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藝術與藝術教育的關系范文

藝術與藝術教育的關系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shù)篇優(yōu)質藝術與藝術教育的關系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藝術與藝術教育的關系

第1篇

1民間藝術傳承與藝術教育關系

對于民間藝術傳承與藝術教育而言,藝術教育主要是在創(chuàng)建的環(huán)境中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使得學生能夠學習有關民間藝術的眾多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具有的藝術能力、文化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于民間藝術的喜愛,幫助學會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多種文化自然綜合的環(huán)境是藝術學習最佳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利用不同形式的綜合使得對于藝術的學習變得更加的附有生命力。要學生更多的參與民間的一些節(jié)日活動和慶典,民間藝術活動中含有很多藝術教育的素材。民間藝術可以說是文化的載體,民間藝術承載著人類文化和思想的歷史進程。現(xiàn)代藝術教育是幫助民間藝術進行傳承的有效途徑,以往民間藝術傳承主要通過師徒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子承父業(yè)的形式進行傳承。很多民間藝術的創(chuàng)作人員都是沒有經過很長時間文化教育的農民群眾,他們本身具有的經驗不能夠應用文字表述進行傳達,對于民間藝術技能傳授的方式就是應用“口頭”講述,將自身豐富的經驗授予藝術傳承者。現(xiàn)代學校的藝術教學系統(tǒng)是非常完善,并且具有科學化、現(xiàn)代化特點的,將學校對于學生的藝術教學與民間文化進行良好的融合,教師可以依據(jù)自身對于民間藝術的了解和認知,選擇對于學生民間藝術培養(yǎng)的切入點,當然需要盡可能的選擇本區(qū)域存在的民間藝術,要取其民間藝術中的精華部分,并且將其寫入學校藝術教學的課本中去,學會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教學。這樣不僅僅使得學生可以對本區(qū)域的文化有著更多的了解,使得學生對于自己的家鄉(xiāng)有著更多的熱愛,同時對于傳承民間藝術,弘揚區(qū)域文化也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還能夠豐富學校藝術教學內容。

2民間藝術傳承與藝術教育的責任

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對于經典的民間藝術盡心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人類文明歷史發(fā)展的過程。繼承和弘揚民間意識,是人類在如今時展民族文化,使得民族精神受到強烈的鼓舞,促進先進文化建設,并且使得區(qū)域文化快速形成的關鍵。很多的民間文化正在被劃為非物質遺產中,遺產兩個字同樣也表明了民間藝術傳承面臨的危機。在新時期很多的青年人員對于民間藝術文化并沒有太多的重視,一些人認為民間藝術文化太過于低俗登不上大雅之堂,也有一些人認為學習和傳承民間藝術文化并不與自身的發(fā)展有太大的聯(lián)系,這些錯誤的思想誤區(qū)最終導致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很多的民間藝術文化被歷史的長河所淹沒,一些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無人問津,不僅消失了很多民間藝術文化,同時也有著一些民間藝術文化正在面臨著失傳的危機。對于民間藝術文化進行有效的保護,使得民間藝術文化可以傳承發(fā)展下去,促進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是學校藝術教學需要承擔起的責任。將民間藝術教育與學校藝術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要學生能夠了解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不同區(qū)域、不同時代具有的民間藝術作品,能夠表達人類在不同區(qū)域、不同時代具有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要學生能夠對生活區(qū)域的文化進行保護,同時對于提升學生的藝術文化素養(yǎng)也有著積極的影響力。學校藝術教育是培養(yǎng)民間藝術傳承人員和熱愛人員的主要路徑,也是對于民間藝術進行傳承的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學校藝術教育必須要明確自身需要肩負的重大義務和責任。

