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旅游業稅收籌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旅行社是旅游業核心部門,有較強的關聯帶動作用。2016年5月我國全面“營改增”,必然會對旅行社產生較大影響。故本文以旅行社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其增值稅納稅義務的基礎上,從納稅人身份、進項稅額、銷項稅額三方面討論旅行社增值稅稅收籌劃問題,希望能從稅收籌劃的角度減輕旅行社的稅收負擔。
關鍵詞:
旅行社;增值稅;稅收籌劃
一、旅行社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必要性
由于各大旅行社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個性產品,降價成為了市場競爭的常用手段。而這樣的競爭方式使旅行社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許多旅行社為了從低微的收入中增加利潤,縮短景點和旅游時間,大量安排自費項目、安排購物點,甚至強迫游客購物,將風險轉移給游客。2016年5月全面“營改增”后,旅行社面臨著一個新的稅收環境,通過稅務籌劃減輕旅行社的稅收負擔,有利于其在激烈的競爭中健康發展。
二、旅行社的增值稅納稅義務分析
旅游服務,是指根據旅游者的要求,組織安排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商務等服務的業務活動。旅行社在收取團費、提供旅游團合同約定條款以外的額外接送服務、合同約定條款以外代旅客辦理簽證及通行證、銷售旅游紀念品時會分別產生按生活服務中的旅游服務、按交通運輸服務、按現代服務中的經濟服務、按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銷項稅的納稅義務;而增值稅進項稅納稅義務,產生于購進自身經營所需貨物、服務和提供旅游服務兩方面。在經營過程中,旅行社購進汽車、人力資源服務等會發生增值稅進項稅納稅義務;為旅客提供旅游服務時,購進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娛樂、保險、電信、貨運客運場站、租賃等服務時會發生增值稅進項稅納稅義務。
三、旅行社增值稅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
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一般情況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特殊情況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旅行社不同的計稅方法不同應稅行為適用不同的稅率,如表1。旅行社不能僅就稅率高低選擇納稅人身份,應全面考慮發生進項稅額的多少、取得進行稅額的難易程度、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和一般計稅方法的差異大小等來選擇。例:某旅行社增值稅進項稅額為A,其中可取得專用發票的金額為A1。銷售額為X。若為小規模納稅人,則應納稅額1=3%*X,若為一般納稅人,則應納稅額2=17%*X-A1,比較應納稅額1與應納稅額2的大小。若應納稅額1<應納稅額2,即A1<10.14X,則應選擇為小規模納稅人;若A1>10.14X,則應該選擇為一般納稅人。可看出,選擇納稅人身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大小。
四、旅行社增值稅進項稅的稅收籌劃
(一)票據抵扣進項稅
“營改增”后,旅行社一般增值稅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如出差住宿、廣告、門市裝修、物管水電房租、辦公用品的專用發票等都可用其作為進項稅抵扣。以上可用于抵扣的發票類型僅6種:上游旅行社的發票、住宿、餐飲、交通費、簽證費和門票。其中,可抵扣的簽證費發票是今年營改增后新增可抵扣的費用類型。若為一般納稅人,就旅行社購進固定資產等取得的專用發票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這一點,旅行社購進固定資產等時,應選擇能夠開具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供應商,取得可抵扣的專用發票;若為小規模納稅人,即使購進固定資產等或發生以上出差的住宿費等費用取得了專用發票也不能抵扣,所以可選擇價格相對較低的小規模納稅人供應商。
(二)稅收優惠的使用——零稅率政策
《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的國際運輸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具體包括(1)在境內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出境。(2)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入境。(3)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境內的單位或個人提供程租服務,如果租賃的交通工具用于國際運輸服務和港澳臺運輸服務,由出租方按規定申請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境內的單位和個人向境內單位或個人提供期租、濕租服務,如果承租方利用租賃的交通工具向其他單位或個人提供國際運輸服務和港澳臺運輸服務,由承租方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境內的單位或個人向境外單位或個人提供期租、濕租服務,由出租方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境內單位和個人以無運輸工具承運方式提供的國際運輸服務,由境內實際承運人適用增值稅零稅率;無運輸工具承運業務的經營者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對于跨國、境業務,旅行社可以根據不同稅收優惠政策,選擇最有利的交通運輸方式。
五、旅行社增值稅銷項稅的稅收籌劃
(一)分開核算不同應稅行為的銷售額
