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三化學大概念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升學考試試題簡析
——王科
回顧去年升學考試,因課改第一學年,所以出題有了一定的新和改進,全卷主要分為五大塊,分別是:單頂選擇,填空,推斷,實驗題,計算題.分值所占比例大概是:3:3:1.5:1.5:1.下面我就以本次考試中命題重點,命題難點和命題熱點等三方面來對這次試題作以簡要的分析.
一、本次考試的命題重點:
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別;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及其區別;化合價的推斷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正誤辨別;元素符號周圍小數字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意義,金屬活動性和溶液的酸堿性,酸堿鹽和氧化物的概念和識別;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氣,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鐵的性質及其比較;常見三種氣體(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檢驗和提純;物質的制取,除雜,干燥,轉化,檢驗,尾氣外理等綜合實驗;常見酸,堿,鹽的性質和除雜,轉化,區別.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二、命題的難點:
(1)從考試內容上看有多種物質間發生反應的鑒別;物質的鑒別,提純和除雜;用規律性或原理解釋或說明問題;綜合實驗或定量實驗;溶質質量分數,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上述難點不是難在知識上,而是難在在各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系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比較,類推,解釋或計算,難在缺乏清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上.
(2)從題型上看有注重能力考查的討論題,推斷題,實驗設計題,開放式試題,綜合計算題,以及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的求解.
三、命題的熱點:
(1)本次升學考試繼續進行了較大的改革.許多命題體現了重素質教育,重能力培養,重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命題指導思想新,試卷題型新穎,靈活,增加了開放性;主觀性試題比例加大,結合現實情景問題,與實驗研究有關的問題及題型大量涌現.形成了圍繞考察學生全面素質的熱點問題而出現的新理念題型.
大家好!
我是本班的化學老師,我姓馬,今天,借這個機會想和家長們交流一下孩子的化學學習問題。
首先、我想說的是,初三化學是一門新課程,可能好多的家長也聽說過這們學科比較難學。確實是這樣的,化學是整個中學階段(尤其是高中)學生們最難搞定的一門學科,但化學又是中考當中拉分大、容易形成瘸腿的學科之一,希望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其次、我簡單的介紹一下化學學科的特點:初中化學上學期,主要學習化學用語的基礎知識,較為抽象,要記憶的概念會比較多,與數學幾乎沒什么關聯性,有比較濃的文科特點,可以說是理科中的文科,希望家長在和孩子談化學學習的有關內容時也要注意這一點,就本學期而言,智力因素對化學學習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考試不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學生對于這門課的重視程度,以及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存在問題;到第二學期的時候,化學規律性的內容相對要增多一些,綜合性增強,化學學科的這種理科性質也就開始顯現,難度也會大一些的,到那個時候會比較容易出現分化現象,也就是學習化學入路的學生,會越學越有興趣,越想學,而似懂非懂甚至不懂的學生有可能對這門課產生厭學心理,會越學越不想學,甚至干脆放棄。
再者,談一下本次期中考試大概情況。本次期中考試化學試卷滿分50分,與中招考試分數一致。這次是市里統一網上評卷,改卷要求非常嚴格,少有一點問題就扣分,改卷之后,我把所有題的平均分加起來不到25分,也就是全市所有九年級學生化學平均成績,由此可知這次出題難度大,當然化學這科學生初次學也難學。所以這次考試總體并不很理想,雖不理想,但同兄弟學校相比而言,我們也占優勢。大家也看到了,我所擔任的兩班化學,九二班的成績在煤山轄區三所中學中位居第一,九一班位居第二,當然這離不開學生們的努力,也離不開家長們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透過學生答題成績分析,可以看出:
雖然化學難學,又是新接觸的科目,但學習態度是關鍵。首先,學生只要學習態度端正,能按照老師指導進行學習,既能取得較好成績,例如:
然而有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分析根本原因,就是體現在課堂上不能集中精力有效地聽課,不能自覺地積極進行習題訓練達到提高的目的,這部分學生似乎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來學習。甚至還有一些學生抱著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自暴自棄的態度,想這些學生,平時作業方面要么不交,要么隨便抄別人的應付著交,要么交空白作業,有些甚至干脆不交。抱著對學科考試無所謂的態度,把選擇題隨便一填,其他就放空的情況。
針對上面的一些情況我感覺學生應該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樹立信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要努力,刻苦,勤奮的學習,對于我來說,不會放棄每一個學生,對此次考試中成績不好者多以鼓勵,談心為主,盡力使其不放棄學習。爭取讓學生們的成績更進一步。作為家長,希望也能很好的配合我們,和孩子談心交流,讓其從內因出發,做到想學,樂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中化學;過渡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295-01