3挖掘整理優(yōu)秀民間藝術是民間藝術傳承與藝術教育的發(fā)展途徑

在上文中也提到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民間藝術中蘊含著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對于民間藝術的傳承的保護不是側重于對于文化進行變革,而是需要最大限度的保存民間文化的原始性。但是也需要了解到,時代是不斷發(fā)展的,藝術形式如果想要在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的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須要不斷地突破自我,使得自身能夠跟隨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不斷的去滿足現(xiàn)代人們對于藝術文化的需求。學校需要在藝術教育中對民間藝術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將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文化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形成最佳的藝術文化傳播環(huán)境,為民族文化的不斷發(fā)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學校可以聘請一些民間藝術的傳承者走入教學課堂,使得學校的藝術教育具有良好的開放性特點,使得民間藝術人可以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民間藝術文化的精髓。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增強對于民間藝術文化的關注度,對生活區(qū)域存在的民間藝術文化進行調查,不斷的找尋具有價值的民間藝術資源。以學生的實際調查為基礎,找尋一些經典的民間藝術文化作品,并且與相關人員討論其具有的內涵,將民間藝術文化與區(qū)域文化相聯(lián)系,加深學生對于區(qū)域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認知。

4結語

第2篇

[關鍵詞] 美育;藝術教育;技能教育;關系;具體措施

美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各種美的事物,美的實踐,培養(yǎng)學生審美欣賞、審美表現(xiàn)、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等身心素質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活動。亦稱“審美教育”。世界文明史向我們生動地表明:真、善、美是人類文明的三大支柱,人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物質享受的同時,也在追求著美的享受。對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與藝術教育(art education)、技能教育(skill education)進行概念的區(qū)分,不僅是美育學科理論研究的需要,更重要的還在于美育實踐的需要。美育實踐正是從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總體實踐及其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待美的本質、美的存在和美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這也是我們進行美育理論研究的起點。

一、美育與藝術教育

首先,美育包含了藝術教育,但藝術教育遠不是美育的全部內容。從美育的內容來說,它包括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科學美等方面的教育。由于藝術教育有它獨特的語言和功效,故而在美育過程中有其它美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觀念上將藝術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實踐上要么重“藝”輕“美”,要么重“美”輕“藝”。一方面將美育的任務縮小到藝術教育范圍,導致忽視美育在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培養(yǎng)、提高人的素質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無形中割裂了美育與包括德育在內的各門類教育的聯(lián)系,甚至在藝術教育中以其重“藝”輕“美”的傾向淡化甚至削弱審美價值取向的建立這一美育重要功能,使藝術教育無法為素質教育服務。另一方面,重“美”輕“藝”,首先否定了藝術教育在美育中的獨特地位;其次,使美育流于一般的知識教育,歪曲了形式美的作用,以至走向了“泛美”的泥潭,使美育走向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概念,使其范疇的界定模糊,并使美育失去了獨特性和可操作性,最終將把美育排除在教育方針之外,亦或名存實亡。

由于審美教育解決的是對世界的審美關系。因此,美育體現(xiàn)的是整體的相關性。審美教育的特殊性還在于它所運用的教育形式必須具備可感性,這也是藝術成為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的原因。但是,這種可感性并非是純感性的,而是與人的本質力量密切相聯(lián)的感覺力。正如馬克思所說已的“五種感官的形成是從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那樣,五官是“證實自己為人的本質力量”的感官。這種“本質力量”的真正體現(xiàn),正是人們“按照美的規(guī)律”改造社會、自然的美育實踐。就美育、藝術教育、技能教育在美育實踐中的關系來說,它們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美育的前提下,三者是同一范疇的不同層次。從概念的界定講,美育包含了藝術教育、技能教育,藝術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總之,關于美育與藝術教育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可以從內容與實施的范圍、素質教育與藝能教育的區(qū)別、一定的審美價值取向這三個方面來把握。

二、藝術教育與技能教育

從概念的區(qū)分來講,藝術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卻又不同于技能教育。其一,在藝術實踐上,完美的、富有藝術魄力的音樂表現(xiàn)和缺乏感染力的匠人式的技能炫耀顯然是不同的。在藝術教育中,僅僅掌握了嫻熟的藝術技巧,這不是藝術教育的使命,只有當學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時,賦予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以生命,成為“有意味的”情感表現(xiàn),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才算是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的。這是就藝術表現(xiàn)與技能的區(qū)別而言。其二,藝術教育還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其中包括與音樂的審美鑒賞密切相關的各種音樂的歷史文化知識和美學修養(yǎng),這些對音樂風格的理解以及表現(xiàn),都是非常重要的。

