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可行性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摩托車》2018年第1期
摘要:道路貨物運輸是帶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對國民經濟具有重大支撐作用。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作為一種靈活、便捷、高效的全新貨物運輸模式,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以及專用的無人駕駛公路貨物運輸路線,減少了交通事故,社會環境效益明顯。
關鍵詞:道路貨物運輸;智慧交通;道路運輸體系;技術路線;社會和經濟效益
0引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交通強國”,這是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道路貨物運輸強國是交通強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何用人類的智慧結晶打造世界道路貨物運輸強國,是黨和人民賦予道路運輸行業的新使命。
1提出建設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道路運輸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國用幾十年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綜合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公路總里程達到469.6萬公里,全國99.99%的鄉鎮和99.94%的建制村通了公路,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萬公里,躍居世界首位。2016年,我國總的貨物運輸量達433億噸,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公路貨物運輸量及周轉量均居世界首位,高速公路承擔了全社會超過1/4的貨運量。快遞業保持高速增長,2016年快遞業務總量達313.5億件,增速高達51.7%,躍居世界第一。運輸服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持續增強,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道路貨物運輸大國。但是,還要必須清醒的看到,我國與道路貨物運輸強國的要求還有巨大的差距。“十二五”末,我國民用汽車數量達到17228萬輛,公路客貨營運車輛總數達1473.12萬輛。其中,貨運車輛1389.19萬輛,10366.50萬噸位,貨運車輛平均噸位數為7.46噸。專用貨車(含甩掛運輸車輛)僅占貨運車輛的27.2%,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運輸工具以燃油為主,綠色貨物運輸車輛占比微乎其微;專業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占整個行業份額很小;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北斗導航系統等信息通信技術在道路貨物運輸領域的應用才剛剛起步。要把我國從道路貨物運輸大國變成強國,就必須創新思維,著力打造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實現彎道超車。
2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基本指標
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的基本構想是,把貨物運輸從傳統的客貨道路混合運輸模式中剝離出來,形成獨立的、全封閉的、無人化、高效智能的快速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它包括: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路網系統、智慧道路貨物專用運輸工具系統、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系統、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管理系統。
2.1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路網系統
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路網是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的骨架,它是專門為無人駕駛貨物運輸車輛設計的高速運輸通道,最低限速不低于80km/h,最高限速不低于160km/h,確保1000公里范圍8小時抵達;它采用衛星差分定位技術,實時精密引導無人駕駛貨物運輸車輛高速安全運行;它設有車輛故障停靠站,為故障車輛提供維護服務。
2.2智慧道路貨物專用運輸工具系統
智慧道路貨物專用運輸工具即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車輛。它應當采用綠色動力系統,運載能力按國際標準集裝箱設計。無人駕駛系統應當具有高速數據鏈路,能與智慧道路貨物運輸控制中心聯接,接受中心的統一管控,同向運行的車輛可自動組合成汽車動車組,減少路面占用率,提高運輸效率。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車輛還應當具有故障自我診斷系統,偵測到可能出現故障時,提前將車輛駛入維護站進行維護。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車輛應當采用模塊化設計,由動力模塊、傳動模塊、車身模塊、底盤模塊、能源模塊及中控模塊等組成,維護時視情更換相應模塊,縮短維護時間,提高維護效率。
2.3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系統
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系統是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的節點,也就是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的收發站,它科學地布局在全國各個物流集散中心,肩負貨物的收納、分理、裝箱、上車和到站分發工作,直接面向托運人。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系統應當實現無人化,與其它物流系統實現信息無縫對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
2.4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管理系統
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管理系統包括以下五個平臺:(1)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理貨平臺。它面向貨物托運人或物流公司,負責收發貨物;能與物流公司和其它運輸形式實現信息無縫對接,方便各種運輸形式聯網運輸。(2)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管理平臺。它是無人貨運站的關鍵平臺,實現貨物分理、堆碼、上下車等站場運營無人化。(3)智慧道路貨物專用運輸車輛運行管理平臺。它管理所有運行的智慧道路貨物專用運輸車輛,根據系統對運行的車輛進行實時控制;對出現報警的車輛,及時指揮就近進入維護站進行能源補充或維修。(4)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路網控制平臺。它包括路網引導系統,確保專用車輛安全運行;還包括車輛行駛控制系統,比如在平面路口采用總線控制原理,確保無交通事故,再比如當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運行時,確保安全距離范圍內無其它車輛靠近,以免出現意外時造成更大損失。(5)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安全保障平臺。它具備對道路通行條件和運行的車輛狀況進行偵測的能力,一旦發現道路損毀或運行的車輛出現異常,立即向控制中心報告,由控制中心控制相關車輛繞行或引導異常車輛進入維護站進行維修。
