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消防預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貫徹落實《消防法》,預防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按照“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切實做好防火、滅火工作,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劍河分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1、調整分公司火災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經
理
副組長:副經理
成
員:經理助理、安全科長、辦公室副主任
2、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分公司安全科。
辦公室主任:安全科長
成員:安全科成員
辦公室電話:***--*****
二、領導小組職責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監督完善各單位消防應急預案和各項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實。
(二)利用各種渠道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不斷提高員工火災防范意識和火災撲救、逃生技能。
(三)嚴格按照消防安全工作要求配齊、配足消防器材和設備,強化管理,保證消防器材性能完好。
(四)一旦發生火災,立即趕到現場,組織各方力量,結合火災應急預案,全面進行撲救和人員救護,把火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做好災后生產恢復和重建工作,對火災事故開展調查,掌握起火原因和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總結教訓,認真做好隱患排除和治理整改工作。
三、具體職責
1、現場指揮組:
組
長:經
理
副組長:副經理
職
責:負責事故現場指揮,協調各小組滅火、搶救、維護工作。
2、滅火行動組:
組
長:經理助理
副組長:安全組組長
成
員:班組成員
職
責:負責組織到現場的應急小組成員及員工,對火災現場進行撲救和對傷員及財產搶救工作。
3、警戒、疏導組:
組
長:安全科長
成
員:所有安全管理人員。根據需要,可臨時組織在現場的小組成員、員工協助。
職責:劃出警戒線,疏導群眾撤離,守護搶救出來的物資,保障消防通道暢通,引導消防車進入火災現場,并告知現場附近的消防水源位置。
4、救護組
組
長:辦公室主任
成
員:出現場的員工和120的醫護人員。
職
責:對傷員進行臨時處置,及時通報120急救中心,將傷員護送就近醫院救治。
四、應急措施
1、發現火警、火災后,立刻撥打火警119報警,報告著火地點、部位、燃燒物品、火災情況,同時報告公司火災應急領導小組及相關人員。
2、接到通知和發現火災,所有領導小組成員、義務消防隊員及火災現場附近員工必須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在滅火指揮組的統一指揮下,及時疏散群眾,搶救受傷人員,切斷電源,撲滅火災,保障消防車、救護車通道暢通,做好警戒
工作。
3、公安消防隊到達現場后,及時向公安消防指揮報告火災現場情況,并協助撲滅火災。
一、森林消防的組織:
1、實行鎮、村兩級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2、鎮設立森林消防指揮所,村設立護林防火領導小組。
3、鎮森林消防指揮所、辦事處,森林火災發生地的村主任和山林所有村的村主任為現場撲救指揮,發動群眾,迅速趕赴現場進行撲救。
4、鎮政府組建半專業化森林消防隊,各辦事處、行政村分別建立以基干民兵為骨干的義務森林消防隊。
5、鎮長為總指揮,全面協調森林火災的整體撲救工作。
二、森林火災的預防
1、認真貫徹“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積極撲救、有效消災”的方針,充分利用廣播、電影、黑板報、墻頭標語、宣傳車等形式,開展護林防火知識宣傳、提高全民的森林消防意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嚴格控制火源。森林防火期內(當年11月1日——次年4月30日),不準在林緣、林間燒火、燒田(地)坎、野炊,上墳燒香點燭、燃放鞭炮,使用槍械電貓狩獵,嚴禁在林區野外吸煙,禁止帶火柴、打火機等引火物進山,如確需生產性用火,必須經鎮森林消防指揮所審核,報縣森林消防指揮部批準,持有《縣野外生產用火許可證》,并配有防火設施,防火工具,足夠的防火人員監護,保證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方可按規進行用火。