藝術教育要注意技術、技能、技巧的訓練。這是通向藝術殿堂的必由之路。這不會陷入以漢斯立克為代表的西方“自律論”美學思想的泥潭嗎?只要以美育為大前提,強化美育的社會功能及其審美價值取向,肯定美育在包括德育在內的各育中的存在,加強藝術教育在美育實踐中與各育間的互滲關系,不但可以普及美育,而且可以使美育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黃河大合唱》藝術的技術含量不高嗎?如果只重“美”而輕“藝”能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作品嗎?如果人類只有審美的能力而沒有立美的創(chuàng)造力,美育的結果是人人都是“鐘子期”,而“俞伯牙”不復存在。在美育實踐的前提下,技術的訓練始終是必要的。藝術本身就是技術性、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學科。技術訓練在藝術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性,是一種基本功的訓練,也是美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因為技術訓練本身也包含著發(fā)現(xiàn)藝術美構成的規(guī)律,以及對形式美的體驗和表達。從技術訓練的內容看,它必然是以中外優(yōu)秀的作品為材料,再現(xiàn)這種作品的過程就是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亦是審美的過程,必然以技術作為支持。有人以為技術訓練會導致藝術教育的機械重復,甚至減弱了學生對藝術的興趣,確有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不要忘記任何藝術家的成功,不都是從最基礎的技術訓練開始的嗎?達?芬奇從畫蛋起步,莫扎特從彈奏音階開始,都說明藝術的表達和創(chuàng)建,必須通過藝術特有的語匯(如同語言中的字、詞、句)的有序表述方可建立。盡管列夫?托爾斯泰聽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可以老淚橫流,不無感慨也說:“我看到了飽受苦難的俄羅斯民族。”但是,從藝術的角度講,托爾斯泰是偉大的鑒賞家,而不是偉大的音樂家,更不是偉大的演奏家和音樂創(chuàng)作家。他掌握了語言文字的技術,所以他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他內心的情感。然而,他沒有掌握音樂語言的技術,所以他不能用音樂的語言表達他內心的同樣情感。

如果我們追問技術是什么,那么我們也就在追問技術的本質了。對于我們的追問,任何人都知道有兩個答案。一個答案是:技術是通達某一目的的一種手段。另一個答案是:技術是一種人的活動。關于技術的這兩個定義是相互歸屬的,因為設置目的并采用達此目的的手段就是一種人的活動。一切都有賴于我們以正確的方式去處理作為手段的技術。為了能夠獲取技術的本質,或至少能接近此本質,我們必須沿著正確的這一途徑去探求真理,必須搞清楚手段本身又是什么。所謂手段,也就是某物因之出現(xiàn)并因此而完成的那種東西。凡有一個作為它的影響而產生結果的東西――即原因。但是,并不只是那種產生出別的東西的東西才是原因。那種決定采取何種相應手段的目的,也被看作原因。一句話,凡在追求目的運用手段的地方,也就是因果關系主宰的地方。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告訴我們有四種原因:(1)質料因,即材質。(2)形式因,即形式,物質所采取的那個形狀。(3)目的因,即目的。(4)動力因,那種產生出結果的力量。當我們從手段追溯到四重因果關系時,表現(xiàn)為手段的技術便顯示出它是什么。技術決非單純的手段。技術是一種揭示方式。這就是揭示的領域亦即真理的領域,也是美的領域。曾經有過一個時候,不只是技術才稟有technē這個名稱。當時,那種使真理朗現(xiàn)的揭示也叫做technē。曾經有過一個時候,真向美的轉化被稱為technē。美的藝術的產生(poiēsis)也叫做technē。我們愈是追問技術的本質,藝術的本質就愈是變得神秘。總之,技術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三、藝術教育至美育的具體措施

