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高中生體育鍛煉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高中體育健康體魄綜合素質個性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30085
眾所周知,體育從小學以來就一直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可見學校體育對學生的重要性。上好體育課能讓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而這些不僅僅是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對健康人才的要求。所以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體育課對提高高中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要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重視他們身體素質、協調能力、意識潛能、運動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要用心設計體育教學,用心去教,這樣高中生就會不自覺地愛上體育課,從而加強體育鍛煉,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一、合理的體育鍛煉,能強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表面上是為了強身健體,以提高身體素質為目的。其實,體育鍛煉的作用不僅于此,它還能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提高反應速度,開拓思維和視野等。正如,約翰?格霄所言:“身體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精神的健康。”高中生正處于性格活潑好動、學習任務繁重的階段,如果一直處在緊張的學習狀態中,不但會影響學生的性格塑造,還可能會讓高中生厭學、恐學,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反過來成績下降又會使壓力更大,如此惡性循環對高中生來說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高中體育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中,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讓學生學會宣泄情緒、緩解壓力、消除疲勞,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這樣體育鍛煉就達到了高中體育的教學目標,也能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調整自己的心態,治療自己的心理問題,從而不斷完善自己。
二、合理的體育鍛煉,能讓高中生的個性得以塑造
德國體育教育專家海克爾說:“體育課主要是教學生如何參加體育運動,并在此過程中利用各種可能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不但要保證學生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讓學生有健康的個性、心理,并能在學習、生活、工作的壓力中很好調整自己,去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重中之重。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體育競賽、游戲活動中慢慢發現自己的個性,并通過反復的體育活動,起到心理暗示、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讓自己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學生的個性不但要靠自己在體育活動中努力去發現、去強化、去塑造,教師也要給學生心理暗示,并給學生適當的鼓勵、表揚,讓他們在與同學和老師的溝通中得到滿足,從而增加自信,堅定個性。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個性是我們教師教學目的之一,也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工作大有裨益。
三、合理的體育鍛煉,能讓高中生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高中生面臨的學習壓力可想而知,所以他們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和復習,而把體育鍛煉拋在了腦后。其實,這對學習繁重的高中生來說是相當不利的。沒有合理的放松、鍛煉機會,在緊張的學習狀態下,學生不但身體吃不消,學習效率也會大大下降。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緊張的備考狀態下,不忘鍛煉。要讓學生明白適當的體育鍛煉能消除疲勞,提高腦力工作的效率。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個人的生命在于運動,合理的運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會讓學生放松心情,提高學習效率。
四、合理的體育鍛煉,能塑造高中生良好的品質
關鍵詞:高中生;體育鍛煉;分析研究
強化青少年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增強他們的體質,而且對整個民族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時間緊,因此強化這一群體的體育鍛煉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當前高中生課余體育鍛煉情況
根據2015年底抽樣調查顯示,高中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的時間較之2014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有52%的學生坦誠自己平時很少參加體育鍛煉,有27%的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缺乏持續性。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在課余堅持體育鍛煉的情況不容樂觀,造成這一現狀主要與三個方面有關。一是缺乏鍛煉意識。許多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根本就沒有體育鍛煉的意識,他們認為只要不生病就是身體好,對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的功能認識不足,沒有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將體育鍛煉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從而缺乏堅持鍛煉的意識與習慣。