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風景園林和園林景觀的區別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風景園林 施工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3-0208-01
1.植被設置對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在植物種植過程中 ,一些小環境對植物施工也有一定影響,如建筑物的朝向、地形的特殊地帶等[1]。這些地帶在園林設計圖中可能表達的不是很清楚,施工員要與設計員共同協商修改方案,有的施工員僅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進行營造,往往選擇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如種植一些邊緣樹種,有可能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2)在施工的時候,市場也往往會成為某種影響因素,如旺季時植物資源匱乏;雨天時沒有賣家起樹挖草皮;在冬季買不到或者是只有在很遠的地方才能買得到的材料,就需要施工人員對方案進行改動,施工時選用現有的材料或者與原材料相近的材料。
(2)園林綠化項目提交設計單位設計時,一些設計人員沒有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別、樹木的適生密度、各地植物群落的差異等進行深入地調查和研究,生搬硬套,盲目設計,使植物不能適應當地條件,造成死亡,或者是養護投入巨大,帶來沉重的負擔。此外,如將適生于杭州、天臺等地生長的樹種廣玉蘭、雪松等設計到溫嶺、玉環海島種植,造成廣玉蘭(淺根)、雪松(大冠幅)常年受勁風襲擊倒伏。設計不當,盲目選擇樹種,不但影響園林植物正常生長,造成園林景觀面目全非,而且對園林施工造成一定影響,有時甚至延誤工期。
2.地形地貌對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園林地貌在滿足使用和景觀需要的同時,必須使其符合園林施工的要求。如山高與坡度的關系、各類園林廣場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性和穩定性等問題,都需要嚴格地推敲,以免發生如陸地內澇、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顧后果,執意要求景觀效果[2]。
(2)在園林規劃設計中,存在地形地貌的設計過于簡單化和盲目化等問題。有的設計不因地制宜,只按個人的意愿和想象設計,施工時地形與周圍的環境差距甚遠;有的則不對地形地貌進行設計和改造,覺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卻忽略了具有起伏變化的園林地形對園林工程景觀的重要性,沒有很好地結合園林使用功能和園林景觀構圖等方面的要求[3]。
3.施工色彩及圖案設計對于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鋪裝對園林施工的影響
在園林鋪裝施工中,鋪裝圖案并非越大越好,鋪裝圖案的尺度與場地大小有密切的關系。大面積鋪裝應使用大尺度的圖案,若鋪裝圖案較小則會顯得瑣碎。鋪裝材料的尺寸也影響其使用效果。通常尺寸的大小在美感上并沒有多大的區別,有時小尺寸材料鋪裝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縫圖案往往能產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鋪裝材料組合成大圖案,也可與大空間取得比例上的協調[4]。
(2)建筑小品設計不當對園林施工的影響
在園林設計中,園林小品對整個景觀的營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5]。然而很多小品沒有很好的立意,或擺放位置不恰當,使之在整個園林景觀中可有可無,忽略了園林小品應具有的性質。從裝飾性來看,有的小品好看不實用,實用性和裝飾性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致使一個設計不當的園林小品可能會影響部分甚至整個園林景觀效果。
(3)色彩設計的影響
在鋪裝中,鋪裝的色彩一般選擇沉著、大氣的色彩,并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其中中間色彩和環境的統一是極為關鍵的。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地面鋪裝的色彩與周圍環境包括建筑、小品的色調相協調,而且要注意鋪裝的色彩不能過于鮮艷富麗,否則容易造成喧賓奪主,甚至造成混亂的氣氛。同時使用色彩時要保證不會對視覺產生過強的刺激,使行人在上面行走時有舒適感和安全感。
