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檔案的安全管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檔案管理;檔案安全;實體檔案;電子檔案
檔案指國家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從事各項經濟社會活動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聲像等不同載體的歷史記錄。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和全面反映,是積累和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是開展科學研究和工作的可靠依據,是規范管理的基礎,是建立信用的工具,是維護團體和個人權益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根本。檔案的安全是檔案管理的核心,能否安全有效管理實體及電子檔案是發揮檔案作用的關鍵。只有完整、真實、準確地收集有價值的檔案,規范、合理地保管和保存原始檔案,科學地分類并做好登記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利用檔案的價值。
一、實體檔案的特點及安全管理
(一)實體檔案的特點
實體檔案相對電子檔案而言,實體檔案專業性強。實體檔案記錄著具有不同專業性質的內容,要保證實體檔案完整,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全面的業務知識,科學管理檔案。實體檔案具有成套性。實體檔案涵蓋了記錄社會活動的全部內容,不僅僅是某段文字記錄、某張照片、某段音像資料,必須按照檔案工作程序成套管理、成套利用。實體檔案形式多樣,有文字檔案(紙質、簡帛、簡牘、石刻、甲骨、陶文等)、照片檔案、膠片式檔案、標本實物等,這是實體檔案最顯著特點。
(二)實體檔案的安全管理
要堅持常規安全管理。根據檔案的性質,合理采取流水排架、分類排架或綜合排架,對檔案進行存放。檔案館(室)除了最基本的“八防”措施:防盜、防火、防水、防蟲、防潮、防霉、防光、防塵,還要根據材質不同,有針對性地分類進行溫度、濕度的監控,減少環境因素對檔案的侵蝕。定期對庫房進行全面檢查,對老化、破損、褪色、霉變等受損的實體檔案,需要利用科學手段及時進行搶救,并對檔案數字化信息進行異地、多地、多材質備份。檔案工作人員須對珍貴、重要的檔案進行復制,并用復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要執行檔案安全借閱制度。要做好全面、系統、安全地保存檔案資料,建立有序、完整的檔案制度,制定完善的借閱登記、利用效果登記和及時歸卷的程序;檔案一般只限于檔案閱覽室內使用,確需借出者,應嚴格履行借閱手續,并自覺遵守借閱時間,按期歸還。完善檔案、人員出入庫登記制度,定期清點核對,做到出入庫登記與檔案實體相符,確保檔案去留有跡可循。要樹立高度的安全管理意識。這是檔案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保證館藏檔案的完整、安全,杜絕一切檔案介質和檔案內容的損毀、丟失、泄密事件的發生,是檔案工作的永久主題。工作人員在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等每個環節都要認真、細致,維護好檔案的完整。維護安全不僅力求檔案本身不受損壞,盡量延長檔案的壽命,還要保護檔案免遭有意破壞,檔案機密不被盜竊。檔案管理人員不只是對檔案進行收集、登記的簡單工作,要掌握大量的檔案保存、修復知識,會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使檔案在安全的前提下發揮最大的社會價值。要加強檔案安全體系等建設。要全面開展檔案安全體系的建設。加強檔案管理體系的理論研究;執行相關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做好人員、技術、經濟保障等。檔案安全工作,實行總監負責制,領導重視全員參與,專人負責;并與上級檔案管理體系保持高度一致,與同一層次的檔案管理機構做好協調和配合,避免出現銜接松散、管理縫隙和漏洞。
二、電子檔案的特點及安全管理
(一)電子檔案的特點
電子檔案,是指通過計算機磁盤等設備進行存儲,與紙質檔案相對應,相互關聯的通用電子圖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為單位。電子檔案的產生,使檔案工作方式、安全管理的對象、安全設施及技術設備都在發生變化。檔案以電子文件形式歸檔、保存、管理、應用正成為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檔案有其自己的特點。操作便捷,效率提升。在檔案歸檔時形成的電子文件,按照檔案管理規范將其增加、刪除、修改等都很方便,并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跡,確保檔案頁面的整潔。與其文件處理系統融合可使檔案目錄信息自動生成,大大降低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傳遞快捷、實現資源共享。電子檔案的處理環境是計算機和網絡終端,為此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存儲空間小,容量無限大。電子檔案占據極少量空間,幾乎無重量和體積可言。表現形式多樣、全面、形象、生動、安全。[1]
(二)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
