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誦讀教案范文

誦讀教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誦讀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誦讀教案

第1篇

國學經典誦讀教案

1課

江畔獨步尋花

一.誦讀內容:《江畔獨步尋花》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2.明確誦讀內容:《江畔獨步尋花》

3.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4.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2課

雨晴

誦讀內容:《雨晴》

二.教學目標:

1.會背《雨晴》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雨晴》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3課

宿新市徐公店

一.誦讀內容:《宿新市徐公店》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2.明確誦讀內容:《宿新市徐公店》

3.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4.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4課

《增廣賢文》七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七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2.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3.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4.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5課

《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

一.誦讀內容:《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6課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一.誦讀內容:《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7課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一.誦讀內容:《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8課

《增廣賢文》七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七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9課

絕句四首

誦讀內容:《絕句四首》

二.教學目標:

1.會背《絕句四首》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絕句四首》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0課

三衢道中

一、誦讀內容:《三衢道中》

二.教學目標:

1.會背《三衢道中》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三衢道中》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1課

到京師

一、誦讀內容:《到京師》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到京師》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到京師》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2課

《增廣賢文》九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九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九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九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3課

滁州西澗

一、誦讀內容:《滁州西澗》

二.教學目標:

1.會背《滁州西澗》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滁州西澗》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4課

咸陽值雨

一、誦讀內容:《咸陽值雨》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咸陽值雨》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咸陽值雨》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5課

飲湖上初晴后雨

一、誦讀內容:《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教學目標:

1.會背《飲湖上初晴后雨》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飲湖上初晴后雨》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6課

《增廣賢文》十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十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十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十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第2篇

唐朝???杜牧

教學目標:

1、理解解詩句含義及詩歌的內容

2、通過古詩改寫領悟詩的意境。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通過對詩人經歷的了解和和背景的把握,學生可以就詩意自學,然后老師點撥,通解詩意然后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配樂)

中國的詩文浩如煙海,能流傳千古,靠的不是詩人的地位和名氣,而是詩人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翻開歷史的畫卷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但統治者依然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詩人杜牧面對此情此景寫下了《泊秦淮》一詩,抒發內心無比的憤慨。

二、了解作者

(一)、讀詩句

知詩人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一起走進作者,來了解杜牧的生平經歷,我檢查一下,看誰預習的好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

“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其詩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三、誦讀詩歌,整體感悟

1、配樂讀詩歌

(師:作者的愛國之心,濟民之意,有詩為證,朗讀時要注意語速、停頓、感情,下面請同學們聽一遍《泊秦淮》的朗讀。聽讀的時候注意老師在大屏幕上標出的停頓。(大屏幕朗讀))

2、學生自由讀詩歌

師:《泊秦淮》這首詩意境凄迷,感情深刻,在朗讀時一定要把握他的感情,接下來按老師的要求同學們大聲的自由誦讀幾分鐘。

3、分組選代表讀讀,進行pk(配樂)

師:時間到,男同學中推舉一名,女同學中推舉一名,男生女生比拼一下,看誰讀的好,請同學們認真聽,聽后給出評價。

師:以上兩位同學都讀完了,誰來評價一下,這位男同學把手舉動這么高,就你吧!

請坐

師:你認為誰讀的好,哦!你說男同學好,是不是因為你是男生呀!你帶有主觀臆斷

,同學們在評價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客觀的評價態度!

師:這位同學你評價一下,評價的很客觀,非常不錯。

4、齊讀詩歌

師:我總結以上兩位同學的評價,整體來說還不錯,男同學的聲音略小,女同學停頓語速過快,其他同學也要注意以上幾點,接下來拿起書大家再來分行讀一遍課文,從讀中品味其語言的朦朧美。

二、釋詩意

品語言

師:好詩不厭百回讀,百讀欣賞美點現,讓我們一起品讀這首富有深遠意境的詩歌,在品讀之前老師給同學介紹賞析詩歌的方法同學們請看大屏幕

1、練字(重點字詞)

2、修辭方法

3、描寫方法

4、抒情方式

師:接下來同學們就按照賞析詩歌的這四個方面,選擇一方面進行賞析就可以。首先老師給同學們做一個示范,我就第一方面抓住重點字詞賞析詩句。

“籠”字“籠”是什么意思?(籠罩)映射出美麗的秦淮河籠罩在皎潔的月光下,畫面十分的唯美。。

1、賞析一、二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生:“寒”字

一提“寒”令你想到了天氣寒冷,表明這是深秋時節。給人以朦朧冷寂的氣氛。

生:我是從描寫方面賞析的

如煙的水汽籠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著江邊的沙岸。寧靜的夜里把船停在岸邊,靠在酒家。

