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節能減排案例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日化企業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多元產品和便捷服務,在創造美麗生活的同時,也在面臨著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如何使生產經營與環境保護和諧共進,是擺在包括安利在內的諸多日化企業面前的實際問題。安利(中國)把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決不將環境成本外部化,致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共贏。
解決方案
■ 優化管理,依靠科技實現環保生產
安利(中國)環保工作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從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考慮環保,即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在產品的研發階段,對產品是否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是否使用合格原材料及其用量都提出了相當嚴格的要求;原材料采購環節,只有符合公司環保要求才能成為合格的供應商;生產制造環節必須符合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并得到權威機構的認證,很多產品通過權威部門的健康環保綠色認證;在產品最終廢棄階段,則充分考慮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原料天然:安利營養保健類食品的原材料均來自于其設立的4個有機農場,它們分布在美國、墨西哥及巴西,為全球的紐崔萊產品提供天然的植物原料。這些農場堅持采用有機耕種,不使用化學殺蟲劑、除草劑和化肥,確保原材料的天然純正,同時不對環境造成損害。
超前的環保理念:安利產品在研發之初就倡導環保理念,遠遠超前于同時代的其他同類產品。1959年,安利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樂新多用途濃縮清潔劑,就采用了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表面活性劑(Biodegradable Surfactant),其在使用后可被微生物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河流湖泊,從而保護生態環境。此后,這種環保的理念得到了高度重視與很好的貫徹,安利生產的每項清潔用品均采用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表面活性劑。同時,安利研制的家居清潔劑不含磷酸鹽,在保證清潔效能的同時,能有效避免刺激藻類的生長,杜絕水的富營養化,從而保護河流和湖泊的生態環境。1978年,考慮到氯氟碳化物上升到大氣層后引起的化學反應會逐漸破壞臭氧層,使臭氧層日益稀薄,無法有效吸收對人類及地球生物有致命影響的紫外線,安利全面停止使用氯氟碳化物,改用不具破壞性的碳氫化合物作噴霧產品的推進劑。此外,安利還在產品中淘汰了三氯乙烷和氯仿等同樣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物質。1989年,安利又在研究開發個人護理用品及雅姿美容化妝品上全面停止使用動物做實驗,保護生態平衡。
污水處理:建廠之初,安利公司本著“三同時”的原則,建造了現代化的污水處理站,配備專業的環保工程師和技術員進行日常管理,定期對污染物排放濃度中的COD進行監測。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以及原來的水處理設施靠近后來興建的居民樓,2005年,安利(中國)工廠在廠區北面建設了一座日處理能力為300噸、COD的最大處理能力為4500ppm的新污水處理站以取代原有的污水處理站,原有的污水處理站已拆除,以最大程度地保護社區利益。目前新污水處理廠已通過環保驗收。根據驗收監測數據顯示,新污水處理站的效果遠遠優于排放要求,如出水BOD5為5.25mg/l;COD為18mg/l;而標準分別為300mg/l與500mg/l。
在廢水設施和處理量都達到穩定的狀態下,為了減少廢水的排放量,控制廢水處理成本,安利(中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力爭將排放廢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1)在做生產計劃時,盡量將同一種產品安排在一起生產,這樣就會降低清潔消毒的頻率,從而減少廢水的產生,僅此一項就可以減少10%的廢水的產生。(2)加強廢水設施的維護保養,公司制定了每個設備的維護保養計劃,并嚴格執行和記錄在案,從而減少備件的更換和降低維修成本,并且保證廢水處理系統常年正常運作。安利公司在2003年就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從而使得安利公司在處理廢棄物方面更系統化。
噪聲控制:公司在購買設備時,將噪音作為設備選擇的一個條件,優先考慮無噪音或低噪音設備;而對于已有的噪音源,積極采取工程措施以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工廠每季度會對廠界噪聲進行檢測,每年還委托開發區環境監測站對廠界噪聲進行監測以確保排放達標。
