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商業綜合體優秀案例范文

商業綜合體優秀案例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商業綜合體優秀案例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商業綜合體優秀案例

第1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 商業綜合體 環保 建筑形式

在人口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的今天,面對日益嚴峻的土地、環境等問題的大背景下,各種綜合體的出現成為了城市發展的必然。商業綜合體具有高度集約化的建筑形制已然成為城市建設的新寵,這種集辦公、購物、餐飲娛樂等一體化的建筑模式,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點,這種特點也很好的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成為城市規劃中必不可少的中心元素,大部分的商業圈帶,和綜合體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在這種看似繁榮的大背景下,回到本質問題,由于建筑形式的自身特點,建筑面積過于龐大、人口密度集中,功能繁多等特點,使得所需土地面積龐大,即使在原址改建,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環保,節約背道而馳,那么有沒有一種既節約土地同時又可以減少消耗,是我們需要探究的問題。

在土地比我國還要嚴峻的日本,各種最大化利用土地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作為商業綜合體,最著名的莫過于難波公園和波多依運河城,我們就以難波公園為例,看看一個廢棄的棒球場,如何改變成為一個集環保和美觀為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為我國的建筑發展提供參考。

1 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背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飛速發展,城市中心、樞紐中心或者商業中心均出現了象征城市中心圈的商業綜合體,可以說商業綜合體的出現是必然,這種把商業、辦公、會所、酒店甚至公園這些形態集中在一起形成耦合關系,各功能分區間成為一種相互依托,成為一種高效多元化的建筑組合。它的主要優勢在于能夠充分發揮彼此間的功能作用,來吸引不同人群,創造出多樣化的現代都市消費及生活模式。

大型商業綜合體外部特征方面主要包含了高可達性、高密度性、整體統一性、功能復合性,即需要較為發達的城市交通系統,在相對集中的區域可以緊密的與外界相聯系,同時這些建筑大部分為城市的標志,人口密度較大,工作日人口與周末人口有著互補關系,建筑風格統一,有著完整工作生活配套體系,互相補充。內部空間主要特征為較大尺度空間、樹道型交通體系、現代城市景觀和高科技設施。

商業綜合體的設計背景牽涉到幾個問題,首先是定位,通過對于商業綜合體的了解,加之它的地理位置,我們常見的綜合體所在位置有以下幾種,交通樞紐、城市CBD、開發區、商業街區、大型交通設施聚集地、會展中心和風景區。這是我們常見的商業綜合體的區位選擇,也融合了當今城市發展的幾個關鍵要素,交通、人口、環境這些因素。

日本,我們口中常說的島國,從這里就體現出這個國家的寸土寸金,我們見過很多典型的日式建筑,膠囊旅館,各種小戶型建筑,都是日本土地資源匱乏的標志,如果在市中心建造大型商業綜合體,新的土地資源不可擁有,只能在原有得舊的土地資源上進行重新規劃,因此,如何在舊有的土地上進行規劃,如何在龐大的交通樞紐中建立一個新的建筑,或許難波公園會給我們答案。

2 難波公園概況

2.1 難波公園的建筑設計

難波公園可以稱作一個集人文、娛樂為一體的自然生態綜合體,難波公園的原址是一座棒球館,臨近難波火車站的一片商業區,開發商為日本NK電器鐵道公司,開發商邀請美國捷得設計事務所為其設計一座具有象征意義的建筑作品,捷得因此將難波定義為城市公園,這樣的設計為喧鬧的城市帶來了城市中的綠洲。難波公園的整體構思為一個斜坡公園,采用空間向上退臺的方式,形成高地公園,并且在外部采用暖色石材模擬成為自然峽谷,與大阪城市中的灰色混凝土飾面的建筑群形成鮮明對比,同時與建筑本身的植被交相呼應,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觀。因為建筑本身具有的高差,綠色植被可以很好地消除高差所帶來的心理障礙,使得與周邊景觀和諧過渡。顛覆了傳統建筑的機械僵硬的印象。這種開放的公園氛圍,為人們提供了完美的游樂場所,這種所謂“場所制造”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如圖所示)。

