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理財投資規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投資與理財的關系
根據經濟學上的定義投資是指犧牲或放棄現在可用于消費的價值以獲取未來更大價值的一種經濟活動。投資活動主體與范疇非常廣泛但目前的理財所描述的投資主要是家庭投資或個人投資。理財活動包括投資行為投資是理財的一個組成部分。理財的內容要廣泛得多。在理財規劃中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即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財務人生,需要規劃。在我們生活中,要想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投資和理財是必須重視的。投資理財不等于簡單的攢錢、存錢,把錢放在銀行里,也不等于簡單的炒股。投資理財是根據需求和目的將所有財產和負債在內的所有資產和負債進行積極主動的策劃、安排、置換、重組等使其達到保值、增值的綜合的、系統的、全面的經濟活動。
投資是“錢生錢”是讓資產增值,是理財的重要部分。而理財俗稱“管錢”,就是要學會怎么攢錢、怎么生錢、怎么護錢、怎么用錢。而我們理財的目的不是讓你一下子擁有很多錢,而是讓你一輩子擁有很多錢。這就需要我們有如何理財的意識,它讓我們知道錢都去哪了?錢有了怎么攢?而理財的首要原則就像在錢包里放十個硬幣,最多能用九個。所以說我們要學會理財,不僅要有這個意識,而且要有計劃,并在實踐中強化。
在人生的旅途上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和意外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也存在各種系統性風險。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規劃,還要知道如何規劃。首先要從攢錢、生錢、護錢、和用錢來說起。
(一)攢錢
首先錢從哪兒來?錢都去哪兒了?這對于我們當今大學生而言錢的來源除了父母給的生活費以外,我們兼職所掙的錢。但是都花在了吃飯,日常花銷,娛樂與通訊費還有交通費用等。假如錢有了,怎么攢?舉個例子:有一個人非常富有,很多人都詢問他致富的方法。這位富翁就問他們:“如果你有一個籃子,每天早上往籃子里放10個雞蛋,當天吃掉九個雞蛋,會如何呢?答案是;遲早有一天籃子會被裝滿,因為每天放進籃子里的雞蛋比吃掉的多一個。就像劉彥斌說的:“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水”所以請大家記住最初的財富,一定是攢出來的。
(二)生錢
如何讓錢保值升值?投資界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說的是投資需要分解風險,一面孤注一擲失敗之后造成巨大的損失。理財的工具有很多種,所以在投資之前我們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讓損失風險減小,從而獲得利益。
(三)護錢
有錢,是目前擁有財富,但是能否保證一直有錢呢?這些財富能保值升值么?這些都是不可預測的。當年上海一帶股民中,曾有“金剛”,如今,只有楊百萬碩果僅存。他說過:“這么多年我能不倒,重要的一點是信奉“落袋為安”贏了錢從股市抽出來,而不是全投進去”。
(四)用錢
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開源節流是關鍵,勤工檢學還有計劃消費都是用錢的重要部分,所以避免不必要的費用出現還是需要我們在用錢的時候要懂得節約,花錢的時候也要慎重。
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投資”和“理財”已經成為兩個新的關鍵詞日益受到學生重視。“投資理財嘛就是要能省能賺21世紀的大學生必須學會這項本領才能在步入社會以后盡快適應生存法則。”
二、投資理財意義
關鍵詞:家庭理財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TS97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8-0054-01
本文闡述了什么是家庭理財、家庭理財的必要性、家庭理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以及家庭理財的基本原則進行了如下分析探討。
一、什么是家庭理財
家庭理財的意義就是怎樣學會有效的、合理的支配自身的財產,讓自身的采取用的更有價值一些,最終能夠達到最大限度的滿足自身的生活所需,另外,就是利用理財和金融的方法將其對家庭的經濟狀況有計劃、有條理的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合理的家庭理財還可以使提高社會福利、節省社會資源等方面的優點。
二、家庭理財的必要性
理財勞心又勞神,何必理財?——因為,只有學會聰明的理財,這樣就可以給家庭帶來沒好牌的生活享受,現在,隨著物價的調控,家庭的收入支出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影響家庭消費的行為標準,因此,學會家庭理財就變得原來越重要了,并且得到了廣大家庭的重視,那么,也就是說家庭理財是擺在每個家庭面前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但是目前,對數認得家庭收入并不是很高,沒有什么多余的款項能夠節省出來,根本沒辦法談到理財,但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一種想法,必須要調整觀念,就更應該好好的學會家庭理財了。
三、家庭理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般來說,一個完備的家庭理財計劃包括八個方面:
(一)職業計劃。在進行選擇職業的時候,首先要正確的對自身的性格、能力、愛好、收集有關的工作機會等信息進行評價,最后在真正的確認自己的工作和實施計劃的工作目標。
(二)消費和存款計劃:在進行制定自身一年之內的收入匯入支出的情況,具體該怎樣存儲和消費,要制定出計劃。此計劃有關的任務是編制資產負債表、年度收支表和預算表。
(三)債務計劃:要對自身的債務計劃進行嚴格的控制,將其控制在一個適合的水平線上,藥師債務的水平盡可能降到最低。
(四)保險計劃:隨著事業的不斷地發展成功,對于薪資方面也會你不斷的提升,會擁有更對的財產,這時就會需要對自身的財產和個人的信用進行保險,另外,為了自己的家人要進行人壽保險,最重要的還是應付疾病和其他的意外的保險,需要醫療保險。
