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化工類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的實踐范文

化工類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的實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工類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化工類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的實踐

摘要:應用化學是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間的一門應用型學科,是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州大學應用化學專業依托學校在石油石化行業領域的學科優勢和科研條件,突出應用特色,以現代分析、電化學能源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為專業發展方向,在專業定位、師資隊伍、教學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實施了改革和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關鍵詞:化工類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為快速的理工科專業之一,應用化學專業的開設院校從20世紀80年代的大約40所,發展到目前的約367所[1]。不同學校由于各自學科歷史、行業背景和辦學特色的差異懸殊,在應用化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畢業要求上有著很大的不同[2]。化工類高等學校依靠化工、制藥、機械和安全等應用型學科背景,具有良好的應用和實踐平臺,在發展應用化學專業方面有著鮮明優勢。常州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石油石化行業特色的高校,前身是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2000年起,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1年,江蘇省政府與三大石油公司簽署協議共建常州大學。我校應用化學專業是在1984年設立的原工業分析專業基礎上建設發展起來的。1997年應用化學學科被評為中石化集團公司重點學科,同年應用化學學科梯隊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應用化學專業得到飛速發展,在現代分析、電化學能源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實現了本科教學與科研的相互融合,專業實驗教學與學科平臺、科研平臺、科研合作項目的資源共享,為我國化工、生物醫藥、電子、能源、材料、環境等行業輸送具有現代化學基本專業素質、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化學應用型人才,發揮了本專業在國內同類高校專業中的示范作用,確立了自己的品牌優勢。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

1專業建設目標、特色與定位

專業建設首先必須有頂層設計,即有明確的建設目標與發展方向。秉承常州大學優良辦學傳統,結合本專業的特色,參照教育部“工科院校應用化學專業按理科建設”的要求[3],并本著“理工融合、突出特色”的建設思路,明確了本專業的建設目標,即:依托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省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測試技術服務平臺的學科優勢與科研條件,強化專業特色,優化課程體系,構建“國際化多學科融合”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專業核心課程精品化,構建優質專業課程資源,完善實驗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為江蘇省乃至全國相關行業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創新型應用人才,把我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成省內一流、全國領先的品牌專業。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直接影響高等院校在建設應用化學專業的重要因素是教師整體專業素質的好壞,因此,專業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是建設一支高水平、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在面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問題上,我們必須要在心里樹立起足夠的重視度。近年來,我們采取“優化隊伍、重點扶持、規范管理”等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隊伍重組、重點扶持,培養和引進了一批學歷層次高、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形成了一支優秀的教學/科研創新團隊。并通過實施“訪名校、拜名師”工程,推進國際化人才戰略,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的交流,擴大專業的影響力,同時積極拓展教師進修渠道,提高青年教師的學歷層次,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教育和青年教師的崗位資格培訓,堅持專業中全部教授為本科生上課,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積極引進高水平教學科研人才,如引進江蘇省特聘教授1名,從日本山口大學、鹿兒島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引進博士、博士后4名,從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引進博士多人。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近五年,本專業的師資建設成效顯著,2名教師獲得“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稱號,3名教師獲得“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3名教師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計劃”,1名教師入選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師,1名教師獲得“江蘇省教學名師”稱號。有機化學教學團隊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應用電化學科研團隊被確立為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

3優化教學課程體系改革

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和課程體系的完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4]。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同學科不僅趨向高度專業化,也相互滲透交叉。因此,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知識要求及時的更新,同時考慮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還應保持相對穩定的理論支持體系,使課程體系滿足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2]。在2010、2012和2015版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我們持續調整和完善專業課程體系。比如,2015版培養方案突出了學生專業方向理論知識的培養,以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適應社會需求。在注重加強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2015版培養方案也增加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專業實驗的開設數從7個增加到12個,學時數也相應增加。通過實踐環節的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同時院系結合我校的石油化工特色開設專業選修課,如:現代能源中的化學化工問題、化工技術經濟與管理、學科前沿導論、綠色化學等課程。五年來,本專業教師承擔江蘇省教改項目2項,校教改項目6項,獲得各類教學研究成果16項,包括省級精品課程3項,校級精品課程1項,省級精品教材2門,校級精品教材1門。

4加強對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和重視

實踐教學是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只有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才可能實現人才培養中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協調發展。本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基礎化學實驗(含無機、有機和物化)、化工原理實驗、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工業分析技術實驗、專業實驗、社會實踐、校內實習、工廠實習、石化認識實習、仿真實習、畢業論文等內容。近年來,我們在實踐教學的建設中,特別重視以下方面的工作。

