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現代醫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在大部分現代文學理論背后,都有某種哲學思想作為支撐;而現代藝術理論少有直接、穩定、系統的哲學基礎,不得不經常采取經驗主義的言說方式,并與創作實驗相伴而行。從而,藝術家成為一個又一個“新”藝術觀念的圖解者。與其說,現代藝術在表象上是形式的革命,倒不如說,在骨子里,它是急于求成的觀念的革命,是對“藝術”概念的不斷翻新或發明。在這里,已經孕a育了后現代藝術的觀念性與顛覆性的種子。
如果我們把視覺藝術中的現代實驗與現代文學中的理論建構做一個對應性的比較,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各種現代文學理論接踵而出,儲備了太豐富的話語資源,而且,它們越來越超出了作為文學理論的慣有視野,將自己變成了一種更寬泛意義上的、具有更充分言說能力的文化理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許會覺得,想從“元敘事”層面去建立單獨的藝術理論話語,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也是不必需的。對藝術研究者來說,如果承認文學理論的母體價值,那么,他一定會發現,文學理論會變得十分慷慨。
與此同時,我們也會感到,文學與視覺藝術的門類界限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樣大??偸窃谝恍┬枰蠹夜餐紤]的問題上,文學和藝術證明了自己的創造需要。人類文明也是這樣延續和拓展其進程的。因為人類面臨著共同的處境和共同的命運:我們都不過是永恒事物中短暫的存在一作為生物,我們無意識而生,違意志而亡;作為人類,我們無法超越自身的歷史性處境,但卻希望接近自由。我們面臨的問題是那樣的多,但所有這些問題,卻又貫穿著命運性的單純?,F代文學理論與形形的現代藝術實驗看上去似乎間接的關系,實際上存在著直接聯系的潛力,這使我們想到了人類問題的單純性。這也許就是本文思考的最終意義所在。我希望通過一種互文性思考,從現代文學理論中獲得提示,揭示出現代藝術理論同樣想提出和解決的問題。
現代藝術中的實驗一倘若不是全部,至少大部分一可在現代文學理論中發掘資源,獲得對應的研究策略。我們可以在二者之間列出一條粗淺的對應線索:
20世紀初,三大潮流支配歐美藝術界:以凡?高為先導的表現主義;以高更為先導的原始主義和幻想風格;以塞尚為先導的構成主義??杀粴w結為兩條線索的走向:第一、抽象與表現:形式自律性的探索;第二、幻想與超現實:非理性的追求。其中所包含的種種藝術流派和現象,與現代文學理論可對應如下:1、抽象與表現:形式自律性的探索:(1)世紀之交:象征主義。發端于高更“綜合主義”發展形式為:摩羅、德*夏凡納、奧狄龍?雷東、勃克林、納比派的藝術。對應文學理論一一波德萊爾“應和論”瓦萊里“感性體驗與抽象思維平衡論”葉芝、龐德、休姆“意象主義詩論”。(2)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對應文學理論——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語義學與新批評派、符號學。(3)表現主義:發端于凡?高;以德國表現主義為主要發展形式。對應文學理論——克羅齊直覺表現論、科林伍德表現論、柏格森直覺主義。2、幻想與超現實:非理性的追求。原始主義與幻想藝術、形而上畫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對應文學-文化理論為——象征主義理論;柏格森直覺主義與意識流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現象學、存在主義、闡釋學、荒誕派戲劇理論;以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的社會批判理論。
