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綜合營銷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校園網絡;網絡拓撲結構;綜合布線
0.引言
當前由于網絡的應用技術不斷發展,尤其國際互聯網(Internet)和內部網(Intranet)技術的廣泛應用,世界正在邁入網絡中心計算(Network Centric Computing)時代。
尤其是校園網更加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橋梁,它是由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應用軟件等構成的,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服務的集成應用系統,并可通過與廣域網的連接而實現遠距離住處交流和資源共享[1]。
1.發展校園網的目標及必要性
校園網簡而言之是將各種不同應用的信息資源通過高性能的網絡設備相互連接起來,形成校園區內部的Intranet系統,對外通過路由設備接入廣域網[2]。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校園網信息系統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文中系統總體設計本著總體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充分體現系統的技術先進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開放性、可擴展性,以及建設經濟性[3]。
2.校園網組網技術及性能要求
目前在局域網絡上應用最廣泛的技術有以太網、快速以太網、FDDI、Token Ring以及最新崛起的ATM(異步傳輸模式)、千兆以太網等[4]。
校園網在設計上應具備以下特性才能夠滿足需求,并保證建成后的網絡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具有較強的可用性和一定的先進性。
(1)高可靠性與安全性。
(2)具有多層交換技術與VLAN劃分。
(3)可管理性與可擴充性。
3.校園網方案實施及結構化布線
一個完整的校園網建設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分成兩個環節:網絡集成方案設計和信息系統集成。其中信息系統集成是目的,網絡集成是手段。
3.1 傳統布線系統的不足
傳統布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不同應用系統的布線各自獨立,不同的設備采用不同的傳輸線纜構成各自的網絡,同時,連接線纜的插座、模塊及配線架的結構和生產標準不同,相互之間達不到共用的目的,加上施工時期不同,致使形成的布線系統存在極大差異,難以互換通用[5]。傳統的布線不利于布線系統的綜合利用和管理,限制了應用系統的變化以及網絡規模的擴充和升級。
為了克服傳統布線系統的缺點,美國AT&T公司貝爾實驗室的專家們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于80年代末率先推出了SYSTIMAX PDS綜合布線系統[5]。
3.2 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一套開放式的布線系統,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如圖(1)所示:各種設備位置的改變,局域網的變化,不需重新布線,只要在配線間作適當布線調整即可滿足需求[6]。
圖(1)
綜合布線系統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傳輸網絡,一般布線系統有六個子系統組成:建筑群間子系統,垂直(主干)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區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7]。
而校園網為園區網,樓群間子系統采用光纜連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帶寬,有充分的擴展余地。對于多幢樓宇,可采用多設備間的方法。分為中心設備間和樓棟設備間部分,在此設備間放置布線的線架和網絡設備,端接樓內來自在各層的主干線纜,并端接連接網絡中心的光纖。
4.典型的校園網綜合布線應用設計
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套用于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傳輸網絡。它將話音、數據、圖像等設備彼此相連,也使上設備與外部通信數據網絡相連連接[8]。我們知道一個設計良好的布線系統應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和擴展性,并對其服務的設備有一定的獨立性。
4.1 網絡設計
針對校園網絡的具體性能要求及建網的經費收支,一般可設計三種方案供參考選擇[9]。
(1)基于核心路由器的主干網解決方案。
(2)基于ATM信元交換技術的校園主干網方案。
(3)基于交換技術的主干網和二級局域網絡方案。
針對本人在嶺南學院的實際教學工作環境,本文主要討論應用廣泛的第三種方案,即基于交換技術的主干網和二級局域網絡方案的綜合布線。
4.2 網絡拓撲結構
以本人所在的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網為例,該校的校園網絡結構可為分層星型結構,網絡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網絡中央,為中央節點。網絡中心選址在學校地域的中央建筑(科技大樓),布置了校園網的核心設備,并預留了將來與本部以外的幾個園區的通信接口。
第二級是建筑群的主干結點,為二級節點。校園網按地域結合實際我校校園網主干帶寬全部為100Mbps,可以考慮向ATM或千兆以太網的升級。
第三級是建筑物樓內的HUB,為三級節點。三級節點主要是指直接與服務器和工作站連接的局域網設備,合并管理子系統與設備間子系統,將水平子系統的布線直接引入到設備間的主配線架上等[10]。
5.結束語
采用綜合布線系統,校園網用戶能根據實際需要或辦公環境的改變,靈活方便地實現線路的變更和重組,調整構建所需的網絡模式,充分滿足用戶業務發展的需要;同時大大提高了整個網絡的可靠性及可管理性,大幅降低系統的管理維護費用,充分保證用戶在布線方面的投資,提供用戶長遠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單家凌.網絡綜合布線實驗室建設思路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07,(1).
