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服務營銷策略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電力企業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生產和生活中對電能的需求,則需要將電力、勞務為形式的電力產品和服務向客戶進行提供。在電力企業供電服務中,通常都會將其分為服務支撐、業務服務、客戶滿意度和服務質量四個方面。電力企業通過向用戶提供電力供應和電能計量服務,同時還需進行故障搶修、停送電服務、電話呼叫、用電檢查、業擴報裝、電費抄核收等服務,這些服務都是以客戶為中心而進行開展的,另外還會通過客戶對電力企業供電服務質量的感知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通過提高服務質量來不斷的提升電力企業的服務水平,確保為客戶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供電企業營銷服務具有自身的特征。首先,無形性。這是供電服務最為顯著的特征,服務是看不見和摸不著的,沒有具體的形狀和屬性,供電服務只能依靠顧客的感知來對其進行度量。其次,供電服務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供電服務人員與供電服務的質量具有直接的關系,由于供電服務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對其服務質量水平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范圍。供電企業服務人員在為客戶提供服務過程中,由于個人素質、能力的不同,都會導致服務質量存在一定的差異。即使同一服務人員,其處于不同的服務環境或是不同的身體狀態下所提供的服務也會存在不同之處,這必然會導致電力企業服務的差異性得以顯現出來。再次,供電服務具有不可存儲性。供電服務是瞬間完成的行為,一旦提供完服務就無法對其再行改變。最后,不可分離性。供電企業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其服務與生產具有不可分離性,一旦供電企業服務人員為客戶提供服務,則表明客戶已經在享受供電服務,由于供電企業生產與消費的統一性決定了其服務具有不可分離性的特征。
2營銷供電服務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1服務意識相對落后
近年來,電力企業一再的強調優質服務的重要性,同時也向社會公開承諾了各項供電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供電服務的質量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當前供電企業的優質服務并沒有全方位開展起來,僅限窗口及營銷部門,而且在各環節無論是信息還是運行都較為緩慢,供電企業全員并沒有形成大服務格局的思想,而且當前電力企業優質服務管理體系還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服務意識還較欠缺。
2.2隊伍素質需不斷提高
長期以來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都過多的放在發電上,而對于供電和用電等方面的工作重視度都不夠,這就導致電力企業并沒有配備一支優秀的營銷隊伍,而且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也較為落后。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營銷人員由于受制到自身水平,專業營銷知識缺乏,知識更新較慢,服務意識欠缺,所以對當前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要求很難適應,所以當前電力企業營銷隊伍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2.3對優質服務認識存在局限性
從實際上作中來看,部分員工未能從企業的生存發展,企業經營戰略的高度去充分認識優質,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未弄清優質服務的深刻內涵,僅片面地從其外延,如服務態度、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去理解,而未能從服務內容、質量、客戶需求等方面去考慮。部分員工對優質服務的目的不明確,領導安排怎么做就怎么做,完成任務就行,缺乏主動性、創造性的服務,致使服務工作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局限性。