對作為一般納稅人的旅行社在提供旅行社、經紀服務(6%稅率)的同時,也會提供一定的交通運輸服務(11%稅率)或銷售紀念品(17%稅率),此行為屬于兼營行為。兼營行為可能涉及以下一種或幾種情況:兼有不同稅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服務,兼有有不同征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服務,兼有不同稅率和征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根據規定,試點納稅人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應分別核算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如某旅行社作為一般納稅人,既提供旅游服務,又銷售旅游產品。稅收籌劃前:該旅行社旅游服務收入和銷售旅游產品收入由財務部門統一核算,而財務部未分開核算,旅游服務收入和旅游產品銷售收入一并征收增值稅,應納稅額為(500+60)×17%=95.2(萬元);稅收籌劃后:該旅行社將旅游產品銷售部門獨立出來,成立集團的下屬子公司,子公司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在會計上獨立核算。旅游服務收入應納增值稅=500×6%=30(萬元),旅游產品銷售收入應納增值稅=60×3%=1.8(萬元)。應納稅額為30+1.8=31.8,可節稅63.4萬元。可看出,分開核算對業務多元化,有銷售旅游產品且作為一般納稅人的旅行社尤其重要。
(二)選擇全額或者差額計稅方法
旅行社可選擇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銷售額;選擇此辦法的試點納稅人,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費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普通發票。如果某旅行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A(假設A1適用6%,A2適用17%),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用為B,購進固定資產、不動產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C。方案一:不采用差額征收。應納稅額1=A1*6%+A2*17%-B*6%-C方案二:采用差額征收。應納稅額2=(A-B)*5%-CA2=0時,應納稅額1>應納稅額2;A2≠0時,當B>A1+12A2時,應納稅額1<應納稅額2,當B<A1+12A2時,應納稅額1>應納稅額2,當B=A1+12A2時,應納稅額1=應納稅額2。除非B足夠大時,否則應適用差額征收。但是運用差額征稅時需注意,僅旅游業務才能適用差額征收,而單項業務,如單訂機票這種業務若要按全額做賬,則需全額納稅。
參考文獻:
[1]官波,劉春花.旅行社“營改增”的影響預測及對策[J].稅務研究,2016(01):102-104.
[2]趙霞.旅行社企業稅收籌劃——基于供應鏈合作角度[J].價值工程,2013,(18):27-28.
[3]韓丹.海南旅游企業稅務籌劃研究[J].現代商業,2014,(32):132-133.
[4]劉淑琴.淺議“營改增”對旅行社行業稅務的影響及建議[J].現代商業,2016(02):127-128.
關鍵詞: 稅收籌劃;企業財務管理;新理念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4-0108-011稅收籌劃的意義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或其機構在稅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適用稅收政策和稅收征收管理制度為前提,采用稅收法規所賦予的稅收優惠或政策選擇機會,對自身經營、投資和利潤分配等財務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實現規劃與安排,以達到節稅目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因此,納稅籌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其客觀必然性。
企業稅收籌劃本質是一種法律行為,在有多種應稅方案可供選擇時,做出承擔稅負最低、合理又合法的抉擇,在國家法律許可范圍內,以稅法為依據,深刻理解稅法精神,這樣做是有別于避稅、偷稅、騙稅、逃稅的行為。它在本質上說是一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正當行為,是對稅法和稅收政策合理、有效的貫徹和實施。
企業稅收籌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服務,實現企業發展目標服務而努力。稅收籌劃必須與企業財務管理的根本目標保持一致,不能為節稅而節稅,要全方位地考慮問題。企業的節稅利益可從兩方面獲取:一是滯延納稅時間;二是選擇低稅負或總體收益最大化的納稅方案。稅收籌劃就是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案中進行擇優選擇。我們要在企業在經營、投資、理財活動中多選擇幾種方案來考慮。
2納稅籌劃的主要方法
2.1 企業組建中的納稅籌劃要想投資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產品,我們就要在企業投資選擇中進行納稅籌劃。①通過綜合利用三廢開發產品從而享受減免稅待遇。②掛靠科研避稅法。我國稅法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大多院校和專從事科研的機構進口的儀器產品都有相應的保護政策。③企業就可掛靠“老少邊窮”地區,以達到節稅的目的。在我國的稅法中有這樣一些規定,即對老少邊窮地區投資分得的利潤在5年內減半征所得稅,這樣企業就可以為自己帶來盈利的機會。
企業選擇稅收負擔較輕的組織形式。在我國,國家為了鼓勵個人投資、公平稅負和完善所得稅制,規定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只對其投資經營采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停征企業所得稅。公司制企業要雙重納稅,公司的營業利潤一般課征25%的所得稅,作為股息分配給投資者的稅后利潤,投資者還按20%的比例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此外,當企業規模擴大后,是設立分公司還是通過控股形式組建子公司在納稅規定上就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來講,如果組建的公司一開始就可盈利,設立子公司較為有利。在子公司盈利的情況下,可享受當地政府提供的各種優惠稅收政策。如組建公司在經營初期發生虧損,則組建分公司更為有利,可用虧損沖減總公司的盈利,減輕總公司的稅收負擔。因此,在組建企業時,采用何種形式必須認真籌劃。
