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對兒科護理的認識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摘要】該論文的目的是探討兒科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對優質服務的認知情況。方法論文以自行設計的優質服務認知調查問卷對500例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結果知識技能、服務態度及健康教育在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認知上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 05)。結論兒科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對優質服務的認知上有共同的觀點,也有其獨特的見解。
【關鍵詞】優質服務;陪護家屬;護理人員;護理管理
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核心[1],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護理服務的內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客觀上對醫護人員的質量、效果、及時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病人盡可能在生理、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是我們護理服務的根本目標[2]。兒科護理具有高風險、高負荷、繁瑣等特點。患兒多起病急,病情變化快,不能準確或是根本不會主訴。我們對兒科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進行了一次優質服務認知情況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自2010年1-12月在我院救治和住院超過7 d二級護理以上的250名患兒家屬,患兒年齡0-14歲。納入條件:患兒的主要照顧者,年齡21-70歲,其中男102人,女148人。學歷:研究生2例,本科35例,大專129例,中學76例,小學8例;同時,選擇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250名,其中男4名,女246名,年齡18-54歲;本科98名, 大專122名,中專30名。
1. 2方法自行設計優質服務認知情況調查問卷,將代表優質服務的項目分5個主題共20項。調查前,先使研究對象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遵循自愿的原則,由研究組成員親自發放問卷,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對不能自己答卷的家屬,由調查者一對一提問后書面記錄,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共發出問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 3統計學方法收集的問卷由研究組成員從研究對象的答案中找出代表優質服務的項目術語進行編碼,然后輸入計算機,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頻數和百分率的計數,優質服務項目主題總百分率為各項的總數占所調查優質服務項目總人數的百分比,統計學采用U檢驗。
2結果
優質服務主題技術操作、服務態度及健康教育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認知方面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3. 1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理論及技術操作考核成績61. 5%以上的陪護家屬和53. 0%以上的護理人員均認為技術強和護士工作認真負責是作為一個合格護士最基本的條件,在護士操作輕快準和良好職業道德兩方面,陪護家屬和護理人員認知差異較大。分析原因可能
表1陪護家屬與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的認知比較[人(% )]
為:目前臨床護理人員短缺,聘用護士越來越多,他們對知識和技能掌握不夠,加之護理工作環節多、操作多、交接多、技術性強、時間連續性強、服務要求細[3],疲勞的身軀使他們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極少,繁重的工作使個別護士操作忙亂、動作不輕柔,甚至用呼叫器找病人或家屬,影響其他病人休息,病人也認為是對他們不尊重的表現。
3. 2有針對性做好健康教育,強化告知,可以減少醫療糾紛
從表1可知,健康教育在家屬和護士之間的認知上不一致。隨著醫學科普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保健,尤其是初為人父母者,他們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小孩患了什么病、治療方法及效果、各種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疾病康復知識的獲得等,雖然醫生能解釋主要的病情,但許多家長想了解的知識是通過護士解答、宣教或經過護士把信息傳遞給醫生來解決,而護士本身掌握的知識不全面,水平不夠,不敢盲目解答或擔心醫護回答不一致,引起護患糾紛。由于護士自身素質原因及健康教育宣教意識還比較淡薄,目前還存在宣教流于形式、能力不夠、臨床護理人員不充足等問題。所以,護士要精通業務,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準確觀察病情并發現病情變化。兒科是“啞巴科”,許多患兒是有口難言,一切的病情有待于護士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所以護士要善于觀察,及時地掌握患兒的病情變化,做出精確判斷,并及時向醫生匯報,使患兒能轉危為安[4]。及時化解不滿意,拓展同社會公眾的溝通,努力提高患兒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3.3人性化管理調動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護士是與患兒及家屬接觸、交往、溝通最多的人,護士的服務態度直接影響著護理效果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在當今就醫者可直接根據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服務態度和價格選擇醫院的形勢下,我們應更加重視醫院的服務態度,對患兒態度和藹、有耐心,尤其是護士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精神,讓家屬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34. 5%的病人認為護士不怕臟、累、煩就是優質護理。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實施人性化管理后,護士的工作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專業技術水平、服務的硬件設施、護士素質和服務態度等也是滿意度評估的因素[5]。雖然總體滿意度為85%,達到了三級醫院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仍然需進一步改善。例如:護士在為患兒提供方便、護理操作前后告知、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耐心的滿意度構成比相對偏低。因此,需要繼續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使其內化為護士的自覺行為。