1.普及合唱、樂器合奏教育。

讓立美主體在表演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把握人類先進的審美意識與對象化的手段之結合點,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與能力。如:少兒合唱團、少兒樂隊的組織和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少兒的音樂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種器官協(xié)調運動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少兒的藝術修養(yǎng)、文化素質和群體協(xié)作水平。當然,有教育意義的典范模式的應用,也有利于道德的教化,以及對真理追求的信心和毅力的培養(yǎng)。

2.音樂與綜合性藝術的結合。

音樂與綜合性藝術的結合不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在我國遠古時期就以“百戲”的方式展現(xiàn),是詩、歌、舞、雜技獨白等的結合。現(xiàn)今這種形勢發(fā)展成多種多樣的分支。

(1)音樂與體態(tài)運動的結合。這既包括音樂與藝術體操的結合、民族歌舞的復興、音樂詩朗誦的發(fā)展,也包括外國流行的律動的推廣,交誼舞和現(xiàn)代舞的發(fā)展,它實現(xiàn)了人類的實踐器官對審美進行把握的能力。這可以大大促進學生身心狀態(tài)的主動性、紀律性、協(xié)作性、規(guī)范性的協(xié)和均衡地自由發(fā)展。

(2)是音樂與詩歌、戲劇、美術等藝術相結合。

音樂史中告訴我們浪漫時期的音樂作品要與詩密切結合,讓學生自度曲難度較大,但可以讓學生把熟悉的旋律同中外優(yōu)秀的詩篇,以風格的不同分類,形成填詞歌曲較容易。在創(chuàng)作排演舞劇、話劇、歌劇時,也可把本民族的戲劇、民歌吸收其中。讓學生聽音樂,根據(jù)其音樂對本體產生的意象以繪畫或詩歌的方式予以表達。讓學生在綜合性的藝術活動中,由聽覺表象引發(fā)語言表象和其他感覺表象的有序運動,使聽覺、視覺、動覺等多種器官的綜合運動協(xié)調一致并具有較強的聯(lián)覺能力。

(3)以美的音響環(huán)境、正確的鑒賞方法,培養(yǎng)主體高尚的豐富的審美趣味,發(fā)展主體感悟音樂美的聽覺敏捷性,構建主體的審美心理結構。

當今,聲電技術高度與多種傳媒的合作、競爭,使人們生活在音響充斥的環(huán)境中。所以音響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就變得重要起來。這需要增強音樂精品、中外音樂經典在音樂氛圍傳播的濃度,尤其是要擴大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民間音樂和當代創(chuàng)作作品的影響。學校各種環(huán)境中的背景音樂應精心選擇有一定審美價值的作品。宣傳和傳媒部門也要有效地防止音響環(huán)境的污染。課外活動或業(yè)余興趣小組活動時,要啟發(fā)學生用正確的鑒賞方法去聽音樂,應當把參與、聽辨和鑒賞融合在欣賞的過程中,并逐漸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評判力,這是提高學生審美的有效途徑。

3.讓每位學生會一樣樂器,并在音樂的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與創(chuàng)造實踐能力,是音樂實踐中立美、審美教育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早在維也納古典樂派時期,考察一個人的音樂天賦,不是聽他演奏(唱)了誰的大型作品,而是看其音樂的即興奏(唱)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就要訓練學生用多種表達方式,用音響、作畫、詠詩、體態(tài)語言等來抒發(fā)內在的情感。在音樂實踐中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用音響動態(tài)表達內在感受的能力和思維習慣。如:看畫配樂,用音樂描繪動物、植物,或大自然、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教師給出主導動機,學生以一定的方法進行發(fā)展音樂;用西方復調音樂的卡農手法,使自己熟悉的音樂變形(變奏),體會其風格的變化美;把一個音樂主題用變奏的手法加以發(fā)展,可以變節(jié)奏、變旋律、變速度、變力度、變音色等。

