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計劃生育先進事跡材料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開展特色服務增強協會感召力
面對成千上萬的村民,村級組織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那么靠什么來增強號召力和感染力?××村計生協會通過探索總結,推出了一招鮮,就是大力開展特色服務活動。一是營造文化氛圍,宣傳群眾。計生協在易于聚集的地方制作圖文并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巨幅廣告牌、板報、宣傳欄和宣傳櫥窗等,既讓人們學到生育知識,又受到優良環境的渲染和熏陶。二是搞好文藝宣傳,教育群眾。計生協會組建了2個協會藝術團,自編自演文藝節目,以計生先進典型為素材,演身邊人,說身邊事,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為群眾喜聞樂見,使群眾從中受到教育。三是創建會員之家,吸引群眾。在上級計生部門參與下,積極籌措資金,在小區建起了高標準的會員活動室,使用面積達200平方米,方便了會員學習和活動。不定期開辦計生培訓班和知識講座,累計參加培訓和接受教育的已達3800多人次。四是心與心交流,貼近群眾。配合鎮計生委的“零距離調查”,在村級協會會員和聯系戶之間開展了了解村民需求,解答村民疑難活動,把計生宣傳服務送到各村民戶。會員把《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2萬余份宣傳單直接送到居民手中。會員對協會工作鼎力支持,參與率達90%,宣傳服務面達95%。
情暖異鄉人真情報社會
在計生工作中,最難管理的群體就是流動人口,這些人管理不到位,違規違法生育就難以避免。××村計生協會對此堅持以人為本,傾情感召人,在建立流動人口檔案的基礎上,成立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協會,吸收流動人口中的積極分子參加協會。專門設立外來人口投訴站,公布投訴電話,并幫助外來人口中的15戶困難戶和新來戶解決住房、醫療、技術培訓、就業、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協會從關心異鄉人的角度出發,與出租房主、企業負責人分別簽訂計劃生育管理責任書70份,通過合同化、人性化管理,增強了房主和企業法人的責任感。昌盛飯店是民營企業,在簽訂合同前,只有經理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簽合同后,經理動員分店打工的11人全部從原籍辦理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村級協會根據外來人口中婦女、育齡婦女、已婚育齡婦女等情況,把工作重點放在已婚育齡婦女特別是夫妻同住的已婚育齡婦女身上,有組織有計劃地搞好孕情監測,健全檔案資料,定期進行生殖健康普查,診病治病、孕檢,通過人性化服務,轉變其生育觀念,有效控制了流動人口計劃外生育現象的發生。
創新,使得和縣艱難而又復雜多變的計劃生育工作,三年來躍居且跨入全省先進先列的前八位,處于省一類水平。當我們一行走進和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簡樸的辦公室內,一塊塊由國家、省市授予的榮譽獎牌,使人目不暇接。僅200*年度,除省市表彰外,他們分別先后榮獲“全國人口生育文化先進集體”、“全國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主任周存格介紹,這一切榮譽都來源于和縣計生工作的創新。且他們創新的“隨訪”工作機制和“村為主”的工作機制目前已被作為全省計生工作藍本。和縣縣委、政府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決定》關于干部人事獎懲新舉措,已在全省計生工作中達到推廣。
計劃生育號稱天下第一難事,而流動人口管理卻是計生工作的難題,和縣近65萬人口,就有10萬人口在外務工、經商。隨著形勢的發展,流動人口的計生狀況越來越變得復雜化,特別是早婚和隱性婚姻的生育,難以發現,且呈上升趨勢,流動人口育齡人群選擇性別生育的現象,嚴重困擾著計生管理。該委在完善落實各項計生措施外,利用在為流動人口提供各項政策和計生服務的同時,對返鄉的育齡人群全面開展面檢,進一步掌握孕情、育情,達到計生管理的目的,由此創造性地建立了“隨訪工作機制”。從最早的一個月一隨訪,到一星期一隨訪,加強基層計生網絡工作,使得計生管理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在今年年初,和縣召開了有600多人參加的計生工作會議。各村黨支部書記和社區居委主任都參加了會議。圍繞計劃生育“一法四規”、“獎勵扶助制度”、“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行動”,推進“村為主”工作機制。全面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預警”等四大機制。部署并扎實開展了“七項清理”。
以隨訪服務為載體,進一步掌握孕情和育情,加大計生合同違約責任的兌現力度,同時加強了流動人口信息交流反饋工作,使管理到位、服務到位。為確保和縣計生工作保先進位,在鄉鎮兩級基層建立了一支特別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計生工作隊伍。為加強干部隊伍的責任心,和縣還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決定》。除規定對當年計劃生育考核前三名的鎮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計生辦主任各獎勵2000元外,對人事的提降還做了明確規定。《決定》第7條:對鎮分管負責人在分管計生工作期間,其鎮連續三年被縣考核評為前3名的,享受正科級待遇;對鎮計生辦主任在任職期間,其鎮連續三年被縣考核評為前3名的,享受副科級待遇。第8條:在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任副科級8年以上,經考核稱職的,享受正科級待遇;正股級干部任職10年以上的,經考核稱職的,享受副科級待遇。第9條:對鎮分管負責人和計生辦主任連續在計生崗位6年以上,并在此期間使本鎮計生工作有一次進類,且本人考核為稱職的分別享受正科和副科級待遇。