4.施工要求對于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工期就是從開工到竣工完全按照日歷天數計算,不扣除停工日數。在施工過程中,甲方如要求的竣工工期為20 個日歷天 ,但是按正常進度算下來遠遠大于 20 d 的情況下,就可以把園林植物配置設計中一些無關緊要的要素去掉或者稍微進行改動,使施工變的更容易,就不會延誤工期。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標的一方,在合同擬訂過程中主要提出要實現什么目標。合同中雙方平等主體代稱,方便在下文表述時使用簡稱。在合同過程中,甲方主要是監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滿足自身需求的東西。在合同執行結束后,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資金或者其他資源,以獲得自身所需要的東西。
(2)施工開始后,甲方每周至少有3d的時間或者每天到施工現場處理施工中出現的突發問題或需要解決的問題,期間不免有整改。施工的園林建筑材料進場后,需經過甲方的主管工程師到現場檢驗,合格后方可以使用。在施工過程中,廣場等的道路鋪裝、卵石施工、草坪鋪裝等均需由施工方作出樣板,而甲方則根據經濟和其他等方案做出整改。
5.環境因素對于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自然因素對植物的影響
在園林施工中,天氣對植物的影響最大,而對于潮濕多雨的天氣,經常出現暴雨或連續陰雨。以最常見的馬蹄金草坪為例,剛鋪上的草坪往往會因為長期被雨水浸泡而發爛、發臭;氣溫過高,剛鋪上的草坪便會被烤干,影響成活率。
(2)自然因素對工期的影響
自然條件因素主要是氣候條件、地理變化和自然災害等,具體包括地震、洪澇、干旱、嚴寒、蟲災、臺風等方面的因素。因為園林工程大都是戶外施工,一遇天氣變化就會影響施工的質量或進程,對風景園林施工質量極為不利。
本文從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環境因素等方面出發,深入分析和探討了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影響因素,明確了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為我國風景園林的施工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顏路平,肖煥 .高校校園綠化中植物配置的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2009(7).
[2] 饒信義.淺談園林工程施工管理中關系的協調[J]. 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4(09).
[3] 陳鷺.城市居住區園林環境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
[關鍵詞]風景園林,施工,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4-0201-01
1.植被設置對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在植物種植過程中,一些小環境對植物施工也有一定影響,如建筑物的朝向、地形的特殊地帶等[1]。這些地帶在園林設計圖中可能表達的不是很清楚,施工員要與設計員共同協商修改方案,有的施工員僅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進行營造,往往選擇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如種植一些邊緣樹種,有可能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2)在施工的時候,市場也往往會成為某種影響因素,如旺季時植物資源匱乏;雨天時沒有賣家起樹挖草皮;在冬季買不到或者是只有在很遠的地方才能買得到的材料,就需要施工人員對方案進行改動,施工時選用現有的材料或者與原材料相近的材料。
(2)園林綠化項目提交設計單位設計時,一些設計人員沒有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別、樹木的適生密度、各地植物群落的差異等進行深入地調查和研究,生搬硬套,盲目設計,使植物不能適應當地條件,造成死亡,或者是養護投入巨大,帶來沉重的負擔。此外,如將適生于杭州、天臺等地生長的樹種廣玉蘭、雪松等設計到溫嶺、玉環海島種植,造成廣玉蘭(淺根)、雪松(大冠幅)常年受勁風襲擊倒伏。設計不當,盲目選擇樹種,不但影響園林植物正常生長,造成園林景觀面目全非,而且對園林施工造成一定影響,有時甚至延誤工期。
2.地形地貌對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園林地貌在滿足使用和景觀需要的同時,必須使其符合園林施工的要求。如山高與坡度的關系、各類園林廣場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性和穩定性等問題,都需要嚴格地推敲,以免發生如陸地內澇、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顧后果,執意要求景觀效果[2]。
