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節能經濟效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區域經濟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部,屬夏熱冬暖地區,面對臺灣,南臨港澳,處于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漳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2006、2007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分別為714.93億元、863.73億元,其中2006、2007年建筑全行業完成產值106億元、130億元,建筑業產值占全市生產總值分別為14.83%、15.05%。
2循環經濟理論應用
循環經濟理論強調“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3R”原則為建筑節能開展提供理論依據,對漳州建筑業經濟循環發展意義重大。
(1)減量化原則(Reduce)。它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來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或消費目的,從經濟活動的源興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減量化屬輸人端方法,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
(2)再利用原則(Reuse)。它要求抵制一次性用品,主張制造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復使用。再利用屬過程性方法,旨在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
(3)再循環原則(Recycle)。它要求生產出來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而不是不可恢復的垃圾。再循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原級再循環,即將廢棄物轉化為它原來的形式;另一種是次級再循環,即將廢棄物轉化為其它產品的原料。再循環屬輸出端方法,旨在減少廢棄物的最終處理量。
“3R”原則為漳州建筑節能工作指出三方面的工作重點,即從規劃源頭著手控制高耗能居住建筑的建設;從加強過程管理與控制著手,建立新建建筑市場準入門檻制度,完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確保工程質量;從輸出端著手,減少建筑垃圾,加強對建筑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利用。
3建筑能耗與節能經濟
(1)建筑節能組成。
建筑能耗有諸多因素影響。除室外熱環境質量、室內空氣質量和氣候環境、建筑功能、規劃布局等外部因素以外,主要是建筑本身的因素。一是結構能耗,如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建筑體形系數、窗墻比等限值,其中建筑的保溫隔熱和氣密性是影響建筑能耗的主要內在因素。圍護結構的傳熱熱損失約占70%-80%;門窗縫隙空氣滲透的熱損失約占20%-30%。在傳熱熱損失中,外墻約占25%,窗戶約占24%,樓梯間隔墻約占11%,屋面約占9%,陽臺門下部約占3%,戶門約占3%,地面約占2%。窗戶的傳熱熱損失與空氣滲透熱的損失相加,約占全部熱損失的47%。因此,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特別是加強窗戶包括陽臺門的保溫性和氣密性,是減少結構能耗的重要環節。二是使用能耗,主要是冬季供熱和夏季空調制冷,占整個建筑能耗的55%以上,說明采用高效率的供熱、空調設備是實現建筑節能的另一重要環節。
(2)經濟性分析。
針對建筑的地理位置、當地經濟條件和傳統意識等情況選用經濟實用的建筑節能方法和途徑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關鍵;同時,在滿足住戶同等需要或達到相同目的的條件下,盡可能降低能耗,達到提高建筑舒適性和節省能源的雙重目標。以漳州市區建筑采暖和空調耗能為例做建筑節能的經濟效益分析如下。
夏熱冬暖地區的建筑物的空調年耗電量EC為:
EC=ECC+EH
式中:ECC為空調年耗電量,KW·h/m2;
EH為采暖年耗電量,KW·h/m2;
節能率α的計算:
α=(△EC/EC)X10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2003要求取節能率α為50%;
節能投資,節能將增加建筑工程的造價,節能投資I的計算:
I=I2-I1
式中:I為節能投資,元/m2;
I2為節能建筑工程造價,元/m2;
I1為非節能建筑工程造價,元/m2。
投資回收期,也稱投資返本期,是以逐年收益去償還原始投資,計算出需要償還的年限??紤]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動態投資回收期可按下式進行計算:
n=log{A/(A-Ii)}/log(1+i)
式中:n為動態投資回收期,α;
A為節能收益,元/a;
I為節能投資,元;
i為節能投資年利率,%;
以居住建筑為例,根據漳州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居住建筑單方工程造價約為1200元/m2,普通居住建筑單方工程造價約為1140元/m2,故節能投資I=1200-1140=60元,平均電價取0.6元/kWh,參照廈門地區,取總能耗EC=30.9KW·h/m2。
則節能收益A=EC×50%×0.6=9.27元。
節能投資年利率根據目前銀行的貸款利息5.94%(五年以上),則投資回收期n=log{9.27/(9.27-60×0.0594)}/log(1+0.0594)=8.4,n取8,即在投入使用后8年基本回收采取節能措施所增加的全部成本。
可見建筑節能的回收期與建筑物全壽命周期50年相比,其經濟效益產出是非常明顯的。
4建筑節能科技創新是關鍵
國家總理同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不難看出,在建設領域特別是建筑節能產業方面,不僅僅是圍繞建筑物墻體、樓面、遮陽等建筑圍護系統,以及空調、照明等設備系統開展建筑節能,還應加強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在建筑領域的應用研究與推廣。建筑節能市場涵蓋內容廣,市場潛力大,隨著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施行,國家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列為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并鼓勵各種所有制經濟主體參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漳州地區緊抓國策,大力推進建設領域科技創新,以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領域為重點,在建筑中推廣應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開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
5建議
(1)大力宣傳建筑節能。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宣傳工具,廣泛宣傳建筑節能和節約能源的重要意義,提高公眾監督意識;推廣開展建筑節能評估、標識,施行國家建筑節能產品認證和節能建筑標識,加以量化,增強可比性,讓公眾更容易了解建筑物的能耗或對環境的影響,提升公眾建筑節能的意識。
(2)建筑節能與規劃設計有機結合。結合漳州市屬夏熱冬暖地區的氣候特征、群眾的生活習慣,將建筑節能與小區規劃、戶型設計等有機結合,觀念創新、貼近生活、精心設計,讓廣大市民從中體驗到建筑節能設計帶來的實惠和居住品質的提高。
(3)科學利用建筑能耗快速檢測設備,為客觀公正地監督和評價建筑節能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4)制定經濟扶持政策。對新技術、新建材的研究和推廣應用要有創新投融資體制,籌措開發建筑節能專項資金,建立和完善建筑節能的經濟和稅收激勵政策;如減少土地出讓金收益,減少營業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