2.2 項目功能構成

難波公園主要由空中花園、商業中心、寫字樓及公寓構成。首先入口做巖石覆蓋處理,仿佛至于峽谷之中,商業中心與傳統商業綜合體相仿,2層-8層為商業中心,涵蓋了多種購物空間,辦公大樓毗鄰難波公園,主要作為商鋪及寫字樓。這種開放空間將商業餐飲娛樂等完美融合,是人們能夠享受到公園漫步、參觀、娛樂的效果,是消費者置身植物海洋,成為一種特殊經歷。

2.3 園林景觀

項目的景觀規劃主要利用了相比與周圍環境較少的自然元素,其獨具特色的樹林、巖石、峭壁草地、溪流、瀑布池塘以及露天花園,這些看似與城市環境幾乎沒有任何牽連的景觀元素,都被一一用在這座商業建筑之中,充滿自然氣息。使顧客產生一種全新空間體驗。首先植被挑選多為耐寒植被,能夠適應寒冷冬天同時為了能夠豐富植物層次,會有些季節性植被被引入,可以達到變換顏色目的。內部每層景觀都有不同主題,包括花卉、林木、劇場、游樂等。為顧客帶來不同層次間的感受。這種自然景觀的結合與利用,極大地豐富了商業情緒,使人們能夠在城市中也能體驗和自然的接觸。

3 對國內商業綜合體的啟示

根據上文對于難波公園的建筑形式以及內部空間進行初步探索后不難發現,難波公園的成功并非偶然,設計師對于舊址的利用以及空間的重新規劃,讓這座建筑重新煥發生機。對于我們建筑師來說,應該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做到既節約用地資源,同時又做到建筑本身的綠色,有以下幾點建議。

(1)建筑本身。就建筑本身來說,首先在選址上首先應該考慮能否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劃分空間,最大限度的節約舊建筑的拆除產生的巨額費用。因為相對于在邊界的新城區的建造,舊城區中心的建筑選址及建造首先的難題在于如何對于原有建筑物或者原有規劃的拆除,但往往舊建筑所占面積或者所占區域面積較為龐大,如果選址條件允許,借鑒外國優秀案例,大部分商業建筑對于原有建筑重新劃分,這樣既節約了拆除成本,同時又能節省建造成本,做到一舉兩得。

(2)建筑內部空間。內部空間的處理上,首先是動線空間的人性化設計,隨著商業綜合體的發展,其內部空間不再僅僅要求基本的功能,同時追求動線上的人性化合理化,甚至趣味化。我們要把內部動線空間納入設計中,合理進行劃分,要更多地關注人們的移動過程中的移動路徑和節點的方向性,識別性和趣味性。可以加入不同功能的元素,使其滿足購物者心理感受,更好的設置公共活動空間。

(3)建筑走向城市。建筑是城市基本單位,建筑和城市的有機結合形成了規劃,面對地少人多的窘境,建筑和城市的連接需要站在城市的角度,實現功能化、立體化的效率空間,合理使用綜合體內外部交通空間,構造垂直式交通環境,不僅高效的創造出商業娛樂辦公空間,同時這種交通流向更好疏導擁擠交通,不僅優化本身交通環境同時也大大優化城市空間。類似于難波公園的立體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場很好的做到了人車交通環境的立體式分流,大大節約人車時間,其合理的交通流線組織成為商業建筑典范。

(4)建筑綠化。以難波公園為例,商業建筑不僅僅應該滿足消費者的購物休閑方式,同時為人們的娛樂休閑提供一個全新的“自然場所”。這里的自然,雖有別于真正意義上的自然,但是這種場所意境的營造,應該更加接近自然屬性。我們應該注重如何把綠色元素引入城市中來,同時也要考慮如何連貫綜合體內外部綠化和動線空間,找到建筑景觀和動線空間的平衡點。

