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范文

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

第1篇

    農業生物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增強農作物以及畜禽魚的抗性、品質改良、提高產量和生產具有特殊用途的物質等。其中以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和運用最為重要,發展最快。根據統計資料,到2000年,全世界轉基因作物推廣面積達4420萬公頃,比1996年增長了25倍;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從1996年的6個增加到2000年的13個。這其中美國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最廣,達到了3030萬公頃,占68%;其次為阿根廷,1000萬公頃,占23%;加拿大300萬公頃,占7%;我國為50萬公頃,占1%。

    根據有關專家的看法,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表現為:

    ——研究成果商品化產業化進程加速。目前,農業生物技術作為一項高新技術產業在發達國家業已形成,并處于一個高速發展時期。有關專家預測,本世紀生物技術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將達到10%以上,而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又將占相當的比重。世界銀行下屬機構預測世界范圍內轉基因作物產業的交易額為2000年20億美元,2005年60億美元,2010年200億美元;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機構(ISAAA)的預測則分別為30億美元、80億美元和280億美元。

    ——研究方式集約化、規模化明顯。在政府以及公共機構對現代農業生物技術進行投資研究的同時,眾多私有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這一領域將是繼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之后的又一個潛力巨大的經濟增長點,私人公司已逐步成為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究主體。以美國為例,民營機構1992年對這一領域的投資為5.95億美元,而1999年則達到15億美元。與此同時,世界范圍內出現了生物技術企業領域的兼并和收購狂潮,并購金額從1997年的12.37億美元陡然升至1999年的138億美元。一些資產過百億美元的巨型跨國公司由此形成,過去分散的研究基地也隨之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

    據業內人士分析,促成公司并購的原因,一方面是為合理利用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優化人員組合,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產業,小公司在資金、技術、以及抗風險能力上均難以獨立對農業生物技術產品進行研發和推廣。只有強強聯手的大型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企業才能有效占領市場,與其它企業抗衡。

第2篇

    農業生物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增強農作物以及畜禽魚的抗性、品質改良、提高產量和生產具有特殊用途的物質等。其中以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和運用最為重要,發展最快。根據統計資料,到2000年,全世界轉基因作物推廣面積達4420萬公頃,比1996年增長了25倍;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從1996年的6個增加到2000年的13個。這其中美國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最廣,達到了3030萬公頃,占68%;其次為阿根廷,1000萬公頃,占23%;加拿大300萬公頃,占7%;我國為50萬公頃,占1%。

    根據有關專家的看法,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表現為:

    ——研究成果商品化產業化進程加速。目前,農業生物技術作為一項高新技術產業在發達國家業已形成,并處于一個高速發展時期。有關專家預測,本世紀生物技術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將達到10%以上,而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又將占相當的比重。世界銀行下屬機構預測世界范圍內轉基因作物產業的交易額為2000年20億美元,2005年60億美元,2010年200億美元;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機構(ISAAA)的預測則分別為30億美元、80億美元和280億美元。

    ——研究方式集約化、規模化明顯。在政府以及公共機構對現代農業生物技術進行投資研究的同時,眾多私有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這一領域將是繼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之后的又一個潛力巨大的經濟增長點,私人公司已逐步成為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究主體。以美國為例,民營機構1992年對這一領域的投資為5.95億美元,而1999年則達到15億美元。與此同時,世界范圍內出現了生物技術企業領域的兼并和收購狂潮,并購金額從1997年的12.37億美元陡然升至1999年的138億美元。一些資產過百億美元的巨型跨國公司由此形成,過去分散的研究基地也隨之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

    據業內人士分析,促成公司并購的原因,一方面是為合理利用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優化人員組合,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產業,小公司在資金、技術、以及抗風險能力上均難以獨立對農業生物技術產品進行研發和推廣。只有強強聯手的大型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企業才能有效占領市場,與其它企業抗衡。

第3篇

關鍵詞 現代農業;創新;思路;模式;山東濱州;濱城區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9-0312-01

近年來,濱州市濱城區堅持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把發展高端高效特色農業作為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速現代農業發展的著力點,把推廣精細農業、休閑農業、品牌農業和生態農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總抓手,著力提高農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使農業科技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1 濱城區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濱城區按照“三化聯動”、“三型并進”“三產疊加”的要求,以加快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為主題,積極推進生態高效現代城市農業發展,以“沿黃高效生態農業率先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為總體發展目標,以服務濱州市中心城市發展、建設為原則,在空間布局上,根據地域特點,把全區劃分為“一圈、一帶、四區、一網、一面”五大農業功能區,逐步形成產業結構優化、產品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區域城鄉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新格局。在都市農業的引領下,加速發展現代化農業,形成了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產業集中度高的龍頭企業集群,龍頭企業帶動或合作社參與助推農業主導產業發展。目前,全區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已發展到1.13萬hm2,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認證總數達到39個;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55家,其中省級6家,市級27家,指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55家。