4.“雙基”比賽和自由的音樂組合。

自由地競爭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方式,有了興趣就向美邁出了第一步。音樂實踐中的二人組合(二聲部的演唱,以三、六度平托為主)、四人組合(可以唱四個聲部或二個聲部、三個聲部)這種形式靈活多樣,不受樂器和場所的限制,有很好的推廣價值。音樂的“雙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比賽,應以常規(guī)性的工作進行展開,它是學生進行立美、審美的自由通道。要抵制那種重“技”必然輕“藝”的片面思想,樹立以技術為橋梁方能達到美育彼岸的正確觀念,苦練技術。例如:鋼琴中最基本的音階、琶音中就蘊涵著最美的旋律,也含有速度的美、力度的美、均勻的美、音色的美等。所有的鋼琴家,無一不是以“雙基”為根底,然后達到立美、審美的高層次的。

[參考文獻]

[1] 劉承華.藝術的生命精神與文化品格[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2]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 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4] 普凱元.音樂心理學基礎[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8.

[5] 王向峰.文藝美學詞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

[6] 張前,王次藎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7] 野村良雄.音樂美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1.

[8] 愛德華?羅特斯坦.心靈的標符――音樂與數(shù)學的內在生命[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9] 于潤洋主編.音樂美學文選[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10] 卡爾?達爾豪斯.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M].尹耀勤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

[11] 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12] 杰米?詹姆斯.天體的音樂――音樂、科學和宇宙自然秩序[M].李小東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第3篇

關鍵詞:舞蹈藝術 舞蹈藝術教育 文化

在多元文化語境發(fā)展的當代社會,藝術教育與文化問題始終是眾多專家、學者們所關注的熱點課題。人們在繼承中尋求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尋求創(chuàng)新,對傳統(tǒng)文化加以保護與傳承,特別是近幾年,人們著眼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挖掘、整理、保護民間藝術,將經典文化搬上舞臺。從不同層次入手,復興傳統(tǒng)文化,促進文化的發(fā)展。受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拓大放寬對舞蹈藝術教育研究的視野,在“藝術教育與文化”這個主題下展開深入的探索與思考。本文嘗試對“舞蹈藝術教育與文化的關系”進行闡釋。

一、舞蹈藝術的社會價值性

近幾年, 隨著消費觀念轉變,大眾將消費視野轉向了文化領域 ,大量的文化藝術作品猶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xiàn)。人們在濃郁的舞蹈藝術文化氛圍中,尋求“多元化”的自身,或是觀看舞蹈演出,抑或是參加各種舞蹈培訓,抑或是通過閱讀文本獲取,或直接或間接地感受與吸收著舞蹈藝術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和美的享受,從而提升個人的審美理念,與時代接軌。如今,會看到身邊更多的人,從幼小的兒童到年輕的成年人,甚至到年邁的老人不同程度地參與著舞蹈的學習。人們對于舞蹈藝術、舞蹈藝術教育的認識與理解更加理性化、科學化,從而,使舞蹈藝術教育的地位與作用隨之有了新的內涵與思考。

二、舞蹈藝術教育的特殊性

宏觀藝術教育大系,舞蹈藝術與其他姊妹藝術類別一樣,具有相同的藝術教育功能,如:韻味濃厚的審美認知功能,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功能和暢神益智的審美娛樂功能。然而,舞蹈這種以身體為媒介的獨特表現(xiàn)方式,使其在整體教學中擁有了自身所獨有的藝術教育特殊性——生命性、情感性、時空性等。其中,生命性、情感性二者離不開主觀因素(人)與客觀因素(民族、時代、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的影響和制約。

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甚至是不同時代,其舞蹈藝術的形態(tài)、特點、價值等都各不相同。在觀看印第安與希臘的婚俗舞蹈時,人們會在潛意識中形成不同層次的思考。然而,當我們脫掉那層受限定的民族、國家的“外衣”,拋開時代的背景條件之時,剩下的那種唯一性的東西,即舞蹈本體。如是說,舞蹈本體具有著生命性,而這種生命性也以其特殊的方式散發(fā)著“文化”的氣息。

三、舞蹈藝術的“動態(tài)”文化性

舞蹈是以人體為媒介,反映某種特定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它是通過身體的狀態(tài)……呈現(xiàn)的對于空間、時間、重力的態(tài)度,以及由這種態(tài)度所構成的語言學與非語言學的連續(xù)與非連續(xù)的表現(xiàn)與交流,呈現(xiàn)出生命千差萬別的情調與色彩。”舞蹈是在多種不同因素的制導下形成的、演進的,因此,對于舞蹈的正確釋解不僅可以解讀一個人,而且可以解讀一個人背后的文化、社會、國家,乃至民族等。