2.2 會計處理過程中的納稅籌劃①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為了達到節稅和減少風險的目的,在前期分攤的費用較多,使固定資產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補償,如采用加速折舊法,在早期提得多。②材料費用計入成本時的計價方法,為了達到節約稅款的目的,我們在購料進價上漲時采用后進先出,計入成本費高,從而降低利潤,當進料價格下降時,情況則剛好相反。此時如選擇先進先出,則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低,而擴大當期利潤。③對稅基,稅率,稅額處理的納稅籌劃。不同的籌資方式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的預期收益和稅負水平。籌資方式的選擇對企業生產來說至關重要,企業籌資一般分為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兩種方式。相對而言,負債籌資更具節稅功能,有風險大、成本低的特點;權益籌資具有風險小、成本高的特點,包括用留存利潤和發行新股等方式,稅收籌劃在具體確定籌資對象和確定資本結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租賃方式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兩種,融資租賃可以將租人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使企業獲得所需資產,保存舉債能力,租金中的利息和相關手續費還能稅前扣除,起到少納稅的作用,同時也雙重減少了計稅基數,可以縮小所得稅稅基,達到節稅的目的。融資租賃的節稅收益要明顯優于經營租賃。
在投資方式中,應選擇設備投資和無形資產投資,而不應選擇貨幣資金投資方式。設備投資其折舊費可以作為稅前扣除項目,縮小所得稅稅基;無形資產攤銷費也可以作為管理費用稅前扣除,減小所得稅稅基。用設備投資,在投資資產計價中,可以通過資產評估提高設備價值。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于產權變動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評估的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收益現值法、清算價格法等。由于計價方法不同,資產評估的價值也將隨之不同。
在設備維護環節上,將固定資產改良盡可能地轉變為大修或分解為幾次維修,使得修理費用在發生期直接扣除,同時在固定資產大修時所購進配件、材料的進項稅額予以抵扣,生產經營方面做到最大限度節約成本。
2.3 利用國家對稅收的優惠政策稅法規定:新辦的服務型企業,安排失業,下崗人員達到30%可以免3年營業稅和所得稅,興辦的私營企業安排退役士官達30%的也可免三年營業稅和所得稅,另外雇工8人以上的下崗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可享受新辦服務型企業免征營業稅,但行業限于業,旅游業,飲食業,倉儲業,租賃業和其他服務業。稅收是企業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可以規避涉稅風險,控制或減輕稅負。有助于提高企業財務與會計水平,有利于納稅人實現財務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納稅意識和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助于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優化配置。因此企業應高度重視稅收籌劃對企業的影響,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條件下進行稅收籌劃,合理的降低稅收負擔,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高金平.稅收籌劃操作實務[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6.
關鍵詞:旅行社;增值稅;稅收籌劃
一、旅行社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必要性
由于各大旅行社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個性產品,降價成為了市場競爭的常用手段。而這樣的競爭方式使旅行社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許多旅行社為了從低微的收入中增加利潤,縮短景點和旅游時間,大量安排自費項目、安排購物點,甚至強迫游客購物,將風險轉移給游客。2016年5月全面“營改增”后,旅行社面臨著一個新的稅收環境,通過稅務籌劃減輕旅行社的稅收負擔,有利于其在激烈的競爭中健康發展。
二、旅行社的增值稅納稅義務分析
旅游服務,是指根據旅游者的要求,組織安排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商務等服務的業務活動。旅行社在收取團費、提供旅游團合同約定條款以外的額外接送服務、合同約定條款以外代旅客辦理簽證及通行證、銷售旅游紀念品時會分別產生按生活服務中的旅游服務、按交通運輸服務、按現代服務中的經濟服務、按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銷項稅的納稅義務;而增值稅進項稅納稅義務,產生于購進自身經營所需貨物、服務和提供旅游服務兩方面。在經營過程中,旅行社購進汽車、人力資源服務等會發生增值稅進項稅納稅義務;為旅客提供旅游服務時,購進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娛樂、保險、電信、貨運客運場站、租賃等服務時會發生增值稅進項稅納稅義務。
三、旅行社增值稅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
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一般情況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特殊情況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旅行社不同的計稅方法不同應稅行為適用不同的稅率,如表1。