二是缺乏吃苦精神。體育鍛煉活動是一項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無論是跑步還是打球、游泳等,對體能都是一次挑戰。許多高中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體育鍛煉中沒有能夠長久地堅持下去。例如,跑步鍛煉里程稍長一點就氣喘吁吁,或是春秋兩季尚能堅持,烈日炎炎的夏天或寒風凜冽的冬天則失去了體育鍛煉的激情和動力。三是缺乏充足時間。高中階段是學生求學生涯中最為緊張的階段,不僅學習壓力較大,而且學習時間的運用也非常緊湊,甚至達到點滴時間都被各學科的教學所“瓜分”。在這一背景下要求學生長時間地進行體育鍛煉,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缺乏了充足的時間作為支撐,許多高中生平時也就懶得進行鍛煉,久而久之,體育鍛煉就離他們越來越遠。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高中生體育鍛煉人數少、時間短,既有客觀條件上的制約,也有學生主觀方面的因素。
二、因地制宜地提高課余鍛煉的實際成效
在高中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將身體素質鍛煉作為重要內容,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課余鍛煉的成效。引導學生明白鍛煉的重要意義。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通俗易懂,但并非所有學生能深刻理解和領會,所以教師要通過生理學、運動學等方面的知識給學生介紹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體育鍛煉不僅是塑造完美體型、保持身體健康的需要,也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錘煉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要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體育鍛煉的積極意義,從而使他們愛上體育鍛煉。指導學生針對性地制定鍛煉計劃。高中生時間很緊張,所以要周密制定鍛煉計劃,教師在這一方面要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興趣愛好等制定鍛煉方案,既要考慮到運動的方式方法,又要兼顧到運動量,突出每一位學生重點需要鍛煉什么。學生需要鍛煉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有的需要鍛煉耐力,有的需要鍛煉爆發力,有的需要通過體育鍛煉來塑造完美體型,有的需要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防御疾病,等等,無論哪一個方面都要在個性化鍛煉計劃中充分體現出來。要求學生見縫插針地實施鍛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非常有限,所以教師在制定鍛煉計劃時一定要強調見縫插針,利用零散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對鍛煉的方式方法、鍛煉的動作等進行調整。例如,早飯前的時間可以進行幾分鐘小慢跑,睡覺前可以在床上做一些俯臥撐、仰臥起坐,平時上下樓的時候注意速度,這些方面對學生而言也是鍛煉。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平時學習生活中的點滴時間,靈活運用多種方式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始終處于一種有緊有松的合理狀態。培養體育骨干,營造班級運動氛圍。在體育教學中發現,有的班級里愛好運動的同學如果同時號召力也強的話,那么整個班級就會呈現良好的運動氛圍,反之,個別同學出現扭捏情緒時也會帶動一大部分同學抵觸鍛煉。因此,培養優秀的體育骨干對高中生的課余鍛煉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傳授學生鍛煉的技巧方法。體育鍛煉活動在學生的生活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但是體育鍛煉也要講究技巧,教師要從專業角度對學生進行輔導,例如慢跑快走等方式都可以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對減肥的幫助非常明顯。當然,早晨空腹進行跑步也可以加大能量消耗,這些方面的指導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鍛煉技巧,從而在實際訓練中提高機體機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在課余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不僅要讓他們鍛煉身體,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技巧,同時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讓他們將體育鍛煉作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對于高中生而言,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當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時,運動就會長久下去,他們的身體狀態就會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
三、結語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鍛煉量不足、鍛煉興趣低下等問題,廣大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從內心重視體育鍛煉,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鍛煉,以便更好地保障他們的健康成長。
作者:魏春燕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中生 體育鍛煉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88
