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西文化差異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西文化差異論文

第1篇

(一)制度文化差異

制度文化指人類的社會制度、宗教制度、生產制度、教育制度、勞動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親屬關系、禮儀習俗、行為方式等社會規約以及與其有關的各種理論。其中大家對家庭制度中男尊女卑的觀念耳熟能詳。傳統的農業社會和軍事戰爭,使男子成為社會的主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響,男尊女卑觀念深入人心。《周易》有云:“女正位于內,男正位于外。推崇妻受命于夫和三從四德(“三從”,是指婦女應“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綱常關系。西方的家庭觀念淡薄,個體本位主義濃郁,雖也存在過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但由于受到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比較重視人的價值,有一定的平等和自由權利。體現在翻譯上,表現為受不同文化影響的人,采取的翻譯策略各不相同,以“你倒也三從四德的,只是這賢惠也太過了”為例:楊譯:Quiteamodelofwifelysubmissionandvirtue,aren’tyou?Onlyyoucarrythisobediencetoofar.霍譯:Imustcongratulateyouonyourwifelyvirtue-thoughImustsaythatinthiscaseyouarecarryingwifelinessalittlefar.毋庸置疑,楊、霍二人翻譯的各有千秋,霍把“三從四德”一詞譯為virtue,省譯了“從”的內涵,把“賢惠”一詞譯為wifeliness,無形中提升了古代中國女性的地位,但翻譯的也是文從字順,用奈達的同構理論來看也是形神皆備,但從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觀”角度看,楊的翻譯更能反映源語文化的特征,表達原文的真實意義,不僅能讓讀者了解異域風情,從差異中獲得新知,還能保護源語民族的文化特色,豐富譯入語的文化,特別是在當今英語文化主導全球的文化潮流的背景下,意義愈加非凡。

(二)心理文化差異

心理文化指人類的思維方式、思維習慣、價值觀念、審美情趣、信仰、心態等[2]。其中思維方式的差異在翻譯中舉足輕重。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明,誕生于愛琴海域的海灣、島嶼之上,農業耕種條件差,商業貿易相對發達,但變幻莫測的大海不斷的干擾著當地的商業貿易,迫使他們開始認識宇宙自然,而宇宙自然的規律又往往是抽象存在的,這就孕育了最早的歷史理性主義文化,高度重視邏輯推理,相信只有遵循正確的邏輯步驟才能求得真理。而我國占據了整個亞洲東部最大的可耕種土地面積,小農經濟發達,工商業、科學技術相對滯后,人們逐漸意識到豐收離不開風調雨順,生存離不開自然的恩賜,進而從自然現象中悟出陰陽交感、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觀念,再加上佛教思想(認為靜默、沉思、等待,真理會自然而然地顯現)的影響,共同催生了中國人用系統、全局把握事物的整體性思維。

二、文化影響下的翻譯策略宏觀翻譯策略:

(一)洞察文中的文化內涵。

有些文章中的文化符號比較明顯,我們可以一眼辨之,有些則比較隱晦,需讀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不然寫者有意,聽著無心,其中的內涵只能埋沒。例如:Life,aseverybiographyandobitIhaveeverreadconfirms,iswhathappenswhenyouaremakingotherplans.文化積累不多的人看普普通通,但如果是列儂的歌迷或有相當的背景知識,他一定能辨出,這和BeautifulBoy中的Lifeisjustwhathappenstoyouwhileyou’rebusymakingotherplans.有異曲同工之處。

(二)采用歸化與異化相結合的翻譯策略。

歸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義的態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異化法則是“對這些文化價值觀的一種民族偏離主義的壓力,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歸化和異化旗鼓相當,不分軒輊,我們不能顧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好的譯文是歸化和異化的完美結合。

三、微觀翻譯策略:民族特色詞的翻譯

(一)直譯法

用拼音直接寫出單詞或用英語直接翻譯。例如:劇名《劉巧兒》可直接譯為LiuQiaoer、風水譯為(Feng-shui)、麻將譯為(Mah-jong)、功夫譯為(Gongfu)。

