數量的限制,臨時抽調進入負壓病房的護士都沒有經歷過傳染病的救治工作,加上疾病本身的重大致病性和感染不確定性[6],針對這一情況,在排班上盡量縮短護士每天在病房的時間,同時對負壓病房的護士提供營養支持,一日三餐有專人負責送飯,做好防控隔離措施,減輕護士的心理壓力。2.5.2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以及輿論報道的影響以及限制探視,家屬對疾病有著恐懼的心理,擔心愈后及傳染。針對這一情況,安排專人負責對家屬進行病情的分析與宣教,每天隔窗探視病人,減輕家屬的焦慮,增加家屬對治療的配合。
3總結
3.1及時上報,明確組織管理體系,是有效工作的前提H7N9禽流感是一種突發的公共應急事件,它的突發性、高致病性、傳染的不確定性要求我們醫護人員在處理時要緊急、有效。在總結其他人的經驗、H1N1患者的管理經驗上使我們快速的反應,在我院首例H7N9病人確診后2小時內做到隔離病房的有效的運行,保證了病人的治療和護理,同時探索出一套應對爆發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護理模式。
3.2團結協作是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最短時間內組建負壓病房得益于在醫院統一指揮下各部門的協助及配合,包括護理部、醫務部、感染管理科、醫技科、配送部、后勤,都在第一時間參與到負壓病房的組建及病人的救治工作,全院其他科室在護理部協調下第一時間抽調人手支援,有效的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3.3重視演練,有條不紊在收治H7N9病人之前,科室就多次針對突發應急公共衛生事件進行演練,從組織到執行,應急處理到人力資源調配,病情搶救到隔離防護,因此在出現疫情時能正確按照流程執行。
[關鍵詞]護理管理;優質護理干預;風險因素;護理不良事件;護理質量;滿意度
婦科病房主要收治對象包括孕產婦、生殖系統腫瘤、婦科炎癥等疾病患者,此類患者在住院期間存在風險因素較多、患者擔憂疾病預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且婦科疾病會導致患者日常生活質量較差,并存在復發可能。常見婦科炎癥疾病均與患者生活衛生習慣、飲食等因素存在密切聯系,因此加強科室護理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研究為婦科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旨在為患者提供常規院內護理基礎上,依據其身心需求制定護理計劃,積極滿足患者生活需要,提供疾病專科護理服務,促進患者康復,在患者住院期間為其提供治療、協助檢查、圍手術期護理、康復鍛煉、心理溝通等[1-2],注重為患者加強健康指導,重點強調疾病誘因、告知出院后家庭康復護理要點,進行生活指導。現將本研究婦科病房實施優質護理管理模式應用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4年3~12月間收治的30例婦科病患者,作為普通組,患者年齡21~66歲,平均(40.2±9.2)歲,患者疾病類型包括異位妊娠11例、子宮肌瘤15例、卵巢囊腫4例;于2015年2~11月間收治的30例患者作為研究組,患者年齡22~67歲,平均(41.0±9.1)歲,上述疾病類型分別為10、14、6例。兩組患者年齡、疾病類型、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所有患者均同意進行本次研究;均因疾病住院治療;患者具有較好溝通能力,可配合調查;需排除機體合并嚴重并發癥患者;排除生存期限<1個月的患者。
1.2護理管理
普通組患者接受臨床一般護理服務,包括及時為入院患者提供檢查服務,協助辦理入院手續,整理床單位,介紹院內環境,明確診斷結果后及時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傾聽患者主訴,告知治療方式,評估患者現存及潛在風險因素,做好安全評估工作。加強護患溝通,及時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對于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加強圍手術期護理服務,包括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及并發癥預防等,協助完成相關檢查,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為患者做好出院指導工作[4]。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服務,包括:(1)科室護士長應成立科室管理小組,組內成員包括科室骨干醫護工作者,圍繞護理服務全過程十四條,建立分級護理責任制度,做到分層管理,護士長應合理安排科室值班,保證每個班次工作人員實力均衡,保證護士有足夠休息時間,護士長應在科室宣傳24h負責的工作理念,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由責任護士負責一對一護理,提供入院-出院期間全程護理服務。護士長應定期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專業素質,宣傳人文關懷護理精神,鼓勵護士多與患者保持溝通;護士長定期檢查護理文書記錄情況,要求按照標準填寫,避免失誤[5-6]。(2)在患者住院期間,護士應及時詢問患者主要身心需求,并及時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生活護理,包括飲食指導、變換、傷口護理、用藥指導,及時協助患者離床活動,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積極評估患者病情表現提供對應護理服務。鼓勵患者術后早期活動,運動療法、中藥泡腳等方法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用藥時護士應做好三查七對工作,避免出現給藥錯誤等情況,為存在不良情緒患者進行語言疏導,同時與家屬保持聯系,保護患者隱私,做好出院指導,及時為患者提供隨訪服務。
1.3觀察指標
1.3.1兩組患者對于臨床護理管理制度滿意度評價
統計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患者對于科室護理管理制度表示滿意,主訴身心需求得到滿足;一般:提出改進意見;不滿意: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產生醫療糾紛;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100%[7]。
1.3.2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評價
科室應自制質量評分表,主要指標包括基礎護理服務、安全防護工作、護理文書、溝通及健康教育等,單項指標均為100分,得分較高者表示對護理質量評價較高[8-9]。
1.3.3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發生護理不良事件情況
科室常見護理不良事件包括墜床、用藥錯誤等。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價比較
普通組患者對科室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3.33%,研究組為96.67%,研究組滿意度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
普通組患者對于臨床提供的基礎護理服務、安全防護工作、護理文書、溝通及健康教育等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出現護理不良事件情況比較