第10條:當年被列為重點管理單位的鎮,不得參加任何獎項的評比,其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計生辦主任下年度考核前不提拔、不調動、不評選、不評優。連續兩年被列入重點管理的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計生辦主任一律就地免職,所有副科級以上干部不提拔、不調動、不評先、不評優。當年被列為重點幫助的鎮,取消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一個有效制度的建立,必須有一個落實配套措施。隨即,他們又適時創新“村為主”的工作機制,省計生委有關領導在和縣召開的計生工作現場會上,問他們為什么要創新這種機制。周存格主任介紹,區劃調整后的鄉鎮及其村級班子的領導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村級領導的服務職能加大,在計生工作管理上有了很大的優勢。“村為主”的工作機制實施后,許多鄉鎮按照知識化、年輕化、女性化的要求進一步面向社會公開招考計生專干,從而在全縣全面實行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預警網絡。同時,和縣縣委、政府為確保能建立一支過的硬的計生隊伍,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決定》。對全縣計生工作在人事的升降和物質的獎勵上,實行重獎重罰并及時兌現,極大的調動了人的積極因素。
一、加強學習,提高服務計生的能力
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是一項業務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工作,在計生工作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要求統計員有較強的思想素質,還要有高人一籌的業務能力。作為一名普通的“計生人”,要完成工作任務,就要有完成工作所具有的業務知識,為了適應工作需要,我時刻不忘學習,始終把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和“十”精神作為行動指南,始終堅持學習人口和計劃生育方針政策,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強化自身修養,為做好人口計生統計工作打牢政治基礎。為了提高自已的文化水準和業務能力,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加強學習,重點是學習計生統計業務,在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系統學習了《人口統計學》、《計劃生育統計基礎》、《計劃生育規劃統計與考核評估》、《育齡婦女數據信息管理資料》等書籍及有關省、市印發的計生統計口徑等資料,使自已對統計工作有了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并慢慢地愛上這份工作,學習中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同志學習和請教,不清楚的數據就請鄉鎮幫忙,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邊學邊充實自已,經過不斷努力,使自已很快從不懂到了解再到精通業務的統計行家,現如今我能獨力完成各項統計工作任務。特別是xx年,正值新、舊pis轉換的關鍵時期,再加上局里統計員新老交替,我對pis系統一竅不通,且工作任務大,要求嚴,標準高,當時對市下發的糾錯通報,我頭都大了,不知如何下手,為了不影響pis正常運行,按時完成任務,我心里壓力很大,為此暗下決心,努力學習,經常加班加點,遇到困難和疑惑,積極通過電話和qq向領導或同仁及鄉鎮老統計人員學習和咨詢,總是堅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度,絕不一知半解蒙混過關。經過努力,逐步把自己煅造成了一名能熟練撐握和運用計生統計知識,出色完成各項計生統計任務的業務骨干。
二、實事求是,提高pis數據準確率
計生統計是全縣人口計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數據準不準、信息全不全、質量高不高,都直接關系到全縣人口統計質量的提高。幾年來,我時刻站在講黨性的立場上,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實反映情況,維護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的真實性,上報數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客觀地反映社會發展和人口發展的趨勢和變化,堅決拒絕虛報、瞞報和漏報,為了保持人口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形成規范、科學、準確、及時的統計工作機制,為領導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數據信息,為保證全員信息數據的準確性,我堅持每月及時與公安、民政、婦幼保健院等相關部門溝通,比對相關信息,特別是重點核對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戶籍地、暫住人員、空掛戶人員等信息,利用衛生出生醫學證明和免疫登記卡對0-3歲兒童信息進行核對,利用民政結婚登記系統對新婚人員信息進行核對,進一步實現了相關部門數據與計生信息系統資源共享,縮小了雙方統計數字的差距。及時將所差相關人員的信息通報給相關鄉、鎮計生辦,以便統計錄入。由于一個人要核對全縣出生人口的信息,既要核對基本信息又要清查邏輯錯誤,所以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這項工作是沒有任何技巧性,它必須要求你一個字、一個數的去查去看,這樣才能保證信息的準確無誤。通過認真核對,全縣當年出生人口的準確率、及時率均達到x%以上。我做的工作還很多,但我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做了一個計生干部應該做的事,成績的取得應該感謝領導的重視和支持。
三、加強督導,提高全縣統計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