Abstract Under the pressure of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the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is worry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the author uses a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high school in Tongliao Cit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improve physical activity.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體育鍛煉是高中生在課外采取各種體育手段以增強身體素質、保持健康體魄等的重要活動之一,對高中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受我國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高中生的體育鍛煉和身體素質令人堪憂。長期以來,教育者大多關注學生的文化課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忽視體育教育。一些學校不僅體育教育資源不足,甚至經常出現擠占學生體育活動時間來教授文化課的現象。在此情況下,學生未得到應有的體育鍛煉,不僅身體素質每況愈下,體院鍛煉意識也隨之下滑。隨著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的拓展與推進,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中學生的體育鍛煉,如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等。為了解當代高中生的體育鍛煉現狀,筆者對通遼市某高中開展問卷調查,在反映該校高中生體育鍛煉現狀的同時,提出了改善高中生體育鍛煉的意見和建議,以期對改善高中生體育鍛煉現狀有所裨益。
1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通遼市某高中在校學生。
2 調查方法
采用文獻調查法和問卷調查法開展本次研究。參考相關文獻編制高中生體育鍛煉情況調查問卷。運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向該校三個年級的學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共發放400份問卷,回收398份,有效回收問卷390份,有效回收率97.5%,并通過SPSS 22.0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如下。(1)年級:高一139人,高二137人,高三112人,缺失2人;(2)性別:男174人,女215人,缺失1人;(3)所學科類:文科生129人,理科生258人,缺失3人;(4)家庭住址:城市168人,農村220人,缺失2人;(5)是否為寄宿生:寄宿生227人,非寄宿生159人,缺失4人。
3 調查結果
3.1 高中生體育鍛煉所選擇的項目
高中生體育鍛煉時所選項目從總體上看較為廣泛、多樣。根據表1數據顯示,高中生體育鍛煉時所選項目超過15項,涵蓋了傳統、現代等體育運動項目。其中,排在前五位的體育鍛煉項目分別為跑步(62.2%),羽毛球(57.3%),走步(49.9%),騎車(37.3%),籃球(33.9%)。這是由于現代體育運動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高中生體育運動項目選擇的多樣化。然而就個體選擇來看,高中生體育鍛煉所選項目仍然相對單一。
3.2 高中生每周體育鍛煉的次數、時間
高中生每周體育鍛煉的次數和時間相對較少,這與趙少雄①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根據表2數據顯示,高中生體育鍛煉的次數“不鍛煉”占13.1%,“1~2次”占40.3%,“3~4次”占24.1%,“5次及以上”占22.3%。“不鍛煉”以及每周體育鍛煉維持在“1~2次”的高中生人數超過一半(53.1%)。根據表3數據顯示,高中生每次體院鍛煉的時間“不鍛煉”占9.0%,“0~20分鐘”占46.7%,“20~40分鐘”占28.5%,“40~60分鐘”占11.5%,“60分鐘及以上”占4.1%。體育鍛煉時間低于20分鐘的高中生人數超過一半(55.7%)。可見,高中生的體育鍛煉次數與時間較少,這一方面受高中生自身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和興趣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學習時間緊張和體育設施不夠健全所致,這直接影響了高中生的體育鍛煉效果。
3.3 高中生體育鍛煉的強度和心理體驗
高中生的體育鍛煉強度較低,心理體驗層次較低。根據表4、表5的數據可知,高中生體育鍛煉的強度“沒有感覺”占3.8%,“微微發熱”占17.9%,“微微出汗”占38.5%,“中等出汗”占28.5%,“大漢淋漓”占10.5%。高中生體育鍛煉的心理體驗“沒有感覺”占13.8%,“有一些放松”占38.5%,“充滿活力”占27.4%,“身心愉悅”占19.5%。由此可知,高中生的體育鍛煉的強度較低,良好的心理體驗不顯著,這主要受高中生每周體育鍛煉次數和每次體育鍛煉的時間影響。
3.4 高中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高中生缺少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根據表6數據顯示,高中生“沒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占35.1%,體育鍛煉習慣維持在“0~6個月”的占31.5%,“6個月~1年”的占10.0%,“超過1年”的占22.6%。體育鍛煉習慣低于6個月的學生人數占66.6%,大多數學生缺少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這與高中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有關,也是導致高中生身體素質較差的重要原因,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身體素質的提高。
3.5 高中生對體育鍛煉常識了解情況
高中生對體育鍛煉常識了解程度不高。根據表7數據顯示,高中生對體育鍛煉常識“非常不了解”的占5.9%,“不了解”的占21.3%,了解“一般”的占62.8%,“了解”的占7.4%,“非常了解”的占1.3%。由此可見,90%的高中生對體育鍛煉的常識了解程度不高,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不僅僅是學生自身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由于學校體育教育的疏乎,這直接降低了高中生體育鍛煉的意愿與效果。
3.6 高中生體育鍛煉的態度
高中生體育鍛煉態度總體上積極,對體育鍛煉呈現出了較強的意愿和興趣,但缺少實際行動,少部分高中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消極。根據表8的數據顯示,“非常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的高中生人數占2.8%,“不愿意”的占6.7%,“一般”的占52.3%,“愿意”的占27.2%,“非常愿意”的占9.7%。根據表9數據顯示,“非常不喜歡”體育鍛煉的高中生占2.3%,“不喜歡”的占5.6%,“一般”的占54.6%,“喜歡”的占56.2%,“非常喜歡”的占10%。由此可見,高中生對體育鍛煉具有較強的意愿和興趣。然而,高中生的實際體育鍛煉次數、時間、強度都較低,這可能受來自學校、家庭和學生個人等多個方面的影響。此外,仍然有一部分高中生缺少體育鍛煉的意愿和興趣,這有待于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改善。
3.7 高中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知