(2)在園林規劃設計中,存在地形地貌的設計過于簡單化和盲目化等問題。有的設計不因地制宜,只按個人的意愿和想象設計,施工時地形與周圍的環境差距甚遠;有的則不對地形地貌進行設計和改造,覺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卻忽略了具有起伏變化的園林地形對園林工程景觀的重要性,沒有很好地結合園林使用功能和園林景觀構圖等方面的要求[3]。
3.施工色彩及圖案設計對于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鋪裝對園林施工的影響
在園林鋪裝施工中 ,鋪裝圖案并非越大越好,鋪裝圖案的尺度與場地大小有密切的關系。大面積鋪裝應使用大尺度的圖案,若鋪裝圖案較小則會顯得瑣碎。鋪裝材料的尺寸也影響其使用效果。通常尺寸的大小在美感上并沒有多大的區別,有時小尺寸材料鋪裝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縫圖案往往能產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鋪裝材料組合成大圖案,也可與大空間取得比例上的協調[4]。
(2)建筑小品設計不當對園林施工的影響
在園林設計中,園林小品對整個景觀的營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5]。然而很多小品沒有很好的立意,或擺放位置不恰當,使之在整個園林景觀中可有可無,忽略了園林小品應具有的性質。從裝飾性來看,有的小品好看不實用,實用性和裝飾性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致使一個設計不當的園林小品可能會影響部分甚至整個園林景觀效果。
(3)色彩設計的影響
在鋪裝中,鋪裝的色彩一般選擇沉著、大氣的色彩,并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其中中間色彩和環境的統一是極為關鍵的。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地面鋪裝的色彩與周圍環境包括建筑、小品的色調相協調,而且要注意鋪裝的色彩不能過于鮮艷富麗,否則容易造成喧賓奪主,甚至造成混亂的氣氛。同時使用色彩時要保證不會對視覺產生過強的刺激,使行人在上面行走時有舒適感和安全感。
4.施工要求對于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工期就是從開工到竣工完全按照日歷天數計算,不扣除停工日數。在施工過程中,甲方如要求的竣工工期為20個日歷天,但是按正常進度算下來遠遠大于20d的情況下,就可以把園林植物配置設計中一些無關緊要的要素去掉或者稍微進行改動,使施工變的更容易,就不會延誤工期。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標的一方,在合同擬訂過程中主要提出要實現什么目標。合同中雙方平等主體代稱,方便在下文表述時使用簡稱。在合同過程中,甲方主要是監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滿足自身需求的東西。在合同執行結束后,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資金或者其他資源,以獲得自身所需要的東西。
(2)施工開始后,甲方每周至少有3d的時間或者每天到施工現場處理施工中出現的突發問題或需要解決的問題,期間不免有整改。施工的園林建筑材料進場后,需經過甲方的主管工程師到現場檢驗,合格后方可以使用。在施工過程中,廣場等的道路鋪裝、卵石施工、草坪鋪裝等均需由施工方作出樣板,而甲方則根據經濟和其他等方案做出整改。
5.環境因素對于風景園林施工的影響分析
(1)自然因素對植物的影響
在園林施工中,天氣對植物的影響最大,而對于潮濕多雨的天氣,經常出現暴雨或連續陰雨。以最常見的馬蹄金草坪為例,剛鋪上的草坪往往會因為長期被雨水浸泡而發爛、發臭;氣溫過高,剛鋪上的草坪便會被烤干,影響成活率。
(2)自然因素對工期的影響
自然條件因素主要是氣候條件、地理變化和自然災害等,具體包括地震、洪澇、干旱、嚴寒、蟲災、臺風等方面的因素。因為園林工程大都是戶外施工,一遇天氣變化就會影響施工的質量或進程,對風景園林施工質量極為不利。
本文從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環境因素等方面出發,深入分析和探討了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影響因素,明確了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為我國風景園林的施工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顏路平,肖煥.高校校園綠化中植物配置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9(7).