3建設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的技術路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興建了13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積累了大量建設經驗,但是智慧道路貨物運輸專用公路是為無人駕駛貨運汽車專門設計建造的,它應有自身特殊技術要求,以保證高速安全運行。它應全網預設衛星差分精密制導系統或預埋電磁導引裝置,為車輛提供厘米級的制導;它應有路況和車輛狀況偵測系統,及時掌握并評估道路是否滿足通行條件,為合理調度全網運行提供科學依據,對出現報警的車輛及時就近引導進入維護站維護;它還應與普通高速公路不同,應設計專門容錯安全限位裝置,當車輛出現行駛偏差時,將車輛限定在安全范圍內,避免釀成車禍;它并不需要全部建成立體交叉路口,在流量較小的地方可采取平面交叉,充分應用聯網控制技術合理疏導車輛流向,節約投資成本。智慧道路貨物專用運輸車輛應當能承運國際標準集裝箱;應當采用最新機械設計理念,進行模塊化設計和生產,將車輛分成動力模塊、傳動模塊、車身模塊、底盤模塊、能源模塊及中控模塊,車輛維護采取抽屜方式,高效便捷,同時減少成本;動力系統全部采用電能、天然氣等綠色環保能源,大幅減少運輸對環境的影響;車身應設計與道路容錯安全限位裝置配套的設施,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智慧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系統應當充分借鑒無人港口經驗,實現貨物運輸站場無人化,大幅提高貨物收發效率,并實現零差錯。最大限度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北斗導航系統等信息通信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作用,努力實現貨物從生產到應用全流程智慧管理。
4建設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4.1建設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的社會效益
(1)大幅減少交通事故。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高速公路平均發生交通事故2萬余起,造成死亡約6千余人,傷1萬5千余人,直接經濟損失5.2億元,而這些事故中,特別是惡性事故大部分都與貨車相關。很顯然將貨物運輸從普通高速公路分離出去后,將大幅減少高速公路惡性交通事故和傷亡人數。另一方面,除極惡劣的冰雪天氣外,無論雨天、霧天、白天還是黑夜,無人駕駛系統將毫無疲倦地連續工作,從體系上降低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2)極大拉近了城市間距離,加快了物流速度,提高了生活質量。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能夠保證1000公里范圍8小時抵達,全國陸路24小時抵達;高速物流將改變人們購物習慣,豐富人們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生活質量。(3)圓滿解決了危險貨物運輸難題。當前,全國部分地區、部門以保障安全為由,限制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高速公路通行,限行措施主要包括禁止通行、分時段限行、持證通行、重點路段禁行等四種。但這些措施的常態化實施,降低了運輸效率,阻礙了行業發展,影響了部分地區工農業生產。這一對安全與發展的矛盾,在混合交通中是無法圓滿解決的,但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可通過科學調度,確保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前后安全距離內無其它無關車輛,即使出現意外也可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4)降低了貨物運輸對環境的污染。按目前高速公路貨物運輸占全社會貨運量的比率計算,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建成后,因采用綠色能源,將直接減少污染排放量1/4,隨著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不斷完善,污染排放量將會持續減少。
4.2建設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的經濟效益
(1)2016年道路貨物周轉量61080.10億噸公里,占全社會貨物周轉量的33.48%,在各種運輸形式中保持最快增長率,道路運輸行業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預見,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建成后,高速、便捷、準時、安全、可靠的貨物運輸體系將徹底改變各行各業生產組織模式,極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升我國整體競爭力,促使我國盡早躋身世界強國之列。(2)拉動建筑、鋼鐵、機械制造、電子等行業持續發展。按每年建設專用公路10000公里,100個專用站場計算,將消化建筑、鋼鐵行業產能6000億元;按投放20萬輛專用貨車計算,將消化鋼鐵、機械、電子等行業產能4000億元。建設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將為消化我國產能過剩,維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發揮巨大作用。(3)促進我國衛星技術應用、智慧制造、大數據、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等技術水平提升,拉動相關產業投入,形成一批世界級產業巨頭,用真實力占據世界高科技制高點,進一步推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智造大國轉變。智慧道路貨物運輸體系應用人類最新科學技術,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貨物運輸模式,它充分體現了道路貨物運輸靈活、便捷、高效的特點,將改變各行各業生產組織方式,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建成后,必將和高鐵一樣,引領世界道路貨物運輸發展,成為我國又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和新時代的中國地標。
參考文獻:
[1]交通運輸部.2016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J].交通財會,2017(5):92-96.
[2]莊妍.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J].交通財會,2017(1):5-5.
[3]交通運輸部黨組.奮力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J].中國水運,2017(10):6-7.
[4]何黎明.回首新進展開啟新征程——我國物流業"十二五"發展回顧與"十三五"展望[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6(3):20-23.
[5]孟興凱,張志芳,等.影響貨運車輛燃料經濟性因素分析[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3(6).
作者:周建勇 單位:宜昌市道路運輸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