(二)異譯或增詞進行解釋

例如:若有必要,在譯松、竹、梅歲寒三杰時,可把它們的寓意進行增詞解釋。得隴望蜀若譯為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意思可能不能有效傳譯,這時就可異譯為Themoreonereceives,themoreonede-sires。

四、小結

第2篇

(1)語匯的不足

源語詞匯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譯語中不存在,找不到對等的語匯。科技文本中經常會提到有關我國的傳統醫學,其中很多用語都是獨有的,無法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對等的詞匯進行解釋。中醫中“刮痧”一詞就很典型,西方文化中沒有這個詞,并且西方人也不相信中藥與刮痧就可以治病,這就是“文化不對等”現象的典型體現。因此,只能以最大程度描述其治療過程與使用工具為基礎對其進行翻譯。而面對“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翻譯,也只能言不盡義地直譯為five elements (metal、wood、water、fire、earth)。此外,我國所特有的陰陽八卦以及屬相等方面,西方文化中也沒有對應的詞匯可以與之對等。“據說,曾經美聯社的一位編輯打電話給一位美籍華裔學者,請教中國‘羊年’的‘羊’該用sheep(綿羊)、goa(t山羊)、還是lamb(羔羊)?這位學識淵博的學者經過一番冥思苦想后,只能如實相告‘I’msorry。’。

(2)源語詞語與目的語詞語的不同意義

每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詞匯作為民族之間傳達信息與表達思想的工具,具有不同的民族性和強烈的時代性。譯文要符合目的語習慣,不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進行文化的廣告宣傳的時候,在廣告的內容涉及和廣告商標的設計之中,就應該充分考慮到文化的差異性,進行文化內涵的翻譯。

然而,我國也有不少因忽略文化差異而嚴重影響產品外銷的譯例。在中國文化中,龍是尊嚴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但在英文文化中,由于《圣經》中將與上帝作對的撒旦稱為the great dragon,在現代英語中,dragon常用來表達“兇暴之徒”的含義。所以,在進行翻譯相關的宣傳內容時,如果根據dragon的名詞直譯會對中國文化的傳播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不利于外國人理解中國文化。在翻譯“以外貿企業為龍頭”時需要注意“龍頭”的翻譯,譯為“with foreign trade firms as the locomotive”,此處為了避免歧義巧妙地用火車頭代替了龍頭。再如“白翎”牌鋼筆,在出口時直譯為White Feather,沒有很好的銷量。滯銷的原因是英文中經常用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 來表達“臨陣脫逃”的意思。同樣有例子舉出,有一男女內衣商標為“紫羅蘭”,竟然將其譯為“Pansy”。“Pansy”不僅有“三色紫羅蘭”的含義,也指“女性化的男子”。這樣商標的產品怎有好的銷路。不僅廣告宣傳過程會出現這樣的失誤,旅游景點的翻譯中也容易引起誤會。如有一個著名的景點——“清明上河園”,曾有人將其譯為Park with“Up-the-River-on-Chingming Festival”。仔細分析就發現這一翻譯會讓別人產生錯誤的理解,因為“up the river”是一個俚語,指“坐監獄”,而不是“上河”的意思。在美國硅谷地區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現在依據日常表達——“What’s your space?”,其中“space”是指“謀生的手段”,而不能將其譯為“空間”、“宇宙”。再如,在祝酒詞中表達對蘇格蘭人民祝福時,如果將“為了中國和英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而干杯”譯為“I wish to propose a toast to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會讓蘇格蘭人在情感上感覺不適應,而將“English”改為“British”就會避免誤會。

從上面的一些例子看來,我們可知出口商品的銷量與品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品牌名稱的制約,由此可見商標名稱翻譯的重要性。因此,在為出口商品設計廣告與翻譯商標時,要充分了解目的語國家的語言文化與文化背景,避免由于跨文化意識不強引起的語用失誤,特別是在源語中代表祝福的詞在目的語中卻恰恰相反。

