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運作與知識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選用
(一)研究對象以個案大學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專任教師、行政人員以及大學生為研究母體,樣本數采用母體中每個個體均有同等機率被抽中的簡單隨機抽樣比率的推估方式來決定,另根據Cochran所提的公式(1)計算所需的最少樣本數。其中n為總樣本數,N為母體總數,P為母體比率,α為顯著水平,d為允許誤差。個案大學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計有專任教師551人、行政人員213人、大學生15830人。根據公式求得所需的最少樣本數分別為:專任教師212人、行政人員107人、大學生366人。為確保回收的有效問卷不少于所需樣本數,本研究將樣本數分別提高為專任教師300人、行政人員200人、大學生800人。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的建構是依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所歸納的資料為基礎,并配合大學行政運作的情形,編制教師問卷與學生問卷。教師問卷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知識管理流程量表,量表共分為知識取得、知識儲存、知識移轉與知識應用四個方面,各方塊的衡量采用likert五點量表,計分方式依非常同意、比較同意、一般、比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個尺度,依次給予5、4、3、2、1分,請受試者依實際情況填選;第二部分為知識管理績效量表,量表分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各方面的衡量采用likert五點量表,計分方式依績效衡量指標的重要程度依次給予5、4、3、2、1分,并依績效衡量指標滿意程度的不同五個尺度,依次給予5、4、3、2、1分,請受試者依實際情況填選。學生問卷內容為知識管理績效量表。正式問卷的編制,依擬定問卷架構、設計問卷題目、建立專家效度、實施預試、項目分析、信效度檢測等步驟修正與執行。專任教師和行政人員問卷共發出500份,扣除無效問卷30份,總計有效問卷47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0%。學生問卷共發出800份,扣除無效問卷89份,總計有效問卷計71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8.8%。本研究于問卷調查資料回收后,去除無效問卷,就有效問卷進行編碼、建檔與整理,并采用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具體說明:針對回收的有效樣本加以匯整,運用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等描述資料的分布情形,以了解研究樣本的結構,再就知識管理流程、知識管理績效各變項及各題項之得分情形加以分析,以探討知識管理在大學行政單位實施的現狀。
二、描述與分析
為了解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的現狀,根據受試者在大學行政知識管理績效評估問卷調查中,就知識管理流程與知識管理績效兩部分的得分情形進行分析。
(一)知識管理流程在知識管理流程方面,本研究以平均數、標準差與排序,分別就受試者在知識管理流程的整體構面與各構面內容加以分析。1.整體構面。本研究將知識管理流程分為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移轉與知識的應用四個構面。由表1的統計分析可知,知識管理流程的整體平均數為4.17,高于中間值3,平均數在李克特五點量表選項介于比較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顯示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的整體表現屬中上程度。進一步觀察教師在知識管理流程的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移轉與知識的應用知覺情形,其每題平均數介于4.12至4.25之間,高于中間值3,平均數在五點量表選項介于比較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其中以知識的移轉最高,平均數為4.25;其次為知識的應用,平均數為4.19;再次為知識的取得,平均數為4.13;以及知識的儲存,平均數為4.12。綜上可知,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在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移轉與知識的應用的表現,均屬中上程度。2.各構面內容。為能深入了解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各構面內容的反應,以下依次就知識管理流程的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移轉以及知識的應用四個構面加以說明。(1)知識的取得。本構面的題項共六題,內容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2顯示,各題項的平均數在五點量表中介于3.98至4.26之間,高于中間值3,顯示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之知識的取得構面表現屬中上程度。其中,各題項的內容以“我常能經由學校同事的經驗相傳取得知識”的平均數(4.26)最高,而以“我常透過學校的知識管理系統取得所需的信息”的平均數(3.98)較低。(2)知識的儲存。本構面的題項共六題,內容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3顯示,各題項的平均數在五點量表中介于3.93至4.32之間,高于中間值3,顯示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之知識的儲存構面表現屬中上程度。其中,各題項的內容以“學校會鼓勵以電子建檔的方式儲存組織的知識”之平均數(4.32)最高;而以“我會使用學校建置的知識管理系統儲存所需的資料”之平均數(3.93)較低。(3)知識的移轉。本構面的題項共五題,內容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4顯示,各題項的平均數在五點量表中介于3.97至4.39之間,高于中間值3,顯示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的知識的移轉構面表現屬中上程度。其中,各題項內容以“我認為知識分享并不會降低個人在組織的價值”之平均數(4.39)最高;而以“我會利用知識管理系統與他人分享信息和知識”之平均數(3.97)較低。(4)知識的應用。本構面的題項共六題,內容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5顯示,各題項的平均數在五點量表中介于4.06至4.36之間,高于中間值3,顯示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之知識的應用構面表現屬中上程度。其中,各題項內容以“我會參考他人的經驗并應用于工作中”之平均數(4.36)最高;而以“我會運用知識管理系統的知識庫作為工作參考”之平均數(4.06)較低。
(二)知識管理績效本研究將知識管理績效分為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以及財務四個構面,以下分別就整體構面與各構面內容的統計分析加以說明。1.整體構面。由表6可知,教師對知識管理績效之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以及財務構面的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看法。在重要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4.33、4.33、4.37、4.29,顯示教師對學習與成長構面最重視,顧客與內部流程層面次之,而對財務構面的重視程度較低。在滿意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3.98、3.97、4.11、3.91,顯示教師對學習與成長構面最滿意,顧客與內部流程構面次之,而對財務構面的滿意程度較低。綜上可知,教師在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之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每題平均數均高于中間值3,顯示教師對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的看法,普遍認為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與滿意度。由表6可知,學生對知識管理績效之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以及財務構面的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看法。在重要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4.21、4.06、4.17、4.20,顯示學生對顧客構面最重視,財務構面次之,其次為學習與成長構面,而對內部流程構面的重視程度較低。在滿意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3.45、3.45、3.57、3.38,顯示學生對學習與成長構面最滿意,顧客與內部流程構面次之,而對財務構面的滿意程度較低。綜上可知,學生在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的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每題平均數均高于中間值3,顯示學生對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的看法,普遍認為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與滿意度。2.各構面內容。為進一步了解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內容的反應,以下依次就知識管理績效之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以及財務構面的題項內容加以分析。(1)顧客構面。本構面題項共八題,內容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7顯示,教師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4.23至4.44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比較重要與非常重要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師重視的指標為“行政服務滿意度”(4.44);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教學研究資源數位化比例”(4.23)。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87至4.08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非常滿意,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師滿意的指標為“圖書館館藏資源”(4.08);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對反映意見的回應與管理”(3.87)。