普通組患者出現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3.33%),研究組為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評估
普通組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10.31±2.03)d,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8.53±2.10)d,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少于普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38,P<0.05)。
3討論
分析婦科患者住院期間可能發生不良事件的因素有以下內容:(1)患者年齡因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出現墜床等,與家屬看護不周及醫護人員巡視次數較少等因素有關,另與醫護人員自身護理責任心不強、患者疾病健康知識掌握度較低、遵醫意識較差、因疾病治療導致的不良情緒、醫患溝通較少有關。(2)治療手段,因患者體質、手術因素、治療效果、住院時間、患者心理情緒[10-12]。針對上述因素及時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此種護理模式是一種個性化、全面無縫隙護理過程,以患者機體健康及身心感受等作為護理目標,做好院內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治療環境,改善患者住院期間焦慮情緒,提高滿意度,幫助患者住院期間提供治療服務,加強護患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本次研究中在科室實施分級責任制護理管理制度,護士長實施層級管理,合理安排工作,為患者提供整體責任制護理,針對患者病情特點,入院后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加強健康指導,提出護理診斷,分析患者內心不良情緒,注重提高圍手術期心理干預,重視患者主訴,提高優質護理,積極滿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加強安全管理,護士應按照標準記錄護理文書,提供生活護理,護士長應定期監督科室工作環節,提出護理改進意見,科室人員增加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在科室增加安全設施,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13-1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概念意指護士不斷進行科室常見疾病、專業技能、操作能力、溝通方法等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為患者提供全方位護理服務,及時了解并滿足患者住院期間主要身心需求;本次研究中為婦科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包括科室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加強巡視次數,及時為入院患者分配責任護士,提供全程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安全評估,了解其疾病現狀,根據治療方式、分析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心理現狀等制定護理計劃,加強護患溝通,做好健康指導,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科室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為婦產科患者提供優質護理,針對科室疾病患者加強護理管理,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疾病恢復作為護理目標,護士長針對婦科患者疾病特點、年齡、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健康需求等因素,加強管理,了解患者住院期間需求,醫護人員共同為患者提供疾病治療期間優質護理,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且大部分患者均對科室護理質量評價較高。
作者:鄭麗娜 葉巧儀 巫麗娟 陳施方 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醫院
[參考文獻]
[1]張陽凡,范植蓉,肖正安,等.小組周負責制在婦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學下旬刊,2014,11(6):98-99,102.
[2]楊智敬,羅捷,鄧媛,等.優質護理在婦科病房臨床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6):2233-2236.
[3]朱芳霞,張華偉,王素俠等.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用于子宮脫垂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2):2040-2043.
[4]徐顯.優質護理服務在婦產科病房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6):133-134.
[5]郭雅梅,曾曉萍,馮志英,等.優質護理對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相關并發癥的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3):148-149.
[6]李芳琳.老年婦科腫瘤手術患者術前合并癥與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326-328.
[7]符宇,甘芳.健康教育和優質護理服務在基層醫院婦產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6,27(18):3095-3096.
[8]戎明梅,侯櫻.自主一體化全程護理排班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5,41(22):2781-2782.
[9]崔榮琦.新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9):102-104.
[10]徐冬艷,趙敏,惠蘭,等.基于認知理念為導向的護理模式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情感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9):658-660.
[11]陳紅梅,彭燕,張瑩,等.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績效考核在婦科病房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81-82.
[12]張宏艷.綜合預防管理在降低婦科手術患者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應用[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6):747-749.