二、總結——譯者的任務

第3篇

西洋繪畫又可以分為:油畫、水粉、水彩、素描等。雖然是簡簡單單的幾個畫種,但是他們對繪畫技巧的要求之多、內容之豐富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們要求有光影、明暗、冷暖的變化,然而這些變化又要有度,不能盲目的亂變化。西洋畫最早進入中國是在傳教士來華傳教時開始的,當國人看到西洋繪畫的時候很是驚訝,眾說紛紜。18世紀的官員、批評家、畫家鄒一桂就很好的概括了西洋繪畫的特征,他說:“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黍。所畫人物屋樹,皆有日影。其所用顏色與筆,與中華絕異。布影由寬而狹,以三角量之。畫宮室墻壁,令人幾欲走進。學者能參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這很有力的說明了西洋繪畫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對形體的塑造、光影、明暗、冷暖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正是有了這些要求才有了姜紹書的評價“利瑪竇攜來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嬰兒,眉目衣紋,如明鏡涵影,躍躍欲動。其端嚴娟秀,中國畫工,無由措手”。自從利瑪竇來華傳教后,大量的西洋繪畫開始流傳到中國,在我們大力發展國粹的同時又得以見識到了更多的畫種,也讓我們了解和認識了西洋繪畫。西洋繪畫和中國繪畫相比較,不僅僅是思想的不同,在題材和技法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二、繪畫題材和技法的差異

(一)中國繪畫起初的中國畫在人物畫方面是以記錄為主,主要是記錄王公貴族的生平事跡,還有大的事件和活動。如閻立本的《步輦圖》,就是記錄唐太宗接見祿東贊時情景的一幅繪畫。在山水畫方面主要是以名山大川為主,或是林間小屋,但都是要有詩情畫意的,讓人有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畫面有那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如五代時期荊浩的《匡廬圖》,畫中既有崇山峻嶺、又有林中幽徑,所表現的主要是一種意境感覺。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了傅抱石對繪畫的評價,他說:“西洋畫是科學的,中國畫是哲學的、文學的,所以中國畫是抽象的和象征的”。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說明,正是因為是哲學的才會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正是因為是文學的所以才會是那么起伏跌宕,然而又不失精彩。在技法上,中國繪畫有勾、皴、點、染。強調筆法和用墨,設色方面主要是要求隨類賦彩。他們的每一種表現都是不一樣的,而表現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譬如中國繪畫技法中的用墨,它又分為潑墨、破墨、積墨等,他們在繪畫當中的每一種用法也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一種用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而有時候又要幾種混搭才能使畫面出效果。這就是中國繪畫變幻莫測的地方。

(二)西洋繪畫西洋繪畫最初的題材都是來自于圣經,多數是關于上帝或天主,因為西洋畫家多數信教,大多數是教徒。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關于愛情的,那是他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西洋繪畫也很講究技法,繪畫時追求構圖的完整、比例、還有透視。繪畫的過程中,講究光影、冷暖。西洋畫家們運用寫實的手法來表現西洋繪畫的視覺真實效果,使畫面有栩栩如生的感覺。正像顧起元在《客座贅語》卷六《利瑪竇》條理中這樣評論了一幅西洋繪畫:“所畫天主,乃一小兒;一婦人抱之,曰天母。畫以銅板為登,而涂五采于上,其貌如生,身與臂手,儼然隱起登上,臉之凹凸處正視與生人不殊”。從這段話我們就可以很明確的看出西洋繪畫和中國繪畫的差異。然而在中西繪畫的差異里不僅僅是題材和技法的差異,也還有材料等方面的差異。

三、繪畫材料的差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没带罩子的英语老师|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播放| 成年18网站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视频7| 欧美大尺度xxxxx视频|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岳的奶大又白又胖|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亚洲图片欧美小说| 波多野结衣欲乱|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经典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香瓜七兄弟第二季|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天天想你电视剧|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怡红院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ヘンリー冢本全集|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最后一夜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激情偷乱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