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航機場飛行區工程設計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跑道系統的規劃參數
預測參數跑滑系統規劃主要依據規劃目標年的飛機起降架次來確定,主要對應高峰小時起降架次、年飛機起降架次等預測指標。飛機起降架次是通過其與旅客吞吐量之間的關系來確定,這一關系取決于兩個因素:載運比和機隊組成。載運比定義為旅客-公里除以可用座位-公里,也即每一可用座位的平均實際載客數,它反映了運力的被利用程度,主要對應客座率指標。機隊組成則是指不同類型飛機的比例和相應的平均可用座位數。依據預測的機隊組成和平均載運比,可以得到飛機運行一次所能載運的平均旅客數。
1.1參數取值根據《2012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2年底,我國民航全行業運輸飛機期末在冊架數1941架。根據統計資料,我國目前機隊組成為:B類約占8.7%,C類約占76.23%,D類約占5.02%,E類約占10.05%,F類飛機比例可忽略不計。結合各類飛機的平均座位數,得到加權平均座位數如表1所示。根據《2012民航機場業務量排名》,我國前30位機場航空業務量及實際載客數如表2所示。根據我國民航機場運行的實際情況,以大中型機場的參數選取為主要分析依據,確定本次研究中與跑道系統規劃直接相關的預測參數取值如表3所示。
2跑道系統規劃與航空需求量的關系
2.1規范、標準中的相關論述1)國際民航組織《機場規劃手冊》規定單條跑道容量可達15~19萬架次/a。2)《民用機場總體規劃規范》中考慮我國機場目前和可見將來跑道構形規劃可能,從美國聯邦航空局咨詢通報AC150/5060-5《機場容量與延誤》摘錄了若干用于長期規劃的跑道系統構形的小時容量和年服務量如表4。這些資料代表一些典型美國機場的情況,并以有關容量與年服務量的若干假設為依據,而其中有些與我國現行空中交通管制的規定不盡相同。因此,這些數字只能用作參考。
2.2本研究的建議根據前文選取的參數及其取值,結合我國機場運行實際,并主要考慮儀表飛行條件下的跑道運行模式,經研究,本文給出下列幾種常見跑道基本構形與航空需求量之間的關系,如表5、表6所示。兩條以上跑道的機場,需結合機場總體布局及其他影響因素,參照上述跑道基本構形對應的航空需求量進一步分析確定。
3滑行道系統規劃與航空需求量的關系
3.1規范、標準中的相關論述1)單條跑道的滑行道系統(1)國際民航組織《機場規劃手冊》中規定:設置整條平行滑行道的必要條件為5×104架次/a、高峰小時20架次/h。(2)《民用機場總體規劃規范》中規定:當年需求量達到4×104架次/a或典型高峰小時達到16架次/h時,單條跑道應設置與跑道等長的平行滑行道;當年需求量超過7×104架次/a或典型高峰小時達到26架次/h時,宜設置第2條平行滑行道。詳見表7。(3)《民用機場工程項目建設標準》中規定:單條平行滑行道的容量采用5~7.5×104架次/a、20架次/h;單條平行滑行道加兼作部分第2條平行滑行道的站坪飛機滑行調度道條件下滑行道的容量為6~11×104架次/a、30架次/h;雙平行滑行道的容量采用11~15×104架次/a、30架次/h;雙平行滑行道加兼作部分第3條平行滑行道的站坪飛機滑行調度道條件下滑行道的容量為大于15×104架次/a、30架次/h。詳見表8。2)多條跑道的滑行道系統兩條或兩條以上跑道的機場,應根據地面運轉的需要,在合適位置安排跑道與跑道連接的聯絡滑行道。對于兩條平行跑道,聯絡滑行道應不少于兩條,當聯絡滑行道兼作站坪通道時,必須增加為3條或4條。
3.2本研究的建議現有相關規范及標準對于滑行道容量的論述較為詳盡,本研究建議可結合跑道系統構形及容量水平,參考上述規劃標準,綜合考慮滑行道系統規劃。
4國內外典型機場實例分析
4.1單跑道機場實例分析根據《2012民航機場業務量排名》,我國共有12個單跑道機場年起降量超過8萬架次/a且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104人次/a,詳見表9。另外,近幾年剛剛啟動使用第2跑道的機場,在單跑道運營的最后一年,航空業務量也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舉例如表10所示。
4.2多跑道機場實例分析限于篇幅舉四例(見圖1~圖4)來進行分析。2011年起降量65.2×104架次,旅客吞吐量5783.2×104人次。占地30km2或更多面積的機場有巨大的容量潛力,它們在運行的主要方向上能容納6條或更多的平行(或近似平行)跑道。6條或更多跑道每小時可以容納100架次/h或更多架次到達,或者是200架次/h或更多架次的到達或出發混合運行。
5結語
本文研究了跑滑系統規劃與航空需求量之間的關系,給出了相關研究結論和建議,對機場規劃和設計工作具有直觀、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丁毅萍單位: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