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議海洋石油平臺海水淡化工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海洋石油開采的不斷深入,渤海海域石油開發已經進入到稠油開采階段,采油工藝也由原來的常規開采進入了注汽開采階段。隨著注汽開采的推廣,海洋石油平臺對淡水的需求將會增大,原有由供應船供應淡水的方式將不能夠滿足稠油熱采的水量需求,所以,有必要提出適合海洋石油平臺的海水淡化工藝。文章旨在提出適合海洋石油平臺的海水淡水工藝流程,為今后海洋石油平臺海水淡化技術的開發提供建議。
1海水淡化工藝分類
海水制淡是一種海水脫鹽的水處理技術,通過海水淡化技術使海水中的大部分鹽類被脫除,從而使海水水質可以達到生活或者生產用水指標要求[1]。海洋石油平臺坐落在海里,海水資源豐富,海水取水方便,是解決海洋石油平臺缺乏淡水的有效途徑。目前,在全球使用的海水淡化技術大約有20余種,根據在海水淡化過程中,海水相態的變化主要有相變、無相變和混合工藝[1]三個類型。相變工藝主要有多效蒸餾法、濕法[2]、水化物法、冷凍法;無相變法主要有反滲透、電滲析和離子交換[3];混合工藝是將一種或多種海水淡化工藝集成在一個系統內,主要是為了滿足對水質指標更好的要求,同時也能夠提高海水淡化裝置的效率。
2主要海水淡化技術
根據現有數據分析,低溫多效蒸發海水淡化技術和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在國內都有應用,反滲透市場占有率相對于低溫多效蒸發更大一些。各自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3.47%和73.15%[1]。
2.1低溫多效蒸餾
多效蒸餾是一種有相變的海水淡化工藝,主要是通過多個蒸發器的串聯,使海水在蒸發器中逐級蒸發,直至達到濃海水的排放。多效蒸餾技術只需要為第一級蒸發器提供熱量,下一級的蒸發器都是利用上一級蒸發產生的蒸汽作為熱源,同時上一級的蒸汽在加熱下一級的過程中,被冷凝為淡水。這一工藝技術開發于20世紀70年代,由于其最高蒸發溫度為70℃,故而也稱為低溫多效蒸餾技術。顯示了這一技術的基本原理。來自海水提升泵的海水在進入蒸發器之前,需要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工藝主要是澄清和脫氣,同時為了防止在蒸發器中結垢,海水進入蒸發器之前需要加入阻垢劑。經過預處理后的海水從蒸發器頂部進入到第一級蒸發器中,在蒸發器頂部設置液體分布器,使海水均勻分布,同時形成薄膜流動形式。海水在從上到下流動過程中,一部分海水吸收熱量汽化,沒有汽化的海水進入到下一級蒸發器中繼續蒸發,直至海水達到設計排放濃度[4]。反滲透是利用膜組件的選擇性,實現海水脫鹽的海水淡化技術。在正常情況下,淡水側的淡水會通過半透膜進入到鹽水側,使鹽水側的液位升高,液位差即為水的滲透壓。
2.2反滲透
反滲透則是利用在鹽水側外加一個大于滲透壓的壓力,使鹽水中的淡水進入到淡水側,溶質卻被膜組件截留在鹽水側的過程。原料海水進入反滲透裝置之前,需要對海水進行預處理,進行預處理的目的主要為去除固體懸浮物、浮游生物、油脂,防止這些物質對膜組件形成污染,影響膜組件的使用壽命及效率。經過預處理的海水經過泵增壓進入到反滲透裝置。經過膜組件的海水出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產品淡水,另一部分為濃鹽水。產品淡水可以根據用途進行深處理。由于從反滲透裝置出來的濃鹽水具有較高的能力,為了節約能源,一般都設置有能量回收裝置,回收這部分壓力能,濃鹽水經能量回收裝置后,排放入海。
3低溫多效蒸餾工藝與反滲透工藝比較
由于海洋石油平臺暫無中大規模海水淡化的實例,參考陸地及海島的海水淡化裝置指標。經以上對比,可以得出:反滲透海水淡化工藝不使用熱源,裝置體積小,建設周期短,更適合海洋石油平臺空間有限,布局緊湊,熱源缺乏,電量充足的特點。
4結論
文章主要從國內現有大中型海水淡化工藝入手,結合了蒸餾法、反滲透法工作原理分析了海水淡化的詳細過程。通過詳細比較低溫多效蒸餾和反滲透工藝特點,選擇出了適合海上石油平臺使用的大中型海水淡化工藝,為解決海洋石油平臺淡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1]王世明,劉銀.海島開發淡化海水系統研究綜述[J].工程研究,2013,5(1):100-114.
[2]李平.結合太陽能空氣集熱器的海水淡化裝置研究[D].江蘇鎮江:江蘇大學,2008.
[3]楊尚寶.中國海水淡化年鑒:2010[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20-21.
[4]張建麗,丁濤,周洪光,等.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設備大型化的技術研究[J].熱力發電,2012,41(6):85-89.
[5]趙國華,董忠東.海水淡化工程技術與工藝[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73-75.
[6]戴玉玲,張建國,賈銘椿.反滲透技術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廣州化工,2012,40(10):24-26.
[7]王國強,初喜章,吳水波,等.小型海島海水淡化解決方案[J].天津化工,2012,26(1):32-35.
[8]王宏濤,李保安,劉兵.海水淡化技術現代及新技術評述[J].鹽業與化工(現《鹽科學與化工》),2014,43(6):1-5.
[9]王先年,丁浩,董政,等.海油平臺煙氣余熱利用與海水淡化研究[J].鹽業與化工(現《鹽科學與化工》),2016,45(11):33-35.
[10]李露,靳少培,潘春佑,等.海島小型海水淡化系統設計要點[J].鹽科學與化工,2017,46(5):6-8.
作者:張蘇飛 趙方生 邢天健 單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