(5)建筑文脈。建筑外觀形式多種多樣,是不能忽略商業綜合體和城市關系,雖然現代社會綜合體內部空間形態都變化多樣,但建筑與地域文化結合,建筑文脈的丟失是當前最大的問題。大量的照搬模式,雖然其形態多樣化且與地域結合點較差,喪失原本自己處于地域的文脈特色,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文化的傳承不僅體現于文字上,建筑的體現或者說建筑文化的體現及傳承使我們作為地域設計的必要使命。綜合體的規劃要注意與當地的風俗、氣候、文化、習慣相結合,建筑無論從外觀還是內在空間再到與城市的結合都要參照當地文化特色,當每個不同的城市有了其本身的地域屬性,那么我們的商業建筑將迎來屬于自己的一筆。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城市化的腳步逐漸加快,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出現和發展成為必然,在當今日益嚴峻的環境條件和土地條件下,如何尋找到兩者間的平衡以及如何做到真正意義上做的環保,在建筑生態上整合環保理念,是我們作為城市建設規劃或者建筑設計需要考量的問題。本文只是參考外國優秀案例,對一些條件允許下的一般情況作為分析對象,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下無法進行重新研究的特例,文章只是對于國內商業建筑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希望商業建筑真正做到所謂的“綠色環保”,節約資源的目的,那么本文所列舉的案例以及提出的設想,直到付出實踐,才能使中國的商業綜合體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模仿。

第2篇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建筑設計;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城市綜合體的解讀

城市綜合體就是將城市中的商業、辦公、居住、購物中心、餐飲還有會議以及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進行組合,并在各部分之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高效率、多功能的綜合體。類似東莞,西安,還有青海這些二三線城市在功能的選擇上要根據城市經濟特點有所側重,一般而言,寫字樓、酒店以及購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組合。

二、城市綜合體的典型特征

(1)超大空間尺度

城市綜合體是與城市規模相匹配,與現代化城市干道相聯系的,因此室外空間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規模和尺度的擴張,建筑的室內空間也相對較大,一方面與室外的巨形空間和尺度協調,另一方面則與功能的多樣相匹配,成為多功能的聚集焦點。

(2)通道樹型交通體系

通過地下層、地下夾層、天橋層的有機規劃,將建筑群體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間貫穿起來,同時又與城市街道、地鐵、停車場、市內交通等設施以及建筑內部的交通系統有機聯系,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樹型”(Access Tree)體系。這種交通系統形態打破了傳統街道單一層面的概念,形成豐富多變的街道空間。

(3)現代城市景觀設計

應用現代城市設計、環境與行為理論進行景觀與環境設計是城市綜合體的重要特征。通過標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鋪裝、照明等手段形成豐富的景觀與宜人的環境。

城市綜合體的城市價值

土地集約化利用——城市本身就是一個聚集體,當人口聚集、用地緊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這個區域的核心部分就會出現這樣一種綜合物業。

提升城市形象——應用現代城市設計、環境與行為理論進行景觀與環境設計是城市綜合體的重要特征。運用對建筑群體的深度表現打破傳統建筑立面概念,通過標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鋪裝、照明等手段形成豐富的景觀與宜人的環境。使建筑群體成為景觀的主體,同時又承載著城市文明與經濟發展的歷史責任。

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居住是城市開發的基本成分,城市綜合體是解決市中心居住問題,避免每天上下班長途跋涉造成交通擁擠和能源浪費的有效辦法。

積聚區域價值——城市綜合體的各種業態刺激經濟發展,能提升稅收收益,促進城市發展;同時,城市綜合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工業化生產以及產品的多樣化之上,這就帶動城市其他行業的發展,并創造就業機會。

改變夜間空城現象——城市綜合體將不同時間段的功能組織在一起,各功能在時間上的銜接,使其保持24小時的繁榮,提高了綜合體的使用效益。尤其在市中心地區,城市綜合體將居住、娛樂活動注入其中,使那些在非工作時間“死去”了的區域的功能得到完善。

城市綜合體的規劃布局

成功的城市綜合體有很多有利于城市發展的城市價值,然而失敗的案例在國內也屢見不鮮,失敗的城市綜合體不能聚集人氣,不僅上述的城市價值無法實現,反而會帶來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如何打造成功的城市綜合體就成了我們必須研究的問題。造就成功的城市綜合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結合實際設計工作,僅從建筑規劃設計的角度予以分析——綜合體設計一定要有合理的規劃布局。