當代編導家張繼剛的作品《獻給俺爹娘》,晚會中舞蹈作品的創(chuàng)作基于淳樸的黃土地之情,從樸實的生活中汲取素材,深刻地體現(xiàn)了黃土地文化、與山西農民的生命與精神。編導張繼剛用動態(tài)的舞蹈,潛移默化地使一種無形的、靜態(tài)的文化擁有了生命力,在無意識之中呈現(xiàn)出民族文化的精神氣質。

四、舞蹈藝術教育與文化發(fā)展

(一)傳承與創(chuàng)新文化

美國人類學家魯斯·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是一種該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教育從本質而言,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而舞蹈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成果,深刻地滲透著民族內涵,傳遞著民族文化。舞蹈伴隨著時代、社會、民族等改變而變化,可以說,人類的歷史有多久,舞蹈藝術就有多久,從原始簡單的自娛自樂表現(xiàn)形式到今天舞臺、廣場上的多樣化表現(xiàn),從5000年前的舞蹈表現(xiàn)雛形到漢唐舞蹈文化的發(fā)展,再到今天56個民族舞蹈的不同舞蹈形態(tài),無不驗證著今天的舞蹈藝術所承載并蘊含著的深刻文化底蘊。“傳統(tǒng)舞蹈由于沉淀著一定的歷史文化,其純粹的‘風格展覽’本身就有著文化的意味。”①當今正在發(fā)生著的舞蹈藝術教育過程,不僅僅是對受教育者的身體塑造、審美的培養(yǎng),從某種意義和角度思考,也是對民族文化的弘揚。舞蹈藝術教育對文化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制約與影響舞蹈藝術教育

不同文化機制影響著舞蹈藝術教育的具體內容與實施過程。

遠古時代的人類舞蹈表現(xiàn),雖然沒有今天這樣先進的舞臺技術、絢麗的舞美燈光、華麗的服飾設計、多樣的舞蹈道具等為舞蹈作裝飾,但是人們那種簡單的踏地為節(jié),以鼓為伴奏,集體表演的環(huán)舞形式,卻也很好的表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文化特點與思想內涵。從中國歷史中周代的“制禮作樂”與相應的教育機制,經歷漢代“樂府”、唐代“梨園”、“教坊”時期,到近現(xiàn)代學制式的舞蹈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彰顯了不同時代與歷史的文化對藝術教育的影響。然而,中國自古已有的“儒、道、釋”三家精神的追求卻始終影響著中國藝術的發(fā)展。魏晉玄學的代表人阮籍的觀點:不同時代的藝術都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但是其內容與精神實質卻沒有改變。在這一點上,正像我們今天在舞蹈教學中所實踐的民族民間舞、以身韻為依托的中國古典舞、以漢畫像石、史料為依托的漢唐舞等,依然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在傳統(tǒng)文化之中,不斷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然而卻不失民族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氣質。

舞蹈藝術教育的目的,不僅是通過訓練解決人體各關節(jié)的柔韌性、靈活性,也為了培養(yǎng)各種技術技巧、舞姿,并通過訓練有素的身體表現(xiàn)思想情感,實現(xiàn)藝術教育的功能性,舞蹈是對深層“文化”的“復活”,對藝術精神這種非語言文字的外顯與解讀,同時,更是對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asspics美女裸体chinese|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高清欧美videos|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a级黄色毛片三|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欧美zozozo人禽交免费大片|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网五月激情|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妈妈的柔润小说在线阅读|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完整版|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电影| 成人影院wwwwwwwwwww| 久久久久久久性| 日本韩国三级在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18videosex性欧美乱任|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欧美色吧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亚洲色在线视频| 目中无人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电影| 台湾佬中文娱乐11| 色吊丝最新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 99在线小视频| 天天天操天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