學生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4.07至4.40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比較重要與非常重要,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重視的指標為“圖書館館藏資源”(4.40);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教學研究資源成長率”(4.07)。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33至3.63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滿意的指標為“教學研究資源數位化比例”(3.63);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對反映意見的回應與管理”(3.33)。(2)內部流程構面。本構面題項共八題,內容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7顯示,教師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4.08至4.49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比較重要與非常重要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師重視的指標為“簡化行政作業流程”(4.49);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學術研討與教學座談辦理場次”(4.08)。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83至4.17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非常滿意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職員滿意的指標為“電子化服務”(4.17);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簡化行政作業流程”(3.83)。學生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59至4.32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非常重要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重視的指標為“電子化服務”(4.32);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法令規章設置率”(3.59)。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33至3.73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滿意的指標為“電子化服務”(3.73);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簡化行政作業流程”(3.33)與“縮短申辦事項辦理時限”(3.33)及行政支援教學運作機制并列。(3)學習與成長構面。本構面題項共八題,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7顯示,教師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4.16至4.53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比較重要與非常重要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師重視的指標為“校園e化指數”(4.53);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鼓勵創新的提案數”(4.16)。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90至4.34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非常滿意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職員滿意的指標為“校園e化指數”(4.34);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鼓勵創新的提案數”(3.90)。學生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4.00至4.30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比較重要與非常重要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重視的指標為“信息系統與設備的充實”(4.30);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知識分享活動”(4.00)。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44至3.78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滿意的指標為“校園e化指數”(3.78);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學習成長機制的建構”(3.44)。(4)財務構面。本構面題項共四題,經統計分析的結果如表7顯示,教師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4.20至4.38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比較重要與非常重要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師重視的指標為“增加資源利用率”(4.38);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校外策略聯盟資源共享效益”(4.20)。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82至4.03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非常滿意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教師滿意的指標為“增加資源利用率”(4.03);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校外策略聯盟資源共享效益”(3.82)。學生在此構面的各題項平均數介于4.12至4.30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比較重要與非常重要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重視的指標為“增加資源利用率”(4.30);而平均數最低、重視程度較低者為“降低人力與作業成本”(4.12)。在滿意程度方面,各題項平均數介于3.32至3.45之間,高于中間值3,在李克特五點量表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其中平均數最高、最受學生滿意的指標為“資源整合的有效管理”(3.45);而平均數最低、滿意程度較低者為“校外策略聯盟資源共享效益”(3.32)。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1.知識管理流程方面。經由統計分析可知知識管理流程的整體平均數為4.17,高于中間值3,顯示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的整體表現屬中上程度。進一步觀察教師在知識管理流程的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移轉與知識的應用知覺情形,其每題平均數介于4.12至4.25之間,高于中間值3,可知,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在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移轉與知識的應用的表現,均屬中上程度。2.知識管理績效方面。經由統計分析可知教師對知識管理績效之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以及財務構面的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看法。在重要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4.33、4.33、4.37、4.29;在滿意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3.98、3.97、4.11、3.91。因此,教師在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之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每題平均數均高于中間值3,顯示教師對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的看法。普遍認為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與滿意度。同時,也由分析可知學生對知識管理績效之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以及財務構面的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看法。在重要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4.21、4.06、4.17、4.20,在滿意程度方面,其每題平均數分別為3.45、3.45、3.57、3.38。因此,學生在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的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的每題平均數均高于中間值3,顯示學生對知識管理績效各構面的看法,普遍認為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與滿意度。
(二)建議總言之,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的整體與各構面平均數均大于4,顯示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運作的情況達中上程度,亦表示個案大學的教師對應用知識管理于大學行政的運作,持以高度正向的認同。相較其他知識管理的運用,在本系統的運作中仍有發展空間。以下就強化知識管理系統的運作提出建議。1.知識管理系統的建置應予以定期的維護與管理。在運用的過程中,除有效加強知識庫的充實與更新外,還可以通過各種會議的辦理以強化知識管理系統的宣傳推廣,其他如教育培訓、常用問題集的設置以及對系統操作介面的簡易化等規劃處理,均有助于系統運作的普及化。2.通過適當方法促進知識管理系統功效的發揮。可以對知識擁有者提供樂于主動分享的誘因,對知識管理系統中知識物件量的上傳、點閱、更新以及對知識社群的表現進行考核獎勵,促進知識管理系統的功效更好的發揮。3.制定知識管理平臺使用管理辦法。為能有效推動校園知識管理運作,基于知識分享的精神與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應制定知識管理平臺使用管理辦法,可就知識管理平臺的維護權責、各單位與教師學生使用需求的申請以及對不遵守網絡使用規則等進行規范,以確保知識管理系統在校園的正常運作。
作者:李穎單位:福建江夏學院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