大部分高中生能夠認識到高中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卻缺少相應的體育鍛煉行動,且仍有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產生認知偏差。根據表10數據顯示,認為體育鍛煉“非常不重要”的高中生占1.5%,認為“不重要”的占1.8%,認為“一般”的占24.6%,認為“重要”的占50.5%,認為“非常重要”的占20.5%。根據表11數據顯示,認為高中生體育鍛煉“非常不必要”的占2.6%,“不必要”的占2.3%,“一般”的占26.4%,“必要”的占44.6%,“非常必要”的占23.1%。由此可見,大多數高中生能夠正確認識到體育鍛煉對高中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高中的體育鍛煉實際行動卻與之相去甚遠,顯示出了高中生體育鍛煉“知行不一”的情況,這與邱遠②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來自學校、家庭以及高中生自身的影響。仍然有部分高中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錯誤認知,認為高中生進行體育鍛煉不重要,也不必要,需要采取適當措施予以矯正。
3.8 高中生體育鍛煉的目的
高中生體育鍛煉的目的多樣。根據表12的數據顯示,高中生體育鍛煉的目的涵蓋了“休閑娛樂”、“強身健體”、“宣泄煩惱”、“減肥健美”、“交友社交”、“被迫應付”、“促進學習”、“表現自己”等諸多方面。其中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休閑娛樂”(59.9%)、“強身健體”(55.0%)、“宣泄煩惱”(41.9%)、“減肥健美”(37.2%)。這既反映了當前高中生體育鍛煉需要的多樣性和自主性,也與高中生愛玩、愛美、情緒不穩等發展特征密切相關,體現了大部分高中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良好效果。
3.9 高中生體育鍛煉的意愿和興趣
影響高中生體育鍛煉的因素是多樣的,既包含主觀因素,又包含客觀因素。學習負擔重、課程緊張,缺少體育鍛煉的時間,運動場館和運動器材的不足以及缺乏指導成為限制高中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根據表13數據顯示,在影響高中生體育鍛煉的因素當中,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學習負擔重,沒時間”(62.1%),“學校課程緊,安排的鍛煉時間少”( 54.5%),“運動場(館)不足”(37.4%),“運動器材缺乏”(37.4%),“不知道該如何鍛煉”(26.8%),“無人組織指導”(22.9%)。由此可見,缺少體育鍛煉的時間、運動場館和運動器材的不足以及缺乏指導成為限制高中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這為未來體育教育的重點指明了方向。但也不容忽視部分高中生因體育鍛煉太累和自身興趣、缺乏鍛煉伙伴等原因而不愿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
4 對策建議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貫徹落實國家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以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重視體育教育,加大體育教育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使之適應當前學生體育學習與鍛煉的需要。要加大資金投入,切實加強對學校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的建設,提供優質豐富的體育鍛煉器材,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良好的支持。要加強對學校體育教育的監測與評估,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減少甚至是杜絕擠占學生體育鍛煉時間的現象,為青少年學生創造一個集學校、社會、家庭為一體的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從宏觀上促進中學體育教育的發展。
(2)學校在貫徹落實國家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相關要求的同時,要切實加強對高中生的體育教育。要加強體育課程的改革與建設,完善課程內容,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常識、體育鍛煉方法等方面內容的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及課外鍛煉實踐中要充分重視對學生動機的激發,加強正確的體育價值取向和認知教育,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③要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學校應切實貫徹落實學生減負工作,減輕學生負擔,保證國家規定的正常的中學生體育鍛煉時間。要完善體育設施,提供豐富的體育器材,因地制宜的開發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
(3)高中生應自覺提高體育鍛煉的意識,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中生應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在增強體質、休閑娛樂、排泄煩惱、減肥健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自覺培養自身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意愿,自覺選擇豐富多樣的體育鍛煉項目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鍛煉,提高體育鍛煉的自覺性。要敢于吃苦,堅持鍛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同時,高中生應改變自身不正確的體育鍛煉認知,切實提高自身的體育鍛煉素養。
5 總結
體育鍛煉是中學教育的重要內容。高中生體育鍛煉的保證有賴于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高中生自身等多方的共同參與。為此,要貫徹落實國家的素質教育方針政策,積極調動多方力量,來促進高中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鍛煉,以促進高中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注釋
① 趙少雄.杜秋香,黃天雄.海南省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態度的調查與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20(4):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