以文學理論的成熟性為參照,所謂“現代藝術理論”,也許惟有形式主義和視覺語言分析理論——包括符號學、格式塔視覺心理學一一才獲得了系統而成熟的品格。不過,在視覺藝術領域,形式主義也首先是由藝術家倡導的,那就是法國后印象派,尤其是塞尚所開創的道路。塞尚之所以被奉為“現代藝術之父”,原因在于他的“畫面自有其真實性”的思想,這個思想主導了20世紀上半葉現代藝術的主要奮斗目標。它表達了這樣的觀念:藝術是現實世界的等價物,而不是現實世界的模仿。塞尚就像歷史的決策者,為20世紀前期的實驗藝術運動制定了法律,從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直到抽象主義,無不以追求形式自律性、建立客觀化的藝術真實為目標。而在藝術理論領域,英國的布魯姆斯伯里集團(TheBloomsburyCircle)所倡導的形式主義藝術論。
貝爾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也不過是希望把塞尚的觀點賦予理論形態而已。事實上,作為現代藝術最初的理論話語,形式主義藝術論本來就是作為后印象派的自覺回應而出現的,正是布魯姆斯伯里集團的羅杰?弗萊,把塞尚、凡?高、高更等人的實驗,稱為“后印象主義”。
克萊夫?貝爾極力想說明而看來又無力說明的“有意味的形式”,到了蘇珊?朗格的符號論藝術美學、阿恩海姆的格式塔視覺心理學理論中,才獲得了較完備的邏輯陳述。假如我們對20世紀前期的文學理論稍有了解,便很容易看出,形式主義藝術論的這一套觀念,在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英美新批評派、結構主義文論中,能得到精致的說明。我們注意到,正如語言學方法在“形式主義-結構主義”文論的歷史遞進關系中顯示了愈益深入的重要性,從克萊夫?貝爾、羅杰?弗萊,到蘇珊?朗格、阿恩海姆,一種類似語言學的分析方法也越來越發揮了視覺傳達研究的價值。在克萊夫?貝爾和羅杰?弗萊這里,形式還是想被說清卻終于無以言說的“意味”到蘇珊?朗格這里,形式成為“情感的符號”,明確了作為情感傳達的類語言功能;而到了阿恩海姆那里,視覺形式最終變成了思維的載體,來公然爭奪語言的權限了。要是仔細考察阿恩海姆來回運用的那些關鍵詞——視覺思維、完形、場、張力、力的構式、異形同構、簡化原則,等一一我們會發現,它們不僅套用了心理學、物理學的概念,還有從語言學得來的啟示,特別是為形式主義詩論所過濾了的語言學。
這樣,20世紀前期的視覺藝術理論和文學理論,便可在藝術本體論的共同訴求中,兩心無猜、投桃報李了。也正是在藝術本體論這里,文學和藝術理論開始獲得現代性。塞尚說,“畫面自有其真實性”俄國形式派稱,文學作品是“意識之外的現實”。兩樣說法,實在只是同一種想法而已。從野獸派到抽象主義所倡導的“非描繪性”,也不過是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論在視覺藝術語境中的出場罷了。
雅可布森提出“文學性”,克萊夫?貝爾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文學性”使一部書寫文本成為了文學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使視覺圖像成為了藝術作品。而且,在一種被表述為“張力”(tension)的共同感覺要素中,“文學性”和“有意味的形式”獲得了本體論的統一。在我看來,對藝術本體論而言,張力論的價值是怎么強調都不過分的。正是張力論,將形式本體論研究推進到了語言學層面,從而使“文學性”或“有意味的形式”不再顯得好像是故弄玄虛了。
到了語言學研究的層面,在本體論批評家的眼中,“文學性”就應該像科學實證的對象那樣,具備客觀品格了,因而,在一定意義上,也成了與物質相類似的東西。新批評派理論家維姆薩特說,詩歌是“言語的雕像”(verbalicon)①,這句話聽上去就如蘭色姆的“構架-肌質論”,令人嗅到了“文學性”的物質性味道,盡管二人在對構架-肌質的關系理解上分歧甚大。不過,要是暫時不考慮德里達的“白色神話”,文學,除了語言的聲音層面,我們還只好承認,它差不多只是由隱喻、悖論、反諷、歧義等修辭手段所構成的虛擬的雕像。但在視覺藝術這里,塞尚、立體主義者和抽象主義者,卻希望建立存在于物質現實中的雕像。他們就好像在自告奮勇地為文學本體論制造物證。
【關鍵詞】現代文學;現代藝術;實踐
“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使我國經濟、政治、文化逐漸向全球化趨勢發展。傳統文化理論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現代藝術審美的需求。現代文學理論是指研究與文學有關的本質、特征、發展規律、社會作用的社會原理。現代藝術實踐是建立在現代原理的基礎之上,人們通過發覺現代文學理論中的美學基礎,以此為靈感,進行藝術設計。因此文章以:“如何將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相結合,創造滿足受眾需求的高質量設計作品”為研究話題,深度展開研究。