3提升營銷供電服務的對策
3.1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及“全員服務”的理念
從服務的內容、方式和服務機制上進行創新,把不斷提升優質服務水平作為促進電力場營銷的自覺行為,并體現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每個員工都要為企業的社會形象負責,與客戶建立和諧的供用電關系。要深刻認識政府和客戶對供電服務的新要求和面臨的新環境,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不斷提升優質服務的整體水平。優質服務是一項長期工程,每一項細微的工作,特別是在客戶工程、電費回收、業擴報裝等方面,都需要扎實地做好,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電力服務。優質服務是一種行動,需要我們實實在在的付出,真正做到急客戶所急,想客戶所想。
3.2培育服務文化理念,增強主動服務意識
培育服務文化理念有助于凝聚團隊精神,統一全體員工的奮斗目標,使廣大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正激發廣大干部職工的學習進取心和工作積極性,真正達到廣大干部員工目標同向,思想同心、行動同步、團隊個體優秀,力量凝聚的目的。
3.3創新服務管理,增強整體素質
優質服務就是要通過管理創新,對外做到“始于客戶需求,終于客戶滿意”;對內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地強化服務意識,從而達到企業內部之間的溝通,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溝通,職工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企業與上級之間的溝通等等。有了這樣的服務理念和管理機制,就會形成強大的優質服務整體功能,就能將“窗口”的微笑服務,熱情服務提升到以提供優質的電能、合理的價格和高質量的服務為主要特征的新臺階,使電力企業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得以提高。
3.4搞活服務方式,拓寬服務渠道
要規范和優化用電報裝下作流程,強化報裝環節時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電報裝服務方式,縮短報裝周期,千方百計讓客戶早用電、用好電,積極創造企業和客戶“雙贏”的優良環境;逐步開放電話報裝、網上報裝、上門報裝,提供多渠道,多層次的優質服務方式,大力提倡電費儲蓄、銀行代收、推廣“充值卡”電費繳納,網上電費支付等繳費方式.進一步增進廣大客戶對電商品和電力服務的認知度。
4結束語
營銷是企業在充分認識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為充分滿足消費者需要而在銷售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動。這一理念最早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企業界,它有別于以前只重生產而忽略消費者需求的觀念,逐漸向以消費者需求為指向的觀念轉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觀念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行業之中,包括圖書館界。當初圖書館引入服務信息營銷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思想和觀念問題,而是隨著社會知識經濟的發展,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資源的大量增加,讀者需求的不斷深入,使圖書館在其功能定位、資源類型、服務內容及運營方式上進行全方位的、全過程的轉型。中醫藥圖書館的服務營銷是指圖書館員利用各種醫學信息資源進行挖掘、組織、開發、傳遞及服務,縮短圖書館與醫學科研用戶和社會之間的距離,使更多有需求的人認識和感受到圖書館的益處,并支持中醫藥圖書館的跨越式發展,最終實現信息資源與信息產品的內在價值。作為中醫藥專業圖書館的營銷應堅持一切以用戶需求為中心,而不以任何盈利為目的理念,盡最大力量滿足醫療科研用戶日益增長的學科化信息服務的需要。
2學科化服務營銷的意義