固體廢棄物處置:在日常運作中,安利(中國)對廢棄物進行分類及專業處理,按照是否有毒有害,是否可回收進行分類、收集、貯存,回收有價廢棄物,合理處理危險廢物,安全操作,防止泄漏。目前,安利(中國)與綠由公司簽訂了處理合同,強化對有毒有害廢棄物的管理,2004年與2005年分別處理危險廢棄物1.38噸、1.16噸。對于無毒無害的生產廢棄物,其包裝破壞后交由有資質的回收公司處理;內容物可有選擇地交由回收商降級后循環利用;原料桶或瓶子可按市場價格賣給相關回收商循環使用。
■ 清潔生產,節能減排
濃縮配方:安利十分關注并致力于研究其產品和包裝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家居護理用品普遍使用濃縮配方,可較同類產品減少50%-70%的塑料包裝材料,進而減少固體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及由此對環境產生的污染及運輸所需的燃料。截至2007年5月底,僅在中國生產已下線的樂新、碟新和絲白三大類家居護理產品共節省無毒包裝材料2.25萬噸,節省運輸燃料1.17萬噸。
清潔生產:2006年,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入選廣東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第一批),同年成立清潔生產審核小組,由質量系統及生產部兩位高級經理擔任組長,帶領各區域各部門的經理主管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現階段實施中的方案共55個,其中無低費方案44個,中高費方案11個。
無低費方案
* 提高蛋白粉半成品的產出率:在營養品車間,通過調整粉位檢測的靈敏度、更換充填機觀察窗口密封膠條、培訓操作人員,降低蛋白粉在充填時的損耗率,僅2006年下半年就節約155萬元人民幣。
* 改善PC-250mL Body Shampoo生產流程:在個人護理品車間,通過對250mL夾具的改造、控制半成品溫度、改善充填機模具的規格和取消人工敲蓋環節,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蓋子損耗率,共節省成本近100萬元人民幣。
* 日常辦公中的節約:辦公室廢紙和廢塑料瓶交由專門回收公司循環使用,會議室照明全用節能型燈泡,公司在節約擦手紙、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等方面大力宣傳,并設立電池回收箱,環保在公司內部深入民心。
中高費方案
* 空調節能方案:采用西門子樓宇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提供的樓宇解決方案,在確保環境的安全及舒適的前提下,降低維護費,提高中央空調系統的使用效率,同時通過人性化的設計,保證建筑物內有需要才進行制冷,大大節約了制冷費用。
*大批量原料卸料系統項目:ICH6647/R0004B改用ISO-tank包裝及運輸,預計每年可減少約6000個塑料桶的使用,節省成本20萬元人民幣。
* 空調冷凝水,蒸汽冷凝水不排入廢水系統:可降低廢水處理費用,減少廢水排放。其中,安利(中國)工廠8號樓預計可節省50立方米廢水/天,10號樓可節省90立方米廢水/天。
* 車間冷凍工藝水系統水泵控制更新:預計每月節電37,440度,每月節減電費近3萬元人民幣。
■ 成立環保機構,健全機制,加強監管
安利(中國)管理層始終把環保工作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2000年成立了安全環保健康部,專門負責環保日常管理工作和安利(中國)工廠的環保協調工作。2003年,通過ISO9001:2000和ISO14001:2004質量及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經過多年的實踐,安利(中國)的環保監督工作已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針對具體的污染源,明確負責部門、負責人和考核目標。環保部門專員定期、不定期地對有關部門和生產現場進行檢查、抽查和巡視,對發現的環保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并下達限期整改通知。
■ 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多年來,安利(中國)積極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宣傳環保理念,包括連續四年贊助并參與掃清珠峰活動、三年內在全國種植100萬棵樹,多次舉辦清掃名山大川等活動。同時,通過公司各種溝通渠道大力宣傳環保理念,如連續多年在內刊《新姿》封底刊登環保公益廣告,動員員工參與清潔生產,加強員工環保意識培訓,使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成效
多年來,身體力行,傾情環保,已經成為安利(中國)的一大優良傳統,成為安利經營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在保護環境方面的不懈努力,安利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可,這些年在環保方面榮獲了諸多重要獎項和認證:
1989年,聯合國授予安利“環境保護成就獎”,安利成為世界上獲此殊榮的第二家私人企業。
1990年,因保護環境和自然環境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安利獲頒美國“維護環境獎”。
