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監控的軌道交通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安全風險監控技術指標體系研究路線要制定安全風險監控技術指標,首先要明確要監控的范圍、監控等級,然后確定要為哪些監控項目制定何種技術指標,給定的監控技術指標應該在工程實踐中進行檢驗,進而修正。
2.監測數據統計分析(1)地表沉降監測點累計值對比航~長區間選取斷面56個,最大累計沉降-60.87mm,南~向區間選取斷面101個,最大累計沉降-58.76mm,向~南區間選取斷面88個,最大累計沉降-64.76mm。(2)地表沉降監測點變形速率對比航~長區間選取變形速率樣本9102個,南~向區間選取變形速率樣本10653個,向~南區間選取變形速率樣本16638個。(3)對比分析結論1)航~長區間和南~向區間,基本上能將地表沉降累計值和速率控制在預警值范圍內,向~南區間地表沉降累計值控制較差(將近20%斷面超過預警值)。累計值和速率統計情況表明,沉降次(點)數遠大于隆起次(點)數,盾構在該土層下掘進易引起地表沉降,而未隆起。2)盾構接收階段累計值和變形速率過大,原因包括:一是由于盾構接收階段需減壓推進;二是注漿壓力偏小,注漿量不足;三是在端頭井附近地面荷載較大;四是盾構接收時接收井附近交叉施工,普遍存在碾壓測點情況。3)地表沉降控制情況與隧道內管片質量有一定相關性,盾構掘進過程中產生的盾尾間隙,加之管片拼裝質量不好,導致管片邊角處應力集中而發生掉塊或部分錯臺,進而影響地表沉降。隧道內管片成型質量好、錯臺少的工點地表沉降較小,反之地表沉降較大。
二、監測控制指標確定
1.沉降斷面控制范圍根據三個工點監測數據匯總情況,總結共計104個地表沉降監測斷面,按照強烈影響區、顯著影響區和一般影響區劃分(測點距隧道邊線水平距離與隧道埋深的比值),繪制沉降斷面分布情況。對盾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橫向分布進行統計,按照隧道埋深的0.5倍、0.7倍、1.0倍、1.2倍及以外范圍內地表沉降量分別匯總,95.59%的沉降量發生在強烈影響區域范圍內(小于0.5H),斷面沉降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2.地表沉降控制指標根據實測監測數據分析及現場巡視情況,綜合分析確定鄭州地區粉土、粉質粘土地層中,盾構法施工地表監測建議控制值如下:累計值控制值為-30mm、+10mm(滿足控制值的測點占統計監測點總數的百分比92.29%),變化速率為-5mm/d、﹢5mm/d(滿足控制值的測點占統計監測點總數的百分比96.55%)。
三、結論
1.鑒于鄭州市區域地質條件存在差異、地下水位高差明顯,本研究僅針對鄭州市南區域無水粉質粘性土層條件的盾構法施工。施工地表監測建議控制值如下:累計值控制值為-30mm、+10mm,變化速率為-5mm/d、﹢5mm/d。
2.本研究數據樣本僅是三個區間,監測控制指標只能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隨著工程的進展,監控資料的逐步積累,需要對之前制定的安全風險監控技術指標進行修正。
3.監測控制指標是風險控制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需總結新的政府文件、技術規范和工程監測實例,控制指標的制定工作尚需深入開展,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工作。
作者:王宇霽張偉單位: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北京安捷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