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衛設施惡臭防治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環境衛生工程雜志》2014年第三期
1常用的除臭方法
1.1掩蔽法和中和法用氣味更強的芳香味作為掩蔽劑,或者使用掩蓋物進行覆蓋,掩蓋遮蔽惡臭異味。
1.2微生物降解法利用一種或多種有益微生物,抑制有機物質的分解。這種微生物制劑由乳酸菌、放線菌、光合菌、酵母菌和藻類等組成。能夠將多種揮發性氣體(VOCS)和其它惡臭氣體降解為無害無味的中間代謝產物,防止有機質腐敗,消除惡臭。H2S(NH3)+P+光合細菌→含硫蛋白質→中間產物+NO3軃+S(光照條件);CO2+H2O+光合細菌→O2+葡萄糖→中間產物(光照條件);VOCS+O2+N+P+放線菌→代謝產物+抗生物質→殺滅病菌。2.7植物液提取法將生態制劑均勻以霧狀噴灑,將惡臭物質吸附于液霧表面,發生催化氧化反應,通過改變異味分子結構,降解致臭物質,使之無害無味。常用于封閉和半封閉的場所。以硫化氫反應式表示反應原理。R-NH3+OH-→R-NH2+H2O。式中R-NH2表示生態制劑中的作用分子。
2.1公共廁所簡易的去除方法包括機械通風、水沖洗、遮蔽劑,重點場所可采用微生物除臭液擦洗地板。每天至少2次,用人工噴壺,在廁所角落、大小便槽、墻壁噴灑除臭劑,每天5~7次。植物提取液稀釋后添加在霧化器加藥系統,采用自動開停。在每天晚上添加化糞池強效分解劑。
2.2生活垃圾轉運站小型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站需強化水沖洗方式,完善場所地下排水設施;室內收集站應配套微生物沖刷和植物提取液自動化噴灑除臭系統。中、大型生活垃圾中轉站作業車間設計為封閉式,進出口設置風簾,整個作業在微負壓環境中進行,防止臭氣外逸;卸料大廳泊位上方設置氣體收集系統,臭氣由設置的吸風罩抽吸收集后進入末端除塵脫臭系統;儲料區設置天然植物液噴淋系統,吸附降解臭氣。
2.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無害化填埋場惡臭污染范圍廣、濃度高、危害大。填埋場布局分為垃圾中轉區、填埋作業區、污水處理區和生活管理區。在垃圾中轉或定點傾卸區,應盡量保證垃圾運輸車輛和貯存設施的封閉性,減少垃圾停留時間,及時清除陳腐垃圾,并定時噴灑藥劑或石灰等防蠅除臭;填埋區實施的斜面作業中,應在盡量縮小的區域內快速地進行平鋪、壓實和覆土操作。應減少平鋪時垃圾的飛揚和拋灑,確保壓實強度,并采取日覆蓋與適時覆蓋相結合的方式,避免垃圾的暴露,要有完善封場措施。污水處理區有條件的可密閉化,盡量不添加除臭菌種,以免增加滲瀝液處理難度。生活管理區應處于填埋場的上風向,周圍建有圍墻、灌喬木、綠地、防護林等阻隔,并定時噴灑除臭防腐劑或其它有中和掩蔽作用的藥劑。
辦公樓、宿舍、食堂、浴室等設施內應密閉,并采取空間消臭、強制通風相結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惡臭影響。餐廚垃圾處理廠和糞便處理廠除臭應保持整個工作區為微負壓狀態,臭氣收集后進入氣體脫臭系統。焚燒廠的臭氣收集后焚燒處理。
作者:曹巍單位:濟南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