4.1實踐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

根據專業發展需求和學院具體情況,對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我們實施了以下方面的具體措施。(1)整合實驗教學內容,建立了以“三基訓練-工程應用-分析測試”為主線,基礎化學化工實驗、綜合開放化學實驗和創新實驗三層次循序推進的實驗教學體系。(2)對實踐教學資源進行了優化組合。早在1998年將四大化學實驗室整合成“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在2005年又將化工原理實驗室與六個專業實驗室合并,籌建了石油化工工程實驗中心,提高了實驗設備的共享率和利用率,大幅減少重復投資。(3)在制定專業培養方案時,實踐學分總數保持相對穩定。實踐教學時的穩定為實踐教學的改革創造了條件。(4)多層次開放實驗教學,形成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完整體系。經過多年的深入探索與實踐,開放實驗的實踐模式,從有條件的開放過渡到全面開放,利用課內、課外多種形式實驗開放實驗。在課內,基礎化學化工實驗主要采取基本實驗、拓展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在綜合開放實驗階段,采用選修課的形式開設開放實驗,吸收優秀學生參加;在課外,采用補做、重做、選做、導師制、學生創新立項等多種形式。(5)抓好第二課堂,促進實踐教學。每年舉辦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大賽”、科技作品大賽、科技創新大賽和導師制工作,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4.2加強專業實驗室建設,改善實踐教學環境

依托國家級現代化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省級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項目,江蘇省化學工程與工藝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江蘇省化學工程技術重點專業建設項目,以及品牌專業建設項目等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優化提升專業實驗教學的條件。各實驗項目的儀器數量、質量和自動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實驗室功能、實驗環境、安全保護設施和教學條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我們進一步按照課程建設與學科發展要求,對專業實驗的教學體系進行了調整與革新,構建了涉及現代工業分析、電化學儲能、精細合成及助劑材料研究領域的綜合性、創新型實驗平臺。先后集成開發了燃料電池電化學動力學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等多個實驗測試平臺系統,使專業實驗室不僅可以滿足日常專業實驗教學要求,也成為科學研究的平臺,并接納高年級本科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研究與開發。應化專業實驗室實施開放式管理,制定了針對性的開放運行管理辦法。在實驗教學周次(約半學期)主要以實驗教學為主,周末和非實驗教學周次對本科畢業論文、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各類創新實踐和研究生的科研全面開發,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的機會,為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培養科研課題自主設計能力奠定了基礎。

4.3開展產學研合作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教學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僅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迅速轉化和推廣,而且也有利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5]。應用化學作為理工融合型專業,要求其培養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工程技術能力。因此,專業實習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通過專業實習不僅使學生了解化工生產實際,加深對學校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并且能夠初步將化學化工基本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徑是“產學研一體化”,在實踐中要強化產學研三者的內在聯系,不斷提高生產實習的質量,努力實現“校企合作、產學共贏”。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兼顧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有意識地結合自己的科研課題及國內外研究動向,給學生灌輸科研思維,讓他們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研究項目中去[6]。本專業一方面通過制定系統的實訓計劃,利用石化工程中心構建實驗實訓平臺,滿足專業實訓需求,積極構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分析實訓基地和化工機械實訓基地,加強建設石化企業先進裝置的融教學、科研、生產為一體的校內實習基地。使學生能夠成為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知識面寬、基本技能卓越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本專業與南京揚子石化、泰州石化、常州曙光化工廠、常州化工廠以及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基地。

5結語

在應用化學專業建設中,我們以專業建設目標為指針,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課程建設和實踐教學為重點,積極研究應用型人才培養。采用切實有效的措施,建成了一支職稱、年齡、學歷、應用背景和專業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高的教師隊伍;構建了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方向選修課四大課程模塊的人才培養課程新體系;建立了基礎化學化工實驗、綜合開放化學實驗和創新實驗三層次循序推進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武書連.挑大學選專業—2015高考志愿填報指南[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2]蔣榮立.能源礦業類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7-20.

[3]唐冬雁,李文旭,強亮生.工科院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39-40.

[4]楊群祥.引進國外先進教育模式推動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基于中英職業教育合作項目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探索,2008(6):112-117.

[5]舒尊哲.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建設與探究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理論研究,2015(s1):154-155.

[6]封順,徐世美,岳凡,等.校應用化學專業發展模式淺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5):116-119.

作者:陳艷麗 曹劍瑜 吳敏嫻 單學凌 許娟 陳智棟 單位: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欧美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jizzjizz免费视频| 欧美另类精品xxxx人妖换性| 天天爱天天干天天| 丰满老熟好大bbb| 日韩精品欧美高清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男人和男人一起差差| 又粗又硬免费毛片| 被农民工玩的校花雯雯|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30岁的女人韩剧免费观看| 夜色资源网站www|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69xxxx日本|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奇米影视7777777| 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王色|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香蕉精品一本大道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你懂得| 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 freefron性中国国产高清| 妇女被猛烈进入在线播放| 一进一出60分钟免费视频| 成年人黄色大片大全|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