1現代文學理論的特征
1.1強調情感自然流露主張藝術形式自由
和諧發展的年代,現代文學理論中,注重的是情感自然流露。相對于傳統文學理論來說,現代文學理論,沒有太多政治條框的限制。例如一些涉及敏感話題的文學作品、電影作品,在市場上依然存在。傳統文學理論受資產階級統治,需要忌諱和隱秘的東西較多,其中最典型的一點就是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通過對比七十年代和現代的建筑藝術設計,可以發現傳統文學理論影響下,建筑大多以古典中式建筑為主,且為封閉造型,例如:北京的四合院。而現代建筑設計中,融合入了眾多國家的代表元素,圖案、色彩、結構等等,且造型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長方體的造型。
1.2多種寫作手法運用主張藝術創新結合
多種寫作手法的運用這一特征,主要體現在現代文學作品上,傳統文學理論受經濟、生活質量控制,寫作手法只能借鑒國內人士的寫作技巧。其次,通訊的不發達和信息的封閉性。導致優秀的文學作品無法實現大范圍的傳播,導致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呈現區域性特征。例如,南方與北方的建筑風格,因為文學思想理論不同,導致建筑藝術實踐的過程中,呈現較大的差別?,F代文學理論中,呈現的是中西方文學理論結合的狀態,因為信息的共享,單一的文學理論基礎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文學也創作者們通過多種寫作手法的結合,實現文學理論的創新。而這一特點,在現代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同樣體現,通過多種元素的結合,創造不一樣的設計美感[1]。
2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的探討
2.1現代文學特征與現代藝術特征的相關性
上文在具體講述現代文學特征時,將文學特征總結為兩點:強調情感自然流露主張藝術形式自由和多種寫作手法運用主張藝術創新結合。根據調查現代藝術設計,發現兩者的特征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F代文學理論引導著社會人群的主觀思想和藝術審美,而現代藝術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藝術審美,從而獲得一定的利益。因此,現代文學特征與現代藝術特征的相關性。例如現代文學理論特征中強調情感自然流露這一特征,在現代藝術設計實踐中表現為環保這一理念。綠色出版理念它是一種生態設計理念,受現代文學理論的影響,從90年代開始席卷全球,將綠色生態融入現代藝術設計實現對生態資源的保護。它從行動和概念上來詮釋綠色生產的概念。這是目前我國現代藝術設計原理中的基礎概念,中國是人口大國,其資源消耗迅速,全球變暖給世界一個警告,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我們需要將綠色融入包裝、設計、生產,從而影響更多的人。這是現代文學理論中提出的核心觀點,也是現代文學理論在現代藝術實踐中的具體表現[2]。
2.2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對應的歷時性
現代文學理論所提出的觀點與現代藝術設計所呈現的概念具有同步性。例如,現代文學理論中提出的創新發展,多種藝術寫作手法相結合。而現代藝術設計的概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例如: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創新藝術設計作品“鳥巢”鳥巢的設計中包含了中國瓷文化,在裝飾材料圖案的選擇上,采用了西方美學圖案“冰裂紋哥窯鼎”。以中國傳統文學理論為基礎,融合現代文學理論元素,兩者產生的化學反映,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美感。在現代藝術實踐中,現代文學理論的運用除了體現在圖案文化理論的選擇這一方面之外,同時還表現為色彩文化理論的搭配。中國人的性格特征偏于含蓄、優雅。所以在顏色的選擇上,采用的都是中性柔和的顏色,而西方國家的人群性格熱情開放,他們在顏色的選擇上會采用厚重夸張的顏色。因此要實現現代藝術設計的創新,需要結合現代文學理論,以最新思想作為現代藝術設計核心[3]。
