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生物效應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從服務營銷的“4P”理論來分析我國民辦高校招生中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產品(Product)高等教育同時具有公共產品、商品的特性
民辦高校作為教育服務產品的生產者,在招生市場上提供的產品就是教育服務的品牌、質量和特色。作為教育消費者即學生而言,在招生市場上要求購買的是優質、特色的教育產品。顯然,民辦高校當前在品牌、質量和特色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仍有比較大的改進空間,目前還很難對教育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同時,不少民辦高校對學校特色發展戰略缺乏準確的定位,使得民辦高校的學科專業結構與普通高校有很大的相似性,什么專業熱門就開什么專業,這種教育產品的相同性及相似性,導致了許多民辦高校辦學特色的消失、學科專業的結構性短缺,出現了許多專業人才過多,而有些專業無人可招的局面,影響了民辦高校生源的合理布局。
2價格(Price)當前,民辦高校對學費的依賴性不斷加強
“由于高等教育成本具有遞增性,加之民辦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結構單一,民辦高校為了維持自身生存,不得不采取提高收費的辦法”。《2008中國民辦高校評價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民辦高校人均學費是公辦高校的兩倍左右;民辦高校本科人均學費在1萬元以上,其中獨立學院學費平均在12000元,民辦大學學費平均在11000元,其中部分獨立學院學費更是高達15000甚至20000元。高額的費用抑制了民辦高等教育需求,讓許多考生對民辦高校望而卻步,這也是造成部分民辦高校新生報到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3渠道(Place)部分民辦高校招生宣傳渠道比較單一
主要通過“走出去”,即在各地設立臨時招生咨詢點的方式,很多招生人員是臨時被抽調參加,對于招生工作了解不多,對于學校情況不甚了解,導致招生效果不佳。高校招生宣傳主要集中在高考結束之后,填報志愿期間的宣傳,時間過度集中,而且宣傳往往只針對高三畢業生,宣傳效果比較有限,對學生的影響較小,甚至可能留下負面印象。“顯然,民辦高校在挖掘、發現、引導需求、借助教育或教育中介組織進行招生等方面實施渠道創新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4促銷(Promotion)促銷是指傳播媒介、公共關系等在招生市場的綜合運用
“在廣告宣傳方面,雖然民辦高校也很注重利用廣告效應進行招生宣傳,但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集中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進行,而對傳播渠道的更新、學校品牌的輸出缺乏應有的認識與挖掘,使得招生廣告宣傳的實效甚微”。部分民辦高校在招生宣傳時,沒有注意針對性與有效性,沒有找準教育消費者學生的關注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收效甚微,“一般一所民辦高校年招生宣傳費用投入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占到學費收入(以三年計)的5%”,甚至部分民辦高校還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這對于民辦高校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寧波大紅鷹學院的招生服務營銷策略
基于以上四點,寧波大紅鷹學院在招生宣傳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服務營銷策略:
1產品(Product)———細分市場
打造獨特的教育產品民辦高校要在同質化產品的基礎上發展差異化競爭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突出自身優勢,打造品牌高校,在教育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品牌形象,使自己的教育產品具有特色,適合消費者需要,并與競爭者的產品有所區別,通過準確定位來把握自己的招生對象。例如,該校開設了國泰安創業學院,是國內第一家由高校和企業合作共建的開展創業管理專業教育的學院,由深圳市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寧波大紅鷹學院協作共建、合作辦學。充分發揮寧波大紅鷹學院已有的專業優勢,借助深圳市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獨特的創業理念、殷實的財力基礎、豐富的行業資源,為創業學院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專業生態鏈。將高校的基礎教育優勢與廣泛的社會資源、項目資源、企業家資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孵化三位一體的EPI體系。