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傳統文化建設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大學文化是大學之魂,傳統文化是大學文化之魂,大學文化建設和傳統文化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大學文化建設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綻放新的光彩。現代大學是繼承和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傳統文化是因為擁有大學這一平臺才會深入大批年輕思想者的頭腦,得到最大限度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是大學文化建設的寶庫,大學文化建設是因為依托著傳統文化才有高度和深度。中國大學在傳承傳統文化基礎上應該進行創新,只有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學文化建設當中,形成屬于每個大學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神,這所大學才有真正永久的生命力。傳統文化是大學文化建設中創新思想和方法的寶庫和源泉,我們要學好和學透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更好地幫助大學文化建設。傳統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傳播和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也要思考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運用何種形式可以更好地宣傳,傳統文化也要在繼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
二、傳統文化融入大學文化建設的實效機制
1.加強教學課程中文化課程的比重大部分理工科學校的課程教學計劃中,文科課程少之又少,基本也就是馬克思哲學理論、思想概論、世界當代政治與經濟、形勢與政策課等基礎課。并沒有文化深度解析、文化理論傳播、文化基礎知識介紹的理論課程,使得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出現了在校大學生不關注時事、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改變這一現狀,只能是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學計劃中加大文科課程、文化課程的學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校園文化;傳統文化;素質教育;建設;對策
一、當前校園文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校園文化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途徑,它可以深刻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生文化素質,為學生個人發展提供重要推動力。但是,目前校園文化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影響著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1],不利于培養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好學生。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具體表現為下列三個方面:
1.校園文化受到低俗文化沖擊嚴重,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校園文化對于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十分深刻,它不僅可以讓學生自身文化素質得到較好提升,同時還為學校贏得良好的社會口碑,讓學校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但是,由于校園開放性逐漸加大,社會對校園的滲透越來越明顯,校園文化受到社會上不良文化的侵入也隨之而來。社會上不良的風氣在校園盛行起來,學生也受到這些不良風氣影響,從而沾染上低俗習慣,造成素質降低,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2.校園文化底蘊不夠濃厚,不能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
校園文化底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校園風氣的形成。目前我國很多高校成立時間較短,沒有形成自己的校園文化底蘊,從而影響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校園文化底蘊對于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對于那些新建立的學校,需要根據學校自我發展方向,積極從事到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讓學生在校園文化中吸收豐富的精神營養。
3.學校對于校園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高,沒有把它納入到校園發展綱要中
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生和校園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影響著校園的社會形象,對生源建設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力。但是,當下很多學校都下大力加強硬件設備和實驗室建設,而對校園文化建設沒有重視起來,這不利于學校的長足發展。一個學校如果沒有好的文化底蘊做支撐,科研精神、創新精神、社會引領精神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建立,會導致學校出現學術造假等現象,學生不能潛心做科研,從而影響學校的健康發展。所以,需要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大力度,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深入到校園文化,讓更多學生都能從校園文化中得到心靈的凈化和認知水平的提升,為更好地進行學習和創新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校園文化的欠缺對于學校發展影響嚴重,制約著學校健康發展和學生自我水平的提高[2]。將傳統文化滲入到校園文化中,可以很好彌補校園文化底蘊不足的問題,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傳統文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1.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提高校園文化底蘊,讓嚴謹治學理念牢固樹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包括嚴格治學、嚴以修身、嚴于律己。要求學生和教師“日三省吾身”,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積極彌補自己的缺陷。同時,在校園中引入我國傳統文化,讓學生按照傳統文化要求約束自己,學習知識,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綜合人才。2.傳統文化的引入可以讓校園拒絕低俗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將傳統文化引入到校園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讓學生在校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從而對自己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更好的規劃,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創新,這樣,學生就不會受到低俗文化的入侵,專心致志于科學研究和興趣培養,促進學生自我綜合能力的提高。3.傳統文化可以凈化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于學習目的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傳統文化中的激勵因素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正向作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些作品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對學生有著很好的啟迪作用,奮發學習的理念得到牢固樹立,能促進學校良好學習風氣的建立,并且對于提升校園文化水平,提高學生對于校園歸屬感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所以,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很有必要,它是學校和個人發展的不竭動力。
三、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做法
優秀文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至關重要,需要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積極構建良好的校園風氣,使傳統文化融入校園各個方面,提升高校的社會形象。