(五)投資計劃:每當自身的財產積累的越來越多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投資,這樣就能夠保證自身的財產的收益性會越來越多,,最迫切的就是尋找一種投資組合,能夠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三者兼得。
(六)退休計劃:退休的計劃最主要的包括退休以后的消費,另外能夠保證在不工作之后還能夠正常領導工資,來滿足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需要,那么是光靠社會的養老保險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有能力有在工作的時候存下的繼續進行積累退休金,以保證退休的資金作為補貼。
(七)遺產計劃:也就是說想要繼承人得到財產的那稅點降到最低標準,最好的方式就是實施遺產計劃,可以將部分的財產以贈送的形式轉增給繼承人,這就是遺產計劃中的一項最主要內容,之一。
(八)所得稅計劃:個人的所得稅就是政府對其個人成功的分享,只要在合法的基礎上,就可以通過調整行為達到避稅的目的。
四、家庭理財的基本原則
第一、對于合理布局,基本開銷、應急儲備、家庭保障、理財投資應該都有所安排。
1.基本開銷。目前,現在很多的家庭的各種貸款應經超出了平時總數收入的50%,因此,在進行理財的時候要將貸款的支出要不得超過家庭支出的30%,如果超出的話,這樣就會形成生活的會有負擔。
2.應急儲備:要準備好家庭的固定支出,4-6個月的。
3.家庭保障: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要逐漸的形成保險的概念,例如:意外險、醫療險、壽險等都是作為以后的生活保障,那么,在家庭保障可以夠6年左右的生活費用,即使是出現任何的意外,還可以夠72個月的生活費,在進行家庭保障保險的時候,建議保險的支出費用不得超過總收入的10%左右,這個標準是最為適宜。
第二目標清晰,知己知彼
首先是理財的目標必須是明確的,只要有明確的目的,就能夠矜持,最終達到想要的結果。,另外,在現在的理財市場上是有理財的工具的,有理財產品的提供者,像基金公司、銀行等相關的金融機構,如果已經確立好目標的話,這些專業的人士就會給出你最專業的理財信息:例如:
1.儲蓄類產品。活期、定期儲蓄。
2.保障型產品。主要指各種保險產品。
3.理財投資產品。國債、貨幣市場基金、銀行理財計劃、其他類型基金、股票等等。
第三、時間很重要,收益很重要。
由于有復利的作用,在一定收益率的前提下,越早進行理財,那么結果收益的就很多,據數據統計,在以前的幾十年中,一般的小型公司股票漲的最快的平均每年是高于12%左右,一般大型的公司是高于11%,隨著數字所代表的意義不單單是長期投資概念,還是就是想要有不同的收益就必須有不同的透投資。
五、結束語
由此得出結論,家庭中的投資理財是很系統的而工程,只要有科學的建立理財的思想觀念和目標,就能夠使季婷婷的投資理財真正的成為幫助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支撐點,只要這樣,才能真正的推動我國經濟法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柯靜.家庭投資理財ABC[J].時代金融,2004,11.
[2]董雪梅.家庭投資理財之我見[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3,2.
[3]薛韜.家庭投資理財之道[J].國際市場,2001,11.
[4]張勤樸.家庭理財與保險投資[J].上海保險,1998,08.
[5]莊乾志,劉光偉.家庭投資指南,石油工業出版社,2005,6.
[6]張小平.家庭投資理財應具備什么樣的金融意識[J].投資與理財,2002,05.
[7]田文錦.個人理財規劃[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如果把一份理財規劃比作一支足球隊,那么保險就是球隊守門員,需要與其他理財方式搭配,并發揮各自的長處,才能保證理財規劃乃至家庭經濟的正常運轉。”銀行在為客戶制定理財規劃時,保險是必須包含的內容,“它是整份理財規劃的基礎,只有基礎扎實了,搭建在上面的規劃才不會因承受不了風險而坍塌。”
那么,如何發揮保險的“守門員”功能?保險規劃應根據每個人的年齡、收入、身體狀況等設定。就工薪階層而言,每年的保險支出以不超過年收入的20%為限,重點關注意外傷害險、重疾險、養老險等保障型險種;如果還有余錢,可適當購買分紅險、萬能險及投連險,在享有保障的基礎上兼顧投資。
一、購買保險首先考慮保障
目前,與其他理財方式相比,保險的接受程度較低。“我們給客戶的理財規劃書里一般都有保險內容,但這一部分經常會被客戶剔除。”這一方面與保險收益率較低有關;另一方面,就傳統觀念而言,中國人忌諱提到“疾病”、“身故”等字眼,所以對保險有些排斥。
就這一現象來看,保險與其他理財產品各有所長,比如基金強調收益,黃金、銀行理財側重穩健,而保險則重在保障,應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優點,互補搭配,方能形成一份完整、科學的理財規劃。“有的人一味地追求收益,把所有的錢放在股票、基金上,股市一旦走弱,就可能面臨巨額虧損的風險;即便高收益得以實現,但沒有保險保障,一旦遇上意外、疾病等,也無法坐享收益。”
專家也指出,購買保險,保障是首要追求;投資收益只是個別險種的附加功能,不應該成為購買保險的出發點。對工薪階層而言,因為保險支出有限,應重點關注意外傷害險、疾病醫療險、重疾險、養老險等基礎險種,以應對意外、疾病、養老等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風險。
二、保障之余方可兼顧投資
保險支出的合理范圍是年收入的20%,如果在構筑基礎保障后還有余錢,可考慮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險種,除了享受保障功能,還可以兼顧投資,抵御通貨膨脹。
目前在銀行渠道銷售的銀保產品主要就是投資型險種。以分紅險為例,其顯著特點是可以使保戶在獲得保障的同時保證本金的安全,并分享保險公司的投資、運營和管理帶來的收益。其收益則體現為兩部分:一是保證收益,長期壽險產品內含有預定利率,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分紅險產品預定利率為2.5%;二是浮動收益,即紅利。因此,分紅保險適合于風險承受能力低、有穩健理財需求、希望以保障為主的投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