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園環保教育中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活動中,創新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活動,全方位給予幼兒環保熏陶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制作了課件,向幼兒展現地球媽媽的美麗景色,并配上柔和的音樂。孩子們一會兒徜徉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悠閑地看著藍天白云,成群的牛羊;一會兒來到潺潺小溪邊,聽著山泉淙淙;一會兒又來到生活的小區里,住宅樓掩映在參天大樹中,小鳥與孩子們嬉戲……孩子們用眼睛、耳朵感受到了地球媽媽的純凈、優雅。接下來我話鋒一轉,用一個過渡性的提問:“可是有一天地球媽媽卻生病了,她很難過,你們知道為什么嗎?”把幼兒的思緒拉回到現實生活中來。接著,帶幼兒走進事先布置好的、由他們收集的圖片展覽會參觀,在一幅幅滿目瘡痍的照片前,孩子們駐足凝望,神情一下子嚴肅起來,原來地球媽媽是因為我們人類的破壞才生病的。在參觀完圖片展覽會后的談話過程中,孩子們各抒己見,用自己看到的、記錄下的真實故事,講述著地球媽媽“生病”的原因。
這樣很快就激發了幼兒要保護地球媽媽的情感,說出了很多保護地球媽媽的做法:我們不能把垃圾倒進小河,因為河水臟了以后,就會變臭、變黑,就污染了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不能隨便采花、折斷樹枝,不然我們周圍就沒有綠色了,地球媽媽就不漂亮了;我們要少坐私家車,多乘坐公共汽車,多騎自行車,這樣尾氣少了,就不會有霧霾天了……最后,我們一起制作環保宣傳牌,為環保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談話法、體驗法、操作法等多種實踐,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社會活動的教育方法,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加深了幼兒的環保意識,了解了各種環保技能,并增進了幼兒的相關環保知識,激發了幼兒做一個“環保小衛士”的社會情感。正是有了孩子們感官多方位的參與,才使得孩子們對環保活動有了一個全方位的認識。
二、活動后,拓展課內活動空間延伸,引導幼兒自告奮勇走進社會,全方位地宣傳自己所獲得的環保知識
幼兒園社會教育是一門關于人和社會、文化的課程,離開了社會現實,離開了幼兒熟悉的社會生活,遠離了幼兒已有經驗,這一課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所以,當幼兒完成了環保宣傳牌以后,我沒有讓活動就此停住,而是與孩子們一起來到周圍的社區,共同向社區的居民宣傳“大家來環保”的參與意識。由于我園地處一個新興的拆遷小區,地方比較偏僻,小區也是剛剛發展起來,一切基礎設施都是剛剛起步,居民的環保意識還很薄弱。對于怎樣把自己學到的環保知識教給大人,對幼兒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和創新,這樣的宣傳活動鍛煉了孩子,引發了他們的思考,提高了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比如針對一些老人,孩子們把自己的環保宣傳牌進行仔細分解,讓環保知識變成通俗易懂的圖畫,讓這些老人聽了也能頻頻點頭稱是;對于年輕人,孩子們則指著環保宣傳牌,直接對他們提出了要求:這是要我們少開私家車,你一定要做到哦,不然我們要每天生活在霧霾天里了;當碰到一些和他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們時,孩子們會對他們說,你可不能采花哦,不然我們的地球就不美了……孩子們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找到了自信,激發了潛力,創新了思維。這些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環保教育,有助于幼兒親身體會周圍的環境問題,增強環保意識,實踐環保行為,從而保證幼兒園的環保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活動延伸不再是一次活動的擺設、裝飾,更是我們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好的活動延伸更是一次活動的點睛之處。
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幼兒園的環保教育也離不開好的理念。我們要改變那些傳統的教育觀念,努力探索創新教學模式,要根據幼兒的個性差異和興趣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讓教學活動成為一門藝術。我們的每一節課,每一次活動,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理念的實踐與創新。只有經過不斷的摸索,才能深深體會其中的精髓。我相信:我們每一個幼兒教師只有潛心鉆研教育理論,不斷地開發自己的創新才能,才能夠真正懂得如何去開發幼兒的學習潛能,才能讓環保教育不再成為空談,這樣環保意識才會真正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作者:高穎茹 單位:江蘇昆山高新區南星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