該體系尤其強化了創業實踐訓練環節,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學院的創業孵化基地,配備系列高度仿真的創業實訓模擬軟件,讓學生足不出校就可以模擬創業,感受市場競爭壓力,感悟創業真諦,激發創業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升綜合素質,讓學生在真實中演繹創業傳奇。再如,該校還開設了大宗商品商學院,本著立足寧波,面向全國,鏈接全球,以大宗商品產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需求為目標,“專業教學、職業培訓、創業孵化”三位一體,既對接國際高端教育資源,又服務全球大宗商品領先企業,培育國內大宗商品產業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本著“政府指導、學校主辦、企業支持”的改革模式培育大宗商品交易相關人才;在高校教育實踐基礎上進行大宗商品交易試點;核心課程實行“理論講授+專家講座+企業實踐”的教學模式;創新校企“雙導師”、“雙班主任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基于“政、校、企”緊密聯動的實戰型大宗商品交易人才的培養模式。
2價格(Price)———通過價格策略
吸引家庭困難、成績優秀的學生“所謂價格策略,從某種程度來講,高校對于學生的獎學金、助學金等都可以認為是一種價格優惠,高校在實施價格策略時,可以從提高經濟資助、獎學金等方面入手”。2013年,香港大學在全國高考人數連續5年下降的情況下,申請人數達到1.2萬人,最終錄取了303人,在錄取的學生中,有16位全國各省、市、區的高考狀元。香港大學為他們設立了豐厚的入學獎學金,其中,全額獎學金可達每年17.5萬港幣,包括了全年的學費(每年港幣15萬元),以及生活費和住宿費。很多學生因此而放棄了北大、清華的名校,選擇了香港大學。該校幫困助學服務項目主要有以下幾個(:1)助學貸款: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幾個高職學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2)勤工助學崗位:一般有衛生清潔、圖書館圖書整理、食堂服務、水房送水、電影院管理、辦公室文秘等工作,校內的工作崗位原則上優先照顧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3)獎助學金:國家獎助學金、寧波市政府獎助學金、寧波慈善助學金、寧波市彩虹助學;(4)該校還堅持開展寒假“百人送溫暖”活動,由“送溫暖”小組分赴各地,詳細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和面臨的實際困難,轉達學校的慰問,贈送慰問金,將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問候和鼓勵送到貧困學生以及貧困生家中。同時,該校還設立了院長獎學金、優秀學業獎學金等,其中,國泰安創業學院還設立了入學獎學金、優秀學業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創業獎學金等,用于吸引優秀學生的報考。
3渠道(Place)———多渠道的招生長效宣傳手段
首先,通過參加省內各地的招生咨詢會、舉辦網絡校園開放日、設立地方宣傳點、深入高中宣傳等傳統宣傳方式,開展招生工作。其中,高中學校作為直接高校生源的提供者,越來越受到該校的重視。該校與中學開展了校校合作,利用高校優良的硬件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豐富的校園文化等資源,多方面展開合作和交流,如組織學生活動、學術報告進入高中,拉近高中與高校的距離,讓高中學生在了解大學生活的同時增長見識;利用校校合作的機會,逐漸向這些學生滲透我校的辦學理念、專業特色等,在高中建立長效宣傳機制,期望達到深入人心的宣傳效果。
4促銷(Promotion)———完備調研數據、建立招生隊伍
從服務營銷的“4P”理論來分析我國民辦高校招生中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產品(Product)高等教育同時具有公共產品、商品的特性,民辦高校作為教育服務產品的生產者,在招生市場上提供的產品就是教育服務的品牌、質量和特色。作為教育消費者即學生而言,在招生市場上要求購買的是優質、特色的教育產品。顯然,民辦高校當前在品牌、質量和特色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仍有比較大的改進空間,目前還很難對教育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同時,不少民辦高校對學校特色發展戰略缺乏準確的定位,使得民辦高校的學科專業結構與普通高校有很大的相似性,什么專業熱門就開什么專業,這種教育產品的相同性及相似性,導致了許多民辦高校辦學特色的消失、學科專業的結構性短缺,出現了許多專業人才過多,而有些專業無人可招的局面,影響了民辦高校生源的合理布局。