學科化服務營銷是讓醫學科研用戶廣泛了解學科化服務的有效方式。科研人員已經習慣于到圖書館或圖書館網站尋求服務,而學科館員主動了解需求、主動為用戶設計服務、上門服務、主動配合科學研究提供知識化服務是大多數科研用戶所不了解的,要讓科研用戶知道、認識、接受并依賴學科館員的服務,從而提升信息資源的利用。因此,建立一套適合科研用戶的學科化信息服務營銷策略具有深遠及其重要的意義。
2.1突出中醫藥圖書館在科研、醫療和教學中的支撐作用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源也呈現爆炸式增長。面對當今這樣信息泛濫、供過于求的環境,用戶對信息的需求雖然強烈,但是卻不知從何入手,鑒別、組織、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明顯不足。因此,圖書館必須轉變以往傳統的服務觀念,充分推銷自己,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主動了解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為之提供學科化信息服務,加強信息資源利用,主動引導用戶使用有效信息,以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使中醫藥圖書館真正發揮在中醫藥科研、臨床及教學中的支撐作用。
2.2提高用戶對專業圖書館的認知度,以提升圖書館在行業中的核心地位
由于目前信息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各種網絡搜索引擎和檢索工具的快速發展,使很多用戶已經將搜索引擎作為信息獲取的首選,結果導致用戶與搜索引擎的關系日漸密切,使圖書館失去了很多用戶。因此,中醫藥圖書館要想在競爭的環境中求得生存、發展,就必須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采取學科化服務營銷,加大學科化服務的力度,讓科研用戶廣泛了解并接受學科化服務,以提升圖書館在行業中的核心地位。
2.3深化圖書館學科化服務,提高信息資源利用
圖書館擁有海量的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館藏資源、中外文文獻數據庫等。學科館員要不以盈利為目的推薦宣傳使用,提升這些資源的利用價值。在新的信息環境下如何進一步深化學科館員的服務,真正滿足科研用戶對中醫藥信息的需求已成為圖書館努力的方向。實施學科化服務營銷,是和科研用戶進行有效溝通,便于科研用戶更好地了解圖書館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源和各種服務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圖書館學科化服務、提高各種信息資源利用的需要。
3學科化服務營銷策略
中醫藥圖書館實施學科化服務營銷,其核心內容是資源營銷和服務營銷,資源營銷也是信息營銷。擁有眾多的信息資源是我們營銷的基礎,加強信息資源的利用,促進中醫藥文化的發展,提升學科化服務質量是我們營銷的目的。
3.1資源營銷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是中醫藥醫學文獻信息中心,擁有眾多的信息資源,包括圖書、期刊、數據庫等。我館館藏圖書32萬余冊,其中中醫古籍5千余種6萬余冊,約占存世中醫古籍的50%;中醫珍善本為1300余種1.6萬余冊。1911年以后出版的圖書5.8萬余種,其中中醫藥圖書達2萬余種,外文傳統醫學圖書3000余種。另有館藏中文期刊1867種,現訂閱中文醫學期刊650余種;館藏外文傳統醫學及相關期刊過刊280余種,現訂閱期刊180種。還有近百個專題文獻數據庫,以及聲像資源、電子全文數據庫等。下面將我院圖書館的主要電子資源進行簡要介紹。
3.1.1電子圖書
超星電子圖書,讀秀學術搜索,方正電子圖書,EBSCO(艾博思科)外文電子圖書,中醫藥古代文獻知識庫,中醫古籍全文數據庫,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辭典數據庫,“”期間中草藥實用手冊。
3.1.2中文文獻數據庫
中國中醫藥期刊文獻數據庫-文摘型,中醫民國期刊文獻數據庫-題錄型,《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中醫藥專題(1949年以前)-題錄型,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中文庫)-文摘型,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題錄型,CNKI中國醫院數字圖書館(1994年以后)-全文型,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世紀期刊,1993年以前)-全文型,CNKI期刊、論文、會議、報紙、生物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庫群(鏡像庫)-全文型,萬方數據資源庫群(遠程訪問)-全文型,維普醫藥資源信息系統-全文型,中國引文數據庫-題錄型。