1)規劃布局以商業設計為核心:商業設計是對商家、對消費者,包括對以后商業地產運營的綜合的專業性的考慮和提出要求,然后建筑設計,包括將來的內部空間設計都是為商業來服務的,所以,我們認為商業設計是規劃設計的核心,也就是說它是指導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基礎條件。

2)規劃布局以研究綜合體外交通結構體系為基礎:城市綜合體外的交通體系包含城市道路、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等,它是將人流和物流從城市有效組織到綜合體內的交通體系。

3)規劃布局以內部動線設計為依托:成功的綜合體動線設計能引導和方便消費者購物,能延長消費者在綜合體內的停留時間,帶動品牌人流量和購買率的提升,所以,綜合體在布局規劃初期就應重點放在內部動線規劃上。

五、設計案例及心得體會

近期我部門承擔了深圳蛇口A2地塊城市綜合體的設計工作,在此我想結合案例分析及設計過程對我們上述的觀點予以進一步的闡述。

(一)、關于城市綜合體的業態組合

城市綜合體的業態組合,與其所處的商業環境、區域經濟及消費結構情況及其目標消費人群的結構、消費能力有很大的關系,這必然會影響綜合體的業態選擇與配比。因此,必須對項目做出明確的策劃定位,有目的的進行招商,有效的安排業態組合,然后再進行設計工作,避免反復修改設計的情況;所以,前期的業態策劃定位及招商工作對設計是至關重要的。

以我們此次設計的深圳蛇口A2地塊為例,項目位于市南山區中心購物區,周圍居住環境尤為突出,未來發展前景良好,可發展為城市地區中心型購物廣場,考慮到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性,在規劃設計中我們采用了“主題中心+街區+超高層”的規劃模式。首先,選擇有關聯性的業態進行組合,各種業態相互依存、相互助益,形成共生的綜合體。其次,由于不同的業態其技術設計標準也不一樣,在設計初進行的預招商使我們在設計中做到了有的放矢。

“主題中心+街區+超高層”的規劃模式

(二)、關于城市綜合體的流線設計

在做城市綜合體設計時,我們應該站在城市設計的高度,進行全局的把控,積極與政府協調車站、地鐵、輕軌站點,與綜合體進行銜接,將商業廣場升級為城市廣場,從而實現城市空間與商業界面相互促進、雙贏的效果。

1)、外部交通流線設計

對外部交通條件合理整合、進行引導,使項目能充分利用市政已有交通設施,盡量多樓層引入市政交通設施及出入口,形成多個首層,能最有效的匯聚人流,提升人氣,使商業廣場既作為具有市政職能的城市廣場,又能廣泛的匯集人氣,促進商業氛圍的提升。

充分利用外部交通形成“多首層”界面

2)、項目內部的車流流線的設計

在案例分析中,我們也見到有的商場因為停車困難而漸漸失去大量客源的現象,因此,停車庫的設計在綜合體的設計中也至關重要。首先,在設計中我們要設計有充足的車位數量,包括客用車位、殘疾人專用車位以及卸貨位,同時要注意客流與貨流流線要分離,這樣才能為顧客提供良好的購物環境;我們建議貨流從次要市政道路直接進入地下車庫卸貨區,以實現人車分流。其次,在此次設計中,我們改變了僅設置地下車庫的傳統設計手法,設計中,借鑒萬象城的車庫做法,我們使車庫與賣場多層聯通,多個樓層引入人流。

與賣場相聯的車庫設計

(三)、內部人流動線設計

在商業的空間設計中,設計師往往更傾向于設計出豐富多變的空間,但是在人流流線的設計上,設計則一定要簡潔流暢,使顧客用最短的距離走遍賣場;同時,人流流線一定要連續閉合,保證人流的循環。在動線設計中,應避免一些華而不實的空間設計,力求視覺的通透,讓顧客一眼能看到越多的店鋪,越能刺激人的購買欲望。通過我們對多個案例的分析比較,最常用最有效的人流組織方式為主中庭帶一個閉合環道的形式,中庭提升空間的可識別性,而環道則最有效的解決便捷的可達性。