2 發展思路

2.1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科技進步

按照“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城市農業,重點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和城郊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以三河湖有機蔬菜示范園、市西觀光農業園等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不斷推動園區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充分發揮農業示范園區對推動農業轉型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制定出臺《濱城區休閑觀光農業經營管理辦法》,立足現有的農業資源,因地制宜,分別采用農業娛樂、農業旅游、農業示范園、農家樂4種模式推動城郊型休閑觀光農業加速發展[1-2]。

2.2 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加強與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充分發掘濱城區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技術研發機構的研發能力,創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服務平臺,暢通創新成果轉化渠道。加快農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的中試熟化。以農業企業為主體,組織實施星火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項目,壯大農業特色產業,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3-4]。

2.3 建設特色農業基地,提高農業產出效益

圍繞區域優勢,著力打造菌菜、優質糧棉等規模化生產基地,不斷提高農業產出效益。以三河湖龍王廟、楊柳雪辛莊、市中趙四勿、梁才小高等為核心示范區,大力發展標準化設施菌菜生產;以楊柳雪、秦皇臺、濱北、三河湖等鄉鎮辦為重點,大力發展優質糧棉生產基地;努力抓好秦皇臺鄉棉花、市中辦事處蔬菜2個專業化鄉鎮,進一步加強技術指導,提高產量,保證總產量。

2.4 強化農民教育培訓,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重點圍繞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民創業培訓等,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教育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全區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增強農民主體科技創新能力。每年都通過農廣校、農函大等平臺,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黃河三角洲大開發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3 創新模式

3.1 產業化生產模式

通過成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組織,進行規模化生產、產業化運作,使農業生產模式由分散、松散、粗放管理變為集中、集約、精細管理,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通過產業化生產經營,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對農業產業的科技貢獻率顯著提高。如濱北薛家奶牛協會會員年平均收入比當地農民人均收入高出20%以上。

3.2 信息化服務模式

為廣泛傳播農業科研成果、農業生產先進技術、農產品供求信息、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國內外農業發展形勢等農業知識和信息,濱城區通過科技下鄉、科技入戶等惠民服務活動搭建了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在各鄉鎮辦建立了科普惠農服務站、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等機構,為農民提供技術、信息、政策咨詢服務。

3.3 特色品牌培育模式

濱城區堅持“注冊一個商標、打響一個品牌、帶動一項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宗旨和目標,引導全區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涉農企業、種養殖戶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通過科學管理形成產業特色,走農業品牌致富道路,在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組織的帶動下,濱城區涌現出了一批特色優質高效農業品牌,有7個蔬菜產品通過美國、日本和歐盟NOP認證,有10個有機食品、10個綠色食品、14個無公害食品通過國家認證,認證總數達到了41個,“GAP”良好農業操作規范示范面積達到8 000 hm2,綠色優質小麥生產基地達到1.8萬hm2。

3.4 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濱城區按照“科學規劃、分類指導、綜合配套、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的原則,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規劃設計南北2條觀光農業經濟帶。在濱州城區南部沿黃河一線,以市西、市中、梁才為重點,規劃了南部沿黃休閑觀光農業經濟帶,挖掘黃河文化資源,重點開發建設市西辦事處“休閑小街”、市中辦事處“黃河生態園”、梁才辦事處張王及小高采摘園等項目。在濱州城區北部,以三河湖、濱北、秦皇臺為重點,規劃北部生態旅游觀光帶,挖掘民俗文化資源,重點發展濱州雁來紅高科技園、綠洲現代農業科技園、隆達生態莊園以及秦皇臺、三河湖風景區等項目。目前,濱城區已建成觀光休閑農業園區10處,年接待游客逾1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 000萬元以上。

4 參考文獻

[1] 鄭潔.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研究[J].河北農業科技,2010(10):136-137.

[2] 劉振華.關于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思考[J].世紀橋,2011(19):63-64.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色在线视频| 免费床戏全程无遮挡在线观看| eva樱花动漫网| 无限资源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91|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动漫樱花动漫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 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亚洲图片综合区|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顶级欧美色妇xxxxx|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最近在线观看视频2019|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男女|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 ssni-436|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成人第一页|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欧美|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国产igao为爱做激情| 182tv免费视视频线路一二三|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www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性生交大片免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男女免费爽爽爽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