2渠道(Place)部分民辦高校招生宣傳渠道比較單一,主要通過“走出去”,即在各地設立臨時招生咨詢點的方式,很多招生人員是臨時被抽調參加,對于招生工作了解不多,對于學校情況不甚了解,導致招生效果不佳。高校招生宣傳主要集中在高考結束之后,填報志愿期間的宣傳,時間過度集中,而且宣傳往往只針對高三畢業生,宣傳效果比較有限,對學生的影響較小,甚至可能留下負面印象。“顯然,民辦高校在挖掘、發現、引導需求、借助教育或教育中介組織進行招生等方面實施渠道創新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3促銷(Promotion)促銷是指傳播媒介、公共關系等在招生市場的綜合運用。“在廣告宣傳方面,雖然民辦高校也很注重利用廣告效應進行招生宣傳,但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集中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進行,而對傳播渠道的更新、學校品牌的輸出缺乏應有的認識與挖掘,使得招生廣告宣傳的實效甚微”。部分民辦高校在招生宣傳時,沒有注意針對性與有效性,沒有找準教育消費者學生的關注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收效甚微,“一般一所民辦高校年招生宣傳費用投入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占到學費收入(以三年計)的5%”,甚至部分民辦高校還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這對于民辦高校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寧波大紅鷹學院的招生服務營銷策略
基于以上四點,寧波大紅鷹學院在招生宣傳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服務營銷策略:
1產品(Product)———細分市場,打造獨特的教育產品民辦高校要在同質化產品的基礎上發展差異化競爭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突出自身優勢,打造品牌高校,在教育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品牌形象,使自己的教育產品具有特色,適合消費者需要,并與競爭者的產品有所區別,通過準確定位來把握自己的招生對象。例如,該校開設了國泰安創業學院,是國內第一家由高校和企業合作共建的開展創業管理專業教育的學院,由深圳市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寧波大紅鷹學院協作共建、合作辦學。充分發揮寧波大紅鷹學院已有的專業優勢,借助深圳市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獨特的創業理念、殷實的財力基礎、豐富的行業資源,為創業學院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專業生態鏈。將高校的基礎教育優勢與廣泛的社會資源、項目資源、企業家資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孵化三位一體的EPI體系。該體系尤其強化了創業實踐訓練環節,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學院的創業孵化基地,配備系列高度仿真的創業實訓模擬軟件,讓學生足不出校就可以模擬創業,感受市場競爭壓力,感悟創業真諦,激發創業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升綜合素質,讓學生在真實中演繹創業傳奇。再如,該校還開設了大宗商品商學院,本著立足寧波,面向全國,鏈接全球,以大宗商品產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需求為目標,“專業教學、職業培訓、創業孵化”三位一體,既對接國際高端教育資源,又服務全球大宗商品領先企業,培育國內大宗商品產業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本著“政府指導、學校主辦、企業支持”的改革模式培育大宗商品交易相關人才;在高校教育實踐基礎上進行大宗商品交易試點;核心課程實行“理論講授+專家講座+企業實踐”的教學模式;創新校企“雙導師”、“雙班主任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基于“政、校、企”緊密聯動的實戰型大宗商品交易人才的培養模式。
2價格(Price)———通過價格策略,吸引家庭困難、成績優秀的學生“所謂價格策略,從某種程度來講,高校對于學生的獎學金、助學金等都可以認為是一種價格優惠,高校在實施價格策略時,可以從提高經濟資助、獎學金等方面入手”。2013年,香港大學在全國高考人數連續5年下降的情況下,申請人數達到1.2萬人,最終錄取了303人,在錄取的學生中,有16位全國各省、市、區的高考狀元。香港大學為他們設立了豐厚的入學獎學金,其中,全額獎學金可達每年17.5萬港幣,包括了全年的學費(每年港幣15萬元),以及生活費和住宿費。很多學生因此而放棄了北大、清華的名校,選擇了香港大學。該校幫困助學服務項目主要有以下幾個:
(1)助學貸款: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幾個高職學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
(2)勤工助學崗位:一般有衛生清潔、圖書館圖書整理、食堂服務、水房送水、電影院管理、辦公室文秘等工作,校內的工作崗位原則上優先照顧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
(3)獎助學金:國家獎助學金、寧波市政府獎助學金、寧波慈善助學金、寧波市彩虹助學;