3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互文性線索
在現代藝術實踐過程中,大多數現代藝術實踐都能與現代文學的理論內容相呼應。因此,筆者分析了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的歷史線索。
3.1形式本體論
當現代藝術從二十世紀初流傳到中世紀的三大思潮時,它成為西方國家的主流藝術。梵高作為現代藝術的奇才,表達了自己的思想,作為藝術的象征,然后以塞尚為先導,形成了現代藝術的現代主義。而這三個思潮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主要表現為三個發展趨勢:一是探索現代藝術自律的發展,二是追求現代藝術的非理性。為主要載體的現代藝術的自主性往往需要實踐的探索,然后藝術的非理性是藝術的超現實主義的載體。既是藝術的特點可以概括如下:在學校現代藝術學校的實踐,以抽象的藝術形式的立體表現,通過生活實踐的藝術形式的藝術符號所替代;另一個是主要的表現主義的藝術形式,這種表達特別提到梵高的藝術表達方式的代表,在其發展過程中,對文學理論的現代藝術實踐的相應性能:直觀的表演理論,直覺表現論還有從藝術實踐所發現的幻覺主義。
3.2觀念本體論
現代藝術實踐的發展集中在二戰后為代表,對第二十世紀后半期的發展過程中,現代藝術改變了實踐的原始概念,在傳統的理念之上發展了新興的思想潮派:例如,行為藝術、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而這種藝術實踐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特點:顛覆傳統藝術觀念,消除藝術隔閡;實現多元化的藝術實踐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現代藝術的過渡形式的主要階段,在藝術的過渡過程中,紐約學派的抽象藝術形式的主要性能,如西方國家著名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康定斯基。藝術家的藝術形式主要是對藝術的主色描寫,對各種學者藝術的理論回應。二是后現代藝術實踐的進步階段,“達達波普”藝術實踐的發展過程被稱為后現代藝術實踐。從達達主義階段發展現代藝術,形成了一種藝術追求方式,體現了藝術發展過程中對廣義藝術的具體理解。上述歷史的藝術發展了相應的現代文學理論的回應,這是現代主義理論家哈桑斯潘諾斯,有利的代表奧爾塔,等眾多學者的文學理論。在現代文學理論和現代藝術與互文性的課程,而不是兩者之間可以被觀察,也不是一個觀察另一個的發展,現代文學理論也可以看作是現代藝術的實踐支持發展觀。
4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文學理論具有強調情感自然流露主張藝術形式自由、多種寫作手法運用主張藝術創新結合的特征?,F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具有特征的相關性和對應的歷時性。因此要實現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需要以現代文學理論特征作為現代藝術設計外部形式,以現代文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核心概念。
參考文獻
[1]胡小林.美學教育的知彼與提升——讀《中美大學美學課程比較研究》有感[A].棗莊學院學報,易彬.“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的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C].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30(03):142-144.
[2]郭文成.論視覺文化視域下美學教學改革的基本理路[A].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石艷婷.《現代沙特文學敘事藝術》第三章翻譯報告[C].燕山大學,2013,(02):95-97.
