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自然生態環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羅爾斯頓認為,在人與動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關系中,存在著一種完整而偉大的倫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人們與大自然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在旅游者與大自然的互動過程中,環境問題逐漸突顯出來。旅游環境的日益惡化和生態系統遭受到越來越多的破壞,使人們逐漸認識到,旅游環境問題的解決,不能僅僅依賴經濟和法律手段,同時還應該訴諸倫理信念。
一、提出旅游自然生態環境倫理思考的背景
我國旅游相關資料中給出的旅游自然生態環境的定義是,由旅游依托地核旅游目的地的大氣、水體、土地、生物及地質、地貌等組合而成的綜合體。對旅游者而言,它并不是直接的旅游對象或旅游吸引物,而只是一種起承載作用的外在環境或基礎環境。因此,它往往不被旅游開發者所重視,但恰恰是它構成了旅游業生存發展的基礎,關系到旅游業的成敗興衰。一些人則認為,旅游環境學研究的任務,就是要通過調整、優化旅游經濟系統結構與功能,保護、建設好旅游環境系統,把人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從而使旅游環境系統永遠為人類旅游服務,并為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證。這些觀點,都只是從環境經濟學的角度來考慮旅游的環境問題,忽視了旅游環境中的倫理問題。
羅爾斯頓的《環境倫理學》一書中提到,環境倫理學的基本主題是——環境保護運動的倫理根據究竟是什么。具體而言,我們對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和穩定,保護自然存在物的義務是何種性質的。關于這一論題,有許多理論給予了解釋。人類中心論(anthropocentrism)認為,人只對人自身(包括其后代)負有道德義務,人對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義務,只是對人的一種間接義務。動物解放/權力論(animalliberation/rightstheory)認為,人不僅對自己負有義務,對動物也負有直接的道德義務。生物中心論(ecocentrism)認為,人的道德義務的范圍并不只限于人和動物,人對所有的生命都負有直接的道德義務;所有的生命都具備成為道德顧客的資格。生態中心論進一步把道德義務的范圍擴展到了整個生態系統。生態中心論大致包括以下三種觀點,即大地倫理學、深層生態學和自然價值論。其中,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從傳統的價值論倫理學出發,認為自然生態系統擁有內在價值,這種內在價值是客觀的,不能還原為人的主觀偏好,因而維護和促進具有內在價值的生態系統的完整和穩定是人所負有的一種客觀義務。將環境倫理學與旅游自然環境聯系在一起,就演繹為旅游自然生態環境的倫理思考。
二、大自然所承載的旅游價值
根據羅斯爾頓對大自然所承載的價值描述,大自然所承載的主要旅游價值有以下幾點:
1、旅游的生命支撐價值。無論是旅游者還是非旅游者,只要是人類,都存在于大自然的生命支撐系統之中。生態保護運動使我們認識到,文化受制于生態系統,人們在重建的環境中的自由選擇仍然是大自然的受支配者。大自然是一個進化的生態系統,人類只是一個后來的加入者;地球生態系統的主要價值(good)在人類出現以前已經存在。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價值承載者,人類只是利用和花費了大自然多給予的價值。如果給旅游一個更為廣泛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旅游也同樣具有生命支撐的價值。
2、旅游的經濟價值。通過開發自然物,利用自然景觀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使旅游者參與到旅游的活動中來,進行旅游消費。大自然為旅游活動提供了極大的經濟價值。
3、旅游的消遣價值。旅游者在旅游的過程中,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得愜意的、休閑的、具有創造性的感受。愉悅是旅游者對大自然的客觀特征具有的感受。旅游者可以在大自然中尋找到更加真實、使他們感動的東西。
4、旅游的科學價值。一些旅游者,尤其是科學家們,在對大自然的探索中,去挖掘大自然的科學價值,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
5、旅游的審美價值。旅游者在異國他鄉游覽自然山水,鑒賞文物古跡,領略風土人情,在對大自然的欣賞過程中,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美感,達到美的享受,獲得愉快和休息,從而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6、旅游的歷史價值。人類是一個歷史存在,在另一種意義上,過去的遺跡又有極大的價值,它們可以幫助了解我們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正是這種驅動,使得一些旅游者進入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生命中的一種感動與領悟。
7、旅游的文化價值。大自然的一些景觀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強烈地吸引著旅游者前去追求文化的熏陶,通過旅游活動,學習到各方面的知識,拓寬視野,開闊思路。
8、旅游的宗教價值。一些旅游者到宗教勝地朝圣、拜佛、求法、取經或宗教考察,在對大自然的沉思聯想中產生了一些思想,如有關我們是誰且來自何方,關于生命和死亡的思想,關于在環境中我們如何適當的行動的思想。通過對這些價值的了解,我們可以認識到,價值具有客觀性,不能把價值當作滿足我們人類的一種偏好,而應該承認大自然旅游價值的客觀存在,從而遵循大自然的法則。
根據上述思考,可以用圖形表示旅游與旅游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
三、旅游業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相互摩擦
旅游業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關系密切,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即在摩擦中彼此協調、存在、發展。旅游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優美的自然風景和舒適的生態環境。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必然會影響旅游者旅游的滿足程度,破壞旅游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從而影響旅游業的發展。一方面,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旅游資源,保護旅游環境,可以實現旅游業的良性循環和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是消極影響,即旅游業對旅游目的地環境產生的破壞和污染問題。旅游自然生態環境的狀態對旅游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令人身心愉悅、非常舒服的環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來享受這種愜意與舒適,這樣的環境還可以激發旅游者自覺的投入到愛護大自然、與大自然為友的情境之中;而一個破壞非常嚴重的自然環境肯定會讓旅游者感覺不舒服,不僅會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有所損害,對于旅游者將來的選擇和其他潛在旅游者的選擇都會形成一種沖擊,不利于旅游地長期的發展。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旅游業的發展和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其實是一種在摩擦中發展的關系,二者在摩擦中沖突,也必將在摩擦中演化出一種和諧的旋律。