中庭帶環道的人流組織

在綜合體的設計中,步行街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前面介紹過的石家莊地塊的設計,步行街在其中起到了“紐帶”作用,把幾個主題中心串聯起來的同時又與外部交通相銜接,讓人流從一個主力店到另一個主力店都要經過設置了小商鋪的步行街,這樣既能使綜合體特色化,又能帶來租金收益。

六、結束語

城市綜合體規劃設計的不是僅由規劃或者建筑專業主導完成的一項設計工作,而是一個過程,是一個能讓商業策劃、業態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燈光設計、廣告設計、VI設計等多專業共同參與并相互協作的過程。通過對城市綜合體規劃設計的研究,以期在未來的綜合體規劃設計中創作出積聚區域價值,提升城市活力的優秀的城市綜合體,并以其復合效應與整合能力,將彰顯并抬升整個城市的投資和商業價值,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 聶向東.綜合體建筑的功能成長、設計定位及設計經驗;建筑創作[M].2011年11期.

[2] 張國全,郭雁,葉松青.城市綜合體設計[M]. 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4

第3篇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 發展經驗 啟示

隨著城市現代化快速發展,土地等有限資源的缺乏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制約要素。打造城市綜合體,利用有限資源空間,創造最大產業效益,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各城市掀起了城市綜合體規劃建設熱潮,城市綜合體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城市綜合體概述

(一)城市綜合體概念

城市綜合體(urban complex),從功能業態視角看,國外稱為 hopsca,即 hotel(酒店)、office(寫字樓)、park(公園)、shopping mall(購物中心)、convention(會議中心、會展中心)、apartment(公寓)等城市生活的三項以上功能在空間上的組合,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綜合建筑。城市綜合體適合經濟發達的大都會和經濟發達城市,通常星級酒店、商業購物中心、商業寫字樓以及大型公寓是最基本的功能構成(李曉剛,2010)。城市綜合體由于基本具備現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稱為“城中之城”(樂捷,2010)。

(二)城市綜合體特征

超大空間和開發規模。城市綜合體應和城市規模相匹配,與城市的主干道相關聯,所以要求室外空間尺度巨大,具有能容納大型建筑群體的空間。

高效的交通體系。通過地下層、地下夾層、天橋層規劃,將建筑群體的地下或地上公共空間和交通貫穿,又與地鐵、停車場、城市街道、市內交通等設施聯系起來,組成完備“通道樹”體系。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應用環境與行為理論、現代城市設計進行景觀與環境設計是城市綜合體的重要特征,使建筑群體成為景觀主體,同時也承載城市文明與經濟發展的歷史責任。

高標準、高技術集合產物。城市綜合體是體現城市“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標準的新興建筑。

功能的復合多樣性。城市綜合體擁有城市多項功能:商務辦公、居住、文化娛樂、消費、商業、交通出行系統。

(三)城市綜合體分類

本文通過對大量城市綜合體實例的梳理,從不同角度對城市綜合體進行了分類(表 1)。

城市綜合體按所處位置不同,可分cbd型、副中心型、城郊結合部三類;按驅動因素,可分為五類:一是均衡發展型,即注重商務、商業、酒店、公寓等多種功能均衡發展,將各物業間相互能動關系充分體現出來。二是居住驅動型,即以住宅為核心驅動的城市綜合體。三是商務驅動型,主要以商務辦公為核心驅動因素,重點包含高科技、金融保險、博覽會展等多種商務元素。四是酒店驅動型,以酒店為核心驅動因素。五是商業驅動型,以商業為核心驅動。綜合體按規模可分小、中、大型三種。一般認為,建筑面積在10萬m2-20萬m2為小型,20萬m2-50萬m2間為中型,大于50萬m2為大型綜合體。