3.1.3外文文獻數據庫
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外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情報服務系統、OVID循證醫學全文數據庫、OVID藥物信息全文數據庫、OVID國際藥學文摘數據庫、循證臨床信息數據庫、補充替代醫學1400種全文期刊、PubMed、HighWirePress、NSTL提供的外文現刊數據庫、NSTL提供的外文回溯期刊全文數據庫、《醫師信息和教育資源》、冷泉港實驗室實驗方案、F1000Posters壁報文獻開放獲取數據庫等。通過上述介紹,便于科研用戶更好地了解我院圖書館可以提供的信息資源,使之能夠有效地被利用,從而滿足醫學科研、臨床及教學對信息的需求。
3.2服務營銷
3.2.1加強宣傳
圖書館現在雖然擁有眾多的信息資源,但是在使用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圖書館還未建立一站式檢索,所以文獻查找比較繁瑣,并且大部分用戶缺乏相關檢索知識,對圖書館擁有的電子資源和館藏紙質資源不甚了解。因此學科館員應該走出圖書館,面向廣大科研用戶加大宣傳力度,制作《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信息資源與服務指南》宣傳手冊,向各科研單位發放,讓廣大科研用戶真正了解和學會使用眾多的信息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3.2.2掛牌建立學科化服務站
在我院各二級院所掛牌建立學科化服務站。與各臨床院所的圖書館配合,服務站就設在二級院所的圖書館。學科館員通過宣傳、培訓、拜訪研究所領導與科研人員等方式,主動開展信息資源與服務宣傳介紹,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科研人員開始認識并逐漸接受學科館員為科研用戶提供學科化的知識服務。在我院各二級院所掛牌建立學科化服務站是我們實施學科化服務營銷、加強學科化服務的重要舉措。
3.2.3建立學科化服務平臺
學科館員以科研人員需求為導向,以滿足科研用戶需求為目標,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主頁上建立學科化服務平臺。一是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建立資源鏈接,以提升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二是科研用戶通過平臺與學科館員進行實時溝通,科研用戶提出學科化信息服務需求,學科館員根據科研用戶的信息需求,提供有針對性、具有使用價值的學科化信息服務。或通過飛鴿、飛信、微信、QQ、MSN等網絡工具與科研用戶建立交流溝通渠道,學科館員可以不受時間、不受地點制約,隨時掌握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提供實時的學科化信息服務。
4小結
1.促銷策略Y運營商2011年站場迎新服務于8月28日至9月18日開展,在廣州火車站、火車東站、天河客運站及番禺南站等站場設置迎新接待點,為新生及家長提供休息區、免費報平安電話、禮品包(王老吉涼茶/潤喉糖、水、扇子、優惠業務宣傳單張)等貼心服務。
2.渠道策略(1)校園渠道布局高校渠道是Y運營商拓展、維系、鞏固校園市場的橋頭堡,是高校迎新戰役的重要陣地。①渠道拓展:Y運營商嚴格落實“一校一門店”,通過高校網點覆蓋學生客戶。大廣州有251所高校(校區)的校內或校外100米范圍內布有Y運營商網點或服務廳,學校覆蓋率高達90%。②渠道激勵:與高校渠道開展門店合作促銷,作為Y運營商高校迎新駐點促銷的有力補充。根據促銷效果,給予200元、300元、500元的酬金補貼。2011年迎新期間,Y運營商共與37家校園網點開展門店合作促銷。同時強化排他宣傳,支付校園門店專項宣傳補貼,共有219家網點參與了宣傳加強,有效擴大了Y運營商在校園的影響。(2)校園自我渠道布局2011年校園迎新期間共組建認證學生社團132支,一二類高校全覆蓋,聚集種子學生1500人。參與迎新促銷399場,派出學生1421人次,帶來數據業務辦理量5萬筆,最高紀錄單場辦理業務近2000筆。而且,學生社團不局限于現場促銷,穿插于校各個角落,有近30%業務量產生自掃樓等線下推廣,同時還通過微博轉發、BBS炒作等形式展開線上宣傳,為各場促銷提前預熱。在7所Y運營商未能簽約的高校中,學生社團開展了滲透式傳播。