3、林間主要道路兩側各開辟2米寬的防火隔離帶,重點用材林基地開設5-6米寬的防火線,并在進入林區的主要路口設立防火宣傳牌,建立入山人員登記管理制度。
4、村護林防火小組要定期對本村所有的山林進行防火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督促護林員加強巡護管理,并與他們制訂巡護山林的獎罰制度,以調動積極性。
5、營林規劃設計,要在山溝、山脊、陡坡、巨巖等自然屏障地段有目的地營造防火林帶。
6、鎮政府配備了消防車、風力滅火機、柴刀、拖把等撲火器械,山林面積多的重點村也要配置一定的撲火器具。
三、森林火災的撲救
1、任何單位和個人,一旦發現森林火災,必須立即進行撲救,并及時向村護林防火小組和義務消防隊及鎮森林消防指揮所報告。鎮森林消防指揮所接到森林火災報告后,必須立即組織人員,發動群眾進行撲救,并同時將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火場火勢、發展蔓延趨勢、現場撲救情況及森林植被等情況,向縣森林消防指揮部報告。
2、接到撲火任務的村護林防火小組,義務消防隊,必須立即組織群眾,迅速趕赴指定火場地段,進行撲救,不得貽誤。
3、撲救火災當中的現場指揮、方案、決策,由在場的村鎮干部共同研究決定,并付諸實施。
4、火災撲滅后,要對火災現場進行全面檢查,清除余火,并指派一定的人員監守火場,特余火完全熄滅后,方可撤離火場。
四、獎勵與處罰措施
1、森林防火期內,在野外燒香、燒紙、燃放鞭炮、烤火、野炊、吸煙等用火,但未引起森林火災的,處1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
2、未經許可擅自進行農業生產性用火的,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
3、未經許可擅自進行林業生產性用火和工程用火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4、在森林禁火期、禁火區內野外用火,但未引起森林火災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5、損壞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森林消防標志、設施、器材;破壞防火隔離帶或者生物防火林帶的,責令改正、賠償損失,并可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6、過失引起森林火災的,賠償損失,限期更新造林,并可對個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控制火災的發生和蔓延,確保員工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
2.范圍
適用于公司本部、生產制造現場(車間)/項目部(現場施工安裝)所轄區域的防范應急管理和控制。
3.職責
3.1行政部負責全公司應變方案的統籌、組織實施和處理。
3.2公司本部、生產制造部門(班組)、項目部的各義務消防隊員為應變方案的主要執行者。
3.3 公司各部門、現場施工安裝部門應按公司規定要求,執行和落實各應急方案。
4. 方案內容要求
4.1 消防應變方案
4.1.1公司本部生產制造部門(班組) 項目部等部門應根據所配置的消防器材,設置《消
防設施及消防器材分布表》并張貼在明顯之處。
4. 1.2 一旦發生火險,消防應急小組人員進入各自崗位,組織進行火災報警、撲滅火險、疏散人員、搶救物質的行動中。
4.1.3 火險撲滅后,應留有人員看守,預防余火再燃。
4.1.4 若火險靠自身力量不能撲滅時,應執行《消防管理規定》請求外援力量。
4.1.5 火險撲滅后,應將情況以書面形式逐級上報。
4.2 防臺風方案
4.2.1 確保公司辦公、生產制造、施工工地的貨物、設備和人員人身安全,方案的精神是堅持正常生產和作業并做好防臺風的各項準備工作。
4.2.2 各部門、施工工地防臺準備工作內容:
4.2.2.1按時收聽氣象臺的氣象預報,掌握臺風信息,隨時做好防臺抗臺準備工作。
4.2.2.2 應考慮庫場堆存情況,包括物資品種,數量和所屬貨主單位,列表報送防臺指揮部,動員和組織物資疏運工作,尤其是怕濕貨物要立即采取疏運措施。
4.2.2.3做好流動機械安全轉移計劃,做好施工工地等固定機械、升降塔的加固、包扎和拆卸馬達部份的工作準備和人力。
4.2.2.4督促電房(包括施工工地臨時用電裝置),全面檢查工地架空和地下輸電線路、
發現有不安全情況,應立即妥善處理,防止漏電傷人。