自然災害、電磁干擾、電源故障、設備被盜被毀及人為操作失誤等多種因素仍時刻威脅著檔案的安全,但電子檔案的安全威脅還不僅于此。電子檔案在網絡環境中傳播和存儲的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造成檔案泄密、信息被竊取、被改寫或被刪除等嚴重后果。在電子檔案安全系統中,應該準備好預防方案和緊急應對的方法,加快構建應急檔案的長效機制,以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性。[2]電子檔案安全管理,首先在于人員的管理。必須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思想覺悟,加強其對檔案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在檔案信息公開前,必須防范任何可能蓄意或者非蓄意的人為疏失。有人員變動時,必須使其在有效的管控范圍,避免檔案信息意外流出。對于利用檔案信息者,先要確認其身份,并確定其已獲得一定范圍電子檔案的使用權,在工作人員的管控下進行電子檔案的瀏覽、使用和復制。并嚴格規定存儲介質的使用范圍,杜絕病毒感染的渠道和通過存儲介質泄密的可能。為了保障電子檔案的唯一性和真實性,電子檔案的內容須預先進行加密處理。在完善的合作存取控制下,防止在電子檔案的借閱和利用過程中造成檔案信息的遺失。電子檔案存儲設備必須存放在加密管理的機房內,只允許指定負責人員進入。檔案工作,是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的重要事業,是為社會、企業提供現代化建設史料研究,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據和條件。隨著科技的發展,檔案的形式和管理方法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電子檔案只是在檔案的發展變化中出現的新的形式,也存在著它的有限性和安全問題。如何科學、合理地將實體檔案與電子檔案的管理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是值得檔案管理人員思考的問題。檔案工作者肩負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的歷史重任,應始終把保障檔案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合理構建三維檔案安全管理系統,主動適應新形勢,提升檔案安全保障的能力,及時采取更加有效的安防措施,切實保障檔案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3]
作者:姜艷麗 單位: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
〔參考文獻〕
[1]王碧英.論電子文件檔案化管理與傳統檔案管理的區別[J].管理與財富,2008,(9):19-20.
[關鍵詞]檔案管理;檔案安全;電子檔案;
中圖分類號:G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5-0208-01
檔案指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從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社會活動直接形成的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和全面反映,是積累和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是開展科學研究和工作的可靠依據,是規范管理的基礎,是建立信用的工具,是維護團體和個人權益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根基。檔案的安全有效管理工作是充分發揮檔案重要作用的關鍵。只有完整、真實、準確的收集有價值的檔案,規范、合理的保管和保存原始檔案,科學的分類并做好登記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掘利用檔案的價值。
1.實體檔案
1.1 實體檔案的特點
實體檔案專業性強。實體檔案記錄著具有不同專業性質的內容,要保證實體檔案完整,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全面的業務知識,科學管理檔案;實體檔案具有成套性。實體檔案涵蓋了記錄社會活動的全部內容,不僅僅是某段文字記錄、某張照片、某段音像資料,必須按照檔案工作程序成套管理、成套利用;實體檔案形式多樣,有文字檔案(紙質、簡帛、簡牘、石刻、甲骨、陶文等)、照片檔案、膠片式檔案、標本實物等等,這是實體檔案最顯著特點。
1.2 實體檔案的安全管理
1.2.1 檔案室管理
根據檔案的性質,合理采取流水排架、分類排架或綜合排架,對檔案進行存放。檔案館(室)除了最基本的“八防”措施:防盜、防火、防水、防蟲、防潮、防霉、防光、防塵,還要根據材質不同,有針對性的分類進行溫度、濕度的監控,減少環境因素對檔案的侵蝕。定期對庫房進行全面檢查,對老化、破損、褪色、霉變等受損檔案載體,必須采取搶救措施,使用安全、科學的檔案保護技術進行修復和復制。檔案工作人員須對珍貴、重要的檔案應進行復制,并用復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
1.2.2 檔案借閱制度
檔案存在的實際意義在于它的利用。在做好全面、系統、安全的保存檔案資料的前提下,編制各種檢索工具、參考工具,積極為檔案的查閱提供便利,及時做好登記和統計工作。建立健全檔案調歸卷制度,規范檔案提供利用過程中借閱登記、利用效果登記和及時歸卷的程序;檔案一般只限于檔案閱覽室內使用,確需借出者,應嚴格履行借閱手續,并自覺遵守借閱時間,按期歸還。完善檔案、人員出入庫登記制度,定期清點核對,做到出入庫登記與檔案實體相符,確保檔案去留有跡可循。