四、旅游自然生態環境的倫理思考
環境倫理的提出,為旅游環境的保護與改善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時也為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價值觀。它對于重新塑造人與自然的新型關系,培養人類對其后代的生態責任感和生態倫理觀,起到了顯著的引導作用。對旅游者而言,旅游者應該正確對待旅游者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實現二者之間的協調發展。而要實現旅游活動融洽的氛圍和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旅游者應該首先從以下幾點做起,確立新的符合道德規范的、彼此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旅游者之間的倫理關系。
1、確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環境道德觀,愛護旅游生態自然環境。羅爾斯頓認為,應該堅持人與自然平等的道德原則,不要再以人為唯一的尺度,以人的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把道德對象由人擴展至自然界,承認自然界和人有同等的存在和發展的權利,強調人和自然的平等關系,以“人——自然”共同體的協調進化與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給自然賦予應有的道德地位,建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平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規范。
旅游活動與自然生態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旅游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對自然的掠奪與破壞則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對待自然界的態度,不僅僅是大自然的問題,而且具有社會性。旅游者應該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自然環境,尊重大自然的價值,愛護自然生態環境,確立新的道德準則和規范,充分發揮倫理道德的調節功能,合理協調旅游者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使旅游活動符合大自然的規律。
2、樹立人類生存與自然環境協調的理念,從環境倫理的角度合理開發、利用旅游資源。在人與大自然之間,也就是人與人的生存環境之間,人雖然占主導地位,但是二者不應該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而應該是相互協調的和諧關系。所以,要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旅游的發展不但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還要考慮下一代人以及他們子孫后代的需求,當代人的發展不能以損害后代人的發展為代價,而要顧及人類發展的未來利益。為了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不僅要以經濟為準則,還應該以道德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合理地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在旅游自然生態環境允許的范圍內,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同時避免資源浪費和破壞。
3、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旅游自然生態環境道德觀。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指出,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新的人類生存方式,不但體現在以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為主的環境生活領域,更體現在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道德價值觀當中。所以,在旅游自然生態環境的開發與保護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這樣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思維,即人與人的協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當前與未來的協調。所以,應該增加人們對旅游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和經濟影響的理解,加強人們的生態意識和倫理觀念,使人們建立起對旅游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的保護意識。
4、對旅游活動的參與者加強環境倫理觀念的教育。無論是旅游者、旅游企業,還是旅游目的地的居民,都會參與到旅游活動中來,所以應該對他們進行環境倫理方面的教育,使他們真正從內心深處意識到環境對于旅游活動的重大意義,從而能夠以倫理道德觀念來指導他們的旅游行為。
5、不僅要對自然生態環境采取倫理態度,也應該考慮人文環境的倫理。人文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是非常密切的,二者是一個綜合體。人文環境有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對它的破壞會從另一個側面影響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甚至影響旅游業的整體、長遠發展。所以,把二者結合為一體,才可以說是真正把倫理融入了旅游的環境系統之中。
可以看出,解決旅游自然生態環境問題的最有效的途徑,應該是從根本上改變游客、當地居民、旅游從業者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形成共同認可,自覺遵守的環境倫理規范。只有從價值觀上擺正了大自然在旅游活動中的位置,在旅游者與大自然之間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倫理情誼關系,旅游者才會從內心深處尊重和熱愛大自然,旅游者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旅游過程中,才可以真正做到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從而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