4.2.2.5保證發電機組處于良好狀態,機電科人員加強值班,一旦停電,仍能正常供應。
4.2.2.6加強電話守聽,通訊工具嚴禁關機,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及時、準確。
4.2.2.7各單位在防臺風時要做好后勤供應的保障工作。如糧食、副食品,備用水池應有一定數量儲備。
4.2.2.8各工地、各倉庫,應落實防臺防水、堵漏準備工作是否充分,屋頂、門窗以及排水情況是否正常,如有缺漏應立即補齊或維修。
4.2.2.9全司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服從命令,全力以赴,搶險救災,把損失減少至最低限度。
4.3 防汛、防雨濕
4.3.1 公司各部門所管轄之物資應在汛期和雨季保護好不受損失。
4.3.2 汛期、雨季來臨之前,各單位應對轄區范圍內的排水系統做一次認真、徹底的檢查,發現殘缺,應立即修補更換,確保汛期、雨季這些系統通暢無阻。
4.3.3 汛期、雨季來臨之前,露天堆放物資所遮蓋的油布、繩索等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及時做好修補,對欠缺的數量要及時上報,購進備用。
4.3.4 汛期、雨季時節,要加強對露天物資的巡視,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堆放物資安然無恙,如有被浸受濕,應逐級上報,數字要準確詳細,不得虛報、隱瞞。
4.3.5 汛期、雨季結束之后,各基層單位要認真寫好總結并報公司。
4.3.6 管理人員要堅守崗位,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如因失職造成損失,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
4.4 有毒物品泄露應急預案
4.4.1.針對人體有害的油料、涂料、天那水等化學溶劑在大規模泄露危害人體的生命安全時,職責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將這種危害減少到最小的程度。
4.4.2 在發生泄露的施工現場或生產現場,施工負責人或部門主管應根據泄露的范圍立即采取局部或全部停工。
4.4.3現場的施工負責人或部門主管應組織人員采取措施堵塞泄露源。
4.4.4立即做好人員疏散、隔離和救護工作。
4.4.5如泄露得不到控制,應立即通知當地消防及環保部門等前來救援。
4.4.6如現場有已中毒癥狀者應立即通知當地醫院,組織搶救。
4.4.7妥善解決泄露問題后,相關部門負責人員應寫出經驗報告,提出改進和預防措施,杜絕同樣的事故再發生。
4.5 生產施工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4.5.1 公司各部門應采取措施,避免發生生產制造過程、包括施工過程中造成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建筑物坍塌、高處墜落等各種對人體的傷害事故,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
4.5.2 一旦發生嚴重生產施工傷害事故,本預案立即生效。現場班組長或安排人通知行政部并應即撥打急救中心的電話120或當地醫療機構電話,申請外界政府機構的救助。
4.5.3 同時班組長采取急救措施:如止血、呼吸停止應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等相應 的救助活動,如是機械傷害應立即停止機械操作,其他傷害事故也應停止產生傷害源的施工作業活動。
4.5.4 班組長組織人員在救護人員未趕到時,應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方,轉移時要防止顛簸,平穩運送,保障傷員安全。
4.5.5 如建筑物坍塌等事故還可能繼續造成更大人員傷亡的事故應立即組織現場人員的
疏散,將人員傷亡事故的危險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4.5.6 行政部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應馬上組織人員處理善后事宜和事故調查分析,
總結經驗教訓。
4.5.7 行政部應在事故發生時,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即時組織上報政府行政監管部門。
4.6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4.6.1 公司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的緊急情況,立即啟動本預案。