3. 4對患兒的關愛與有效的溝通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醫護人員對患兒的愛不同于親情之愛和世俗之愛,是一種職業之愛[5],許多護士不安心兒科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家屬難纏,易受氣,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一旦生病,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前呼后擁,就怕孩子遭罪。護士一針沒扎到血管,家屬張口就罵,認為你是在練手藝,不負責任,不當一回事。護士不但難受、憋悶,還不能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首先要保持平衡心態,多從患兒父母角度看待他們,理解他們的心情,要采用寬容與忍耐的態度,畢竟“可憐天下父母心”!其次,要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要多說“對不起”,使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與過激行為的發生。
3. 5醫療質量強調最終的業績數據,而服務強調病人的感受對護理質量重要程度的認同差異進行了調查,病人、護士、醫生對評價護理質量內容重要程度總體認同存在差異,表現出不同的護理質量觀。而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家屬和護士對患兒在住院期間的各種感受已達成共識,如一些護士能意識到“管一個患兒就是交一個朋友”;護理管理者力爭改變病房環境,設立家庭化病房;追求“讓醫生滿意,家屬放心,患兒舍不得出院”的護理境界。可見,患兒感受最多的是優質護理帶來的感受。
總之,在現代護理以人為本、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今天,護理人員只有用充滿和善與關切的語言、熱情的服務態度和豐富的人文知識與患兒溝通,只有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能會相互交流真感情,把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化作一份關愛、一份理解、一種智慧融入患兒的生命情感里,把護士職業的品質、性格、思想、理想、情感、智慧用自己的語言、行動體現在護理過程中,才能使護患關系更加和諧,增加護士間的合作意識,提升護士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全面提升護理服務品質,實現醫患雙贏,使醫院發展空間得到有效擴展[6]。
參考文獻
[1]方貴蓉.量化考核在急診科護理人員管理中的運用[J].護理研究, 2008, 22(1B)∶166-167.
[2]許佩珍.提倡感受型服務對改進護理服務質量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雜志, 2009, 6(10)∶65.
[3]賀美玲,許艷玲,韓美英.應用模糊數學評價護理服務滿意度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 2008, 8(12)∶34-35.
[4]樊靜.兒科護士面臨的心理壓力及應對措施[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 8(5)∶1 085-1 086.
[5]陳澤紅,陳玉英,李雪雁,等.人性化服務在小兒外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 2009, 8(8)∶73-74.
關鍵詞:認知重評;人際沖突;兒科護士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ituational forgiveness pediatric nurs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management approach.Methods 80 cases of pediatric nur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ctober20110 to October 2015in our hospital,and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people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of nurses using situational forgive their interpersonal conflict management way to intervene in the control group not using nurse anizational Conflict Scale uses two nurses handling conflict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hospital nurse job performance rating scale for two nurses task performance,as well as counter-productive performance scenario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dimensions,using the revenge motive Scale two nurses tendency retaliation measure.Results The study group of nurses most common approach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flict,while avoiding conflict handling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ntrol group of nurses,two nurse treatme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Cognitive reappraisal;Interpersonal conflicts;Pediatric nurse
護理工作的復雜性和多邊形極易導致人際關系沖突。特別是兒科護士,在繁重、高度緊張的工作中要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這些都可能導致兒科護士人際沖突[1]。實際工作生活中,認知對個體沖突后的情緒情況和行為反應有著重要的作用[2]。沖突發生后,認知對于合理的解決沖突是一種有益的選擇,同時對個人的情感和自我認知等心理因素的構建有積極的影響。本次研究認知重評策略下對兒科護士人際沖突解決方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兒科護士80例,女性,平均年齡(26.05±4.52)歲,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組40例。納入標準: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均為兒科護士。研究組護士平均年齡(25.32±3.58)歲,大專畢業29例,本科畢業11例;對照組護士平均年齡(25.26±3.66)歲,大專畢業30例,本科畢業10例。兩組護士年齡以及學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研究組護士采用認知重評策略干預,①依據護士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干預,糾正護士對不良事件的認知,其情緒和行為大部分是不夠客觀的,轉變角度看會豁然開朗。②將信息中最有效的表現出來,促使患者認識到負性情緒對自身生活的影響。③在干預過程中,采用一些與情緒刺激無關的積極地事物來分散護士的注意力,引導護士思考自己情緒的原因、意義和影響,促使護士積極地調控自身情緒。④溝通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護士認知偏差,及時幫助護士建立客觀、理性的思維方式。對照組患者則不采用認知重評策略干預。兩組護士情緒干預時間為2 w。