1.2.3 檔案安全管理
維護真實、完整是檔案安全管理的前提,要從數量上要保證檔案齊全,不致殘缺短少;從質量上要保持檔案的有機聯系,確保檔案內容來源合法,不能人為割裂分散或零亂堆砌。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等每個環節都要認真、細致,維護好檔案的完整。維護安全不僅力求檔案本身不受損壞,盡量延長檔案的壽命,還要保護檔案免遭有意破壞,檔案機密不被盜竊。檔案管理人員不只是對檔案進行收集、登記的簡單工作,要掌握大量的檔案保存、修復知識,會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使檔案在安全的前提下發揮最大的社會價值。
2.電子檔案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檔案管理的電子化已成為必然趨勢。檔案的以電子文件形式歸檔、保存、管理、應用正成為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1 電子檔案的特點
第一,操作方便。在形成檔案之前的電子文件,其增、刪、改等都很方便,而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跡,保證了檔案頁面的整潔。與文件處理系統結合可使檔案目錄信息自動生成,極大降低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電子檔案具有高度的標準性,使之對電子檔案的檢索更加簡單、方便。其次,傳遞快捷、實現資源共享。電子檔案由于其處理環境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因此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一個終端上的電子文件也可以同時發給若干個網絡終端,電子檔案這種不受存儲載體限制的特點,使利用者產生一種共享的感覺,從而擺脫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第三,存儲空間小。電子檔案占據的極少量空間,如果不移動存儲載體,只處理信息,那么電子檔案幾乎無重量和體積可言。第四,具有多種表現形式。隨著多媒體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電子檔案的形態也隨之多樣化了。文字、圖形、聲音、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都可以單獨或相互搭配成電子檔案的內容,使電子檔案更加全面、形象、生動。而且,電子檔案復制時不容易丟失信息。紙質文件復制或縮微品拷貝經常會出現清晰度下降、畸變、信息丟失等問題,而電子檔案的復制,由于是數字化的信息處理,幾乎不存在這些問題。完全可以做到復制后得到的電子檔案與原來的電子檔案無任何區別。
2.2 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
電子檔案在網絡環境中傳播和存儲的過程中,每個步驟都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極易受到黑客攻擊,造成檔案泄密、信息被竊、被改寫或被刪除等嚴重后果,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檔案信息的公開推廣。因此,在電子檔案安全系統中,應該準備好預防方案和緊急應對的方式,以確保檔案信息公開的安全性。
電子檔案安全管理同實體檔案一樣,其關鍵首先在于人員的管理。必須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思想覺悟,加強其對檔案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在檔案信息公開前,必須防范任何可能蓄意或者非蓄意的人為疏失。有人員變動時,必須使其在有效的管控范圍,避免檔案信息意外流出。對于利用檔案信息者,先要確認其身份,并確定其已獲得一定范圍電子檔案的使用權,在工作人員的管控下進行電子檔案的瀏覽、使用和復制。為了確保電子檔案的唯一性和公信力,電子檔案的內容必須預先進行加密處理。配合完善的存取控制下,避免在電子檔案的借閱和利用過程中造成檔案信息丟失。信息設備安全亦是電子檔案安全管理的基本要件,電子檔案存儲設備必須存放在加密管理的機房內,只允許指定負責人員進入。
3 結論
檔案工作是很重要的專業事業,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展歷史研究,進行各項工作的必要條件,而且是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的重大事業。隨著科技的發展,檔案的形式和管理方法都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電子檔案只是在檔案的發展變化中出現的新的形勢,也存在著它的有限性和安全問題。如何科學、合理的將實體檔案與電子檔案的管理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是值得檔案管理人員時刻思考的問題。檔案工作者肩負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的歷史重任,應始終把保障檔案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解放思想,不斷提升檔案安全保障的能力,及時采取更加有效的安防措施,切實保障檔案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碧英.論電子文件檔案化管理與傳統檔案管理的區別[J].管理與財富,2008(9).