國外典型城市綜合體建設經驗分析

(一)日本東京六本木新城

1.項目介紹。六本木位于東京都港區,附近有新橋虎門的商業街、青山赤坂商業區、霞關的政府機關,廣尾的高檔住宅街區。六本木綜合體交通發達,周圍地鐵有大江戶線、千代田線、日比谷線、南北線等(徐潔等,2005)。

六本木新城是目前亞洲最成功的舊城改造典范,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為78萬平方米,總投資達到2700億日元,經歷了17年建設,在2003年4月正式開業。不到2年時間,其已成為東京著名的購物和旅游中心,也成為日本目前新都市主義居住空間的范本和東京新地標。

新城有2萬人在這里工作,每天平均出入人數達10萬。總體停車位2762 輛,共計12個停車場,方便顧客尋找地方來就近停車。

2.成功啟示。第一,開發商對規劃設計的高要求。長達17年開發、規劃和建設周期,施工時間僅3年。對項目前期定位、規劃、設計花了14年。第二,選址的科學性。充分利用公路交通與軌道交通結合所能激發的巨大經濟潛力,增加了大量的物流和人流。第三,強調城市立體化建設,其內部由地下街道、地面街區和高空花園等構成的立體化交通體系。第四,出色的園林景觀設計。“垂直花園都市”創造出綠意盎然的開放空間,把都市人工作、休息、游玩、教育、學習、居住、商業、醫療等多樣化的城市功能立體復合。

(二)巴黎拉德

拉德芳斯原本是巴黎西北部的一片僻靜地方,經過16年分階段建設,拉德芳斯區已是高樓林立,成為集辦公、購物、生活、休閑和商務于一身的現代化城區,歐洲著名的以“城市綜合體”規劃的城市新區。眾多法國和歐美跨國公司、銀行、大飯店陸續在此建起大樓。“奧尚”超級市場、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四季商業中心”、c&a商場等為人們提供購物的便利。拉德芳斯按照豪布斯卡的規劃理念劃分為商務區、公園區和建成住宅區,而且建造有歐洲最大商業中心和公交換乘中心。集中的商務體系、優良的綠化環境、快速的交通系統以及大規模的居住面積使拉德芳斯成為豪布斯卡成功營運的優秀代表,引領巴黎最新經濟的發展(張開琳,2005)。

(三)新加坡新達城綜合開發項目

1.項目介紹。新加坡新達城綜合開發項目,是新加坡最大的集會議展覽中心、商業、商務辦公各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商業建筑,是新加坡商業規劃的典型范例。1984年由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邀請香港商家投資,在1997年完成。這座城中城,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包括了世界項級的新加坡國際會議與展覽中心,一棟4層的購物中心,四棟45層及一棟18層的辦公大樓,地下停車場能容納3200輛汽車。新達城建成后共有700余家公司落戶,每月的游客數量達200萬人次,每天有1.5萬余人在此辦公,每天有5萬多車輛進出,有1萬余輛車在此停泊。 2.成功啟示與借鑒。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該項目從啟動開始就得到了新加坡國家政府的支持,政府不但為其提供最好的位置,而且為項目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二是強大資金實力。項目得到了香港重量級國際大財團鼎力支持,邵逸夫、李嘉誠等均為該項目董事會成員,使項目從開始就順利實施。

我國城市綜合體發展問題與對策

(一)國內綜合體建設案例

1.深圳華潤中心。深圳華潤中心,位于廣東深圳地王金融圈,總建筑面積為55萬平方米,總投資達40億港幣。深圳華潤中心是集零售、餐飲、娛樂、辦公、酒店、居住、會展、交通及停車系統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大規模、綜合性、現代化、高品質的標志性商業建筑群。如今的“萬象城”已成為我國內地投資回報率最高購物中心,建筑面積18.8萬m2,每年客流量達3000萬人次以上。

其作為綜合體運營成功范本,可從地理位置、開發節奏上汲取經驗。地理位置上,選址在深圳絕對核心地段——金融商務核心區,符合大型shopping mall的選址原則;開發節奏上,首先以商業和寫字樓為切入點,匯聚大量人氣后進而開發酒店、公寓、住宅,提高單位土地面積價值。