[2] 饒信義.淺談園林工程施工管理中關系的協調[J].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4(09)
[3] 陳鷺.城市居住區園林環境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
[關鍵詞]風景園林 理論基礎 學科特色 研究領域
中國風景園林是在傳統園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世界園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1年風景園林成為一級學科之后,圍繞學科發展與研究范疇問題有眾多的討論,經過幾年的實踐,作為一級學科的風景園林理論與學科研究范疇已形成基本統一的觀點。各學校應以此為基礎,根據自身特點確定合適的發展方向,形成自身的學科特色。
一、現代風景園林理論趨勢
(一)現代風景園林美學的新標準
(1 )形式美的多樣化――東西方園林審美的交融
在古典園林中,東西方對形式美的藝術表現存在明顯差別。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園林一直以自然式的山水園林為主要形式,與此相應的是西方古典園林更為重視科學原理的應用,幾何形的構圖和臺地式的地形表現出理性的秩序與嚴謹的規律,形成了其規則式的園林形式[1]。
但是,在經濟發展進入全球化的現代社會,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趨普遍,從目前世界園林的實踐情況看,無論是自然美還是規則美,只要是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美,都是東西方園林所共同追求的,東西交融的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能創造出具有高雅藝術美的作品。
(2)生態美――風景園林的綜合美
藝術美自然是評判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但是,單純的以藝術美為標準的審美時代已經難以適應現代風景園林的發展。“景觀是一種社會文化資源,也是一種生態資源,審美觀念不能只停留在一些風景名勝震撼人心的地貌上,必須強調綠色空間,不僅是為了游憩和觀賞,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正在被破壞和消亡的綠色空間,作為自然一貫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2]。在風景園林理論研究與實踐中,運用生態美學的基本原理創造人地和諧的理想生活境域是大勢所趨。
(二)生態學理論的深入研究與應用
生態意識在中國由來已久,早在商周時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經表現了古人樸素的生態觀念,即人與自然要保持和諧統一[3]。而今天,風景園林中的生態思想更是普遍,規劃中強調尊重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維護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中國風景園林實踐領域目前大致可以分為3個層次:景觀和園林設計、城鄉綠地系統和大地景觀規劃。不同層次的規劃具有尺度、性質上的區別,對生態學理論的應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對于小尺度的景觀和園林設計,適宜用以個體植物為研究對象的植物生態學理論作指導,重點研究園林植物的生態特性,在綠地中形成合理的植物組群結構;對于較大尺度的城鄉綠地系統和風景名勝區等的建設,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以及生態系統生態學等理論具有實際意義;對于更大尺度的區域性的大地景觀規劃,應用景觀生態學理論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5]。
(三)社會科學的指引
1.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因而中國古典園林平淡含蓄,形成了自然樸素的山水園林形式。西方文化征服自然的思想貫穿在對自然大加改造的園林中,故西方古典園林規則對稱的形式宏偉而華麗。一方面要以繼承的態度來保護傳統,對于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要在設計中予以保留;另一方面,應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用新的形式對傳統文化予以表現,創造具有特定歷史文化氛圍的現代景觀。
2.社會因素的影響
任何園林均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故其內容與形式必定受到諸多社會因素的影響。首先,社會的發展觀決定了風景園林的發展方向。在可持續發展思想倍受關注的今天,風景園林的建設也必須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兼顧社會、生態、經濟三大效益。其次,社會的需求決定了風景園林的性質。當代人對自然環境的愛好以及對閑適生活的向往,使園林更注重優美的自然風景、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再次,社會文化影響著園林的風格[6]。風景園林風格要符合使用者審美心理及文化習俗。最后,國家的政治、法規與經濟等因素也會對風景園林產生影響。公眾參與規劃的政策使園林更能反映大眾的意愿[7];法律與規章制度的約束使風景園林更加注意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
3.大眾行為研究
環境心理學把人類的行為(包括經驗、行為)與其相應的環境(包括物質、社會和文化的)之間的相互關系與相互作用結合起來加以分析。風景園林學要運用環境心理學理論去研究分析人在園林中的行為及心理,從游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去規劃設計園林的空間與景觀,創造一種能引起游人產生愉悅心理傾向,滿足游人活動需求的環境[8]。
二、學科研究領域特色
(一)研究方向