[2] 馮萬恒.電子檔案與傳統檔案管理上的差異[J].蘭臺世界,2005(4).
檔案管理部門應該制定一套完備的醫療檔案安全管理規范系統,嚴格規定檔案管理的每一個細節內容,并對檔案管理制度遵守和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的監督和檢測,保證管理規范的每一步都落到實處,在檔案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兩個方面上都盡量做到最好,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在實踐中完善和健全醫療數字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確保醫療數字檔案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的信息安全性。要做好醫療檔案數字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必須從設備、網絡、系統、數據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形成一個協調配合的信息防護系統來防止醫院數字檔案信息的外漏和非法傳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電子文件檔案具有易被改動、易被竊取、易于傳播、易于丟失的特點,而且它是一種不能直接識讀只能依靠特定設備和軟件才能讀取的信息,因此,在逐步提高檔案存儲技術的同時,也要加強對電子文件檔案的管理,通過制訂科學的管理方案和健全相關管理制度來達到電子檔案的保真、保密、保存、保讀取的目的。
二、加強檔案安全的管理設施建設
檔案安全的管理設施對于是否能保證檔案存放的安全性十分重要,科學建設和完善檔案安全相關基礎管理設施,給檔案管理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是實現檔案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近年來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給檔案的管理帶來了更多的安全隱患,由此可見,在建設醫院檔案館庫的過程中做好醫療檔案管理的防震、抗災、防火等各項防護工作非常有必要。在進行醫院的檔案館庫時,要保證其符合國家檔案建設規范規定的各項標準,如堅固性、安全性、環保性、實用性等,都要嚴格根據設計標準進行建設。檔案的存儲工具要確保能保障檔案的安全性,實踐證明,檔案多節柜是能夠有效保證檔案安全的裝具。存放音像、電子檔案要使用防磁柜。在溫濕度的控制方面,要把溫濕度控制在檔案可承受范圍之內。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檔案管理相關的視頻監控、門禁、火災報警、消防、溫濕度監控、計算機安全等系統的建設,保障醫療檔案安全管理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性和全面性。
三、提高檔案管理安全技術水平
檔案管理安全的關鍵技術包括醫院受損檔案搶救修復技術方法、醫院電子檔案真實性保證以及技術方法等,只有保證醫療檔案安全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才能實現檔案的安全管理。引入先進的檔案管理技術、方法以及設備,并不斷地推廣達到較為全面的應用,在最大程度上增強醫院檔案安全管理的能力。加強在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的治理,通過改進和完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技術,形成一個安全、穩定的醫療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對后臺管理操作系統的選擇,要綜合多種因素,選擇最為可靠的系統,同時還要保證配置的安全性。在網絡服務方面,對用戶合法性的認證工作要進行嚴格把控,防止登陸者進行違規操作,盜用系統內部信息,保證醫院電子檔案被完好、安全地保存,實現醫療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的同步歸檔。除此之外,為防止數據信息丟失現象的發生,需要做好對醫療檔案重要信息的備份,對特別重要的電子文件要進行易質或異地備份。這種備份是醫院的檔案部門在遇到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時能夠保證重要檔案資料不丟失的重要途徑,它確保了檔案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也是在當前形勢下保護醫療電子檔案信息絕對保密性的最根本手段。
四、做好對檔案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
社會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檔案信息化建設事業的不斷加快,這也給醫療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更多技能要求和職業規范標準。醫院檔案管理部門目前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從整體上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完善醫院檔案的安全管理系統。一方面,要定期組織醫院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和管理技能培訓,增強他們對醫療檔案信息的安全意識、防范意識以及保密責任意識。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和學習國內外關于檔案信息安全防護的先進技術和方法,使檔案管理人員具備基本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知識與技能,形成一個具有專業檔案管理技能和靈活運用多種科技設備并且具有強烈責任意識的醫療檔案管理隊伍。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