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質量演講稿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各位敬愛的大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五車間的**,我今天來演講的話題是:質量與管理。
我們在進行產品質量培訓的時候經常提到“人、機、料、法“。這里人是排在各因素的最前面。因為人在這里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人的自身因素很重要,如果人的自身因素能確立的話,那么,質量問題就會少出現或杜絕在萌芽狀態,但是提高質量背后是什么?我認為質量意識就是一個員工的使命感。在車間,每個員工都不一樣,都有不同的質量意識,都有不同的習慣,對質量都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員工很注重質量,而有的員工卻比較馬虎,我們可以制定很多的條規去約束那些表現不怎么好的員工,但是效果卻不明顯。所以我認為,培養一個員工的使命感不應該從哪些表現略差的員工身上入手,因為我們沒辦法一下子改變一個人的習慣,也就沒辦法讓一個員工一下子就提高自己的質量意識。反而我們在管理這些質量意識薄弱的員工的時候或許還會影響到那些表現好的員工的情緒,員工也不能建立起對于質量的使命感。所以我認為與其去批評哪些表現差的員工還不如去表揚好的員工,只有充分的肯定哪些好員工,給他們更多的表現機會,讓他們的質量意識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哪些不注重質量的員工,讓大家看到好員工的質量意識,給大家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引導大家培養好的習慣、建立起質量意識,讓大家明白質量把握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也讓好員工能夠更加堅定自己的態度,自己的信念,這樣通過質量意識強的員工去帶動更多的人,帶動一個班甚至一條線生產線的質量水平。
除了人之外,另外一個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我認為就是技能。學習改善一個人的知識訓練改善一個人的能力。先進的設備固然能提高產品質量,但更需員工有先進,精湛的技術水平。我們公司有著一流的數控設備,但是我們不能只是允當一個操作工,只會操作一個筒單的循環按扭。我覺得我們應該開展一些實際的技能上的培訓,員工只有對于自己所用的輔助材料應該去了解,這樣,才知道應該怎樣去控制,從那個方面去控制,鼓勵持續改進,不斷對所有細節問題進行改進,這樣才能保證設備生產出來的是放心的產品。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演講的主題是:向態度要質量,一切都不是問題。
說起質量,我們耳邊似乎總會響起海爾集團董事長砸冰箱時那一錘錘,哐、哐…的巨響聲,觸目崩心、令人心痛!但我們知道,正是這一砸,砸醒了海爾人的質量意識。正是這一砸,砸出了國際知名海爾。從這一聲巨響中,我們聽出了: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夠走向成功的內在因素——那就是質量理念的普及和宣傳正是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和根基。
無數成功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在競爭中要想基業常青、永續發展,最關鍵的因素不是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不是嚴格的規章制度,而是強有力的質量文化。質量究竟來自哪里?以往,質量不好,有人怪罪于制度有問題,可等到費盡一番心力,建立健全了各類管理制度,卻發現質量也好不到哪去,為什么?因為制度本身只是一種工具,它是死的,只有透過我們去到到位的執行了,制度才能活起來,才可以發揮出它應有的管理效能。那,質量到底來自哪里呢?有人說質量是檢驗出來的!有人說質量是生產出來的!有人說質量是設計出來的!也有人開玩笑說質量是罰出來的!其實,不管質量是檢驗出來、生產出來、還是設計出來的,這些都是強調質量要從源頭作管理的重要性,強調質量在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的觀念,然而,真正問題的源頭是我們人自己,左右質量的,是通過我們的態度表現出來的表面上的作為或者沒作為。因此,質量是一種態度。那,什么樣的態度才可以給我們帶來優質工作質量、產品質量呢?問他們去要,一切都不是問題:
第一、愛崗敬業的態度。縱然,在平凡普通的崗位上,我們只是滄海一粟,但是,你我愛崗敬業的實際行動必將成為公司發展壯大的堅實基礎。
第二、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故事:小孩不小心撞到桌子上,大哭,兩個媽媽的不同態度:中國媽媽往往第一個動作是,啪!憤怒地拍打桌子,當然這是哄小孩的一種方法,可是無形之中告訴孩子,是桌子撞了他,責任在別人。日本媽媽會對孩子說:你會撞到桌子的3個原因:第一、你跑的太快,來不及躲閃;第二、你的眼睛一直看著地板沒有注意前方;第三、你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來,再走一次看。從這個故事看出什么?日本的教育非常注意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桌子是沒有生命力的,不能把小孩被撞的責任歸咎于桌子,推卸責任不可取,我們說,多數情況下,往往學會認錯、主動負責任才有助于事情得以解決!
第三、精益求精的態度。有時候我們確實有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以至于在我們身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將近、大概、基本上、可能、無所謂,還可以"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詞。可就在這些詞匯一再使用的同時,生產線上次品出來了、廢品也出來了。而相反,如果對待手中的工作就像在照顧自己的小孩一樣認真負責、細心關注的話,就不會出現一個接一個"沒想到、沒注意、我以為、誰知道會…".我們說,質量問題一個個頻發,不是因為我們沒有付出努力,而是由于我們主動忽略了一些細節!
如此分析,態度好像不是一甜美的字眼,有的只是巖石般的冷峻。是的,工作中,態度就必須是嚴肅的、嚴謹的!因為,質量是原始動力是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最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說的一段話:沒有質量,一切等譯零——不,一切等于負數。在質量的函數中,人是最主要的變量。當人是負數的時候,質量必然是負數。在這里沒有"負負得正",只有"一負百負".決定人的正負的是什么?是態度,也是方法。責任心不強是負數,知識技能不過關也是負數。
作為與時俱進、追求卓越"新時代的航天人,我們一起優化態度,努力學習、工作吧!
從現在開始!
從現在開始!
“我為質量,質量為我”,這是我今天要演講的主題。此標題系“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觀念而延伸,筆者非常推崇這一提法,辨證的總結了我們這個世界道德應遵循的標準之一。“我為質量,質量為我”,也可以指導我們與質量良性互動所帶來的圓滿結果的嚴肅思考。
質量不是一句泛泛的空洞口號,質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身體沒有了健康,就沒有了生活的品質;思想沒有了向上的動力,就沒有了理想的價值;工作缺乏了責任,產品就會出現瑕疵;工作沒有了質量,效率就會下降,凡此等等,質量包圍我們,我們的一生,與質量終生相拌。
質量廣泛的存在于我們的各行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