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品管每周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小學班主任安全工作計劃一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對安全方面已經有了簡單的了解和自救方法了。我是三年級的班主任,我的責任不僅要教好他們文化科學知識,還要讓他們有一個快樂,健康,安全的環境中成長。所以在新的學期到來,我特意將三年級安全工作計劃逐一列出。
1、活動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教育學生遵守規則,游戲中不做危險動作(如:頭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攜帶危險物品進行游戲(如:剪刀、玩具等尖銳物件),不擅自離開集體,同伴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擠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2、簡單自救方法教育
識別特殊號碼的用途(如110、119、120),同時教育學生不可隨意播打這些號碼。熟記自家住址、電話號碼、父母姓名等,訓練引導學生識別方向,告誡學生不要輕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隨意開門。遇到危險時,教育學生學會躲避(如:發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培養學生識別方向,告誡學生不要輕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隨意開門。遇到危險時,教育學生學會躲避(如:發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培養學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自理。
3、家庭安全教育
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園的安全教育活動,請家長積極配合學生園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與家居活動環境安全(如:燒傷、燙傷、觸電、中毒、摔傷等預防教育工作)。
4、防觸電的教育,對同學們進行電的基本知識講座,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以及對觸電后急救常用知識的了解和應用。
5、生活安全教育
此項教育在班主任工作計劃很重要。教育學生不動插座、電板,以防觸電,不將手指放在門、窗處,以防夾傷,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學生入廁時不推不擠,以防撞傷、碰傷。
6、藥品管理安全教育
請家長配合將需吃藥的學生的藥品上寫明姓名、劑量、時間等,教師做好藥品管理工作,以免學生誤食。
小學班主任安全工作計劃二
安全工作關系到師生生命的安危,是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和社會穩定的頭等大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對安全方面已經有了簡單的了解和自救方法了。我是三年級的班主任,我的責任不僅要教好他們文化科學知識,還要讓他們有一個快樂,健康,安全的環境中成長。為切實搞好這項工作,特制訂本計劃,要求同學們認真照做.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指導思想為依據,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會議精神,落實安全教育內容,努力創建班級安全氛圍。
二、教育內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 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須每周進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學路對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
要進行防溺水的教育,開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護為主要內容的教育。
3、防觸電的教育
對同學們進行電的基本知識講座,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以及對觸電后急救常用知識的了解和應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
邀請醫生來校進行飲食衛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絕同學們食物中毒的事件發生。
5、藥品管理安全教育
請家長配合將需吃藥的學生的藥品上寫明姓名、劑量、時間等,教師做好藥品管理工作,以免學生誤食。
6、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的教育
7、防火、防盜、防震、防煤氣中毒等的安全教育
檢查班里的防電設施,落實專人負責,班里應經常開展防火、防盜、防震、防煤氣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8、家庭安全教育
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園的安全教育活動,請家長積極配合學生園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與家居活動環境安全(如:燒傷、燙傷、觸電、中毒、摔傷等預防教育工作)。
9、生活安全教育