進入高中以后,雖然學生們在身份上完美轉化,但其思想指針還停留在初中學段,心理還沒有調整到作為高中生應有的狀態。作為高中化學教師,為了能讓學生盡快調整好心態,對初中化學知識能系統進行回顧,達到牢固記憶的目的,從而順利開始高中化學學習之旅,在新知識講授前,有必要安排一定的課時在初中化學向高中化學的過渡環節發力。筆者在高一年級選定了一批人作為實驗范圍,開展必要的問卷調查和教學創新式實踐,時隔一個學期,我對這個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細心做了記錄,希望能與各位同仁分享探討。
高一新生在初步入新的學校后,對知識的渴求很強烈,迫不及待的想盡快開始新課程的學習。對此,高中化學教師應保持頭腦清醒,沉穩應對,待學生的激情減退,再道出近一段時間的學習內容,即對初中化學內容的復習,講清復習的必要性,讓學生接受并主動配合教師布局教學。需要指出的是,作為課堂主導的教師,切不可將新課前的舊知識復習變成走過場,要對初中化學教材近年來的變化有所掌握,保障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總的說來,初中化學向高中化學的過渡復習,其重要性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課教材內容的驅使。反觀初中化學,其中定性分析的內容較多,強調對現象或結論的記憶,而高中化學除了繼續夯實這一點外,對現象原因和參數多少的求知增多。同時,初中化學的形象思維是其最大亮點,一般是從學生身邊或生活中熟悉的自然現象為切入點,孵化出特定的概念或規律形式,而高中化學在進一步強化形象思維的前提下,還從抽象的化學模型入手,學會建構化學概念和規律。此外,初中教材的生動性、直觀性表現在大量插圖的運用上,表達形式易于學生接受,而高中教材就顯得嚴謹充實而形象不足,給人刻板難以理解的感覺。
第二,學生學習特征的需要。初中化學強調對概念或結論的記憶,學生死記硬背學化學幾乎成為常態。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進入高中學段后,學生的理解能力大幅提升,先理解后記憶逐步成為學生新的學習方式,初中階段的“消化不良”現象大大減少,學習過程變得順暢多了。這說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在逐漸降低,自主探索意識在增強,積極性和主動性漸趨凸顯,自學能力的發展變得強勁迅猛,從被動依賴向獨立主動轉變。
第三,新生適應環境的心理需要。學生走進新的校園,學習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新的教師、同學對個體影響較大,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波動,因此,給學生一個心理緩沖期是十分必要的。一般來說,學生從初中學校步入高中校園后,對新環境的適應大概需要二三周的的時間,其間他們不但要學著迎合教師的教法、特點,還要盡快的熟悉學校情況和周圍同學的情況,新環境給他們帶來的陌生感和不適應感會有短暫的無所適從,教師要從學生的基本需要出發, 幫助其做好過渡期的心理緩沖。
當我們對過渡的重要性認識到位后,下面就要著手找尋適當的方法實戰推行了,要想立竿見影,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須有計劃、分步驟的扎實推進,逐步掃清過渡過程中的障礙。筆者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第一,做好前期調查分析,盡可能的全面了解學生實際
萬事開頭難,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謂“知己”,就是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這是基于對教材的吃透。據我所知,很多高中學校采用三年輪回制,教師從高一跟班走,一直到高三,然后再輪回,周而復始。一些化學教師由于長期在高中學校任教,對初中化學教材的屢次更迭竟渾然不知,在帶領高一新生進行舊知識復習時,常常會出現教師回顧的內容和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內容脫節的情況,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也因為教師對初三化學教材變化的不了解而導致嚴重滯后。
第二,以重點問題為牛繩,采取多元化的復習方式
初中化學向高中化學的過渡,不是簡單的過程性回顧,而是要以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的步調進行。教師根據所掌握的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式或手段,對于學生普遍掌握好的知識點,在復習時可一帶而過,對存在問題較多,不易學生消化的問題要安排更多的課時,下大力氣解決。如,在復習前的調查分析后,發現多數新生對電解質概念及導電性能等方面存在概念上的混淆不清,溶解度的計算方式模棱兩可的情況,對于這類問題,化學教師在安排過渡階段的課程設計時,要側重這方面的解析答疑,幫助學生突破知識瓶頸。
第三,強化查漏補缺,適當拓寬外延
既要對初中知識進行系統的全程梳理,還要對薄弱或細節問題進行深挖彌補。通過前期的問卷調查,我總結羅列出普遍反映強烈的三個方面亟待“修補”:
首先,初、高中教材的罅隙不斷加深。經過筆者對初中化學教材和高中教材的對比發現,這兩種教材按理來說應該環環相扣、一脈相承的,可事實勝于雄辯,兩者間存在嚴重的脫節。初中新版的化學教材刪去的某些知識正是高一新生開始新教材學習的“軟梯”,這在學生頭腦中是以空白的形式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化學教材向高中教材的轉變難度就加大了,當化學教師講到這部分知識時,很多學生就會覺得突然,甚至匪夷所思、晦澀難懂。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帶領學生過渡時,應注意盤點這方面的知識,將其合理的安插到過渡復習的環節中。
其次,關于溶液方面的計算,初中學段安排較少,一般不作為重點研究,但到了高中學段后,這卻成了常規題,對此內容,教師在過渡復習時應適當加深。
再次,對一些選學內容,最好采用分層教學法,這樣既符合優秀生胃口,又照顧了學困生。此外,還要巧妙利用初、高中知識的內在聯系,對一些概念和規律進行適度的延伸,比如燃燒、氧化還原反應等。
總之,初中化學向高中化學的過渡時學生有效調整學習狀態的必由之路,只有學生對教師、教材、學法及環境適應了,步入高中后的不適應感才會快速消失,從而激發其強勁的學習動力,愛上化學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