1.3觀察指標 采用量表調查法,組織沖突量表:使用修訂的中文版組織沖突量表,對干預前和2 w后兩組護士與同事發生沖突時的沖突處理方式特點進行測量,該量表包括5個維度,25個條目。①讓步:高度關心別人,低度關心自己,試圖去滿足別人的需求,為解決沖突常常忽略自己,這是一種自我犧牲的行為;②回避:低度關心他人和自己,個體意識到沖突的存在,但是希望能夠抑制沖突或者躲避沖突,這種處理方式并不能真正解決沖突;③整合:個體高度關心他人和自己,沖突發生時,被當做一個問題來解決,解決沖突時,個體會充分考慮他人和自己的需求和想法;④妥協:雙方中度關心他人和自己,都會積極尋找放棄某些東西,通過做出讓步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形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決定,利益和損失由雙方一起承擔;⑤支配:沖突發生時,個體通過運用威望和權利尋求自我利益的滿足,而不考慮他人的利益。該量表條目采用5級標度法,每個條目得分從5分(完全符合)到1分(完全不符合),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5。采用醫院護士工作績效評估量表對兩組護士的任務績效、反生產績效以及情境績效3各維度進行評估,共51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報復動機量表對兩組護士的報復傾向進行測量,該量表包含5個項目,如"我希望傷害我的人得到他應有的下場"或者"我希望傷害我的人發生不好的事"等,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64,采用5點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
2結果
2.1兩組護士組織沖突量表各維度得分比較 兩組護士采用讓步、妥協、支配處理沖突傾向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士最常用的沖突處理方式為整合,而回避是對照組護士最常采用的沖突處理方式,兩組護士處理方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護士的報復動機評分比較 研究組護士的報復動機得分為(1.018±0.31分,對照組護士的得分為(3.79±0.51)分,研究組護士的報復動機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士,P=0.0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3.1兒科護士工作中面臨的人際沖突 沖突是人與人在互相交往與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的爭論、意見分歧以及對抗等,護理人員是身處各種醫療中的沖突情景中的核心人物,若護士沖突處理不當,有可能會使離職率上升、工作滿意度下降、工作績效下降等,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3]。護士的人際沖突會對整個護士整體產生巨大影響,不恰當的處理可以導致護理質量大幅度下降以及患者滿意度顯著下降等負面效應[4]。因此,護士的不同的沖突處理形態會導致大不相同的后果。陽綠清等[5]研究結果表明,護士面臨沖突時最常采用的處理形態是合作,最不常采用的是強迫。除此之外,護士人際沖突處理方式對改善就醫條件以及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這些關系的和諧發展與提高護理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護士群體應該加強上述幾個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協調能力。
3.2認知重評策略對兒科護士人際沖突解決方式的影響 認知重評是一種有效地調節情緒的方法,認知重評首先關注策略,促進干預對象對情緒事件的認識和理解,進而促使干預對象盡量降低其低情緒反應,促進個體的正性情緒。認知重評是一種積極的情緒調節策略,能更有效地調節個體的情緒體驗、產生積極的結果[6]。認知重評腦機制為認知重評會降低個體的生理反應,同時交感神經激活也減弱,McRae et a1. (2010)發現認知重評在負性情緒調節過程中,杏仁核活動減少,而前額皮層和扣帶回區域的活動增加[7]。心血管機制顯示在生理反應上顯示出更好的心排血量、心血管收縮以及更小的總外周阻力。它屬于先行關注調節策略,通過改變認知降低情緒反應。使用認知重評策略的被試仍能成功地下調消極情緒[8]。情緒調節策略處在情緒反應和決策的中間,起到中介作用[9]。有關研究表明[10],情緒對個體的認知有瓦解或促進作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護士的報復傾向明顯低于對照組護士,且回避是對照組護士最常采用的沖突處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護士在面對沖突時會產生無力感,因而只有采取消極的回避方式,而研究組護士則傾向于采用整合的處理方式,說明研究組護士對沖突的解決具有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困難和挫折而具有較好的認識水平和應對能力,能夠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去解決多種沖突事件。這也進一步證明了認知重評策略能夠促使護士更傾向于采用積極的處理方式處理沖突事件,能夠增強護士的心理承受能力、沖突應對能力[11]。且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士的工作績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猜測主要原因是護士人際沖突處理形態與其工作績效有一定的關系。有研究表明,整合的形態處理人際沖突能夠有效抑制反生產行為,更加有利于任務績效和情景績效的提高[12]。張任君和葉少輝在對情緒的認知重評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焦慮狀態的影響分析研究中指出,認知重評策略能夠緩解高血壓患者的焦慮的負性情緒,提高臨床療效,對促進護士的身心健康均有積極價值[13]。
綜上所述,認知重評策略可以顯著提高兒科護士采用積極的方式處理沖突事件,進一步提高兒科護士的工作績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艷,朱丹.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臨床護士沖突處理方式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5(23):1-4.
[2]秉紅,潘秀芳,孫宏玉,等.不同科室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0,25(7):12-14.