此項教育在班主任工作計劃很重要。教育學生不動插座、電板,以防觸電,不將手指放在門、窗處,以防夾傷,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學生入廁時不推不擠,以防撞傷、碰傷。
三、實施措施
1、加強大周乘車的管理,每路車設立車隊長,對該路進行負責管理。
2、通過看影碟和課堂講述等渠道,增強學生學會保護自我,學會生存。
3、圍繞“消防安全”出好黑板報。教育學生加強安全防火意識。
4、平時重視交通、飲食、體育、人身、用電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努力營造“平安班級”,做到無意外事故發生。
5、重視同學們身體健康教育,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體育活動應重視安全保護措施,積極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操,盡量避免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教育學生遵守規則,游戲中不做危險動作(如:頭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攜帶危險物品進行游戲(如:剪刀、玩具等尖銳物件),
【關鍵詞】 品管圈; 胸引管;脫管率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183(2013)11-0346-02
品管圈也稱品質管理圈,是指工作性質相近或者相同科室的工作人員自動自發的組織到一起,或由他人將此類人員組織到一起,相互學習,討論質量管理問題,將患者作為質量管理的中心,每個人都參與到質量管理的過程中[1]。品管圈活動步驟為:制定工作計劃、找出科內的問題、確定主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掌握改善主題的重點、制定目標、提出對策、對策實施、效果確認。[2]我們將品管圈運用到護理工作中,使護士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全體合作,集思廣益,從而解決護理工作中的難題,本文探討運用品管圈知識降低胸引管的滑脫率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科胸引管置管共88例,所選患者年齡均為5歲-70歲,病例為心臟、食道、肺癌手術,其中男50例,女38例;脫管6例,其中男4例,女2例。與2013年1月―2013年6月品管圈效果確認的資料進行對比,對比資料亦為心臟,食道,肺癌手術,年齡為7歲-75歲,活動后,4個月的置管數量為92例,男57例,女35例;脫管2例,均為男性。
2 方法
2.1組圈:首先大家自愿組成品管圈小組,民舉選舉產生圈長。我們圈有圈長一名,輔導員一名,圈員六名,其中主管護師一名,護師五名,護士兩名,然后大家利用頭腦風暴的方法確定我們圈的圈名,圈徽及圈名的意義。圈長負責對活動進度進行統一管理和安排,輔導員起監督指導作用,圈員則參與每個步驟的實施以及輪流負責每一步驟的安排。每周培訓一次,內容有QC 活動原則、內容及所需工具, 包括選題原則、因果分析圖、柏拉圖、對策表等的運用;活動場地,與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在圈員家中,咖啡廳,辦公室等等,形式可以是茶話會的形式,也可以是三五兩人的小聚會的形式,主要讓大家在一種開心,活躍的氣氛中進行。
2.2確定主題:全體圈員共同尋找臨床護理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確定了七個質控中的護理難題:1.杜絕中夜班口頭醫囑執行率2.減少輸液三簽的漏簽率3.減少患者靜脈炎的發生率4.督促醫生醫囑打印的及時性5.減少病房私用電器的使用率6.提高醫生換藥后終末處理的依從性7.降低胸引管的脫管率,然后運用評價的方法從圈能力,院方政策,重要性,迫切性等方面,按照優5分,一般3分,差1分,記分評價,最終確定本次活動的主題為降低胸引管的脫管率。
2.3 擬定活動計劃:一般一個品管圈活動周期為三個月,但也可根據活動主題的大小,難易適當延長活動時間,我們為了使臨床資料更豐富,時間為2012年12月到2013年6月,歷時7個月,選題,擬定活動計劃書共2周,現狀把握,目標設定共2周,原因分析,擬定對策共4周,效果確認4月,標準化及檢討與改進4周,最后進行資料收集整理。
2.4 現況調查結果 我們從病案室調取2012年8月―2013年1月病例資料分析,6個月胸引管共置管88例,脫管6例,脫管率為6.82%。
2.5 大家通過發散思維,頭腦風暴的方式找出胸引管脫管的原因。
運用魚骨圖找出小要因:1.導管刻度不清楚,交班流于形式 。2.護士風險意識薄弱,巡視不到位 。3.患者不能忍受疼痛拔管4.躁動不安時,家屬沒有加強看護致管道自行拔除[3]。5.患者對胸引管重要性認識不足。
2.6 針對原因擬定對策
2.6.1 置管前宣教:宣教內容從四個方面進行:1.置管的流程2.置管后出現的不良反應3.管道滑脫后引起的并發癥4.脫管后的應急處理
2.6.2 置管后護理:①做好刻度標記;在胸引管外露1CM處用記號筆標記便于交接及巡視觀察。②警示標識;床頭安放防脫管的標識卡。③胸引管外露刻度張貼與床頭,班班交接;胸引管插管后立即記錄插管的刻度,用醒目的卡片記錄,張貼與床頭,每班交接時必需查看刻度。④護理文書記錄胸引管外露刻度;置管后記錄置管位置及患者的反應情況,每周2次記錄管道情況,定時并進行管道風險評估。⑤新入護士加強高危導管風險意識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1.胸引管的重要性2.胸引管滑脫后的并發癥3.胸引管脫管后的應急預案。
2.7 運用80/20原則選定切實可行的對策,進行效果確認。
2013年2月―2013年5月,我們運用品管圈擬定對策進行干預,結果共置管92例,脫管2例,滑脫率為2.17%。
3 結果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顯示:品管圈活動后,將胸引管的滑脫率從原來的6.82%降至2.17%。
4 結論