[2]郝文化.網絡綜合布線設計與案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3]吳達金.智能化建筑(小區)綜合布線系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
[4]王志軍.智能建筑網絡工程測試與驗收[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2.
[5]張彝.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4.
[6]劉志強.建筑綜合布線工程技術與標準規范應用務實手冊[M].當代中國,2003,7.
[7]薛頌石.智能建筑與綜合布線系統[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6.
[8]徐偉,趙慶華.網絡綜合布線系統與施工技術.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10.
2005年,吉林化工的一場大火,引發了震驚世界的松花江水質污染危機,致使下游城市哈爾濱幾百萬市民停水四天,并殃及鄰國俄羅斯。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千里外的災害,會引發威脅自己生存的危機。當前,我國每年因安全事故、自然災害以及社會治安等公共安全問題造成的GDP損失高達6%,并有約20萬人被奪去生命。在經濟和社會的轉型中,公共安全特別是城市安全將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城市具有人口集中、經濟集中、社會財富集中、現代化設施集中等特點,一旦發生突發性火災、地震、洪澇、爆炸、毒氣泄漏、傳染病以及戰爭與破壞等各種自然或人為災害,往往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慘重的財產損失,嚴重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代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城市功能理應越來越強大。然而在事故和災害面前,人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原來我們引為自豪的現代都市竟是如此脆弱, 防災減災能力落后于經濟發展能力,已成為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事實證明,在面對危機時采取的不同的態度和方法,會產生“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效果。危機處理成敗的關鍵,其一在于反應快速,其二在于資源整合,兩者并重,才會科學的建立防災機制。而建立城市綜合防災長效機制已成當務之急。
城建檔案在危機處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后,由于找不到地下管線檔案,無法恢復水、電供應,導致飲水、防疫困難重重。最后,從石家莊空運了一份地下管網圖,才解燃眉之急。探討城建檔案在危機處理中的作用與機理,以及如何在危機處理中善用。是我們應當高度重視的一個話題。
但是,盡管城建檔案工作已開展20多年,但城建檔案工作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大多數城市收藏的城建檔案不足以用作城市防災減災的依據。某市消防支隊建立了一套地理信息消防指揮系統,由于沒有系統完整的城建檔案支持,只好由消防戰士走街串巷查訪門牌號后將地面建筑物位置數據輸入計算機。該市街道的數量多達2000多條,擁有各種地下管線九種之多,累計長度達8200多公里,而城建檔案館收藏的各種市政工程、地下管線工程檔案數量僅1000余卷。
交通、通訊、供電、供水、供氣等工程被稱為“城市生命線系統”,相當于現代城市的血管和神經系統,是保證城市生活正常運轉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任何環節滯后或失靈都可能導致整個城市癱瘓。城建檔案工作如此落后于經濟發展能力,如何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為防災減災服務?