(4)該校還堅持開展寒假“百人送溫暖”活動,由“送溫暖”小組分赴各地,詳細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和面臨的實際困難,轉達學校的慰問,贈送慰問金,將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問候和鼓勵送到貧困學生以及貧困生家中。同時,該校還設立了院長獎學金、優秀學業獎學金等,其中,國泰安創業學院還設立了入學獎學金、優秀學業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創業獎學金等,用于吸引優秀學生的報考。
3渠道(Place)———多渠道的招生長效宣傳手段首先,通過參加省內各地的招生咨詢會、舉辦網絡校園開放日、設立地方宣傳點、深入高中宣傳等傳統宣傳方式,開展招生工作。其中,高中學校作為直接高校生源的提供者,越來越受到該校的重視。該校與中學開展了校校合作,利用高校優良的硬件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豐富的校園文化等資源,多方面展開合作和交流,如組織學生活動、學術報告進入高中,拉近高中與高校的距離,讓高中學生在了解大學生活的同時增長見識;利用校校合作的機會,逐漸向這些學生滲透我校的辦學理念、專業特色等,在高中建立長效宣傳機制,期望達到深入人心的宣傳效果。
當今大學生還具有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大學生是一個比較活躍的群體,喜歡效仿、比較,尋找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周圍人擁有的,自己也要擁有,喜歡用品牌來吸引同一群體的眼球,體現自己的財力和地位,展現個人高品位。大學生攀比、炫耀的心理需求,完全可以通過網絡消費實現。購買到的產品送貨上門,如有不滿可溝通退貨。這些都滿足了大學生經濟實惠的心理。物流是網絡交易完成的重要保障之一,合理化、現代化的物流能夠促進網絡交易的順利進行。
二、大學生網絡消費過程
網絡購物的基本流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購買前、購買中、購買后。購買前包括五個階段:潛在需求的喚醒———收集信息———購買方式選擇———購買商家選擇———購買產品選擇。購買中包括兩個階段:支付方式選擇———等待接受產品。
購買后包括兩階段:售后服務———售后評價。如圖1所示。購物前分析:網絡營銷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兩方面來誘惑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主要表現在:網上商店的網站的特色風格、產品的個性化設計、網絡廣告的獨特創新、親朋好友及網絡好友的推薦等。消費者收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有兩方面:內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內部信息渠道主要包括:消費的實際經驗教訓、個人對市場的觀察研究、個人消費活動的記憶及使用同種產品的感受。外部渠道:親朋好友的推薦、網絡廣告、大眾媒體推動等。比較選擇主要是:通過衡量風險和利潤的大小來選擇是傳統購物方式還是網絡購物方式;比較商家的價格、信譽、售后服務等,選擇可靠的商家;通過商品的描述、圖片展示、質量評價等來確定產品。
購物中分析:網上支付手段有貨到付款、支付寶、網上銀行、手機支付等,通過比較風險的大小,消費者選擇可靠、可信的支付方式。等待產品的過程也是商家下達產品的訂單、物流配送、接受產品的過程。配送的過程有可能出現貨物損壞、丟失等現象,也影響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滿意程度。
購買后分析:當消費者接受產品后,一旦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物流問題、退換產品等,商家要及時與消費者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消費者使用完商品后,會對產品做出客觀評價———滿意或不滿意。滿意的情況下會重復購買,做出好的評價,向周圍好友推薦,對商家產生正面的影響。相反,不滿意會做出不滿評價,對商家產生負面影響。
三、營銷策略
影響當今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主要的因素是:價格、質量和便捷性。為此商家可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1.在網絡購物過程中,商家要保持與顧客溝通,傾聽顧客需求,并及時滿足他們的需求。商家通過服務熱線、在線QQ或旺旺等方式,實現一對一、雙向的溝通,商家才能了解到消費者的個性化的需求,進行產品個性化設計、完善產品和服務、解決購買中存在的問題。商家應完善退貨制度:制定完整明確的退貨程序;規定出現什么情況時可退貨,費用誰來承擔;退貨時間及時。此外,消費者擔心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產品維修。商家應履行自己的承諾,實現“三包”或免費維修。如想進一步方便消費者,可設立全國聯保。
2.在客戶投訴的問題當中,物流配送問題占75%。商家應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利用第三方經營優勢開展網絡業務。經濟實力強的企業可以自建配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