1992年,為表彰安利對支持極圈地區環保工作提供的服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安利“橫越兩極”獎章。
1993年,因在環保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聯合國授予安利“地球大使獎”。
2002年,中國國土資源部授予安利(中國)“保護地球資源模范企業”。
2002年,安利6種個人、家居護理用品被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確定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隊獨家專用產品”。
2003年,安利(中國)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認證。①
2003年,安利9種家居護理用品獲得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頒發的中國環境標志I型認證。
2003年, 6種安利紐崔萊產品被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確定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隊專用產品”。
2004年,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安利(中國)“中國環境標志優秀獎”。
展望
從建立以來,安利一直秉承“綠色生產、保護環境”的理念,致力于社區和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熱心贊助并參與各種環境保護活動。未來,安利(中國)將進一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承擔對環境的責任,實現與整個社會的和諧共進,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①“環境標志認證”是一個全球化的概念,中國環境標志認證體系包括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型認證的歷史最長久、規定最全面、要求也最高。該認證由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檢驗環節包括材料選購、生產、銷售、使用及廢棄物處理等具體細節。
相關鏈接:
一、項目實施原因
近幾年宣鋼公司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能源消耗增大、能源運輸供給不足、環境壓力日趨增大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企業快速穩定健康發展。采用信息技術作為平臺,采用新的技術,形成安全、穩定和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對實現節能減耗,降低鋼鐵生產成本,改善環境質量,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進一步提升宣鋼綜合管理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能源消耗,提高生產效率,適應現代化鋼鐵企業對能源管控體系的要求,宣鋼決定建立、健全能源計量儀表系統,促進宣鋼節能減排。
二、項目實施過程
1.現狀調研
宣鋼能源管理系統所涉及的內容包括供配電系統、給排水系統、熱力系統、燃氣系統、氧氮氬系統以及環保系統。
1.1能源介質種類主要包括:高爐煤氣(BFG)、焦爐煤氣(COG)、轉爐煤氣(LDG)、氧氣(O2)、氮氣(N2)、氬氣(Ar)、壓縮空氣(Air)、蒸汽、自來水、工業廢水、工業新水、電力等。
1.2能源介質信息包括:壓力、流量、溫度、煤氣熱值、水質、閥門開閉、調節閥開度、開關信號、動力設備運行狀態、主生產線設備的運行狀態等。
1.3環保信息包括:環保設備的運行情況、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濃度、流量、主要廢氣排放點的外排放廢氣中煙(粉)塵、SO2、NOx、CO2等污染因子的濃度和流量、污染物排放總量、大氣質量指標、廠區視頻監測、廠界噪音。
通過現場調研、查閱科技檔案等方式,對宣鋼工業生產中的幾大體系:電力系統、煤氣系統、水系統、氧氮氬系統、蒸汽系統、壓縮空氣系統、高爐鼓風系統、環保系統、主體生產工藝過程單元進行現場調研,主要調研對象為宣鋼能源公輔站所(變電站、煤氣柜等)、主體生產單元(高爐、焦爐等)、環保監測站點、工業網絡以及未接入工業網自控系統和計量儀表等。確定需要改造或新增儀表類型及數量等,提出建立、健全能源計量儀表系統總的需求。
2.項目實施
按照能源計量儀表系統需求,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指導思想,提出能源計量儀表更新、改造方案,按計劃對儀表系統進行完善、改造。
三、投入運行情況
項目建成后,經過一年多的運行,設備運行正常、穩定,計量數據準確、可靠,極大地提高了宣鋼能源計量裝備水平。
四、利用及效益分析
項目建成后,實現企業能源系統的安全穩定、優質環保、持續與經濟運行。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能源介質作用,減少放散損失,大幅度提高企業能源管理水平,年節約標煤2.3832萬噸,年節能效益2889萬元,提高企業能源利用率,增加企業發電量,減少了外購電量,實現減少CO2排放5.9萬噸,減少SO2排放180噸的社會效益,項目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主要指標及經濟分析如下:
1.直接經濟效益
