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隧道運營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公路隧道的危險源識別
1.1車輛的不安全因素1)車輛本身技術狀況不良或安全裝置失效。如制動失效、轉向失控、電路老化或短路起火、發動機自燃、輪胎爆炸等。2)高速行駛的車輛本身就是危險源。因高速行駛的汽車具有較大的動能,遇到意外阻擋能量會突然釋放,具有較大的破壞力,如果外界環境具備條件,則極易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3)車輛本身或裝載貨物易燃易爆。如車輛自身的燃油、潤滑油、橡膠管線、內裝潢皮布塑料等;所載貨物為危險品,如爆炸品、易燃氣體、液體、固體、易自燃物質和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品、氧化物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物品和感染性物質、放射性物質、腐蝕品及雜類危險物等;即使所載貨物為普通貨物,如面粉、煤炭、木材、棉花、日用品、農副產品、奶粉、化肥及農藥、電子和工業機械等也具有可燃性。4)運輸企業沒有使用相應的專用車輛運輸危險品,或運輸危險品專用車輛的技術性能不符合相關安全規定的等級要求。
1.2道路的不安全因素1)路面縱坡較大且坡長較長,路面摩擦力較小,路面突然出現障礙物或障礙物未及時清理。2)遇雨雪天氣或隧道漏水,引起隧道路面濕滑、洞口路面結冰,摩擦力下降。3)隧道空間狹長,撲救路線單一,加上發生事故后極易造成混亂和交通擁堵,消防和救護車輛難以迅速到達現場;部分隧道內救護工具較少,或水消防失效、滅火器丟失,一旦發生火災等災難時,無法及時滅火救災。
1.3不良環境的不安全因素1)隧道本身的特殊性改變了車輛正常行使的環境,給駕駛員造成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行車的危險性增大。2)隧道空間狹小,通風不暢,溫度上升快,隧道中經常通過運輸化學物品和多種易燃易爆物品的車輛,許多有害氣體若滯留在隧道內,包括煤炭粉末和運輸的面粉、咖啡粉和奶粉等有機物粉末與隧道中灰塵混合后,遇到高溫和明火,極易發生火災和爆炸。3)隧道照明太亮或太暗,與駕駛員安全行車的視覺需求不太吻合。4)某種原因引起的隧道內車速異常降低或堵車,極易誘發后續車輛的追尾,引發交通事故。
2優化隧道安全性設計和運營管理的建議
據有關資料統計[2],駕駛員是道路交通安全要素的主體,占交通事故總數的95.30%,車輛的因素占交通事故總數的4.57%,道路因素占交通事故總數的0.13%。因此,強調運輸安全,首先要加強對駕駛員的管理教育和對車輛進行檢查,確保上路行駛的車輛和駕駛員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具備必需的駕駛和應急知識[3,4]。道路運輸企業要真正承擔起運輸安全的主體責任,真正落實好道路危險品貨物運輸管理的規定,確保運輸車輛及技術指標符合要求,駕駛員、押運員培訓考核合格,具有應有的職業道德。為進一步提高公路隧道運營的安全性,特提以下幾點建議。
2.1加強對駕駛員和車輛的管理1)隧道內及進口外1000m范圍內最高車速限70km/h。2)隧道內禁止隨意停車。如車輛發生機械故障不能移動時,應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在來車方向距事故車150m外放置警告標志牌,并報警請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門處理。3)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車輛遇緊急情況需要在隧道內停車時,應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來車方向距事故車200m,100m,50m放置3塊警告標志牌,同時報警請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門處理。4)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車輛應安裝夜間紅色示警燈、霧天示警燈、反光標識,隨車配備所載危險品的滅火器具等應急處理器材。5)隧道內應保持車距,避免發生堵車現象。一旦出現行車緩慢、排隊等候等交通擁堵現象,應報警請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及時疏導處理。6)道路危險品運輸企業要對駕駛員和押運員等危險品運輸從業人員,每年進行1次職業道德、業務知識和操作規程培訓考核,開展應急演練,熟悉所裝運危險貨物的性質、危害特性和發生意外事故時的處置措施。7)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車輛經過特長隧道時,應經過公安機關批準,按指定的時間、路線、速度行駛,懸掛警示標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8)從事旅客運輸的駕駛員和隨車服務員,應熟悉隧道緊急救援逃生知識,在車輛通過隧道前向乘客講解、演示發生緊急情況時的逃生預案,并在事故發生后組織乘客有序逃生。9)對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的企業進行安全應急信譽考核,并對信譽等級低的企業增加一倍許可事項的檢查頻度。10)禁止任何形式的掛靠車輛從事危險品運輸。11)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的企業應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通過第三方審核認證。
2.2優化隧道設計[5-8]1)隧道平面盡量采用直線或圓曲線線形,縱面盡量采用大于0.3%的小縱坡,中隧道縱坡不宜大于3%,長隧道縱坡不宜大于2.5%,特長隧道縱坡不宜大于2%或更小。2)隧道洞口內外各100m以內的平縱面線形應一致,洞內外線形應順暢、連續,不得設S形曲線,縱坡盡量設置成單向縱坡,且洞內和洞口外100m范圍內的平縱面線形指標應高于相鄰路段的線形指標,洞內外環境差異盡量小,變化盡量平緩。3)隧道洞口處不得設置凹形豎曲線,避免積水、結冰等引起車輛側滑。4)隧道路面應采用抗滑系數較高的抗滑阻燃瀝青混凝土路面。5)洞口兩端應設亮度檢測器,根據檢測結果,計算機系統及時自動調整隧道進出口段照明亮度。6)應加強洞口外接近洞口段50m范圍內遮光措施的設計,使駕駛員視覺逐漸適應洞內外亮度的變化。7)應強化隧道的監控、消防和救援設施設計,增設一定數量的警示標志,以吸引駕駛員集中注意力。
2.3加強隧道運營管理1)隧道管理養護單位應加強隧道路況巡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排除。如路面積水、結冰、出現障礙物,消防及各種監控設施失效,洞內危險有害氣體超標等。2)在特長隧道洞口附近建立消防救援應急中隊,配備必要的交通和消防救援工具,一旦發生事故,及早將其控制并消滅在初始階段。3)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應依法加強對違法違規上路行駛的車輛和駕駛員進行巡檢,發現違章及時處理,發現洞內堵車或行駛緩慢應及時疏導,并采取相應的交通管制措施。4)公安機關應對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車輛經過特長隧道時進行審核批準,指定車輛按規定的時間、路線、速度等要素通過特長隧道,并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時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應配備引導車輛,前后護送危險品車輛通過特長隧道。通過時間最好選擇在凌晨1點~2點間交通量較小的時段。5)交通主管部門應加強對運輸企業和隧道養管單位的安全檢查,一旦發現隱患,督促其及時整改。6)隧道出口外設置的各類車輛檢查站點,宜距隧道出口4000m以外,最近不得小于1000m。
3結語
保障隧道運營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斷完善和優化的隧道安全設計和管理法規、制度,可以減小在隧道內發生事故的概率和嚴重程度,并保證一旦發生能及時自救和報警,將災害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人是保障隧道運營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應強化管理,各司其責,切實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作者:張清枝單位: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晉達監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