[13]田小娟,劉霞.品管圈在降低婦科術后患者出院滯留時間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2):1686-1688.
【關鍵詞】海洛因依賴;自愿戒毒;護理管理
海洛因依賴危害極大,依賴者藥物濫用更為嚴重。由于海洛因依賴者的人格特征和行為模式與正常人有極大的差異性,使自愿戒毒病房難以管理。為此我們針對自愿戒毒者自制力差、易沖動,對有強烈的心理渴求,依從性差等特點,制定了一系列戒毒病房護理管理措施,現介紹如下。
1護理管理措施
1.1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杜絕來源是自愿戒毒病房管理的重點,也是管理的難點,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癮,一方面又無法忍受強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使他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夾帶,或叫人送入病房,因此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病人的行為,切斷與外界毒友的聯系,以保證脫毒治療的順利進行。
1.1.1簽署知情同意書。對入院戒毒者詳細說明自愿戒毒病員知情同意書的內容、目的,取得自愿戒毒者的認可與合作。主要內容包括:在戒毒期間應遵守病房管理制度,接受封閉式管理;遵醫囑服藥,不私自服藥,不藏藥;住院期間隨時允許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嚴禁攜帶、私藏,一經發現立即銷毀,經教育不聽勸阻,交公安機關處理;對住院期間傳遞、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提供用具、販賣者,交公安輯毒處處理。戒毒期間不準探視接見,不準對外打電話及接電話,不準攜帶水果、煙、飲料、食品等。入院者如能接受以上條款,服從管理者,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后辦理入院手續,否則勸其到公安強制戒毒所,避免患者入院后因違反規定而造成的矛盾沖突。
1.1.2入院前的安全檢查。檢查由兩名工作人員進行,仔細檢查自愿戒毒者隨身攜帶的物品,嚴把入院關,防止的夾帶。自愿戒毒者所帶現金及貴重物品全部由工作人員代為保管,建立現金使用帳本,不允許相互轉帳,杜絕自愿戒毒者之間的交易。
1.1.3嚴格病區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嚴格遵守病區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各自職責,每周定期對病區的環境、物品及病員進行安全檢查,對病房內出現的可疑現象,立即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
1.2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1.2.1注重服務意識的轉變。自愿戒毒者屬特殊人群,他們既是違法者又是受害者,既是行為越軌者又是藥物依賴者[1],他們也能切實體會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動要求戒毒。如果對吸毒者的吸毒經過作一個客觀的、全程的、細致的分析,就會發現絕大多數吸毒者是受害者,并且是年輕的受害者。他們因各種原因誤入歧途,成為“癮君子”。我們不應將吸毒者看成染有陋習的壞人,而應把他們當成病人來看待,以誠懇、寬容、克制的態度關心他們,不冷淡、不歧視,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痛苦,從思想情感上接納他們,為他們創造一個人性化濃厚的戒毒環境。
1.2.2密切觀察病情。認真觀察病情變化,正確識別戒斷癥狀,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置,對病人的討藥行為要認真分析并作好相應處理,必要時使用安慰劑。靜脈穿刺時力求一次成功,贏得病人的信任。
1.2.3加強營養護理管理。長期吸毒者飲食無規律,食欲下降,胃口差。為此營養食堂專為戒毒者增開了小灶,滿足不同的需求。特別注重飯菜、營養的合理搭配,并送餐到床邊。對不能正常進食者給予靜脈補液,并指導他們飲用營養豐富的流汁飲食如牛奶、麥片等。
1.2.4加強健康教育。我們在病區走廊墻壁上粘貼了各種宣傳板塊,內容有國家的禁毒法律法規、的危害、如何脫毒、警示語等,形成一種戒毒的氛圍,同時也美化了病區的環境。在活動室內建立了健康園地,宣傳戒毒知識,每季度更換一次內容。工作人員經常主動與病人聊天、談心,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在閑聊中潛移默化地傳授有關吸毒的危害等知識,強化吸毒對軀體的損害和成功脫毒的事例與成功經驗,幫助吸毒者樹立起戒除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療。對出院病人,規勸他們遠離,回避毒友,每人贈送一張連心卡,以方便病人隨時與我們聯系。同時我們也定期與他們電話聯系,了解他們的現狀,指導解決病人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結束語
一般情況下,戒毒病人均能切實體會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動要求戒毒,但他們對的心理需求太大,常常無法遏制自己的求藥行為[2]。因此理解、寬容的接納,嚴格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務,以及良好的誡斷治療是矯正患者的行為、改變吸毒者人生觀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打開戒毒者主動配合治療局面的一劑良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