1.高校要積極主動引入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發展不能只關注硬件設備、校園建設等硬實力的內容,同時還要關注校園軟實力建設,讓高校不僅有頂尖的科學技術,同時也有深厚的校園文化。具體來講,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經常舉辦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活動;要增開大學語文和其他有關傳統文化教育的課程,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讓學生奮斗有了更為清晰的方向,這樣學生就不會被低俗文化所影響,逐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品格。
2.學生要積極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用優秀文化來規范自我行為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同時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讓學生對學習傳統文化有更為清晰的認識。這樣,學生就可以按照傳統文化來要求自己,對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審視和糾正,積極學習,汲取豐富的文化營養,對那些低俗文化堅決拒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傳統文化熏陶中獲得最大益處,促進自己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
3.積極舉辦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吸收傳統文化營養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將各種傳統文化形式如戲曲、國畫、書法、武術、太極等引進校園;舉辦文化藝術節,通過歌舞、戲曲、歌劇等形式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表現出來,會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活動中逐步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修養,也使校園形成了濃郁的弘揚傳統文化的氛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要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第一是要覆蓋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各個學段,是固本工程;第二是要融匯于教材體系中,是鑄魂工程;第三是要貫穿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中國人打底色的工程。”弘揚傳統文化,學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課堂是文化傳承的主陣地,教師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引領者。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校園建設和人才培養至關重要。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提升學生素養,樹立良好的校園形象,保障學校健康持久的久發展。
參考文獻:
[1]樂程,陳九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06).
1.1傳統文化在高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中的價值
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傳統文化育人中強調“禮”的思想教育,“禮”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代表著制度和規范,在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中制度和規范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國家的政策法規以及教育部門的相關制度的指導,利用傳統文化在高職校園中建立校園制度文化,不僅能提高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質量,還讓校園制度文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充分適應當今的社會發展。因此,在建立校園制度文化過程中,必須要體現出制度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性。
1.2傳統文化在高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的價值
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傳統文化體現的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是建立積極進取的高職校園精神文化的主要動力,在高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可以充分體現出傳統文化育人的優勢,將學生的消極情緒扼殺,并培養學生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人生觀價值觀;二,傳統文化體現的擔當大任的能力是建立愛國主義的校園精神文化的主要力量,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主要是要表現出崇高的責任感,這對我國未來的發展都有著重大的作用;③三,傳統文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圣外王思想有利于建立校園精神文化的道德觀,傳統文化中對人格以及修養是非常重視的,將這種觀念滲入到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人格的培養。
2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實踐
2.1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的實踐
在高職院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主要體現出傳統文化的高雅、人性化等兩個方面。其一,高雅的校園文化,校園是培養學生品位、個性的地方,而有這高雅的校園環境不僅對學校的學生有著一定的感染力,同時對教師也產生熏陶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明氣息。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要從各方面進行建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只有在良好的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才可以對校園文化進行科學的規劃以及合理的布局,同時,還要體現出校園文化環境的人文性和科技性,這樣才能實現人文和自然的有機結合,然后再對校園環境的綠化和美化進行設計,校園環境可以采用園林化環境或公園化環境對學校師生的心靈進行凈化,有效提高師生自身修養和人格;二,人性化物質文化的建設,在高職院校物質文化的建設中,主要涉及到的物質文化設施有教室、食堂、圖書館、宿舍以及運動場所等,這些物質文化設施在滿足師生的審美需求的基礎上,體現出各個物質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意蘊,彰顯人性化特征。
2.2傳統文化在高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中的實踐
校園制度文化的建設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體現出傳統文化育人的優勢,高職院校建設校園制度文化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第一,建立校園制度文化要突出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師生是學校存在的根本,在建立校園制度文化時,要站在師生的立場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以及管理條例,要以維護師生權利為己任,并且要保證高職院校的整體利益以及秩序的正常運轉,另外,還需要具備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規律。校園制度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出傳統文化將制度管理作為體現出師生的人格化手段,實現對師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的調動作用,教學制度文化最重要的是具有目標清晰、科學合理、引導方向明確等特點才更易于師生接受;第二,校園制度文化應符合實際的發展并需要不斷的改革、完善、創新,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培養人,而不是制約人,因此在建立校園制度文化時,需要將人才培養的需求以及高職院校發展的需求作為依據,對校園制度文化進行不斷的調整,進而實現將校園制度文化內化的效果,使師生自覺履行制度,主動參與教學、科研等教學任務,進而提高高職院校的綜合實力。
2.3傳統文化在高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