因此,要想建立科學的建立城市綜合防災長效機制,必須對城建檔案工作加以改進:
一、提高城建檔案工作的地位。現在,大多數城建檔案館為公益事業類單位,無行政執法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力度極為薄弱。城建檔案工作的難點不在于檔案的保管利用,而在于檔案的征集。上世紀90年代曾實行收取檔案保證金制度(既在工程審批時交納一筆資金,工程竣工時上交手續完備的工程檔案后退回該筆資金),雖有檔案保證金的保證,檔案的收集情況尚不理想,取消保證金后的今天,如果沒有行政執法的保障,城建檔案的流失,將不可避免。因此,將城建檔案館納入行政支持類序列是加強城建檔案工作的當務之急。
二、改進城建檔案工作的考評體系。目前的考評體系以館藏數量為重要指標,極不利于城建檔案工作的健康、科學地發展。應加入以下幾個指標:
1.歸檔率:單位年度中的竣工建筑項目數目與歸檔工程項目數量之比。
2.檔案覆蓋率:不僅僅要考慮對《城建檔案分類大綱》中大類、屬類的覆蓋率,更要看地面建筑檔案的覆蓋率,即整個城市的建筑面積是多少,館藏的城建檔案反映的建筑面積是多少,這兩者的比率是多少,以及地下管線檔案的覆蓋率,即整個城市的地下管線的長度與館藏的地下管線檔案反映的長度兩者的比率。各類檔案以次類推,這兩個指標遠比館藏量更能反映城建檔案工作的實際情況。
三、加大城建檔案工作的力度
1.統籌城建部門對各單位管理類檔案的收集、管理、利用。
2.開展對各行業主管單位的檔案的征集復制工作,按照誰提供檔案、誰受益的公平原則,建立城建檔案的查詢中心,方便用戶查詢。仍以上述某市現狀為例,該市8200多公里的地下管線檔案分布在九個行業主管單位手中,而城建檔案館僅收藏了1000余卷檔案,如果開展了檔案的征集復制工作,整合了地下管線檔案信息資源,就會充分發揮地下管線檔案的作用,避免許多地下管線施工事故,體現出它的社會經濟效益。變封閉式管理為開放式管理,為落實《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奠定基礎。
3.改進著錄方式,變一級索引為多級索引,增加著錄項目關鍵字,使之體現構筑物的地理屬性,更好地提供利用服務;同時加快檔案數字化進程。
關鍵詞:智能小區 綜合安全防范系統 國標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a)-0248-02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小區也成為居民小區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居家安全守護神的綜合安全防范系統是智能小區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綜合安全防范系統包含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電子巡查子系統、停車庫(場)管理子系統、訪客可視對講子系統、電子周界防護子系統和入侵報警子系統,并由監控中心統一管理各子系統。綜合安全防范系統是一個標準化、多層次、全方位和集成化的現代化智能系統。
1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
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的主要針對小區重點區域如:小區出入口、小區周界、單元出入口、電梯轎箱、車庫出入口、車庫內部等進行監看、監控圖像儲存等。另外對前端攝像機的變焦鏡頭、全方位云臺、中心監視畫面的切換等,中心設備需要隨時進行必要的操作控制。
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符合國標GB50348、GB50395的相關要求的同時,還符合以下功能要求:系統具有圖像切換功能,并根據系統的配置,能控制攝像機鏡頭、云臺等;系統具有時間、日期的字符疊加、記錄和調整功能,字符疊加應不影響對圖像的監視和記錄效果,字符時間與標準時間的誤差應在±30s以內;系統預留視頻聯網接口,聯網接口符合DB33/T629的相關要求;系統能夠通過局域網、無線局域網相連,實現遠程監視、錄像回放、備份及升級;系統具有視頻移動偵測功能,宜具有人臉識別、行為識別功能。
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主要由:攝像機;鏡頭;網絡硬盤錄像機;控制鍵盤;監視器;硬盤;智能DVS;智能分析主機;網絡存儲設備;電腦(包括監控軟件)輔助設備幾部分組成。
2電子巡查子系統
電子巡查子系統選用離線式產品,巡更點采用粘貼安裝,主要設置在周界、閉路電視監控角度范圍之外地區、地下車庫、重要公建、主要通道處等位置。