二、Y運營商校園迎新營銷策略實施效果分析
1.2011年校園迎新營銷成果(1)市場占有率:2011年高校市場整體占有率85.68%(截至2011年9月30日)。(2)新增市場占有:高校新增市場占有率達83.33%。(3)新生贈卡:贈卡總量40.7萬(郵寄24.1萬,回遷2.3萬,現場14.3萬),截至當年9月30日,郵寄贈卡主動通信率為88.72%,較2010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4)迎新促銷:截至當年9月30日累計開展促銷1448場,充送業務捆綁52萬筆,WLAN業務19994筆,終端銷售累計672臺,校園短號網成員新增39萬人,無線城市“我的大學”專區累計登錄人次108699次,登錄人數36087人。(5)客戶捆綁:學生客戶長捆綁率(到2012年12月)達77%,同比2010年提升21個百分點。
三、Y運營商校園迎新營銷策略改進建議
隨著互聯網理念的影響日益深入以及學生群體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學生群體對移動通信產品的溝通功能、互聯網特性、價格對比等非常敏感,對于渠道的便利性、可得性以及溝通的實時性、平等性等要求非常之高。Y運營商的迎新策略也需要與時俱進。根據對2011年校園迎新實踐盤點分析,可從4P方面做出進一步的調整優化。
1.產品策略(1)贈卡產品升級,終端校園專享。動感地帶網聊卡產品升檔,結合GPRS閑時套餐和終端推廣TD500M免費流量優惠,形成產品+終端合力,占據廣大學生的感情份額。(2)針對真實客戶長周期持續反饋。可設定主動通信門檻,優惠返還僅對活躍客戶開展,將資源投入到真實使用的客戶身上。(3)“隨心轉+非常假期”。可推出“隨心轉+非常假期”的整合營銷包,為外地新生貼心送溫暖。在郵寄實現精準贈卡的基礎上,向外地新生推廣免費使用隨心轉、非常學期業務,徹底打消外地新生“異地話費貴”、“換卡成本高”等種種擔心,讓外地新生輕松換上贈卡,提前融入大學生活。
2.價格策略(1)探索異地充值新老號碼同享優惠新模式。新生客戶對新號碼進行異地充值后,新老號碼可同時分享優惠,吸引已有舊卡的客戶在家把卡用起來。(2)通過以老帶新、打滿送、活躍免月租等活動充分激活新生客戶活躍度。設計以老帶新充值送話費和短號活躍政策,通過調動老生的積極性充分激活新生活躍度;暑期打滿送活動鼓勵新生贈卡暑期無憂通話;活躍免月租活動延續年底,在棄卡關鍵時點留住客戶。(3)政策優惠向競爭激烈學校傾斜。針對同行攻勢猛、價值高的部分學校,靈活設計低門檻充送和疊加包等傾斜政策,迅速出擊,力爭挽回校園市場份額。
3.渠道策略(1)根據高校類別、學生規模及重要性將迎新促銷分為駐點促銷和流動促銷兩大類,靈活選擇促銷形式,學生在哪就跟到哪。針對被排他、難進駐的學校,應積極開展潛伏掃樓,錯位營銷,組建特種促銷隊伍,主動上門充值、辦理業務,公關校外加油站、公交車站、銀行、公安局服務站等最靠近校園門口的場地,搭建促銷陣形,攔截每位路過的新老生;增加流動促銷,讓促銷走進班級、走入宿舍,為學生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大帳篷、水霧風扇、小扇子、飲用水等降溫舉措在最大程度上緩解了報到新生的疲憊,“高峰期隨到隨走,低峰期分批發車”的車輛調度策略,有效地縮短了新生等候時間。(2)多渠道贈卡①郵寄禮包,可聯合團省委共建夢想平臺及無線城市高考查分選號平臺,學生可自行選號并免費申領動感禮包,并由團省委統一制作“致新生的一封信”,凸顯郵寄禮包的權威性。②非核心部門協助進場,繞開學校迎新核心部門(如招生辦,教務處等),尋找在學生報到環節能發揮作用的非核心部門,如保衛處、后勤、圖書館、校醫院等。在學生領用飯卡,圖書證或者體檢的時候進行贈卡。③聯合校園網點或校內超市、小賣部等贈卡。針對學校規模和執行時間長短來提供專項渠道補貼,在校內醒目位置店鋪內進行促銷和贈卡。④找學生會、輔導員贈卡,通過學生團隊,深入新生周圍,利用學生會校內官方機構在其迎新、班會的時候進行贈卡。
4.促銷策略(1)可在廣州大學城中的商業旺地搭建LTE大型展示場,提供全面的4G業務展示和體驗,包括LTE科普、三網速率PK、高清視頻點播、手機視頻通話、高清即攝即傳、在線游戲對決等。(2)微博和官網體驗招募主題活動:可在Y運營商官方微博和動感地帶官網上開展有獎分享體驗傳播活動及體驗先鋒招募活動。開展“我在大學城玩4G”、“高校優惠集結哨”、“高校迎新隨手拍”得系列互動活動,助力迎新傳播造勢。(3)跨行業合作。可通過聯合寶潔等品牌商家資源,聚集促銷現場人氣,提升業務量,聯手QQ充值平臺網上迎新:通過資源互換的形式,由寶潔提供禮品,用于迎新促銷贈送給辦理移動業務的學生;騰訊在學生市場覆蓋率達到100%,借QQ有效到達客戶之力,開展網上高校充送活動。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