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務貿易開放度與碳排放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配第—克拉克定律,隨著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第三產業占比也會逐漸提高。因而,服務貿易占GDP比重也隨之增加。表1顯示了不同收入水平國家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高收入國家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比明顯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國家,且顯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與高收入國家服務業相對發達、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較高有關。其他收入水平國家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GDP比重均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且中低收入水平國家的占比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占比,而中等收入國家占比又高于中高收入國家占比。這說明,除高收入國家外,服務貿易進出口占比并未呈現出隨著收入水平的減少而降低的現象。圖2顯示了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噸數)。從圖中可知,高收入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噸數約為12噸,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其他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收入水平之間表現出較強的規律性,即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隨之升高。從趨勢上看,中高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水平和中低收入水平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呈逐年遞增的態勢,特別是在2002年以后,表現得更為明顯。從表1和圖2的結果可知,高收入國家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比相對較高,但是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應較高。中高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水平和中低收入水平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其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比沒有表現出與高收入水平國家類似的規律。本文接下來提出預期假設,然后利用實證檢驗服務貿易進出口額與二氧化碳排放之間的關系。
二、模型構建和實證檢驗
(一)計量模型設定本文的計量模型首先將碳排放作為因變量,服務貿易開放度(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GDP比重)作為自變量。為檢驗二者的非線性關系,加入服務貿易開放度的平方項作為自變量。其中,poll為環境污染,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噸數)代替,X為影響碳排放的其他控制變量,為誤差項。根據已有研究,影響一國環境的因素包括經濟規模、技術進步、產業結構等。因此,添加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重(fdi)、技術水平(tech)、工業規模(scale)、收入水平(lngdp)作為控制變量。為減小異方差,對人均GDP取自然對數,其余指標為百分比,不做對數處理。因此,模型(1)擴展如下。
二)數據和變量解釋本文的計量分析數據使用的是1995~2009年50個國家的面板數據,其中包括高收入國家20個,中等收入國家30個,樣本總容量為750。選擇1995~2009年這個區間是因為1995年《服務貿易總協定》正式生效,服務貿易開始進入大發展時期。碳排放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碳氧化物,本文選擇二氧化碳作為因變量(人均公噸),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二氧化碳是最常見和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具有代表性;二是根據數據可獲得性原則。服務貿易開放度(open)用各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GDP比重代替。一般而言,一國服務貿易開放度指數越高,其第三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占比會越高,從而對環境的影響會越小。但是,服務貿易中的運輸服務所需的交通工具以及旅游服務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均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對環境構成影響。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重。國內外學者如郭沛等(2013)、Acharyya(2009)、Hajkova和Nicoletti(2006)、Grosse和Trevino(2005)等研究發現,FDI對環境具有影響,且以間接影響為主。如一國或地區所吸引的外資投向化工等易產生污染的行業,對環境造成影響;再比如,一國或地區吸引外資投向清潔行業,由于該行業的發展,帶動下游原材料或中間產品的發展,但其原材料或中間產品卻易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本文將FDI占GDP比重納入模型。技術水平tech用GDP單位能源消耗代替,指平均每千克石油當量的能源消耗所產生的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一般而言,技術水平的提高能夠有效地減少環境污染(曾波等,2006;李從欣,2009;李國璋等,2010)。收入水平用人均GDP代替,是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年中人口數。現有研究結果趨于一致,即收入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改善環境(陳紅蕾等,2007),但是在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其作用并不一致(黃順武,2010)。經濟規模scale用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代替),因為此處考慮的是經濟規模對環境的影響,因而工業增加值能很好地滿足模型的要求。此處的工業與《國際標準行業分類》(ISIC)第10~45項相對應,增加值為所有產出相加再減去中間投入得出的部門的凈產出。這種計算方法未扣除裝配式資產的折舊或自然資源的損耗和退化,增加值來源是根據ISIC修訂本第3版確定的。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網站()和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數據庫(),數據的統計描述如表2。