旅行社不能僅就稅率高低選擇納稅人身份,應全面考慮發生進項稅額的多少、取得進行稅額的難易程度、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和一般計稅方法的差異大小等來選擇。例:某旅行社增值稅進項稅額為A,其中可取得專用發票的金額為A1。銷售額為X。若為小規模納稅人,則應納稅額1=3%*X,若為一般納稅人,則應納稅額2=17%*X-A1,比較應納稅額1與應納稅額2的大小。若應納稅額1
四、旅行社增值稅進項稅的稅收籌劃
(一)票據抵扣進項稅
“營改增”后,旅行社一般增值稅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如出差住宿、廣告、門市裝修、物管水電房租、辦公用品的專用發票等都可用其作為進項稅抵扣。以上可用于抵扣的發票類型僅6種:上游旅行社的發票、住宿、餐飲、交通費、簽證費和門票。其中,可抵扣的簽證費發票是今年營改增后新增可抵扣的費用類型。
若為一般納稅人,就旅行社購進固定資產等取得的專用發票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這一點,旅行社購進固定資產等時,應選擇能夠開具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供應商,取得可抵扣的專用發票;若為小規模納稅人,即使購進固定資產等或發生以上出差的住宿費等費用取得了專用發票也不能抵扣,所以可選擇價格相對較低的小規模納稅人供應商。
(二)稅收優惠的使用――零稅率政策
《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的國際運輸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具體包括(1)在境內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出境。(2)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入境。(3)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
境內的單位或個人提供程租服務,如果租賃的交通工具用于國際運輸服務和港澳臺運輸服務,由出租方按規定申請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境內的單位和個人向境內單位或個人提供期租、濕租服務,如果承租方利用租賃的交通工具向其他單位或個人提供國際運輸服務和港澳臺運輸服務,由承租方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境內的單位或個人向境外單位或個人提供期租、濕租服務,由出租方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境內單位和個人以無運輸工具承運方式提供的國際運輸服務,由境內實際承運人適用增值稅零稅率;無運輸工具承運業務的經營者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對于跨國、境業務,旅行社可以根據不同稅收優惠政策,選擇最有利的交通運輸方式。
五、旅行社增值稅銷項稅的稅收籌劃
(一)分開核算不同應稅行為的銷售額
對作為一般納稅人的旅行社在提供旅行社、經紀服務(6%稅率)的同時,也會提供一定的交通運輸服務(11%稅率)或銷售紀念品(17%稅率),此行為屬于兼營行為。兼營行為可能涉及以下一種或幾種情況:兼有不同稅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服務,兼有有不同征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服務,兼有不同稅率和征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根據規定,試點納稅人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應分別核算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如某旅行社作為一般納稅人,既提供旅游服務,又銷售旅游產品。
稅收籌劃前:該旅行社旅游服務收入和銷售旅游產品收入由財務部門統一核算,而財務部未分開核算,旅游服務收入和旅游產品銷售收入一并征收增值稅,應納稅額為(500+60)×17%=95.2(萬元);稅收籌劃后:該旅行社將旅游產品銷售部門獨立出來,成立集團的下屬子公司,子公司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在會計上獨立核算。旅游服務收入應納增值稅=500×6%=30(萬元),旅游產品銷售收入應納增值稅=60×3%=1.8(萬元)。應納稅額為30+1.8=31.8,可節稅63.4萬元。可看出,分開核算對業務多元化,有銷售旅游產品且作為一般納稅人的旅行社尤其重要。
(二)選擇全額或者差額計稅方法
旅行社可選擇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 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銷售額;選擇此辦法的試點納稅人,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費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普通發票。如果某旅行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A(假設A1適用6%,A2適用17%),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用為B,購進固定資產、不動產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C。
方案一:不采用差額征收。
應納稅額1=A1*6%+A2*17%-B*6%-C
方案二:采用差額征收。
應納稅額2= (A-B)*5% -C
A2=0時,應納稅額1>應納稅額2;A2≠0時,當B>A1+12A2時,應納稅額1
參考文獻:
[1]官波, 劉春花. 旅行社 “營改增”的影響預測及對策[J]. 稅務研究, 2016(01): 102-104.
[2]趙霞. 旅行社企業稅收籌劃――基于供應鏈合作角度[J]. 價值工程, 2013, (18): 27-28.
[3]韓丹. 海南旅游企業稅務籌劃研究[J]. 現代商業, 2014, (32): 132-133.
[4]劉淑琴. 淺議“營改增”對旅行社行業稅務的影響及建議[J]. 現代商業, 2016(02):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