根據巡更點的分布及區域防護要求不同,對小區巡更點的分布設立巡邏路線,不同巡更路線盡量少的重復巡更點(特別地點除外),原則上巡更路線可以覆蓋整個小區。
電子巡查子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巡檢器;數據下載器;巡更點信息鈕;管理主機;打印機。
3停車庫(場)管理子系統
停車庫(場)管理子系統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加強對車輛的管理,達到物業收費、停車安全、方便用戶等目的。目前的主流技術手段包括感應卡識別技術、聯網管理等。
系統對內部車輛采用長距離感應卡,對外部車輛采用入口保安人員遙控控制,車輛快速通行;在車輛出入口安裝車輛出入管理設備;對小區出入口設備和地下車庫管理設備采取分兩層管理并分別完成多進多出,包租卡可以在小區進口自動遠距離感應刷卡。
停車庫(場)管理子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控制器;電動道閘;地感線圈;出/入口機;感應卡;發卡器;電腦(包括管理軟件);輔助設備。
4訪客可視對講子系統
訪客可視對講子系統通過在監控中心、小區出入口、梯口、住家內配置系統,提供訪客、住家、管理人員三者之間的兩兩通話,住戶和管理人員可以掌握來訪人員情況。該方式加強了管理人員對外來人員的管理,方便住家與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
訪客可視對講子系統應具備如下功能。
對講主機應能正確選呼任一對講分機,并能聽到回鈴聲;對講主機選呼后,能實現小區出入口與住戶、樓棟口與住戶間對講或可視對講,語言(圖像)清晰;對講分機能實現電控開鎖;對講主機可使用密碼、鑰匙或感應卡等方式開啟訪客(可視)對講電控防盜門鎖。
訪客可視對講子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管理主機;信號轉換器;單元門/圍墻門門口主機;主機選擇器;單/多路保護器;室內分機;電鎖;集線器;輔助設備。
5電子周界防護子系統
電子周界防護子系統是通過小區周界圍墻上安裝紅外探測器、電纜探測器及脈沖電子圍欄等報警探測設備,構成小區的周界防護系統;小區監控中心設置電腦管理軟件、報警接收主機等進行報警信息接收與管理。系統還外接警笛,在報警時實現聲光提示;設置電子地圖,直觀顯示報警區域。在加強外部防越探測的同時,同時也考慮加強現場主動防范能力,在現場相應防區設置燈光、警號燈警示設備可以起到良好的實用效果。同時系統還與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結合,以加強周界防范效果。
電子周界防護子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探測器(紅外對射探測器、泄漏電纜探測器;振動電纜探測器;電場感應式探測器;電容變化式探測器);脈沖電子圍欄;報警主機;報警操作鍵盤;聲光報警器;聯動照明燈;輔助設備(如圖1)。
6入侵報警子系統
入侵報警子系統通過選用可視對講系統住戶安保型室內機,外接各種安防探測器,及住戶在自家臥室、客廳、洗手間等區域設置緊急求救按鈕等,并接入可視對講室內分機上,在發生意外或緊急情況時,可通過緊急按鈕向小區控制中心呼救,尋求小區人員的幫助。
入侵報警子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探測器(紅外對射探測器、微波探測器、開關式探測器、聲控探測器、振動探測器、燃氣泄漏探測器、雙技術探測器等);報警主機;報警操作鍵盤;聲光報警器;聯動照明燈;輔助設備(如圖2)。
7監控中心
監控中心可設置在住宅小區的保安室或物業辦公室,集中管理綜合安全防范系統的所有子系統,利用安全防范技術進行安全防范,首先對犯罪分子有種威懾作用,使其不敢輕易作案。一旦發出了入侵、盜竊等犯罪活動,各系統能及時發現并發出報警,電子地圖能指示犯罪分子的作案地點,電視監控系統能自動記錄下犯罪分子的作案過程,通過對講系統及時指派保安人員對罪犯進行控制,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緊急事態發生時也可通過監控中心的報警按鈕及時通知所屬公安部門,使其了解事態發展并及時調配警力,保證了業主的人身和財務安全,使小區內的生活和諧,秩序井然,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生活和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