1.健全機構,加強領導安樂小學辦學規模不大。為了切實抓好藝術教育工作,安樂小學構建了“全員參與,人人參加”的藝術教育工作網絡體系。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親自籌劃發展方向。大隊部組織協調各種活動,藝術專職老師具體實施,班主任協助,在全校推行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藝術細胞核藝術素養。
2.開足藝術課程,確保質量安樂小學只有一名美術專職教師和一名音樂專職教師。為了讓藝術教育工作正常開展,學校選取了美術、音樂、書法有特長的劉苑、鄺銀姬、藍明旺、羅宇芬、潘彥峰等老師兼任藝術教學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證藝術教學工作高效開展。
3.創造條件,提高素質學校為藝術教師搭建學習提高的平臺,做好特長教師的培訓工作,讓他們特長能夠持續發展、有效發展。藝術教研組充分發揮了專業優勢,共同研究藝術學科。教師之間形成彼此支持,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良好風氣。學校積極鼓勵和支持藝術教師參加市、鎮組織的藝術教研活動,不斷提高藝術教師的業務能力。與中山市雍景園學校結對子,幫扶我校藝術教育工作,三位專職教師迅速成長為專業較硬的骨干教師。學校為藝術教師打造展示才藝的舞臺,充分發揮特長教師發展的引領作用,為他們開辟用武之地。學校定期舉辦匯報、會演、競賽之類的活動,讓特長師生脫穎而出。
4.多方籌集,保障經費學校有藝術教育經費,學校的藝教設施不斷完善,保證了藝術教育教學工作和藝術活動的正常開展。為了保證經費的順利投入,通過爭取鎮宣傳文化部門、辦學單位、企業老板等支持,多方籌集資金。近年來,投入經費約80萬元,聘請專家指導,新建了美術室、書法室、音樂室、舞蹈室,購置了書法臺、民樂樂器等大量的配套器材,為開展藝術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二、開展藝術活動,豐富學校文化內涵
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校內外藝術活動。全體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自主選擇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小組和社團的活動,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30-5:10開展民樂、舞蹈、美術、書法等9個藝術類興趣小組,業余時間常年堅持合唱、書法、繪畫訓練,學生的才藝得以鍛煉和提高。為了活躍校園藝術氛圍,豐富校園藝術文化生活,學校每年都舉辦藝術節、文藝晚會等全校性的藝術活動。
1.藝術教育獨具特色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孩子的藝術素質。2011年9月,學校正式成立了樂意民族樂團。樂團由四十多名學生組成,有古箏、琵琶、二胡、揚琴、笛子、打擊樂等7種傳統民族樂器,分為古箏、琵琶、二胡等7個訓練班,采取向外聘請專業教師、校內教師跟蹤的方法,確保訓練質量。經過努力,民樂教育已初見成效。樂意民族樂團參加2012年東鳳鎮新年音樂會獲一等獎,參加鎮首屆文化藝術節獲“銀獎”。舞蹈《水開了》、合奏《大中國》參加中山市藝術花會演奏獲二等獎。學校重視書法教學,每學期組織書法比賽,指導學生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接觸中國文化藝術之美,傳承祖國傳統文化。書法班采取了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法。一是全校利用每周一節的書法課指導訓練硬筆字、毛筆字。每天利用午休時間進行硬筆字訓練,每學期定期組織2次硬筆書法比賽。二是成立了書法興趣小組,在書法室常年訓練。書法興趣小組培養了許多品學兼優的書法特長生。近年來,我校師生參加市鎮書法比賽有多人次獲獎。我校的美術教育以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創新能力。確定了“線描畫”的特色教學,引導學生運用有形材料,學會運用藝術手段去表現美和創造美。在美術老師指導下,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學生在繪畫的世界里徜徉,享受著自己創造的美麗。
2.特色活動蔚然成風學校成立了藝術節組委會,制定了系列活動:歌唱比賽、英語歌謠比賽、書法比賽、書畫比賽等。英語歌謠常被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全校19個興趣小組,藝術類的興趣小組就有9個。他們在專任老師的指導下,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堅持每年都舉行“六一”文藝晚會。每年的六一文藝匯演成了孩子們最難忘的時刻,是孩子們期待的夢想。學校為了讓孩子們圓夢,在2014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節日里登上高雅的舞臺感受明星般的榮耀,安樂小學在東鳳鎮文體中心大劇院舉行了“七彩童年,放飛夢想”慶六一文藝匯演晚會。本次文藝匯演節目豐富,形式多樣,彰顯了新一代少年兒童的飛揚個性。晚會取得圓滿成功,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三、營造校園藝術氛圍,改變家長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