1.1 減少煤氣放散
1.1.1焦爐煤氣:公司區域內的焦爐煤氣日發生量為300萬 m3,焦爐煤氣放散率為1%,系統實施后焦爐煤氣放散率下降到0.5%,能源中心在煤氣平衡調控中的貢獻按40%比例計,焦爐煤氣的價格為0.65元/m3,每年的生產時間按365天計,一年的直接減少焦爐煤氣放散:
300×(1%-0.5%)×365 ×40% = 219萬m3
直接效益為:219 萬m3×0.65= 142 (萬元)
1.1.2高爐煤氣:高爐煤氣日發生量為2800萬m3,高爐煤氣放散率為2%,目前下降到0.5%,如前所述能源中心在煤氣平衡調控中的貢獻按40%比例計,高爐煤氣的價格為0.12元/m3,每年的生產時間按365天計,一年的直接減少高爐煤氣放散:
2800×(2%-0.5%)×365 ×40%= 6132萬m3
直接效益為:6132 萬m3×0.12 = 735 (萬元)
1.1.3提高轉爐煤氣回收量:目前轉爐煤氣回收量80m3/t鋼,能源中心建設后通過合理調度使用煤氣,回收量提高到90m3/t鋼,鋼產量按600萬噸計算,貢獻率按40%,一年多回收轉爐煤氣:
600×(90-80)×40%= 2400萬m3
直接效益為:2400萬m3×0.25 =600 (萬元)
1.2減少提水量
能源中心實現水系統的全面監視,提高了水系統平衡的快速性,同時具有了考核監督的手段,減少跑、冒、滴、漏,通過項目的實施噸鋼耗新水量由項目實施前的3.9m3/噸下降至項目實施后的3.7m3/噸,水的價格為4元/m3,年產量按600萬噸鋼計,本項目的貢獻按20%計,一年的直接效益為:
600×(3.9-3.7)×4×20% = 96 (萬元)
1.3 減少氧氣排放量
通過氣體系統的產、供、用的實時監視,實現了氣體系統的動態平衡調整,合理分配氧氣用量,氧氣放散率由投用前的2%下降至目前的0.5%,氧氣的日產氣量為200萬m3,每年的生產時間按350天計,貢獻率按40%,氧氣的價格為0.46元/m3,一年的直接減少氧氣放散:
200×(2% - 0.5%)×350×40%= 420萬m3
直接效益為:420 萬m3×0.46= 193 (萬元)
1.4 管理節電
在電力方面,變電所、發電站、大型用電設備的全面監視便于管理人員全面、科學安排生產計劃,合理調度用電負荷,削峰填谷、節約電能,管理節電按總用電量1%計(已考慮扣除項目年耗電120萬kWh),公司用電預計為224630萬kWh,電的價格按平時收取為0.5元/kWh,一年的直接節電量為:
224630×1% = 2246 萬kWh
直接效益為:2246 萬kWh×0.5 = 1123(萬元)
綜合以上合計:
總直接效益:
一、節能降耗組織領導
為認真做好醫院節能降耗工作,特成立醫院節能降耗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組長:副組長:組員:及各科主任、護士長
職責:負責全院相關政策的制定和監督指導,保證相關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協調相關科室配合。由總務科具體落實相關要求,具體組織檢查、獎懲和宣傳工作,并負責制定年度計劃和具體措施,切實把節能降耗工作落到實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為醫療活動提供有力后勤保障。
二、節能降耗管理規定
(一)紙類的使用
1.紙杯是給來客準備的,員工用自己的水杯。開會時,請與會人員自帶水杯。
2.使用電子郵件、局域網代替紙類公文。
3.雙面使用復印、打印的紙張。單面使用后的復印紙,可再利用空白面復印或裁剪為便條紙或草稿紙再次使用。
4.多使用再生紙,公文用紙、名片、印刷品,盡可能使用再生紙,以減少環境污染。
5.多用手帕、毛巾擦汗、擦手,可減少衛生紙、面紙的浪費。盡量使用抹布。
6.所有文件盡量使用小字號字體。
(二)其他物品的使用
1.多使用回形針、訂書釘,少用含苯的溶劑產品,如膠水、修正液。
2.不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如使用可更換筆芯的原珠筆、水筆和鋼筆等。
3.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4.盡量使用充電電池,電池應回收,回收時應避免擠壓破損。
壞了的設備可以修復后再使用,減少資源浪費,也可節約資金。
空調、計算機器材、傳真機、復印機、辦公桌椅等如果出現故障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進行維修。
(四)選用有環保標志的產品,拒絕使用不符合辦公室環保理念的用品。
1、提倡購買綠色標志產品,以利可持續發展。
2、給各部門采購冰箱、電腦、復印機等時,除考慮價格因素外,省電、節能、輻射少、經久耐用等綠色環保指標也必須予以考慮。
(五)節省水資源
1.水龍頭、水管、馬桶如有漏水現象,能自己修的馬上修好,不能修的任何員工都應該向主管部門及時通報。
2.洗手擦肥皂時不要開著水龍頭。
(六)節省電力資源
1.無人使用的辦公室或會議室應關掉燈源或電風扇、隨手關閉樓道燈。
2.高耗電量的電器如冰箱、微波爐、烤箱、復印機等避免同時使用一個插座。
3.燈具每半年清洗一次,管線定期維護保養。
4.空調溫度控制冬季不高于20℃,夏季不低于25℃,每季進行清洗維護。
5.下班不忘關電源。
(七)節約燃油能源
加強公務用車和救護車的管理,實行定點加油、維修、保養和“一車一卡”加油制度;建立公務用車使用登記制度及油耗上墻公示制度。主管人員要保持車輛、發電機等設施的正確良好使用狀態,操作人員要探索節油操作技巧,定期檢測設備。對違章用車、違章出車造成的消耗和責任事故,并給醫院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要追究當事人行政和經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