品管圈活動通過科學的方法找出并確定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4]通過組員間的相互協作,設定目標,制定對策并實施和進行效果評價等。品管圈活動強調的群體的智慧,小組成員在活動中提高了對護理問題學習,觀察,分析及解決的能力[5] 隨著社會的進步,護士逐漸“80后”,而參與管理的方式,可以化消極的服從為積極的參與,能收到集思廣益而明智的決策的效果,也可以大大降低“80 后”強烈的反抗抵觸心理。“80 后”員工本身具有很強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推行參與式管理更能調動“80 后”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6]。我們應通過新的管理方式,解決了護理工作中的問題,讓其參與管理,化消極的服務為積極參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更好的調動護士的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護士用品管圈的手法降低了胸引管的脫管率,不僅減少了患者重新置管的痛苦,也保證了患者的安全。品管圈這種自愿自發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玉瓊,郭秀靜,雷岸江,等,品管圈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1):1945-1946.
[2] 張幸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23-55.
[3] 于冬芳,章玉英,李疆.胃癌術后非計劃性拔出胃減壓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8):1710―1712.
[4] 王秀芳.品管圈活動對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醫學,2011,9(4):1090.
為認真貫徹和落實教育部有關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保障學前教育兒童的生命安全,現結合本園教育的發展實際,特制訂幼兒園安全工作計劃并要求嚴格按照執行。
1、加強安全制度建設,提高依法管理意識
學齡前兒童的安全和健康是關系到千家萬戶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穩定的大事,確保兒童安全健康發展是幼兒園應盡責任。因此,我們一定要從保護兒童生命安全的高度,切實重視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嚴格按照國家及本市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管理。
(1)加強安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進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管理網絡,有目的的制訂和修改安全工作制度,層層落實安全工作。
(2)在實行園長安全工作責任制的同時,進一步落實專人具體負責兒童的安全工作,各條線各部門簽定并履行安全工作責任書。
(3)加強相關業務的學習,提高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職責。
(4)加強安全工作的監督與檢查,經常性對園內場地、設施以及人員等方面的安全進行檢查與了解,及時把握安全工作態勢,發現不安全隱患,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燃。
(5)將安全工作作為教師師德考核的標準之一,同時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全園教工的日常工作考核范圍內,根據工作的優劣,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2、創設一個安全、健康的發展環境
(1)積極籌措資金,定期維護園舍設施,為幼兒園實施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2)嚴格按要求聘用符合任職資格要求、身心健康的工作人員。
(3)嚴格執行衛生安全消毒制度,每周對幼兒的玩教具按要求進行清洗、消毒,每周為幼兒曬被褥等。
(4)嚴禁使用有毒有害的玩教具,嚴禁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作玩教具,注意各類環境創設的安全性。
(5)加強食堂飲食衛生安全的管理,嚴防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6)加強衛生保健安全管理,要求幼兒每天晨檢率達100%。定期為幼兒進行健康檢查并作好記錄。
(7)加強幼兒在園服用藥品管理,根據家長的服用要求,確保服藥及時、準確,嚴禁錯服、漏服現象的發生。
(8)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嚴格執行交通法規及園內制訂的有關規定,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
(9)建立班級安全責任制,切實做好班級日常活動、飲食、衛生安全工作。
3、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1)積極利用幼兒園小廣播、黑板報、家教之窗、保健宣傳欄等途徑進行衛生安全宣傳與教育,努力提高師生、家長的安全意識。
(2)創設有關安
全教育的活動環境,結合一日活動各環節,對幼兒進行衛生安全教育并開展相關的活動,使幼兒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提高幼兒的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