[3]陽綠清,尹心紅.護士入際沖突處理形態與工作績效的相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2):57-59.
[4]陳琴,王振宏.認知重評策略與生活滿意度:情緒與心理韌性的多重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
[5]陽綠清,劉凌云,尹心紅.護士人際沖突處理形態及影響因素分析 [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4):74-76.
[6]龔玲,王鑫強,齊曉棟.情緒調節策略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人際關系的中介作用[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6):145-149
[7]McRae K.,Hughes B.,Chopra S.,et al.The neural bases of distraction and reappraisa1[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10,22(2):248-262.
[8]Mauss I.B.,Coo k,C.L.,Cheng,J.Y.J.,et a1.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reappraisal:Experienti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an anger provo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 nal of Psychophysiology,2007,66:116-124.
[9]于會會,徐富明,黃寶珍,等.框架效應中的個體差異[J].心理科學進展,2012(6).
[10]葉歡,桂蒙,邵紅玉,等.護理人員人際沖突處理模式的研究現狀[J].護理與康復,2014,13(8): 740-743.
[11]劉秋菊.護士人際沖突處方式及影響因素分析[J].全科護理,2013,11(12):3337-3338.
【關鍵詞】 兒科病房;責任包干制;護理
隨著社會發展與醫療工作進步,臨床護理工作不斷完善,護理工作逐漸實現了以患者為工作中心的護理模式[1]。責任包干制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強調患者護理工作的連續性,由責任護士負責患者的全面護理,需要完成照顧患者生活、觀察患者病情,指導患者治療、恢復等,同時要全面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狀況、家庭及社會情況,配合患者治療恢復的組要,實現最優質的護理[2]。我院在兒科病房應用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兒科共有60個床位。8名護士,8名護理師,4名主管護師。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18名。中專2名。
1.2 方法
1.2.1 合理安排護士人力 取消功能制護理的治療班,對護理人員進行分級管理。將護士分成責任組長、高責護士及責任護士三個等級,不同級別護士的護理職責不同,根據崗位重新分配護理職責。改主班護士為責任護士,責任護士姓名掛在床頭欄上,負責所管病人的所有治療、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病情觀察、出入院宣教和用藥、手術前后指導、飲食指導、特殊檢查指導工作。護士分層責任承包病人,有條件設責任組長,實行扁平化排班方式,病人包干到戶,縮小護理照顧半徑,加強護士責任感。護士長在排班時,結合各組病人的特點,盡量固定每組護士所負責的病人,使病人熟悉“我的護士”,也有利于護士掌握“我的病人”的病情。
1.2.2 工作任務 責任組長督促基礎住院患者的基礎貫徹護理落實情況,給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并對護理質量進行全方位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高責護士密切關注病重、病危及一級護理患者病情變化,評估患者基礎護理與導管護理進行情況,完善基礎護理的質量評價標準,包括分級護理、晨晚間護理、舒適護理、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等,促進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率的提高[3]。確保整體護理持續健康發展,并使之變為護理工作一種長效機制。
1.2.3 護理管理上的完善 護理部在原有表格式書寫的基礎上繼續完善、簡化文件書寫,進一步縮短了責任護士花費書寫上的時間。讓責任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的病人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從而為所管的病人提供連續的、全程的無縫隙護理服務。同時實行績效考核,護士長及科控組長對各級護理人員工作實行不定期督查、考核,進一步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變被動護理為主動護理。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實施護理責任包干制的護理模式后,兒科病房護理措施落實率,健康教育的覆蓋情況、患者對護理滿意率、醫護關系的滿意率較實施前明顯提高,且前后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結論
護理責任包干制的護理模式,由責任護士專人負責患者整個護理過程,每個護理有固定的護理病床,因此可以提高責任護士的工作責任心,強化護理細節。在實施護理責任包干制后,劃分工作職責,增強護士工作積極性,而且由責任組長指導進行患者護理評估,統一制定護理方案,制定并貫徹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及護理質量評價,層層把關,避免或者減少了護理缺陷、醫療糾紛,提高了護理質量。充分發揮了各層護理人員的積極性,相互協調、配合,以患者為中心。加強了護士和醫生之間的溝通,醫護關系更融洽[4]。本文研究在實施護理責任包干制后,兒科病房護理措施落實率,健康教育的覆蓋情況、患者對護理滿意率、醫護關系的滿意率較實施前明顯提高(P
總之,實施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充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了護理人員護理操作技能的提高,有效的保證了護理質量、改善醫護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趙秀寶.護士責任包干制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實踐進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7):232-234.
[2] 鄧香君,李玫.層級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探討[J].護理研究,2009,23(9):23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