(三)實證檢驗首先利用stata軟件對二氧化碳排放量(CO2)與服務貿易開放度(trade)、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重(fdi)、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scale)、收入水平(gdp)、GDP單位能源消耗水平(tech)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線性擬合。發現二氧化碳排放量與trade、scale、gdp呈顯著的正向線性關系,而與fdi的線性斜率則較小,與scale則呈負向的線性關系。由此形成如下預期:第一,服務貿易開放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正向線性關系。當加入服務貿易開放度的二次項時,預期呈倒U形,即服務貿易開放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關系。第二,GDP單位能源消耗水平、收入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重對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正向影響,即tech、gdp、fdi的增加會引起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第三,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對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負向影響,即scale的增加會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接下來,本文分別從全樣本、依收入水平分組的樣本對各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以檢驗是否與預期一致。1.全樣本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本部分利用軟件stata11.0對服務貿易開放度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檢驗。依據前面設定的模型(2),對1995~2009年的跨國面板數據進行計量分析。我們在服務貿易開放度和服務貿易開放度平方項的基礎上逐步加入控制變量進行回歸。在計量方法上,經Hausman檢驗,拒絕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的原假設,因而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同時,我們還依次檢驗了模型的異方差、序列相關性和截面相關性,發現方程(1)~(5)均存在異方差、序列相關和截面相關。為消除上述影響,最終統一使用D-K①校正的固定效應模型對方程進行估計(易行健等,2013)。估計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盡管不斷加入控制變量,但服務貿易開放度系數一直為正,并且在10%水平下均顯著,表明服務貿易開放度的提高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為正。這一結果與劉華軍和閆慶悅(2011)利用我國1995~2007年省級面板數據對貿易開放與二氧化碳排放的協整檢驗結果一致。可見,服務貿易并非傳統觀念中所認為的“清潔行業”,它與貨物貿易一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服務貿易開放度平方項的系數在5個方程中均為負數,且都在1%水平下顯著,說明服務貿易開放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是倒U型的非線性關系。即在服務貿易開放度較低時,隨著服務貿易開放度的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會隨之上升;當達到一定臨界點時,服務貿易開放度的提高會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技術水平的系數為負,均在1%水平下顯著,這與我們線性擬合結果預期相左,但是與現實更趨一致,因為一國技術水平的提高會有效地降低碳排放。收入水平和經濟規模的系數均在1%水平下顯著為正,前者與我們的線性擬合預期一致,而經濟規模與預期相反。事實上,本文選取的衡量經濟規模的指標是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因而占比越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隨之增加,這是符合現實的。外商直接投資的系數為正,但是不顯著。2.依收入水平分組的實證檢驗本部分在計量方法上首先直接采用固定效應模型①進行實證檢驗,分高收入國家、中高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3組。此外,為檢驗模型的穩健性,本文在固定效應模型回歸的基礎上,還加入了OLS回歸。由表4可知,高收入國家服務貿易開放度對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正向影響,但是不顯著,而服務貿易開放度的平方項卻與其呈顯著的負相關。可見,高收入國家的服務貿易與碳排放是非線性關系,且服務貿易能顯著地改善這些國家的碳排放。原因可能是高收入國家一般而言都是服務貿易進出口的大國,而且一般處于服務貿易的上游,即提供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而傳統服務貿易占比較低。對中高收入國家而言,服務貿易開放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顯著的倒U型關系,即隨著中高收入國家服務貿易開放度的提高,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先增后減的趨勢。對中低收入國家而言,服務貿易開放度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不顯著,但是經濟規模、收入水平和技術水平均在1%水平下顯著影響。這一結果與我們的預期是一致的,因為中低收入國家一般還處于工業化時期,與高收入國家相比,無論是在服務貿易的規模還是技術水平上均存在較大差距,影響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是工業,因而服務貿易開放度對其影響尚不顯著。此外,從穩健性檢驗可知,OLS回歸的結果與固定效應模型回歸的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回歸結果是穩健的,偏差較小。
三、結論
國內外學者對貿易與環境關系的研究結論存在諸多分歧,并且對服務貿易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文利用1995~2009年全球50個國家的面板數據,使用固定效應模型研究服務貿易開放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依收入水平分組實證檢驗二者的關系。得到如下結論:第一,服務貿易并非傳統觀點認為的“清潔行業”。以50個國家作為樣本時,服務貿易開放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在臨界點之前,服務貿易開放度的提高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臨界點之后服務貿易開放度的繼續提高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13個中高收入國家作為樣本時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第二,以20個高收入國家作為樣本時,服務貿易開放度的平方項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表明服務貿易開放度的提高能減少高收入國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三,以27個中低收入國家作為樣本時,結果表現出明顯的中等收入國家特征,即影響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素是收入水平、經濟規模和技術水平,服務貿易開放度的影響尚不顯著。
作者:李曉峰姚傳高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