2.東莞華南mall。2005年5月正式營業,位于廣東東莞萬江,建筑面積為89萬平方米,商業面積40萬平方米,停車位8000個,總投資25億元。最初定位為:我國首個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旅游、文化、運動七大特色主題區的超大型主題式購物公園,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區。建成后長期空置,經營不善,2006年轉手北大資源集團,更名為:新華南mall,同時定位改為:集購物、娛樂、餐飲、商務、辦公、家居、休閑、運動、旅游等九大功能于一體的超大型新都市主義國際生活街區。曾經一度風光,但開業后冷場場面與之前宣稱“全球商業典范”形成鮮明對比(朱云驊,2012)。

項目失敗有幾方面原因,值得深思:選址失誤,照搬國外mall選址理論,地理位置先天不足,所處萬江區發展相對滯后,三面環水,對外交通也有問題;商業定位偏離消費事實,將目標客戶區域定位為以東莞為核心的整個珠三角,盲目夸大了其消費前景。

(二)國內城市綜合體發展存在的問題

選址的不科學。例如東莞華南mall,所處萬江區是東莞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地區,與市區隔江相望,而且對外交通存在問題,是導致該項目失敗的重要原因。

規模過大。有些開發商沒有正確分析當地實際情況,盲目追求較大規模,出現大量空置現象。例如東莞華南mall和福中福·國際城。

與交通樞紐結合不緊密、停車位數量不足。福中福·國際城與交通線路結合較差,交通干道對商業氛圍切割影響較大。

開發商資金實力不足。綜合體從前期規劃、設計、施工到后期管理,需大量資金。

開發商缺乏專業操盤能力,后期運營管理不規范。國內企業相比國外,缺少綜合體建設相關經驗,尤其在運營管理上。例如北京世紀金源mall和上海正大廣場,在后期運營中均出現很多問題。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例如東莞華南mall商業定位嚴重偏離東莞萬江消費事實,盲目夸大消費前景。

(三)我國城市綜合體健康發展對策

科學選址。城市綜合體不僅受到人口、交通條件、周邊商業氛圍影響,還受收入水平、消費習慣、文化等多因素影響。城市綜合體應優先選址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商圈繁榮的城市核心區,商業相對集中的城市副中心。

合理確定綜合體開發規模。首先依據綜合置來大致判斷,一般位于cbd的綜合體規模較大。其次要在節約利用土地的情況下,按照當地居民數量、收入水平、消費能力等確定規模。

具備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交通便利會給城市綜合體帶來巨大人流與物流,特別是為零售商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流,保證項目資源使用最大化。

充足資金作保障。開發商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都需要充足資金來作支撐,避免影響工程進展及后期運營。這就要求開發商有穩定融資渠道,合理分配資金周轉,為綜合體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加強專業操盤能力,提高商業運營管理水平。在硬件方面上,國內與國外差距已經很小,主要加強綜合體運營管理。系統運營商業地產,不僅有利于迅速收回前期投資成本,而且為提高后期開發利潤提供重要保障。

結合當地差異,因地制宜。應根據所處區位,結合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商業氛圍、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發展方向等合理定位。城市綜合體應以該城市發展戰略指引,與城市空間和功能布局相融合。

綜上所述,城市綜合體作為一種新型地產開發模式,其具備資源整合性、系統復雜性、業態多樣性等多種特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但由于其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需要完善和改進,本文分析了國內外案例,并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供以后綜合體建設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曉剛.城市綜合體布局規劃研究—以廈門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0(12)

2.樂捷.成都市城市綜合體開發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3.徐潔,林軍.商業綜合體的城市競爭力模型—以東京六本木綜合體為例[j].時代建筑,200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激情六月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韩国中文电影在线看完整免费版| 奇米视频888| 丹麦大白屁股hdxxxx| 欧美激情xxx|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视频在线观看 |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freexxxx性女hd性中国|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我和麻麻的混乱生活|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波多野结衣导航| 国产SM主人调教女M视频|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第13页| 91欧美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呲| 欧洲最强rapper网站在线看| 亚洲影院adc|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可知子与野鸟君日文| 欧美大片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天天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