一級學科背景下風景園林的發展走向多元化,學科涉及的內容包括生態學、美學、心理學、倫理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范圍廣泛。根據學科理論基礎,風景園林學包括6個研究方向: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 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風景園林遺產保護、園林植物與應用、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
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是研究風景園林起源、演進、發展變遷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風景園林基本內涵、價值體系、應用性理論的基礎性學科,包括中外古典、現代園林史和風景園林學科史以及風景園林理論、風景園林美學、評價與管理等。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是營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間的應用性學科,研究和實踐范圍包括城市各類綠地與城市景觀等。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是以維護人類居住和生態環境的健康與安全為目標,在大尺度上進行多層次的研究和實踐,主要工作領域包括城鄉綠地系統規劃、各類生態地規劃與修復等。風景園林遺產保護是對具有遺產價值和重要生態服務功能的風景園林境域保護和管理的學科,主要研究傳統園林和遺產的保護和修復等。園林植物與應用是研究風景園林植物材料及其養護的應用性的學科。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是研究風景園林保護和利用的技術原理、材料生產、工程施工和養護管理的應用性學科。
(二)我校研究領域及特色
我校風景學科立足華南,面向全國,以現代風景園林理論為指導、吸取和發掘嶺南園林藝術的精華,開展科學研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科特色和學術優勢,重點在下述領域開展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
(1)嶺南城鄉環境與園林景觀研究
嶺南園林藝術是立足我國熱帶、亞熱帶自然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當地文化形成的一種園林風格,在建筑風格、植物配置和景觀營造方面形成了特色。我校應以嶺南園林藝術為基礎,著力于嶺南城鄉環境與園林景觀研究,并結合現代造園藝術、新材料、新工藝、科學發展理念進行環境景觀設計,與時俱進,實現現代化。研究嶺南特色園林無疑會為我校風景園林學科特色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
(2)環境綠化適宜植物的研發與配置技術研究
盡管目前廣東省從事環境綠化的企業及科研單位較多,但在環境綠化植物篩選的基礎研究方面較缺乏,如鄉土園林綠化樹種篩選與研究、邊坡鄉土植物篩選與配置研究、適宜河涌治理的植物研究、垂直和屋頂綠化植物篩選等,這些特殊用途綠化植物必將成為以后環境綠化建設植物利用的主導。
(3)生態景觀工程技術研究
由于我國在生態景觀工程建設方面剛開始起步,且目前能夠綜合各方面學科進行節約型環境生態綠化工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企業和科研單位甚少,也沒有相關成果成功轉化并形成產業化,所以,生態景觀工程技術研究將是風景園林的熱點研究問題。我校將開發低碳環境綠化技術、邊坡、礦山綠化技術、屋頂與垂直綠化工程關鍵技術、環境友好植物保護技術等系列節約型環境綠化工程技術,并與企業聯合進行成果轉化。
三、結語
任何的發展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理論研究應以中國傳統園林為基礎,借鑒西方園林的成功經驗,吸收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立足本土,博采眾長,尊重科學,開闊眼界。當今,風景園林已成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其基礎理論也正從單一學科向內容更為豐富的綜合學科轉變,因此,學科的研究也要走向多元化,不同類型的院校根據自身學科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領域。
基金項目:1、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研究項目:《一級學科背景下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2012JK339);2、2014年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園林專業《實用技能型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
[參考文獻]
[1]章志紅.中、西方園林藝術差異的探討[J].安徽林業科技,2003,(2):13-15
[2]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與景觀學的教育[J].中國園林,2004,(1):2-5
[3]姜瑋.中國傳統美學觀“天人合一”與生態美學[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6(2): 22-26
[4]劉家麒.中國風景園林的現狀和發展前景[J].廣東園林,2005,28(2):3-5
[5]藺銀鼎,武小鋼.園林生態學科發展的現狀分析[J].中國林業教育,2006,(2):35-37
[6]王豐.中國傳統文化及社會歷史的發展對園林藝術的影響[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 6(11):122-125
[7]曲娟,米淑紅,付曉云,等.論我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與公眾參與[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3):3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