生:使用互文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描繪出秦淮河夜晚寒煙淡水的美麗景色。

師: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讓我們共同了解一下什么是互文。(互文,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例: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師:誰來按照互文的手法釋義一下

生:如煙的水汽,淡淡的月光籠罩在秦淮河上,映照著江邊的沙岸。這樣寧靜的夜晚淡煙寒水,凄迷朦朧。

師:

釋義的很好

看樣這個手法是真的學會了。哪位同學說一說你還從哪方面進行賞析了。

生: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的融合的在一起,會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圖。

師:王國維說過

“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杜牧筆下凄迷朦朧的夜景將蘊含怎樣的情感,接下來讓我們接著品析下一句

2、賞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

生:

商女,(指以賣唱為生的歌女。)說明當時的人們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生:從描寫方面(這時,從江對岸傳來歌聲,這是不知亡國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樹花》。

生:運用典故

《玉樹花》的簡稱,是南北朝時陳朝最后的國君陳叔寶所做的舞曲,詞調凄傷,被稱為亡國之音。作者此時引用這個典故意在批判當時的人們。

生:猶唱”就是“還在唱”。這些無知歌女連亡國恨都不懂,還唱這種亡國之音!最后二句表面看似作者是在斥責歌女

,我個人認為歌女以賣唱為生,既然是賣唱,就要有聽眾,有點歌者。沒有聽眾,歌女也無意唱這個曲子。

師:這位同學思考的非常深刻,想問題很深入,那么大家想一想,這些聽眾可能是哪些人?

生:(在內憂外患的情形下,還有金錢、有時間、有心情聽曲子應該是些豪門貴族)

師:這些豪門貴族明知是亡國之音,卻偏要聽,而且是在國難當前的情況下,可見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

生:(沉湎酒色,尋歡作樂,過著醉生夢死,燈紅酒綠的生活)

師:作者面對這樣的一番景象,這樣的一群人,他的心情應該是怎樣的?

生:(感慨、鄙視、憂傷、悲憤)

三、抓詞句

悟情感

師:所以“商女不知亡國恨”,表面是說賣唱的女子不懂亡國之恨,實際上是借古諷今(板書),批評豪門貴族,表現了詩人對他們這種醉生夢死生活的鄙視。陳后主醉生夢死,亡了國,這些豪門貴族不以為鑒,一樣會步陳后主的后塵,除了憂傷、悲憤、鄙視外,從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中,我們還可感受到作者那顆憂國憂民的心。

三、借詩境

學手法

師:詩人在寫景時運用了什么手法?

四、擴語言

延意境

師: 既然秦淮河畔的歌女用《花》感懷身世之苦,那么作者杜牧的這份憂傷

悲憤必須也得用最優美的文字書寫出來,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同學們了,用你們大膽的想象描繪一幅秦淮晚景圖,寫完之后和同學們分享,看誰寫得最好。

找同學朗讀寫得散文,通過寫意境鍛煉其語言能力

、背古詩

悟感情

師: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學詩最重要的是熟讀成誦,在背詩中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情感,同學們大聲的自由背誦吧

六、全詩小結。

(大屏幕配樂)

第3篇

【甲】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節選自《<論語>十則》)

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1)腰:

(2)知:

12.翻譯下列語句。(2分)

(1)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現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艱”的求學經歷;【乙】段則是典型的_________體,表述了孔子的為學之道。(2分)

14.分別從【甲】【乙】兩段中找出表述學習態度的句子,并抄寫在下面。(2分)

15.請結合【甲】段內容,談談你對“見不賢而內自省”一句話的理解。(3分)

參考答案:

(一)閱讀文言文,回答11-15題。(共11分)

11.(1)腰:腰佩。(2)知:通“智”,聰明。

評分說明:(2分)每小題各1分。

12.(1)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

(2)溫習舊的知識能有新的體會、發現,可以憑(這一點)當老師了。

評分說明:(2分)每小題各1分,意思正確即可。

13.對比 語錄

評分說明:(2分)每空1分。

14.【甲】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或“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評分說明:(2分)每句各1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免费体验120秒视频| 草草影院最新发布地址| 国产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6页|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 看黄a大片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精品20p| 国产精品午夜小视频观看| baoyu116.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 免费看片aⅴ免费大片| 老师在办公室疯狂的肉我|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性图第一页|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99er在线视频| 女人张开腿给男人桶爽免费|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欧美乱大交xxxxx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91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日本|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啊公交车坐最后一排被c视频|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91啦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