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第三方物流企業存在的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物流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保障作用越來越顯著.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物流的外包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由此出現了第三方物流[1].目前對第三方物流的各種定義略有不同,但國內一般把其定義為由物資流通的供需雙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的運作過程.我國及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以及社會分工的深入細化,給第三方物流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宏觀環境[3].A企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迅速發展,成為區域內一家實力較強的物流企業.A企業作為集汽車運輸、空運、倉儲、專線配送等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國內有多處自建的倉儲倉庫,并具有自組的汽車運輸車隊,是國內較大的公路運輸物流企業.隨著第三方物流企業相互競爭的加劇,作為一個新興的年輕物流運營模式,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發展中也面臨著不少瓶頸.本文以A企業為例,著重分析了這些瓶頸的成因并提出了相應解決問題的建議,以期對其他第三方物流企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企業競爭力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中積累的問題
經過近20年的發展,第三方物流目前在我國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特色和問題也比較明顯,特別是目前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轉折期,長期積累的問題嚴重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健康發展,其問題有以下3點.
1.1成本問題我國的第三方物流在整個物流市場中占比還不到1/4,而且企業規模小,高度分散,其中不少企業還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點.運能膨脹造成的成本支出增加,人工費用的持續增長,各種隱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成本的增加又很難直接轉變為其收入的同步增長,這是面臨的嚴重挑戰.另外,地方保護主義和稅費也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的一個障礙.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方政府對物流業的政策不統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物流企業為了降低運輸成本,經常進行迂回運輸,物品在途周期因此被動拉長,這也直接影響了物流企業高效快速地服務于商品的供需雙方[4].此外,物流企業的高稅費也是一個難點,雖然自2013年8月1日起,全國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試點進行“營改增”,但目前大部分成本構成中的項目在“營改增”后都不能抵扣,企業實際的稅負不降反升[5].在與國外物流企業的競爭中,因為發展中積累的問題以及規模較小,其劣勢也比較明顯.目前,掌控著高額盈利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跨國物流巨頭以及國內少量具備壟斷能力的物流企業,國際快遞、航運物流和外企物流業務這3塊業務是物流中高利潤的部分,但這些基本就被上述企業切走.國際巨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其壟斷地位短期內難以打破.本土物流企業與國際先進物流企業的差距,也同樣地反映到了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占比上.2014年我國的比率為16.6%,雖然比2013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但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較大[6].
1.2低效率問題目前我國物流企業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還不高.以汽運為主的物流企業為例,企業自備卡車的利用率和裝載效率大約為50%和70%,而且空車占比大約有1/4[6G7].地方性的物流企業比較多,相互間的協作分工程度并不高,物流服務網絡很少能覆蓋全國,全球就更少了,各自比較封閉,自成體系,社會化程度低.此外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自動化程度也比較低.雖然物流企業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但相反的是,物流企業自身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的卻還很少.信息技術在企業中多還局限用于日常的一些辦公應用,而對很多關鍵環節,比如配送中心的選址、運輸路線的最優規劃、貨物的優化裝載調配、整體費用和成本的合理控制,以及最優庫存控制等,更多依靠人工進行主觀上的判斷.互聯網+在物流企業的戰略地位還有待提高,而其深層次的創新應用更是任重道遠.
1.3經營粗放,供需不平衡問題長期的經營一方面使物流企業習慣于自成體系,自我服務,缺少創新;另一方面單個企業規模又不大,綜合實力不強,競爭力不足.整體上,我國物流企業仍然屬于粗放經營的狀態,其服務的對象多數是低附加值的產品,導致物流費用在整個供應鏈中成本居高不下,企業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開拓業務的能力進一步被約束.同時我們也看到,粗放經營導致了我國的物流外包業務多數集中在一些競爭激烈、利潤率不高的環節,比如傳統的運輸、倉儲等,而對于一些新興的業務,卻無力進行開拓.一哄而上地重復建設和布局現象嚴重,這也帶來了低質量的同質化競爭.很明顯的是大家扎堆在運輸領域,特別是公路運輸,造成我國運輸能力分散,企業間惡性競爭多、超載超限現象嚴重.以A企業為例,開始的時候只有一個門店,近幾年發展迅速,目前網點甚至已經開始覆蓋縣級城市的鄉鎮.因為沒有事先的統一規劃和布局,所以整體上的地域分布很不均衡.在東部,網點相當密集,在企業所在地甚至達到了5km一個點的程度,無論是來自內部,還是外部的競爭都是異常激烈,而在有的省份,只有十來個網點,布局的不均衡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2解決方法
2.1涉足快遞行業涉足快遞行業是物流企業業務的一種自然延伸.對于網上購物來說,快遞公司提供的服務及時準確與否有時候會直接決定一次網購業務的成功與否.以A企業為例,作為零擔物流公司,在國內擁有眾多的網點,可以較快地布局涉足快遞業務.通過補充的快遞業務,可以更好地為供需雙方提供端到端的服務,降低這個環節的成本,從而提高整體的競爭力.
2.2優化運輸成本運輸在物流的總成本中占比大約在35%~50%左右,所以優化運輸成本顯得舉足輕重,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要平衡速度和成本的關系[8G9].特別是這些年我國高鐵的快速發展,為物流運輸選擇增加了一個新的選項.以A企業為例,目前的零擔業務中汽車運輸占比偏高,通過提高運輸決策的科學性,可以為降低運輸成本帶來一定的空間.
2.3客戶服務個性化以客戶為中心,幫助客戶實現價值最大化是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宗旨,也是第三方物流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由于不同行業對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在運輸過程,服務方式上都存在較大區別.導致這些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業發展的區別、產品本身特性對第三方物流的要求具有特殊性、各行業的經營方式及物流費用構成的不同[10G12].這些原因都促使企業要貼近客戶的需求,針對不同的需求和場景,提供定制化和差異化的物流服務,從而在市場中贏得先機.
2.4信息化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流通商品的供應方一般都希望在商品流傳到需求方的過程中,可以全程跟蹤商品的在途狀態.這就要求客戶能夠充分地共享物流服務信息和交互信息,如在服務的任意時間里都能及時準確地判斷商品到什么位置,是否已經正確交付等.依靠手工進行信息交換是難以想象的,所以通過信息系統以及配套的物流設備進行電子數據的交換就成了必然選擇.另一方面,不同的客戶其業務流程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具備一定的彈性和友好的接口,能適應不同客戶的業務流程和管理要求,實現無縫對接,流暢地實現端到端的整體流程.在第四次工業化浪潮下,物流企業也需要走行業自身的互聯網+的道路.
3結束語
第三方物流對國民經濟的重要影響以及對企業的巨大作用,使得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性得到行業廣泛的認可,第三方物流市場產生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各級政府提供越來越多的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也持續地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開拓成長空間.在我國實施互聯網+的整體戰略布局下,機會將更加巨大,對于物流企業來說,能夠早日實現物流現代化,將會迎來飛躍性的發展。
作者:齊恒 單位: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