4.6.2 出現中毒癥狀時,應立即組織人員撥打120急救及當地醫院電話。
4.6.3 行政部應立即配合發生中毒的部門主管摸清中毒人員的有關情況,如人數、工種、中毒源、中毒地點、時間等等,以便為醫護人員準確診斷提供可靠信息。
4.6.4 行政部應派員協助中毒部門員工采取必要隔離措施,隔離有毒食物,防止誤用。
4.6.5如果發生中毒人員較多時,影響正常施工開展時,應合理調整施工安排,使其不至于影響施工工期和工程質量。
4.6.6 排除人為投毒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中毒部門應總結教訓,針對薄弱環節加強防護措施。
4.7 觸電急救方案
4.7.1 一但發生觸電事故時公司的職能部門或人員應立即啟動本方案。
4.7.2 發生觸電的現場應立即切斷電源。
4.7.3現場派員通知聯絡員打急救中心電話120。
4.7.4在救護人員到來之前,現場組織搶救措施。現場立即派員把觸電的員工抬到平穩的通風場所,并觀察傷員的呼吸、心跳等,即時采取人工呼吸。
4.8 電氣故障應急預案
4.8.1公司各生產制造和現場施工安裝部門應妥善應對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若發生突發電氣故障時,應急的工作能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害。
4.8.2 成立電氣故障應急處理指揮小組及排除故障、搶險救援人員架構。以公司生產制造部門、現場施工工地項目經理為指揮小組組長,組員包括安全員,現場施工員;排除故障人員由電工和機械工組成,搶險救援人員由義務消防隊及醫療室醫務人員組成。
4.8.3 針對電氣故障(包括大型建造機械故障、施工用電觸電雷擊事故、防爆防雷設備事故、機械產品質量事故、設備燒毀事故以及由電氣故障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等)對相應的人員進行應急處理的相關技術培訓和演習,以保證正確、高效、迅速地進行電氣故障排除及搶險。
4.8.4排除電氣故障,搶險救急
4.8.5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電氣故障,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發生重大電氣事故而救急失控時,應立即向建設部門和市政局應急處理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并撥打“120”等急救電話。
4.8.6 在指揮小組的帶領下,義務消防員負責對無關人員進行疏散,消除道路故障,隔
斷撲滅現場火險,并防止器械墜落、物體崩塌等事故的發生。
4.8.7 嚴格保護事故現場,應做出標志或拍照(錄像)和詳細記錄。
4.8.8 相關事項的事后工作
4.8.9 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包括電氣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害情況、電氣設備損害程度、經濟損失初步估計、責任者等)。
4.8.10 對電氣故障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認真吸取教訓,及時進行整改,防止同類事故的再發生。
4.8.11 對預案不斷進行完善、充實,以達到實施過程中的正確性和適用性
4.9 煤氣泄漏應急預案
4.9.1 生產制造、飯堂廚房人員要時常留意生產或膳食用的煤氣罐的閥門,焊接縫等處的銹、破損的狀況,將泄漏防范于未然。
4.9.2 漏氣處理:當閥門失靈時,第一目擊者應迅速關閉煤氣罐,打開門窗,應先用濕毛巾、肥皂、黃泥等將漏氣處堵住,再將氣瓶轉移到室外,泄掉余氣,切記杜絕一切火源。
4.9.3 沒有引燃附近可燃物:第一目擊者應迅速關閉煤氣罐,打開門窗,迅速用浸濕的毛巾、抹布等物蓋住鋼瓶護欄,以防止手部燒傷并關閉角閥。
4.9.4 引燃附近可燃物:邊撲救周圍火焰,將鋼瓶火撲滅,切斷氣源,同時用水冷卻鋼瓶,將其轉移到安全處。
4.9.5 注意:當鋼瓶站立燃燒時,一般不會發生爆炸,可迅速撲救。若鋼瓶倒于地面或減壓閥朝向地面燃燒時(危險!),不可盲目接近,可利用掩護物對鋼瓶進行冷卻,以防爆炸,并等待消防人員前來處理。
4.9.6當出現了緊急、異常情況時,第一目擊人要迅速報告現場的安全負責人,該人員
要作為事故處理的第一指揮員,組織人員全力以赴地實施控制、撲救行動,盡全力防止事態擴大。一旦發生火災,按“消防應變方案”執行。
4.9.7 若煤氣的壓力容器、管道產生大量泄漏時,應在第一時間內切斷總電源及火源,并盡可能地切斷泄露源,迅速組織人員用濕毛巾掩住口鼻撤離事故現場。
5. 相關文件
《消防管理規定》
6. 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